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御诸天时空(校对)第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67

此次新科进士中,最令人瞩目的,当属唐汉,一来连中三元,二来年仅十九岁,长得俊朗,又还没有婚配,在一众进士当中当属是最为出众的。
这次新科进士们中,参加会试还未婚的只有三十人,没有婚约的只有十余人,而不满二十岁的又只有唐汉一人。
这一天骑马游街,整整一天时间才结束。第二日便是拜庙,上香,拜访各部门大人。
一番折腾下下来,足足是十天功夫。
饶是唐汉内功深厚,可是作为本届状元,又是连中三元,自然酒被灌了最多,虽然没有多少醉意,但一身的酒气,却是隔着老远就能闻到。
唐汉所在的客栈内,依然灯火通明,上到客栈老板下至店里的伙计,都没有安歇,而是直至唐汉回来,为他打水洗漱,看到他进房间安歇后,才一个个放松下来。
状元郎住在自家客栈,那可是巨大的荣耀,不出意外,日后唐汉所下榻的那间房间,就会被改成状元房,未来绝对会成为无数考生争相抢夺的上房。
“咱们这状元郎,无论是文才还是长相都没的说,不知道以后哪家女子有这个福缘,可以嫁给这种谪仙般的人儿。”店内有伙计感慨道。
“要我说啊,咱们唐大人,哪怕是娶个公主也足够了,只可惜咱们大明朝不兴状元、探花尚公主,否则说不定真的会被圣上召为驸马呢!”
“状元郎郎乃是天上的星宿下凡,他的婚事岂由我们乱说?”眼见话题有些歪了,掌柜的连忙开口,“大家都累了一天了,早点洗洗睡吧,明天估计也会很忙的!”
。。。。。。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
功名利禄醉人心,确实是极具诱惑力,若非唐汉更加喜欢练武,恐怕真的会随波逐流,如明朝大部分的读书人一般,沉浮于宦海仕途中。
翌日清晨,唐汉就在京城中置办了一处院子,院子并不大,若是在华阴县估计只要几十两银子就可以搞定,但是在京城却是足足花了三千两银子。
在昨日,唐汉等新科进士们就被任命了官职,唐汉作为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今后就要暂时在京城安家。
翰林院修撰,虽然品级不低,但是却是一个闲职,唐汉也乐得清闲,每日到翰林院值班,专是看书,回家后就一心练武,倒也是颇为满意。
第21章
太子
翰林院,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编制,整个翰林院正式编制只有二十九人,其中翰林院的头便是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为正五品。除了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侍读、试讲、五经博士、典籍、侍书、待诏、孔目是有编制的,有固定人数的,其余什么史官修撰、修编、检讨、庶吉士都是有品级却无定员的。
翰林院修撰,主要职责为掌修国史,掌修实录、记载皇帝言行、进讲经史,以及草拟有关典礼的文稿,看似很厉害,实则是没有什么权力的,不过翰林院修撰却是从六品官,却是实打实的。
不过明朝这个时代,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像从六品官一个月的俸禄不过是8石米,这点俸禄在京城着实是不算什么,这也是明朝的低等官员大多过得很清苦。
好在唐汉家底殷实,属于大富之家,并不缺少钱,不过唐汉也过得很简单,院子里无非请了三个下人。
当然,翰林院的品级虽然都不算高,但是无论政治地位高低,翰林的官员的社会地位却都很高,十分优越。
唐汉上任翰林院修撰,每日都从翰林院中借书看,这翰林院藏书并不比国子监少,足足有十几万卷书,可以说藏书非常丰富,放眼天下也没有多少地方能比得上翰林院,在翰林院唐汉甚至看到了许多珍本、孤本。
甚至翰林院中还有关于历朝历代的一些隐秘的记载,让唐汉着实开了不少的眼界。
这一日,唐汉见天色差不多了,便收拾好东西,要离开翰林院,路过一个院子的时候,看到一位十四五岁的少年正在练武,其手持一柄利剑,正在舞剑。
唐汉见这少年舞剑,底盘却是不稳,微微摇了摇头,这般身手,放在江湖上,恐怕别人一招就能击败他。
练武之人,最怕的就是底盘不稳,所以各门各派,无不强调扎马步,以固底盘。
“看招!”那少年见唐汉摇头,大喝一声,疾步跑来,一剑刺向唐汉,而旁边几个壮汉却是脸色大变,连忙道:“公子,切勿伤人!”
