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1195

  他叫叶致胜,今年27岁。22岁那年,叶致胜从清华大学毕业,获得美国耶鲁大学的全额奖学金。三年后,他以水电工程与环境工程双料博士的身份进入全球最大的水电设备生产、水利工程建设、以及生态能源开发企业——“叶宏集团”。半年前,叶致胜辞去年薪百万美元的工作、离开相恋四年的女友,只身返回共和国。
  回来,只是为了一个梦想。
  “……本台记者刚刚采访到叶永畿先生,现在把时间交给前方记者……”
  叶致胜将几包零散香烟塞进旅行背包,揣好了打火机。
  按照辈分算,叶永畿是叶致胜的远房叔叔。一百多年前,叶永畿的曾祖父叶宏离开家乡,飘洋过海去了美国;叶致胜的高祖父,也就是叶宏的弟弟叶辛留下来照看祖业。一百多年来,两家并无往来。如果不是二十多年前,叶永畿的父亲回家探亲,见到了年过花甲的堂兄、也就是叶致胜的祖父;如果不是叶家的族谱保存完好,记载了叶宏离开家乡的时间,恐怕国内的叶家永远都不会知道,他们有一支远房亲戚在美国开枝散叶、发展壮大。那一年,叶致胜只有三岁。堂祖父长什么样子,他早就忘记了。他只记得,当时的场面很壮观,叶家镇家家户户张灯结彩,欢迎荣归故里的亲戚,比过年还热闹。
  “……谢谢叶先生接受我们的采访。”电视画面一转,前方记者出现在屏幕上,“据叶永畿先生介绍,今后五到十年内,‘叶宏集团’将致力拓展国内市场,计划在成都建立国际研发中心与全球发展中心。迄今为止,‘叶宏集团’在国内的投资总规模已经超过120亿美元,随着德兴水电工程上马,‘叶宏集团’在国内的投资规模还将继续增加。我们将密切关注相关事态。我是新闻频道记者小双,主持人。”
  “好的,谢谢小双给我们带回来的前方报道。”画面切换,回到了演播室,“今天的国内咨询到此结束,一分钟广告后将是国际资讯,请大家继续关注新闻频道的节目。”
  “……这牙够白了吧……是刷出来的。”
  听到这句恶心的广告词,叶致胜就知道是保洁公司的广告。他在床上翻了一阵,终于找到了那条用红色棉线编成的手链。
  长叹一声,叶致胜将手链揣到了裤兜里。
  那是他24岁时,前女友亲手为他编织的本命年吉祥物。虽然手链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但是叶致胜一直将它带在身边。
  回国半年,叶致胜一直觉得对不起前女友。
  当时两人正准备结婚,甚至连婚纱与接双方父母到美国参加婚礼的机票都订好了,叶致胜却突然决定回国,在高盛集团工作的女友却坚决不回国。走的前一个晚上,两人大吵了一架,女友离家出走。叶致胜留下了一封道歉信,以及他在美国打拼几年的所有积蓄。上个月,叶致胜收到一封从美国寄回来的信与一张汇款单。前女友将他留下的40多万美元全都汇了回来,还送来了一张结婚照。
  当时,叶致胜将照片撕得粉碎,所以照片上那个男人长什么样,他根本不记得,反正是个黄头发绿眼睛的西方人。
  在房间里看了一圈,确定没有遗忘什么东西后,叶致胜提起了背包。
  “大家好,欢迎收看国际资讯。本台收到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罗迪克正式签署命令,派遣以‘杜鲁门’号为首的航母战斗群前往阿拉伯海……”
  叶致胜刚刚找到电视机遥控板,听到这则新闻,他没有立即关掉电视。
  “……至此,美国部署在阿拉伯海与波斯湾的航母战斗群达到三个。另外,‘卡尔·文森’号与‘斯坦尼斯’号航母战斗群也已离开诺福克与布雷莫顿,预计将在二十天之内部署到红海或者东地中海。美军近期已向海湾地区增派了三个步兵师与200多架作战飞机,12架B-2轰炸机也在上个月进驻迪戈加西亚。外界普遍猜测,美军正在准备对伊朗发动军事打击。本台特别邀请国际局势专家与军事防务专家探讨相关问题……”
