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良医(校对)第2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5/604

  “呵,长的够快的,我这才多少天没看,竟然都这么高了,这不是要开花了?”
  来福用力点点头,指着一株说道:
  “公子您瞧,这棵已经开花了,我觉得剩下的要开花也是不用太久,这种植成熟需要的日子,比我想的要短了好多。”
  周恒想了一下,土豆本就是种植时间短的作物,什么都不管,在东北一百二十天也可以成熟,何况来福如此细心的照料,还将暖房的温度调整的这么高,自然利于发芽生长。
  “这东西本就种植的时间短,在京城周边正常种植三个月足以,如若在辽北一百二十天也成熟了,你一直将暖房的温度控制的很好,自然缩短了时间。”
  来福用力点点头,“这些土豆在地窖储存的时候,我就怕过于干燥,所以喷洒过水,所以芽眼都发芽了,这也是种植后出苗快的因素,我算了一下,如若加上发芽的时间,确实要近两个月能开花。”
  周恒朝来福笑了起来,这在后世已经算是快的了。
  “这些植株是否过于近了,能否影响结出金土豆的数量?”
  来福脸上尽是担忧,赶紧朝着周恒抱拳。
  “公子明鉴,我最担心的就是这个,因为最初并没有经验,不知道投放多少合适,现在发现植株之间的间距太小了,那萝卜是朝下长一棵两颗顶多了,这下面不知道一棵能结种多少?”
  周恒眨眨眼,这玩意谁知道啊,不同品种也不少吧。
  “具体能结多少,我也不知晓,我只是见过人家一棵下面长了很多个金土豆的,少则三四个多则十几个,不过越是多,越是不容易出现大的。”
  来福脸上的担忧更甚,用力敲打着掌心。
  “看来我担心的到底是发生了,不过不要紧,我们连夜就将一些植株移植出来,选择没有开花的,这样不影响生长,只是移植到大地上,恐怕会因为气温低生长缓慢。”
  周恒摆摆手,“无妨,不过移植要尽快,你跟庄子上的人说了吗?”
  来福点点头,“杨老伯那里早就说了,所有人家说今年不种别的,就种植金土豆和玉米。”
  周恒一怔,没想到能不用费口舌,这庄子上的杨老伯有这么高的觉悟吗?
  “庄子上所有人?”
  来福再度点点头,“对所有人,其实现在庄子上的人忙得很,如若让他们种植麦子每日犁地除草,还真没有这个功夫。
  毕竟很多人都在作坊赚钱,这可比种地收益多,我想着既然如此,能不能我们将这些耕地统一种植?是给他们一些租种银钱,还是成熟后给她们一些玉米?”
  周恒听了来福的话,顿时对眼前这个黑不溜秋的小子另眼相看,这意识太可以了,这就是合作社的雏形啊。
  “你过来,这个想法非常不错,不过这北山是世子的,庄子上的人种地都需要跟世子租地,我看也别租种了,种植还有初期的管理都你们来做,不过日常浇水捉虫,还有收获都让各家自己干,至于收成我们只要一半,不过前提是将东边那两个山坡地也都种上。”
  来福一脸的不解,摊开手有些着急。
  “可是即便将这些金土豆和玉米的植株分出去也没有这么多啊,那东边两个山坡可是比现有的地面积都大了一半啊,土质也不算肥沃……”
  周恒抬手制止了他的话,“分出来的先种植现有的土地,至于那两个山坡自然是等着你暖房里面成熟的土豆和玉米结了新种子,进行筛选后,再进行种植。”
  来福瞪圆了眼睛,嘴巴张得大大的。
  “公子是说,要在京城种植两季,金土豆成熟,最快的需要一个月,而玉米似乎还要更久,这真的行吗?”
  周恒一板脸,来福顿时慌了,赶紧跪地。
  “来福妄言了,我只是担心天冷的快,咱们收不回玉米。”
  周恒摆摆手,“别担心,三月中旬或者四月初种植来得及,中秋之后就能收获。”
  来福想了想用力点点头,顿是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特别重,长出一口气脸上也凝重起来。
  “这种地来福擅长,可是如若涉及到和庄子上的农户谈收成啥的,我真不知道怎么说啊?”
  周恒不在意地摆摆手,“这事儿不用你管,我明儿让朱管家过来,他最擅此道,你抓紧清理过密的植株吧。”
  来福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之前您不是答应刘大人,说是要在通州搞试验田,难道也是想要等这玉米和金土豆第一次成熟后,用这个做种?”
  周恒笑着看向来福,“算你小子不傻,暖房出来的自然要做种,那里温度高成熟比大地快,至于明年,可以搞暖房培植,青苗供应,如若时间掐算的好,或许可以两季,早春一季土豆初夏一季玉米,如若这样就太好了。”
  来福盯着周恒,脑子里面不断盘算着,如若真的能抢出来两季,这京郊不就堪比江南了,害怕什么灾荒。
  “不过,为啥两季是种植不同的作物?”
