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2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6/604

  “这是要干啥?骨头也能进行研究?”
  周恒眨眨眼,戳了一下薛老大,这货就没去过教研室,那里面就有一个骨架,不过那是在清平县的时候,德胜他们做的,一直仔细藏着,阿昌都不知道,自然别人更不知晓。
  “骨头自然是有用,了解人体结构,这个是很好的一个途径,不过这样去掘人坟墓实属不该,如若有需要可以让刘仁礼大人给留意一下,或者是跟周易安说一声就是了。”
  阿昌嘴唇哆嗦,急的直跺脚。
  “不是光有骨头,据说昨儿夜里,就在乱葬岗拖了一具尸首回来,此刻就在上面啊!”
  周恒一愣,怪不得阿昌急了,这是越弄事儿越大,实在是有些过头了,不过能想到这一点,看来他们是琢磨着器官的事儿了。
  周恒没再耽搁,赶紧快步上楼,阿昌和薛老大跟在后面,薛老大使劲儿戳了戳阿昌。
  “你小子现在怎么这么胆小怕事,不就是死人尸体吗?之前跟公子在清平县也不是没见过,尤其是瘟疫的时候,天天都处置,这会儿怎么如此怂了?”
  阿昌撇撇嘴,“哼,见到你就知道了,我看一会儿你是不是还这样淡定。”
  薛老大没再多说,几人已经上了楼,似乎是这些人争论的激烈,压根儿没听到脚步声。
  “……这解剖图上画得真切,你瞧这胆囊下方的管道只有两个岔路,怎地此人并不是,而且有胆囊尾部竟然裂成两个,我觉得这解剖图上的构造也不尽然全对。”
  一个男子的声音笃定地说着,听起来不是很熟悉。
  周恒抻头看看,这些人都穿着隔离服,戴着帽子口罩,围在一起,中间在做什么无法看到。
  说话这人,看这侧脸似乎有些熟悉,瞧年纪此人也在三十多岁的样子,看来这是一名听过课的御医。
  只见孙茂才说道:“刘裕你太笃定了,人吃五谷杂粮,有的天生没有手脚,不是各个都能完全一样,有些缺陷或者是畸形,并非直观可以看到的,虽不知缘由,这人的胆囊显然是畸形的。
  你再看此人耳前有拴马桩,很多人会说,这是大富大贵之人,可是周院判曾经讲过,这是先天的发育不全造成的。”
  那个叫刘裕的嗤笑一声,显得有些不屑一顾,抬手一挥袖子。
  “别张口闭口周院判所说,不能说他的医术高超,就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全都摒弃,你这是鹦鹉学舌,我要的是证据懂吗?你说拴马桩是畸形,你能如何证明?”
  孙茂才摇摇头,“我无法证明,对于医学一途,我原本以为自己已经知之甚深,也曾觉得自己可以拯救苍生,可是跟随周院判学习以来,我才发现自己了解的不过是沧海一粟。
  所以才要用心学习研究,就像是研究这尸身,不过是希望解惑,如若我们有疑惑,大可整理出来,统一问周院判啊!”
  刘裕扯下口罩,朝着几人抱拳。
  “道不同不相为谋,我还是先回太医院了。”
  就在转身之际,刘裕一眼就看到了周恒,瞬间愣在原地。
第三百二十三章:拴马桩之谜
  随着刘裕愣住,这些人也朝楼梯的方向看过来。
  阿昌瞪圆了眼睛,别人不了解,阿昌是最知道的,师尊培养这些御医并不是应付差事,而是真心相对,遇到这么个家伙真是开眼界了。
  薛老大抱着手臂,就站在楼梯口,俨然一副你下去试试的架势。
  周恒微微一笑,走到众人面前,这些人赶紧施礼。
  “下官(学生)见过周院判。”
  周恒摆摆手,看了一眼尴尬地刘裕。
  “医学上有疑惑,可以问我,我来解答,如若只是找个由头不想在北山学习,现在就可以走,这里来去自由,陛下只是说让我传授诸位医术,并未说学到什么程度,牛不喝水强按头的事儿,我不会做。”
  这些人瞬间都看向刘裕,刘裕抿抿唇,一甩衣袖,走了回来。
  “下官并非有意顶撞,只是觉得这些知识还有研究尸身,与医术无益,在这里搞这些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
  周恒哦了一声,伸手将身上的大氅脱掉。
  刘裕朝后退了一步,脸上带着一丝警惕和惊慌,以为周恒要动手。
  而周恒不过是将大氅丢给薛老大,这边孙茂才身侧的王先谦已经给周恒递过来一件隔离服,周恒伸手换上,戴上帽子口罩和手套。
  现在他们使用的手套,是阿昌找人制造的鱼皮手套,接缝都是用一种特殊的鱼胶粘合,非常的结实耐用,也不漏水,为这个周恒还好好夸赞了阿昌一次。
  周恒双手交叉,扣紧手套与手指的缝隙。
  这才垂头瞥了一眼中间台子上的尸体,这是一个男子的尸身,此刻已经开膛破腹,看尸斑已经死了数天。
  瞥了一眼垂头的孙茂才等人,一个个跟鹌鹑似得,周恒这才说道:
  “有不解就要解惑,如若想听可以过来,我们今天就说说这耳前拴马桩。”
  一听这个,众人来了兴致,都凑近一些。
  那刘裕犹豫了片刻,还是走了过来,他如若直接走了,确实没有脸面,既然周恒要讲,他虽表示怀疑,却也像知道一二。
  见人都聚过来了,这才伸手将头顶的马灯调亮些,举着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下尸首的头部,还有颈部。
  就在看到锁骨边缘的时候,周恒顿住了动作,朝身侧一伸手。
  “给我炭笔。”
  孙茂才赶紧递过去一直炭笔,周恒接过在尸身的锁骨两端画了两个圈儿,这才站起身。
  “尸首你们哪儿找的?”