唐汉面色淡然,两根手指夹住刺来的长剑,少年见自己的剑竟是无法前进一丝一毫,不由起了好胜之心,使出前身力气,憋得脸都红了起了来。忽然间,唐汉一脚踢在了少年的大腿上,使得对方身形一个踉跄,差点趴在地上。
“好大的胆子,竟敢冒犯公子,给我拿下!”为首的一个壮汉脸色大变,怒斥道,其余四个壮汉也都露出惊恐之色,将唐汉围了起来。
唐汉微微皱起眉头,呵斥道:“放肆,此乃皇宫大内,岂容你等在此放肆!”
翰林院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为了便于服务皇帝,所以翰林院是位于皇宫之内的。
“拿下此獠!”那为首的壮汉喝道,顿时和其他四个壮汉攻击唐汉。
“哼!”唐汉冷哼,他入皇宫,自然没有带武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没有武力,只是远比不上有剑在手,唐汉手掌蕴含着内力,身形极快,连拍出五掌,那五个壮汉顿时倒飞了出去,倒在地上。
“好功夫!好功夫!”那少年公子见唐汉打倒五个壮汉,不但不害怕,反而眼放精光,连连赞道。
“你便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唐汉’?没想到你不但文章做得好,这武功也是如此好!”那少年公子赞道:“你可愿意教导我武艺?”
“公子!”那几个壮汉脸色大变,虽然被唐汉打伤,但是还是起来将少年公子护了起来,警惕地看着唐汉,那为首的壮汉更是从怀中拿出一物,放在口中发出尖锐声,只见顿时从四面八方有数十人手持刀剑跑了过来,将少年公子保护起来,然后将唐汉团团围住。
“都给孤退下!”那少年公子瞪着眼睛,喝道。
“太子殿下,此人武功高强,若是心怀不轨的话。。。。。。”那为首的壮汉连忙出声劝道。
太子殿下?
唐汉不由露出诧异之色,心中隐隐明白此人的身份。
原来眼前这个少年公子竟是当朝太子,是弘治帝与张皇后的长子,也是后来明朝第十位皇帝,也就是后世大名鼎鼎的‘正德皇帝’。这位正德皇帝可是颇具传奇色彩,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应州之役中“大将军朱寿“的名义统兵出战,大败鞑靼军,立下了一战功。在其登基为皇期间,弹指之间诛刘瑾,平安化王、宁王之叛,大败蒙古王子,可谓是战功赫赫。
“太子殿下,微臣不知太子殿下身份,如有冒犯,还请太子殿下恕罪!”唐汉拱手道。
心中倒也不惶恐,不说他武功乃江湖一流境界,单单他连中三元,是文官,在文官集团掌权的时代,唐汉哪怕冒犯太子,顶多被发配地方,却是不可能因此丢了性命。
“唐大人,不知道你可愿意教导孤武功,你的武功,比孤的贴身侍卫要好!”太子‘朱厚照’连忙道。
作为弘治帝的嫡长子,朱厚照早早被确立为太子,被弘治帝和张皇后视为掌上明珠。但是从小见弘治帝身体不好,时常生病,所以朱厚照从小就练武,强身健体,不想以后如同弘治帝那般三天两头生病。
一直以来,朱厚照以为他的功夫不错了,便是他的贴身侍卫,哪怕两人联手都不是他的对手,可是今日却被唐汉轻易制服,让朱厚照顿时起了拜师之心。
“太子殿下乃是国之储君,这武艺之道不过旁道,太子殿下当多学治国之策才是。”唐汉却是婉拒道。
朱厚照若有深意地看着唐汉,然后就带着侍卫们离去,可是唐汉没想到,第二天就接到圣旨,要唐汉担任太子殿下的教习,教导太子殿下武艺。
。。。。。。
东宫,朱厚照正穿着一身紧身服,拿着一柄剑,高兴地看着唐汉,说道:“唐师,我就说过你会成为我师父,教导我武艺的。”
朱厚照昨日离去后,就去见弘治帝,费了好大的劲才说服弘治帝下旨。
“殿下乃国之储君,不是草莽之辈,纵是武艺学得再好,也无甚用,何必醉心学武!”唐汉颇为无奈地说道。
“唐师,我可是要学好武艺,以后要带着千军万马踏平蒙古,雪‘土木堡之耻’!”朱厚照却是说道。
当年英宗皇帝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不顾群臣劝阻,亲率大军出征征讨瓦剌,结果被瓦剌军打得大败,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皇帝被俘虏,军事重镇‘土木堡’被贡献。京师精锐损失殆尽,京城只剩下老弱士卒不到十万,而瓦剌大军却长驱直入威胁京城。若不是于谦力挽狂澜,京师将会陷落。
也正是因为‘土木堡之变’,导致勋贵精英损失,勋贵集团权威大,遭受世人谴责。而于谦力挽狂澜,立了新帝,使得文官集团彻底掌权,有了今日局面。
唐汉没有想到,朱厚照不过是十几岁少年,竟然就有如此雄心。
“既然你叫我一声唐师,跟随我练武,那我就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会严格要求你,达不到要求,我可是会有惩罚措施的!”唐汉淡然说道:“若是你做不到,还是早放弃为好!”