  叶致胜关掉了电视,他觉得那些所谓的“专家”发表不了什么高见。
  挎上背包,揣好钱包,叶致胜离开了卧室。
  “致胜,快吃晚饭了,你到哪里去?”一名中年妇女端着两碟菜从厨房走了出来。
  “妈,我要赶飞机。”叶致胜从钱包里掏出了一叠钞票,“我要见个大客户,得出门好几天,先把下个月的家用给你。如果钱不够,我的卡在抽屉里,你自己去取。”
  “路上小心,有什么事给家里打电话。”
  “知道了,我会给你打电话的。”说完,叶致胜就出门了。
  “这孩子,又没关空调,都快三十的人了,还大大咧咧的。”
  听到母亲的唠叨声,叶致胜暗暗叹了口气。
  他最割舍不下的还是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在他上初中前,父亲就去世了,家里的重担全都压在了母亲身上。为了供儿子读书,母亲当过清洁工、摆过地摊、卖过小吃,几乎什么都做过。十几年下来,母亲老了许多,也脆弱了许多。
  下楼后,叶致胜点上烟,拦下一辆出租车。
  他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几十万美元全在卡里,就算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也不用担心母亲受寒挨饿。
  “去哪?”
  “东门批发市场。”
  出租车司机没再多问,一脚踩下了油门。看样子,他正赶去交班,然后回家跟老婆孩子吃晚饭。
  来到东门批发市场,叶致胜拿出一张百元钞票。“在这等我,我马上回来。”
  “喂,老兄,你搞快点。”
  “等我十分钟,给你双倍车钱。”
  出租车司机犹豫了一下,没有抽起计价器。跑这点路就赚了一百块,为此晚点回家吃晚饭也没问题。
  十多分钟后,叶致胜带着几个抗着货物的脚夫赶了回来。
  “把东西放到车上去。”叶致胜一边说着,一边拿出了一张百元钞票,递给了为首的那个脚夫,“不用找零了,你们自己去分,我身上没零钱。”
  脚夫当然愿意,这让他们多赚了一倍的工钱。
  装好货物,叶致胜坐到了副驾驶位置上。
  “现在去哪?”
  “渔港。”叶致胜把一张钞票交给了司机,“十五分钟内赶到,我再给你一百块。”
  “没问题,你坐好了!”
  出租车如同野马般的蹿了出去,跑一趟就赚了相当于平时一天的钱,司机当然乐意开快点了。
  到了渔港,叶致胜让司机将出租车停在了几个年轻人身旁。
  “小叶,你可来晚了。”
  “家里麻烦事多,没办法。”叶致胜下车前给了司机第三张百元钞票。
  几个年轻人迅速把车上的货物卸了下来。司机这时才注意到,那个“大款”买的全是方便面、罐头、矿泉水、还有几条中华香烟。
  出租车开走时,叶致胜与几个年轻人扛着货物上了一艘渔船。
  “小叶,你来了。”
  “来了,东西都买好了。”叶致胜将一条香烟抛给了前来打招呼的中年人,“还有你们最喜欢的香烟。”
  “不错嘛,还是中华。”中年人呵呵一笑,将香烟分给了旁边几个年轻人。
  “什么时候出发?”
  “快了,天黑就出发。”中年人在栏杆上坐了下来,“怎么样,心情有点激动吧?”
  叶致胜笑着点了点头,接过了旁边年轻人递来的香烟。
  “大家都一样。”中年人拍了拍叶致胜的肩膀,“到海上就好多了。你晕船吗?”
  “晕船?当然不,我在美国经常乘船。”
  “那就好。要是晕船的话,去找老李,他那里有晕船药。”
  叶致胜笑着点了点头。他在美国乘坐的都是内河渡轮,现在他要乘坐的是一条排水量不到200吨的渔船,还要到风高浪急的大海上去。
  “大家都来看,横幅做好了!”
