国策(校对)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195

  天空中,海上巡逻机往返盘旋,不断用高音喇叭“鼓舞”渔船上的“保钓义士”。
  数千千米外,元首府内。
  休息两个多小时,纪佑国的精神好了许多,庞兴龙也在九点三十分准时赶到。
  听完庞兴龙的介绍,纪佑国的眉头紧紧的锁到了一起。
  作为国务院总理,庞兴龙最清楚共和国的国内情况。按照庞兴龙的说法,历经近六年的改革,产业结构调整进入到关键时期,很多问题与不足都暴露了出来。问题主要集中在法制与管理体制上,不足则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上。
  与轰轰烈烈的改革相比,共和国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任何好的社会体制都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随着改革速度加快,立法不足的问题日益明显。拿纪佑国推行的“国退民进”政策来讲,因为欠缺相关立法,很多政策从中央下达到地方后,要么变了味、要么没有得到落实,改革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导致“地方保护主义”盛行。
  “国退民进”的核心思想是淡化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政府从参与者变为服务者,由“大政府”转变成“小政府”,经济建设由民间力量推动,全面推动市场化改革,降低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这一改革措施动了许多人的“蛋糕”,在推广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因为欠缺相关法律,所以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权限没有得到约束。纪佑国敢于大力推行“国退民进”的改革政策,主要是通过军事改革以及在印巴冲突中树立起来的威望,获得了军队的全力支持。个人威望无法取代法律在社会规则中的地位,如果没有配套的法律体系,没有建立起合适的管理体制,改革将难以为继。
  基础设施的落后也是深化改革的瓶颈。
  前五年,产业改革的重点是推进生产生活的电动化,包括用电动汽车取代普通汽车,用采用超导技术的电力设备取代普通设备。完成改革的关键是建立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电力网,用汽车充电站逐步取代加油站,用电气化铁路干线取代普通铁路。随着改革深化,特别是电动汽车与电力机车的占有率逐步提高,共和国对电能的需求急剧提高。
  公元2015年,共和国的电力缺口达到了总需求量的13%。
  为了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除了大量建设各类发电厂之外,共和国还从周边国家高价引进电能,通过国家补贴的方式以低廉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
  “初步估计,未来五年中,我们至少需要投入12万亿完善基础建设。”庞兴龙将手上的文件翻到了下一页,“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能够投入的资金不到8万亿,另外4万多亿的资金缺口需要通过民间渠道筹集。除资金之外,能否在可控核聚变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将成为继续推进产业改革的关键。”
  纪佑国摸了摸下巴,没有急着开口。
  庞兴龙说得没错,深化产业改革的先决条件正是资金与技术。
  资金的问题还不是很大,随着民间资本的壮大,降低市场的准入门槛,加上相关政策的扶持,民营企业会踊跃参加基础建设。
  关键还是相关技术,特别是可控核聚变技术与超导材料的大规模生产技术。
  可控核聚变技术是解决电力紧缺问题的关键,第一座试运行的商业聚变核电站才刚刚完成建设,很多重要技术的可行性都需要数年时间才能得到证实。超导材料能否进行大规模生产,成为建设覆盖全国的高效率电力网的关键因素,而相关工业技术,特别是与降低生产成本有关的工业生产技术都在验证与试验。
  见到纪佑国若有所思的样子,庞兴龙也没有多罗嗦。
  作为国务院总理,庞兴龙更像是“大管家”。在国内政策上,他拥有仅次于元首的决策权,但是在国际问题上,却没有太多的发言权。
  “如果我们现在介入一场军事冲突,会对国家发展产生多大影响?”
  庞兴龙暗暗一惊,立即问道:“伊朗战争?”
  纪佑国摇了摇头,说道:“不是伊朗,是日本。”
  庞兴龙又是一惊,听纪佑国说完,他忍不住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我们要尽量争取化解问题,但是得做好最坏的打算。”纪佑国朝总理看了一眼,微微一笑,说道,“没什么好惊讶,我们与日本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不希望因此影响到产业改革。”
  庞兴龙长吸了口气,说道:“如果能够控制住冲突规模,影响不会太大。”
  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示意庞兴龙说得更详细一点。
  “这几年,我们与日本的经贸往来逐步减少。以现在的情况,五年内我们与日本的经贸往来还将减少五成。”庞兴龙合上了手上的文件,趁此机会思索了一下,说道,“日本在我国的投资也在逐步减少,很多合作项目即将到期。以日本的经济情况,继续合作的可能性并不大。大部分日本企业要么撤回投资,要么将投资项目出售给我国企业,换取流动资产挽救其国内主要产业。如果能够趁此机会收购一些良性资产,获得一些关键技术,对我们还有好处。”
  见到纪佑国点头,庞兴龙才暗暗松了口气。
  纪佑国提出可能与日本发生军事冲突时,庞兴龙就猜出了元首的态度。庞兴龙很清楚纪佑国的对外政策,如果无法避免军事冲突,元首绝不会手下留情。分析情况的时候,庞兴龙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尽量把话往好的方面说。
  “既然如此,我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纪佑国也看出了庞兴龙的想法,笑着说道,“我们不能大意轻心,任何军事冲突都会产生负面影响。作为国务院总理,你要做好踏实的准备工作,力求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我会尽快做好相关安排。”
  纪佑国点了点头,示意王元庆送客。
  庞兴龙也很识趣的起身告辞,随同元首秘书离开了书房。
  王元庆回到书房时,纪佑国正在通电话。
  见到秘书进来,纪佑国朝王元庆压了压手,说道:“我明白了,你们要做好最坏打算,让潘云生尽快给我一份完整的报告。”
  “发生什么事了?”等纪佑国放下话筒,王元庆才问了出来。
  “拦截行动没有成功,渔船即将进入钓鱼岛海域。”纪佑国揉了揉额头,“准备车辆,我们马上去总参谋部。”
  王元庆暗暗一惊,立即出去让元首卫队做好出行准备。
  事态正在扩大,冲突难以避免!
