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校对)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95

  “虽然蔺先生的资产都在海外,但是我们有办法转移回来。”纪佑国再次站了起来,说道,“蔺先生回国发展,比拓展海外市场、获得海外资源更加重要。数十年来,共和国一直在改革中前进,一直在摸索最适合中华民族的发展方式。我们走了不少弯路,吃了不少亏,也吸取了不少经验教训。事实证明,基于过希腊文明与基督教的西方模式并不完全适合中华民族。只是,任何一种新制度的建立都需要各方力量的推动。建设属于中华民族、符合中华民族特点的体系,更需要每一个炎黄子孙参与。改革走到今天,我们非常需要像蔺先生这样的民族资本家。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更少不了民族资本家的支持与贡献。”
  蔺彦博立即起身,说道:“元首的意思我明白,为了民族复兴,彦博……”
  没等蔺彦博把话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爸……”
  “慕华!”
  见到女儿,蔺彦博顿时激动起来,快步迎了上去。
  纪佑国淡淡一笑,叫上跟蔺慕华一同进来的王元庆悄悄离开了书房,没留下来打扰历经千辛万苦才再次团聚的父女俩。
第三十五章
祖国
  国会大厦,上千名警察与特警组成了三道防线。
  为了防范可能遭到的袭击,国民警卫队出动了十几辆M1A2主战坦克与M2A3步兵战车,在附近几个主要路口设置了岗哨;四周大楼楼顶上,部署了几十个狙击小组;属于空中国民警卫队的几架F-16一直在附近盘旋,远处还有一架E-3负责全景监控。
  十点左右,副总统罗迪克在几名特工的簇拥下来到露天平台上。
  获准进入国会大厦进行现场报道的记者立即将镜头对准了罗迪克,转眼间数家大型电视台的新闻导播都将镜头切换到副总统身上。现场解说员开始评说情况,后方演播室的主持人则在介绍罗迪克的生平。
  十点过五分,罗迪克走到临时搭建的讲台旁,面对最高法院大法官,左手抚着《宪法》上,举起右手。
  “我郑重宣誓,我将忠实履行美国总统职责,尽己所能保存、保护和捍卫美国宪法……”
  通过广播电视台,罗迪克的宣誓就任仪式传遍了全世界。
  与前上次宣誓就任美国副总统不同,罗迪克此次的宣誓就任仪式非常简短。
  新任总统宣誓就任后,罗迪克没有参加国会举行的午宴,也没有偕同第一夫人沿宾夕法尼亚大街从国会大厦步行前往白宫。
  十点十五分,总统车队驶入白宫。
  早已等在白宫外的记者立即将镜头对准了从车上下来的总统与第一夫人,各大电视台的导播也将镜头切换了过来。
  “……根据本台获得的最新消息,新任总统罗迪克将在十五分钟后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施政纲领与‘戴维营爆炸案’的调查结果。现在,我们把时间交给前方记者。我是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新闻60分’主持人朱丽雅·霍普金斯,请您继续关注本台报道。”
  坐在长椅上的李存勋低下头,抖了抖手上的《华尔街时报》,朝坐在通道对面长椅上的搭档刘晓宾看了一眼。刘晓宾翻看了下手表,提示李存勋时间差不多了。
  “各位尊敬的旅客,飞往法兰克福的7418号航班即将起飞,请带好你们的随身物品,到窗口检票,祝你们旅途愉快。各位尊敬的旅客……”
  看了眼手表,李存勋卷起报纸,拿出登机卡,提上脚边的公文包,朝检票口走去。
  过了一会,等到另外几名乘客站到李存勋身后,刘晓宾才起身朝检票口走去。
  十分钟后,两人乘坐的A380大型客机顺利起飞。
  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大地,李存勋与刘晓宾都松了口气。
  因为“戴维营爆炸案”,美国的反恐部门加强了对出入境人员的检查,所以两人不得不调整回国计划,先飞往法兰克福,再转机飞回北京。
  十点三十分,罗迪克走进了白宫新闻发布中心。
  他首先公布的不是施政纲领,而是“戴维营爆炸案”的初步调查结果。如同外界“猜测”的一样,这是一起恐怖组织针对总统、联邦参议员等美国要员制造的恐怖袭击事件。爆炸导致包括总统贾培尔、共和党参议员纳迪克、民主党参议员威尔豪斯在内的十四人死亡,包括CIA局长在内的数十人受伤。因为调查工作还在进行,所以罗迪克没有透露太多的消息。
  白宫发言人制止了想要提问的记者后,罗迪克开始宣布施政纲领。
  高度关注美国新总统、新政府的新闻媒体立即绷紧了神经。罗迪克首先宣布爆炸案调查初步结果,就让很多人意识到,在担任副总统期间没有出彩表现、甚至很少在镜头前露面的新任总统比他的前任强硬得多。
  “……如同大家知道的,我们刚刚经历了自‘911事件’后最惨痛的恐怖袭击。恐怖主义仍然是人类的最大威胁、恐怖组织仍然是全世界的敌人、恐怖份子仍然猖獗疯狂,我们绝不容忍恐怖袭击、绝不与恐怖主义妥协、绝不放过任何一名恐怖份子。美国宪法赋予我保护美国、保护美国人民的权力,我在此宣誓,将尽一切努力铲除恐怖阻止,消灭恐怖主义。我在此号召所有美国人……”
  关掉电视,摘下同声翻译的耳机,纪佑国长出了口气。
  与他预料的几乎完全一样,罗迪克上台后,利用贾培尔死于恐怖袭击,激发美国人的爱国热情,大打反恐牌。
  “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潘云生也摘下了耳机,“昨天的民意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美国人认为‘戴维营爆炸案’不是恐怖袭击,而是政治暗杀。另外,‘时点要闻’的报道让贾培尔的声誉严重受损,很多美国人甚至认为他在国外搞‘恐怖主义’。”
  “那个女记者怎么样了?”纪佑国点上了烟。
  “被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台辞退了,听说她准备写一本传记。”潘云生冷冷一笑,说道,“她只是小角色,即便军火集团现在不敢拿她怎么样,但只要她再次胡言乱语,肯定无法活着拿到出版稿酬。”
  “你那两个手下回来了吗?”