  船上的年轻人顿时激动起来,纷纷朝船尾方向涌去。
  不多时,一条写着八个字的红色横幅出现在了船台外面。十多名年轻人高呼了起来,叶致胜也是一阵激动,跟着大伙一起欢呼了起来。
  太阳渐渐落到西面山尖上,夜晚即将来临。
第二章
各尽其职
  书房内,彭茂邦正襟危坐、潘云生跷着二郎腿、赵润东低头沉思、黄国巍的目光在几个人身上游走、庞兴龙时不时推下眼镜,只有纪佑国神态平静、一副稳坐钓鱼台的样子,嘴角还不时露出一丝冷笑。
  “消息大家都知道了,说说看法吧。”纪佑国打破沉默,说完朝潘云生看了过去。
  “美军的调动规模确实非常惊人,但是我们更注重后勤保障。”潘云生放下了架着的腿,“伊朗不是伊拉克,面积与人口都是伊拉克的三倍;除了西南地区、全境遍布高原与山区,美军在阿富汗打了十几年,连塔利班都对付不了,更别想在地形同样复杂的伊朗获得胜利;波斯人更加善战、也更加彪悍;伊朗政府比较得民心、内外政策得到广大军民的支持与赞同;伊朗的军事实力在海湾地区数一数二,又快速发展二十多年,战斗力不容小觑。综合这些因素,除非美国想把伊朗变成第二个越南,准备好数万具裹尸袋,投入上万亿战争经费,不然美军不会大举入侵伊朗。从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美军后勤投入相当有限,最多只能支持十到十五日的作战行动。就算美军加大投入,也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才能完成大规模战争的准备工作。由此可以断定,美军不会在近期大举入侵伊朗。”
  “美国大动干戈,肯定不是在玩过家家游戏。”赵润东灭掉了烟头,神色严峻地说道,“几支航母战斗群,几个主力地面师,还有数百架作战飞机,只要美军部署到位,能在24小时内摧毁伊朗的防空力量、在48小时内攻入伊朗境内。”
  “这就是我们必须担心的问题。”接过赵润东的话,潘云生说道,“美军投入的兵力不足以打垮伊朗,却足够占领伊朗西南部地区,也就是胡齐斯坦省。该省是伊朗最重要的石油产地,位于该省南部的霍拉姆沙赫尔、阿巴丹与霍梅尼港是伊朗最重要的石油输出港。另外,该省的主要居民是逊尼派,而不是什叶派。美国很有可能采取占领胡齐斯坦省,打击伊朗经济,迫使伊朗将大量国力投入战争,最终使伊朗政府因国内经济恶化而倒台的战略。”
  “美国能够承受长期战争的巨大消耗吗?”彭茂邦开口了,“要想让伊朗政府倒台,战争至少得持续数年。美军陷在阿富汗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再发动伊朗战争,每年的军费开支肯定上万亿。以美国现在的情况,别说数年,恐怕一年都坚持不到。小潘说得没错,伊朗不是伊拉克。当年CIA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还有几个国家相信。现在美国想把伊朗跟‘戴维营爆炸案’牵扯起来,恐怕连三岁儿童都不会相信。没有盟国的支持,没有国际道义的支持,美国会悍然入侵伊朗吗?”
  “不用恐怖袭击做发动战争的理由,美国还可以找其他借口。”
  “什么借口?”彭茂邦看了眼赵润东。
  “这事我们得换个角度看。”见到两人又要抬杠,纪佑国立即出面阻止,转而对黄国巍问道,“国际原子能机构与伊朗的核查谈判进行得怎么样了?”
  “伊朗仍然强调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基本权利。”黄国巍暗暗叹了口气,“第二轮谈判后天上午在德黑兰举行,如果伊朗仍然不肯做出让步,向国际原子能机构开放所有核设施、提供核查的一切便利条件,恐怕谈判会破裂。”
  “这就是美国的借口。”
  “这算什么鸟借口?日本拥有全世界百分之七十的核电站,每年进口大量核原料,能在一个月之内制造出原子弹,还拥有能够改装成洲际弹道导弹的运载火箭,美国为什么不让日本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
  “你们两个有完没完?”纪佑国微微皱了下眉头,“小潘的担心是正确的,美国很有可能用一场小规模战争打垮伊朗经济,让伊朗在未来十到二十年内无法对美国与以色列构成威胁。”
  潘云生暗暗一笑。他才不担心什么,打起来军情局才有事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