“唐师放心!”朱厚照却是应道。
唐汉便传授朱厚照华山心法,要求朱厚照每日早晨和晚上打坐练气一个时辰,早上则是扎马步一个小时。这修炼甚是枯燥,唐汉本以为朱厚照一个皇室子弟,从小锦衣玉食,定会吃不了苦,没几天就会放弃,没想到朱厚照竟是坚持了下来。
而且因为皇室锦衣玉食,又不缺药材,朱厚照竟是仅仅一个月就感悟到气感,三个月就练出了一丝内力,当真是让唐汉颇为惊讶。
唐汉也不由起了好奇心,在朱厚照练出一丝内力后,就传授朱厚照华山基础剑法,唐汉相信,主要朱厚照坚持不懈,就算成不了江湖一流境界,但是也起码有自保之力。日后上了战场,也可以多了几分胜算。
第22章
福州通判
金銮殿,早朝。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大宦官尖锐的声音响彻整个金銮殿。
“启奏陛下,微臣左佥都御史林夑弹劾翰林院修撰唐汉,不务正业,误导太子!”宦官声音一落,就有一个官员站出来,朗声道。
原来却是唐汉教导太子武艺,引得文官不满,以为唐汉一个状元,不好好影响太子多读经典,反而去练武,这不是要让勋贵集团死灰复燃,今日便爆发了。
唐汉不过是一个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自然不需要大员弹劾,于是就有左佥都御史上奏弹劾唐汉,左佥都御史乃是正四品,属督察院,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维持封建国家机关以及官吏纲纪的部门,“职责纠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由左佥都御史弹劾唐汉,却是合情合理。
“唐卿多有文采,在翰林院倒是可惜,这样,不久前福州府通判告老还乡,唐卿便去赴任福州府通判!”弘治帝显然也料到了会有官员弹劾唐汉,平淡地说道。
文武百官闻言,却也没有反对。每一届状元郎正常会担任翰林院修撰约莫三五年时间,就会被外放担任知府或直隶州的知州,一跃成为四品高官!若是任期内没有出什么意外,一个任期结束后,便会升任一省巡抚,或者被调入京城,担任六部某一部的侍郎。
这便是状元的优势,可以比一般进士要省却许多年功夫。
如今唐汉虽说被调任福州府通判,从从六品官到正六品,品级升了一级。但是福州府位于福建,属于蛮荒之地,说是流放一点也不为过。文官们只是愤恨唐汉一个文官却教导太子习武,却也没有和唐汉有什么大的仇恨。
很快,圣旨下达了,唐汉成了福州府通判,唐汉倒也是淡然,收拾好行李,到了吏部办理了手续,拿着任命书就离开了京城,单人骑着马南下福建。
。。。。。。
烈日炎炎,暑气逼人!
福州城外路旁的一个酒招子,唐汉将马系在树干,然后进入了酒招子,他刚坐下,内堂里咳嗽声响,走出一个白发老人来,说道:“客观请坐,喝酒么?”说的是北方口音。
唐汉看到白发老人,微微一愣,却是认出了这个白发老人,竟是华山派二弟子‘劳德诺’,只是他认出劳德诺来,劳德诺却是没有认出他来。
“难不成师父还是对林家《辟邪剑谱》起了窥觑之心,还是派了劳德诺和小师妹前来福州打前站?”唐汉心中嘀咕着,却也没有叫破劳德诺的身份,与劳德诺相认。
他下华山已经有五年多,这些年多读诗书典籍,加上功夫踏入江湖一流境界,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相貌也变化不小,这劳德诺认不出自己也正常。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