  “计划有所变动,他们将在两到三天之内回到北京。”
  纪佑国沉思了一阵,说道:“蔺慕华等人的资产要尽快处理掉,别拖得太久。罗迪克上台后,不会立即把矛头对准我们,但是我们必须有所提防。”
  “他不会在蔺彦博的身上做文章。”潘云生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美国再次刮起反恐浪潮,必然寻求我们的支持,至少得在面子上过得去。我觉得,罗迪克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找到一个打击对象。”
  “不是现在,而是已经选择好了打击对象。”纪佑国冷冷一笑,说道,“在他上台之前,军火集团就为他找好了打击对象。现在的问题是,罗迪克必须把矛头指向目标,为发动军事打击制造一个十足的理由。”
  “现在不是十二年前,美国不可能像打伊拉克那样,让CIA炮制理由。”
  “理由不一定是炮制出来的。”纪佑国朝军情局局长看了一眼,“很多时候,理由就摆在面前,要不要打,还得看其他条件。”
  潘云生点了点头,表示明白元首的意思。
  这时,王元庆走进了休息室。“元首,新闻发布会马上开始。”
  “好的,去请蔺先生。”纪佑国站了起来,“另外,让国巍马上准备一下,蔺先生上台后,就该他登台表演了。”
  王元庆点了点头,走出了休息室。
  外面,在众多记者的关注下,蔺彦博与黄国巍携手走入新闻发布会场。
  “各位,今天还是老规矩。”黄国巍亲自主持了新闻发布会,“发布消息时,我与蔺先生不接受任何提问。如果大家有问题,可以在会后提出来,我与蔺先生将很乐意为大家排疑解难。现在,有请蔺彦博先生!”
  蔺彦博走上讲台时,共和国记者立即鼓掌,国外记者却集体保持沉默。
  “大家好,我是蔺彦博。”论风度,蔺彦博丝毫不比黄国巍差。“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难以表明我的感受。六十六年,整整六十六年,三代人历经痛苦磨难、克服艰难险阻、跨越千山万水,我们终于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家乡、回到了民族的怀抱。小的时候,我曾问过祖父,他的最大愿望是什么。他告诉我,他的最大愿望是能够在有生之年回到故乡,死后安葬在祖屋后面的山坡上。虽然我没能实现祖父的愿望,但是落叶归根是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夙愿……”
  会场帷幕的旁边,纪佑国傲然而立,心情也起伏澎湃。
  “……比起我的祖父,我要幸运得多,因为我能在有生之年回到祖国,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踏上祖国的大地时,我的心情踏实了许多。在海外,我们是无根的浮萍。只有回到祖国,我们才能找到根、找到归宿……”
  蔺彦博的演讲持续了近半个小时,似乎想一口气把他的心声全部表达出来。
  随后,黄国巍代表共和国国务院发表了欢迎海外同胞回国发展的讲话。
  纪佑国没有站到前台,他觉得让黄国巍出面就行了,没有必要表现得过于张扬。
  通过发达的通信技术,数亿共和国百姓,还有千千万万游荡在海外的炎黄子孙收看了现场报道。
  新闻发布会后,黄国巍与蔺彦博共同召开了记者招待会。
  此时,蔺慕华提着刚刚买来的水果走进了北京军区总医院的特护病房。
  房间内空荡荡的,白色的被子叠成标准的四方形,病床上一尘不染,日常用具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床头柜上。
  蔺慕华很是吃惊,迅速走到了床边,看到了放在枕头旁的信封。
  双手哆嗦着展开信纸,蔺慕华只看到了五个字与两个标点符号,“我走了,勿念。”
  装着水果的口袋滑落到了地上,两行泪水从蔺慕华的眼角涌出。
  看着寥寥数字的“诀别信”,蔺慕华仿佛看到了那张黝黑的面庞、仿佛听到了那粗犷的嗓音;捏着粗糙的牛皮纸信封,蔺慕华仿佛抓住了那只坚实的大手、仿佛靠在了那厚实的肩膀上。
  她能够忘记那个保护了她十多个日夜,为她遮风挡雨,为她挡住子弹的军人吗?
  “康晓霆,你别想一走了之!”
  蔺慕华撕碎了信纸,扭头冲出了病房。
卷三
东海惊涛
第一章
出发
  房间内光线昏暗,“呜呜”着响的空调挂机吹出了阵阵凉风。
  一名穿着体恤短裤的年轻人将几套整齐叠好的衣裤装进旅行背包,顺手拿起烟灰缸上的烟头抽了几口,回头朝挂在墙上的液晶电视看去。
  “本台收到最新消息,‘叶宏集团’董事长叶永畿先生刚刚宣布,集团已与共和国相关部门签署了开发德兴水电站的协议。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端的德兴水电开发工程将分为三期、总工期十八年,其中一期工程五年、二期七年、三期六年,工程总投入1450亿;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100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电工程。随着横贯东西的国家电网主干道建成,德兴水电项目将有效缓解我国西南、西北、华北、江南地区电力紧张的问题。”
  年轻人微微一笑,将烟头丢进了烟灰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119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