第七章
拦截
  浙江龙泉机场,十二架J-13B型战斗机刺破苍穹,向东方的大海疾驰而去。
  “航向115,高度4500,速度1050,明白!”狄泊清扮正了嘴前的麦克风,对前面的搭档说道,“梁哥,注意导航信息。”
  “明白,看到了。”
  在梁国翔的操控下,战鹰向右微倾,转到新航向上。将飞行数据输入导航系统后,梁国翔启动了自动驾驶设备。
  第四次印巴战争结束,梁国翔与狄泊清等隶属于试验部队的飞行员最先回国。
  梁国翔伤愈归队后,两人一直在青海试验部队基地进行训练。除了总结实战经验、摸索新战术之外,梁国翔与狄泊清主要的任务就是适应海航装备的新式战机,即他们现在驾驶的J-13B。
  J-13是共和国在Su-30MKK基础上研制的“国产”战机。
  按照外界的猜测,J-13B是Su-30MKⅡ国产的型号。事实却并非如此,准确的说J-13B分为两种型号:一是仿制Su-30MKⅡ的初期型号,二是采用大量国产设备的改进型号。严格说来,后者应该被称为J-13C或者J-13B2。因为前者产量并不大,且进行了全面改进,所以没有对其进行严格分类。
  装备海航试验部队的正是最新批次的J-13B。
  与Su-30MKⅡ相比:最新批次的J-13B采用了推力更大的“太行”发动机,在携带2枚格斗导弹、机内半油时的空战推重比达到1.25,机动性大大超过Su-30MKⅡ;安装了由电子十所与电子二十一所联合研制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对大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达到375千米,对RCS只有0.1平方米的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也达到85千米,能够同时跟踪16个目标,控制8枚拦截导弹攻击其中8个目标,具备多模式作战能力,能够引导数十中对地/海攻击弹药;采用了更多的复合材料,减轻了机体结构重量,增加了最大起飞重量时的载油量;修改了挂架的挂载能力,增强了携带对地/海打击能力;加强了机体结构强度与起落架结构强度,为今后上舰奠定了基础。
  通过近一年的摸索,梁国翔对J-13B的性能非常满意。
  按照试验部队对新式战机的评分,J-13B的作战能力仅次于刚刚完成试飞,计划在五年之内进行批量生产的J-14,以及已经完成最后设计、即将试飞的J-15。在第三代与第三代半战斗机中,J-13B的综合性能全面超越印度空军的Su-30MKI,空战能力优于法国的“阵风”,对地/海打击能力超过了欧洲的EF2000。
  随着“共和国”号航母即将下水,J-13B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种舰载战斗机。
  为了培养第一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海军航空兵在濒临太湖的湖州基地修建了模仿航母的起降平台。半个月前,梁国翔收到命令。他们这批海航试验部队的飞行员将在七月底转移到湖州基地,进行模拟航母起降飞行训练。
  让梁国翔没有想到的是,昨天半夜,他们收到了总参谋部的调令。
  十二架J-13B挂着副油箱,直接从青海试验基地转场飞往位于龙泉的海军航空兵基地,随即进入战备状态。
  天亮前,梁国翔等人休息了四个小时。
  直到起飞前半小时,他们才收到消息,得知一艘载着“保钓义士”的渔船正在驶往钓鱼岛,日本可能派遣战舰与战机进行拦截。
  梁国翔并不反感那些“满腔热血”的爱国人士,只是觉得他们的行为过于激进。在梁国翔看来,作为中华儿女,热爱祖国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比如参加祖国建设、在岗位上做出贡献,不需要通过过激方式表达爱国热情。
  机群到达东海上空后,由预警机提供引导信息。
  十一点十五分,机群到达钓鱼岛西面大约250千米处。
  “明白,转向到85,由‘鹰巢’引导。”
  收到新的导航信息,梁国翔立即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
  机群转向后,不再向钓鱼岛方向前进,而是转为向冲绳诸岛方向飞行。显然,预警机已经发现了赶来的日本机群,引导梁国翔他们前去拦截。
  “梁哥,我们会不会遇到F-22?”
  “我怎么知道?”梁国翔长吸了口气,解除了自动飞行状态,“看好屏幕,别忽视任何迹象。”
  “得了,我们的雷达又没开机,能发现什么?”
  “用红外探测装置。”梁国翔真想教训一下有点吊儿郎当的搭档,“如果遭遇F-22J,就有好戏唱了。”
  “狗日的将F-22J吹上了天,我真想看看到底有多厉害。”
  梁国翔翻了下白眼,没有跟搭档多计较。
  “老梁,快看左下方,日本舰队!”
  听到后面朱荣辉发来的消息,梁国翔与狄泊清立即朝左侧的海面看去。
  九艘战舰劈波斩浪,正在向西南方向高速前进。居中的是一艘拥有直通甲板的大型战舰,左侧是一艘“金刚”级、右侧是一艘“爱宕”级防空驱逐舰,四周还有六艘“村雨”与“高波”级通用驱逐舰。
  “梁哥,新命令,降低飞行高度,从日本舰队上空高速通过。”
  “坐稳了!”梁国翔扫了眼左侧的屏幕,随即推下了操纵杆与油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