  周恒瞥了他一眼,这小子还真的是上心,一眼就发现问题的关键了。
  “这个要解释起来比较麻烦,这土地如若每年种植一样的作物,就会贫瘠,产量也影响颇深,如若穿插种植,对土地是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就好似药补明白了吗?”
第三百二十二章:道不同不相为谋
  来福懵懵懂懂地点头,虽然不是太明白,不过公子说啥就是啥,一定是有道理的。
  这算是给土地看病吧,反着这方面公子最厉害。
  “还是公子博学,来福受教了。”
  “对了玉米长得可好?”
  来福赶紧扶着周恒,走到另一个暖房。
  玉米已经长的快有他肩膀高,不过暖房里面的味道,实在有些顶人,周恒扎了一头赶紧跑出来。
  来福跟在后面眨眨眼,看来公子就是金贵,闻不得粪水的味道。
  周恒干呕了两声,朝着来福摆摆手,这味道简直太刺激了,无奈退出暖房,站在门口大口喘息了半晌。
  “玉米长得更好,你抓紧安排后续的劳作吧,清平县带出来的人里面,种植培育方面我最信赖的就是你,不要让我失望。”
  说完,周恒拍拍来福的肩膀,拽着身后的薛老大,朝着制药作坊的方向快步走了。
  几个跟着来福干活的男子,赶紧凑到近前。
  “来福管事,公子是不是不懂农耕啊,怎么粪水的味道都闻不得,这可是庄家的肥料。”
  来福扬起头,“抓紧干活,你们懂什么,公子是大才,只是瞧了一眼那卷毛人的袋子,就能叫出这东西的名字,还知晓种植方法,换做你们谁行?”
  一瞬间所有人没了话,赶紧各自忙碌起来。
  周恒和薛老大走到实验室外,就看到阿昌站在楼下,探头朝上面看。
  周恒走到身后他都没发觉,这让周恒有些疑惑,朝楼上看看,只是听到争论的声音,并未有什么异样,似乎有孙老伯的声音。
  “这是怎么了?”
  阿昌吓了一跳,回身看到是周恒赶紧施礼。
  “师尊来了。”
  “你怎么站在这里,楼上实验室怎么了?”
  阿昌摆摆手,将周恒引到一侧,这才说道:
  “您不是让孙老伯他们,在此给这些人讲课,他们每天都找庄子或者周边的人过来当患者,进行诊断辨证,各家的说法都不一样,不过争论之后,似乎也对病症有了统一的论断。
  再者,这周边稍微有个头疼脑热,长了什么疔痈疮疖或者外伤的,见到就被拉来,一个个农户被吓得够呛,我这就是听听,怕出什么乱子。”
  周恒一听就笑了,这边的实验室已经扩建了许多,整个制药作坊上被隔出来一层,一面做教学,另一部分做新药研制,在一起进行研究也更利于发展。
  至于孙老伯还有邹老伯几个人,更是仔细学习了很久,甚至跟着做了几十台手术,这才过来开始教学。
  这里的学员也是什么人都有,有周边的年轻人,也有游方郎中,反正愿意学就交银子过来学。
  一个学期两个月,就收三两银子,周恒也没再多管,毕竟没指着这个发家致富,至少能给回春堂还有制药作坊培养人才。
  见周恒一点儿都不担心,阿昌有些着急。
  “师尊,这学习倒是好事儿,咱们作坊的人,晚上有空都跟着学,不过这一个个如若受伤啥的都害怕让他们知晓。
  之前老刘腿上割了一个寸许的口子,让他们知晓了,直接抬着担架将人运到楼上,鬼哭狼嚎的一顿折腾,据说是尝试新药来着,最后腿被绑着好几天才放了。”
  周恒一怔,赶紧追问道:“腿伤好了,还是严重了?”
  阿昌眨眨眼,这师尊并未按照自己的问题往下走,怎么关心的点有些奇怪?
  “好自是好了,还被清创缝合,至于用的什么药,我也没问出来,只是伤口上那块皮被染的鲜红,老刘担心了许久,七八天洗掉才安了心。”
  周恒眯起眼一想就明白了,这是找寻染料中是否含有磺胺成分,不过手段有些粗劣了。
  “让他们实验吧,反正也没有什么重伤的人,你盯着点儿就行,医学一途没有捷径,就是要尽力实验的。”
  阿昌叹息一声,四下环顾一周,见没人注意这里,凑近周恒在其饿耳边低语道:
  “这些还都不是严重的问题,孙茂才孙御医竟然带着人,半夜去挖了无主的坟地,用盒子装了回来,说是用做研究,还让姚铁匠给弄了很多大大小小的铜钉,将这些骨骼都刷洗干净做成骨架,摆在楼上,看着真是瘆得慌。”
  周恒嘴角抖了抖,薛老大跟着一哆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5/60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