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959

  本来,熊槐是打算让昭鱼过度,等伐越一事之后,再让昭鱼安享晚年。结果,昭鱼就在节点,突然死了,连灭越的荣光都无法分享。
  想着,熊槐便是长长一叹,接着,便对身前的昭晔道:“司空之死,寡人已知之,心中悲痛莫名。故,汝且先行在城中休息,寡人稍后再处理司空后事。”
  “唯。”昭晔悲痛的应着,而后在以为近卫的引导下离去。
  昭晔离去后,熊槐发现一旁的越国使者,见其脸上露出惊疑之色,似乎已经有了去意。
  见此,熊槐心中一沉。
  楚国发生这种事,明显会拖累各国攻打齐魏的士气,当此之时,理应坚定各国的信心,让各国继续攻打齐魏两国。
  想着,熊槐露出坚定之色,对越使句余信誓旦旦的道:“使者,虽然寡人国中遭遇不幸,但是敝国伐齐的决心依然毫不动摇。昔日,我先王武王病死在伐随的途中,但是敝国的大军依旧在令尹的率领下破随而归。故,别说仅仅是寡人的司空薨了,就是寡人病死在这平城,我楚军依旧会在柱国的率领,破齐而还。”
  句余一听,虽然心中不以为然,但是面上十分沉重的拱手应道:“大王言重了,敝国从来都没有怀疑贵国的决心。”
  熊槐点了点头,接着,又不放心道:“先生来此拜访寡人,寡人心中欢喜,恨不得与先生彻夜相谈。但是,现在敝国出事,寡人十分遗憾,不能与先生相交。”
  说着,熊槐略一沉吟,直接从自己腰间取下一块美玉,然后快步走了两步,来到句余身前,将手中的美玉塞到句余手中刀:“寡人欲以此玉与先生相交,期待下次能再次与先生相会。”
  句余因为楚王之前的态度,本想拒绝,但是手一碰楚王的佩玉,立即赶到一丝凉意从玉中传到手心,接着,又不知是否是错觉,顿时感到浑身舒坦了不少。
  察觉到这一变故,句余立即意识到,楚王佩玉肯定非同小可,就算比不上楚国失踪的至宝和氏璧,恐怕也相差不远,一定价值连城。
  想着,句余顿时握紧手中的美玉,接着面无表情收起美玉,然后一拱手,遗憾无比的道:“这是微臣没有福分。”
  熊槐见此,心中一松,接着开口道:“正是如此,实在是可惜了。”
  说着,熊槐摇头道:“先生,如今楚国出事,故寡人欲请使者带话给越王,就说楚国虽然有事,但还请越王稍带,等寡人处理了国中之事,必然会率兵围困郯城,以牵制齐国。”
  句余立即郑重的拱手应道:“请大王放心,微臣一定会将这话如实告知寡君,向寡君说明大王的无奈以及攻打齐国的决心。”
  “好!”熊槐笑了笑道:“如此就有劳使者了。”
  回到大厅之后,熊槐沉默了下来。
  司空昭鱼之死,死的不是时候,若是楚国内部不稳,这对伐越之事不利。
  此时,陈轸见楚王久久不语,便开口道:“大王,司空之死,对我楚国有利有弊。其中的弊端,自然就是司空不仅负责楚国的所有工事,而且还是辅政大臣,司空之死,必然会导致楚国的工事出现混乱,并且,郢都那边也会有动荡发生。
  所以,当务之急,其一在于立即挑出以为新的百工之首,其二,便是稳定朝中,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因为司空之死,昭氏一脉必然人心浮动,此时司败出征越国,恐怕会有所波折。”
  说到这,陈轸拱手道:“大王,至于其中的好处,那就是我楚军可以名正言顺的在此停留。并且,还可以趁机直接告诉公子玉,就说我楚国因司空之死,已经无意伐齐,但为了让公子玉的大事,这才愿意牵制越王,请公子玉尽早起事。”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尤其是第三点,这才是最重要的。
  唐昧率领的军队,大部分都是江汉之间的士卒。而这里,也是昭氏一脉实力最大的区域。若是昭氏中人在这个时候不愿出征越国,那么事情很严重。
  而且,昭鱼还是昭阳死后,昭氏一脉的领头人,他的死,必然会让昭氏一面人心浮动,陷入混乱,难以适从。
  这对楚国的对外作战很不利。
  正欲开口说话之际,一个侍卫走进来禀报道:“大王,令尹从郢都派来一位信使。”
  熊槐心中立即便知,这一定是景鲤派来告知他昭鱼的消息的。
  想着,熊槐便应道:“请使者进来了。”
  “唯。”
  不多时,熊槐便见下大夫范环一脸疲惫的走进来,急切的行礼道:“大王,司空在半月前突薨,太子与令尹得知此事,不仅悲痛不已,而且不敢擅专。故,特派臣前来询问大王,如何处理此事?”