  孙茂才顿时一怔,吞吞吐吐地说道:
  “就是……就是城外的乱葬岗,我们搜索了几天,有些无人认领的尸身就丢在那里,这个看着最全须全尾所以就捡回来了,对……我们是捡的。”
  周恒白了他一眼,这里他是带头人,必须给他留面子,周恒也没有发作。
  不过这货真的是缺心眼,这多容易出事儿啊,何必给别人留有把柄。
  “下次如若需要,可以跟我说我去找刘大人要死囚,你们这样太容易落人口实了。”
  孙茂才恍然,赶紧点头。
  “学生愚钝了。”
  周恒指着尸身耳前的小肉瘤说道:
  “这里就是你们所说的拴马桩是吧?”
  刘裕点点头,“是。”
  “这里可曾有胚胎发育的图鉴?”
  孙茂才摇摇头,“未曾有过。”
  周恒点点头,“行,那之后我绘制几张。这拴马桩看着好似一个小肉瘤,实则很多人这肉瘤里面是有软骨的,当然有的人并非是突出肉瘤,还有可能是一个小坑,再看这里,锁骨突位置上还有一对儿孔。”
  众人都凑过来,那个刘裕自然也抻头看过了,果然在颈部锁骨的突出点上方有两个小孔。
  “这说明什么?”
  刘裕下意识地问了出来,问了自己也有些后悔,不过众人和周恒都没有纠结是否他提问,周恒指着耳前拴马桩说道:
  “这个人是非常典型的鳃弓发育异常,详细来说,胚胎发育时期,在胚体头部两侧出现六对柱状弓形隆起,称为鳃弓。
  第一二鳃弓发育异常时,可在耳前形成肉瘤,严重的会形成皮肤的狭窄盲管或点状凹陷,向深部延长,与鼓室相通,即为耳前瘘管,耳朵上方的孔洞经常流白浓恶臭,或者肿胀。
  第三四对鳃弓发育异常,会成为颈窦,其残余上皮可发生囊肿或鳃瘘。如果囊肿与外部相通,即形成鳃瘘,其开口可位于颈部胸锁乳突肌前缘任何部位,他就是鳃瘘。”
  刘裕听得仔细,这一番言论他已经信了五成,不过这周恒怎么就知晓这些?
  “妇人腹中的胚胎如何生长,这要如何论断?我等总不能剖腹取子,进行查验吧,自然是周院判说什么是什么。”
  话虽不好听,却说到了实质性的问题,这要如何证明。
  周恒笑了笑,在操作台上找到一枚圆头的探针丢给刘裕。
  “来,你过来查验,就从这小孔探进去试试,看是不是有深度,里面是不是有囊肿空腔,手上轻一点,我们一会儿会切开验证。”
  刘裕也来了倔脾气,伸手接过探针,微微伏身,将探针插入左侧的小孔。
  这探针其实就是加长版的银针,只是头部钝圆,足有一个成人男子手长,没想到插入小孔后,瞬间就进去了。
  如此发现让刘裕一怔,惊讶地抬头看向周恒。
  “继续,动作轻一点。”
  刘裕点点头,手上轻轻用力,探针搜的一下滑进去一半,然后就推不动了。
  周恒一抬手,“感受到阻力了是吧,你现在就握着探针不要动,我将这处切开,大家一起看看,下方有没有囊肿的空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6/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