  
第五百零六章
维稳之策
  熊槐微微颔首,昭鱼的死亡,必然会对楚国朝政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昭鱼还是辅政大臣的情况下。
  现在伐越一事已经进行到一半,这是万万不能停下的,当务之急,还是维稳。
  想着,熊槐便开口道:“寡人知之,请卿立即放回郢都,通知太子以及令尹,司空乃是三朝元老,于国有大功。故,寡人决定以诸侯之礼办理司空的后事。寡人不在郢都,让太子代替寡人为司空发丧,并且让太子峪令尹召集郢都群臣,为司空选择一个合适的谥号。
  另外,司空一职位高权重,眼下仓促确立人选,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故而,寡人决定暂废司空一职,重设工尹一职,以左工已齿协助司空主持工事多年,通晓百工之事,其许左工已齿暂代工尹一职,主持国中所有工事。待寡人回朝,再行决定工尹的人选。
  还有,擢升上大夫昭常为右令尹,辅助令尹一同处理国事。告诉昭常,国家不宁,臣民心疑,故忧思贤臣,以定家邦,望其不要辜负了寡人的期盼。”
  说着,熊槐迟疑了一下,然后下定决心,将自己腰间象征楚王身份的太阿剑解下,然后走到范环身前,郑重的将剑交给范环道:“贤卿,这把太阿剑乃是历代楚王的佩剑,见剑如见寡人,卿将这把剑带回去交给太子,然后让太子与令尹一起,将此剑转交给司败唐昧。寡人欲以司败唐昧为左司马,让左司马持寡人佩剑,主持国中兵事,发号施令,如有不从者,可先斩后奏。”
  范环一愣,吃惊的接过太阿,迟疑的向楚王看去。
  熊槐顿了顿,然后叹道:“就这样吧,请卿立即回复太子以及令尹,传达寡人的诏令。”
  “唯。”范环脸色沉重的应着,而后拱手一礼,便匆匆离去。
  范环离去后,熊槐脸色难看的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军素搞,为司空送行。”
  “唯。”
  而越国使者句余离开平城后,便立即快马向琅琊方向赶去。
  三日后,抵达越营。
  越营中。
  “什么?”听到句余传来的消息,越王大吃一惊,大喜过望的问道:“此事当真?昭鱼那个老匹夫真的死了?”
  句余赶紧点了点头,应道:“大王,这事假不了。而且,臣还特意留意过,昭鱼之孙前去报丧后不久,整个楚军大营便挂起了白幡。这种事情,怎会有假。”
  听到句余的肯定答复,越王身侧的公子蹄立即恭贺道:“恭喜父王,贺喜父王,昭鱼病死,对我越国而言,这是一件大喜事!”
  越王闻言喜道:“寡人原本还纳闷,楚王与寡人约定,一同牵制齐国的兵力,结果,楚军只前进了数十里,攻下一座弹丸小城,便停兵不前。原来却是昭鱼这个老匹夫病重将死,这才让楚王心中迟疑。”
  常言道,最了解你的,一定便是你的敌人。
  这话一点都不假。
  越王为了解除楚国对越国的压力,对楚国内部的事情可是知之甚详。
  此刻,想起楚国的情况,越王情不自禁的开口道:“楚国之中,昭氏的实力最强,现在昭氏的领头羊死去,而昭氏中地位最高的昭雎,却在率军攻打魏国,难以整合昭氏的力量。此时,昭氏在朝中的力量,必然散成一团,可谓实力大减。
  并且,昭鱼掌握楚国大权十余年,在楚国的影响力,比令尹景鲤还要大,他的死,必然会让许多人心中不安。”
  说着,越王便瞥了一眼魏国的方向,笑道:“恐怕,此时在魏国的楚军之中,已经有不少人想着回郢都了吧。只要这次攻打齐魏两国的事情无功而返,那么各国见楚国无法惩罚背叛的魏国,必然人心浮动。那时,楚国还能号令群雄吗?”
  说完,越王便自顾自的大笑起来。
  大笑间,越王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之前,齐国以琅琊为条件,请越国背叛楚国,与齐国结盟。
  可是,现在这个时候,齐国知道昭鱼之死的消息后,那么接下来还会答应主动让出琅琊吗?
  虽然越王当时已经心中,却没有轻易答应下来,但同样也没有坚定的拒绝。
  原因就在于楚王之前的计划,各国围攻魏国,压服魏国之后,再举兵伐齐。在越王看来,魏国实力不济,难以抵抗各国的围攻,所以,楚王的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若是现在越国因为琅琊城,而与楚国反目,结果魏国最后却向楚国屈服。
  这……
  越国的处境就会尴尬。
  故而越王当时的想法,还是先观望一下。
  可是,现在这情况,要是齐国知道楚国内部出现问题,还会提出这么有利于越国的条件吗?
  或许,齐国会因为昭鱼之死,而趁机对越国压价。
  想着,越王急忙向公子蹄问道:“蹄,齐国使者今日可曾来我军大营?”
  公子蹄摇了摇头:“父王,齐国使者昨日才离去,按照之前的规律,齐国使者应该会在三五天才来。”
  越王闻言一叹,心中若有所失。
  见此,大夫句余开口道:“大王,是否想要答应齐王的条件?”
  越王看了一眼句余,随后点了点头:“楚国昭鱼之死,必然会引起楚国的动荡,如此伐齐一事就会失败。如今齐国在琅琊城还有重兵防守,若是此时不答应齐国的条件,那么等楚国退兵,寡人岂不一无所获?”
  句余摸了摸袖中的美玉,感到丝丝凉意从玉中传来,顿时下定决心,打算为楚国说一句话,以对得起袖中的美玉。
  沉吟了一下,句余想起楚王的嘱托,便开口道:“大王,为何会认为楚国会退兵?”
  越王迟疑的看了一下句余,理所当然道:“这还用寡人重复吗?自然是昭鱼死了。”
  句余闻言摇了摇头,接着拱手问道:“大王可知楚武王与楚文王是怎么死的?”
  越王先是一怔,随后脸色一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