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6/959

  至于城中百姓,已经全部前往南方。
  很快,熊槐就在平城停留近二十日。
  此刻,陈轸向熊槐禀报到:“大王,越国那边传来的消息,越国大军离开纪鄣城后,一路直扑琅琊。探子传回的消息,越王在三天前攻破了前往琅琊道路上的第五座城池,第二座县城。此时,越国大军距离琅琊城还有七十里,沿途只剩下一座县城。臣预计,快则三日,慢则五日,越王就会率领大军抵达琅琊城外。”
  熊槐一听越军已经攻破齐国两县,脸色露出一丝笑容:“好,很好!越军的攻势很凶猛啊!不知越军伤亡如何?”
  陈轸摇了摇头:“回大王,齐国似乎已经大部分的士卒全都调往琅琊城了。所以,越国大军不仅势如破竹,而且伤亡很小。”
  熊槐不以为意道:“无妨,越国只要攻打城池,这对接下来的决战就十分有利。越国每攻下一地,就需要留下一部分军队镇守,无论越国伤亡如何,这部分留守的军队就全部都是越国的损失,是无法避免的。
  所以,现在,寡人就希望齐国让出的城池越多越好,最好,齐国连琅琊城也送给越国,如此,越国为了守卫琅琊城,非得留下数千精兵不可。”
  陈轸顿时焕然大悟,拱手行礼道:“大王英明。”
  熊槐摆了摆手,又问道:“现在魏国那边如何?”
  陈轸笑道:“大王,司马率领的楚军已经兵围襄城,还在打造攻城器械。甘茂率领的秦军,因为与汾阴只有一河之隔,有夏阳源源不断的支持,所以秦魏两国自开战之日起,就恶战连连,短时间内还未分出胜负。
  公叔率领的韩军,此时已经兵围鄢陵,不日就会攻城。而宋国,虽然最后出发,但是却已经获取战果。宋军在主将臧信的率领下,渡过济水,已破魏国一县三城。”
  熊槐一听各国的战事全都按照楚国所预料的方向进行,顿时露出灿烂的笑容:“太好了,如今各国全都已经出动,已经无法顾及楚国,看来,是时候让公子玉在吴城自立,引楚军入越了。等公子玉自立的消息传到琅琊,等越王仓促回师,那时,就是寡人与越王决战之时。”
  说着,熊槐立即收敛住脸色的笑意,正了正颜色,开口道:“陈卿,立即传讯给吴城的昭滑,告诉他时机已到,让他鼓动公子玉正式自立。并且让他做好准备,寡人这次要一口吃下整个越国,寡人要淮水之南,尽是我楚国的土地。”
  
第五百零四章
噩耗
  “是,大王,臣这就去通知将军昭滑。”陈轸说着,拱手一礼,转身就向外走去。
  还未出门,就见再次成为楚王身边将领,担任城门将军的景阳快步进来大厅,接着,拱手行礼:“大王,越国使者大夫句余来访。”
  熊槐一怔,而后笑道:“看来越王已经得到寡人在此止步不前的消息,所以,特意派人来询问来了。”
  说着,便对还在厅中的陈轸道:“陈卿,有劳你去迎接越使进城,寡人要召见他。”
  陈轸转身行礼道:“唯。”
  不多时,陈轸便带着越使走了进来。
  越使句余进入厅中后,见楚王垂头丧气的坐在上方,并且眉角隐隐带着忧色,不仅心中生疑。
  他乃是越人,这些年楚越两国交好,并且在楚国的有意推动下,楚越两国的贵族之间,相互联姻频繁。
  而这句余,正是其中之一,对楚国带着三分好感。
  此刻,句余见到楚王这样一副模样,立即压住心中的疑惑,行礼道:“外臣句余拜见楚人。”
  熊槐点了点头,用有气无力的声音问道:“免礼,不知使者此来有何指教?”
  句余低垂的眼睛,不敢直视楚王,但眼睛的余光始终没有从楚王脸上离去,一边关注着楚王,一边应道:“大王,贵国与敝国相约,贵国围住郯城,敝国兵围琅琊,以牵制齐军,免得让齐军前去魏国增援。
  但是,如今大王率领的二十多万楚军,自从二十天前攻克此城后,就在这里郯城尚有百余里的弹丸之地滞留到现在,丝毫没有前进的迹象。寡君对此很忧虑,不知出了什么事情,以致此事的发生。”
  句余前面的话很直接,没有半点委婉之意。
  但最终,还是没有直接出言质问,还是想听楚国的解释,颇有色厉内荏之感。
  一则,楚越两国的决定,仅仅只是牵制齐国,而不是直接攻打齐国。
  若是当初楚越两国决定强攻齐国,结果,楚国却在平城这地方滞留二十天,恐怕,越王已经疑神疑鬼了。
  这其二,楚国乃是当今天下最强大的国家,句余实在也没有底气质询身为天下霸主的楚王。
  熊槐听到句余看似强硬实则软弱的询问,抬起头来,定神看着句余,张了张嘴,欲言又止,然后摇了摇头,化做一声长叹,终究还是什么也没有说。
  句余见此一愣,接着脸色露出尴尬之色。
  现在他是越国使者,向楚王提出疑问,结果,楚王竟没有半点解释之意。
  这,十分无礼。
  只是,如今楚越两国依然交好,让他就此拂袖而去,他也不敢。
  故而,一时间,句余僵在原地,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呆在原地脸色不停的变化,心中原本还对楚国抱有的三分好感,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
  另一边,陈轸见句余神色一变,立即拱手道:“使者,敝国之所以在此停留这么长时间,是有原因的。”
  句余见陈轸拱手解释,脸色稍稍变得柔和,而后向陈轸问道:“先生,敢问其故?”
  陈轸瞥了一眼主位上一脸担忧之意的楚王,同样张了张口,却没有说出原因,而是走进句余身侧,附耳道:“使者,实不相瞒,不久前敝国郢都传来的消息,寡君与王后之子,寡君最喜爱的幼子公子彘,突然病重。寡君远在齐国,心忧公子之疾,却无法返回郢都,焦虑不已,故而耽误了兵围郯城的事情。”
  句余一愣,诧异的看着陈轸,问道:“此言当真?”
  陈轸无视了句余脸上深为怀疑的表情,确信无误的点头道:“千真万确!”
  句余闻言顿时无语。
  他不怀疑楚公子彘是否真的生病。
  现在这天下,各国全都一样,死亡率最高的人,不是苦战的士卒,就是年幼的稚子。无论是奴隶之子也好,还是国君之子,真要生病,那就全都是一道坎。
  但是句余却认为楚王肯定不会因为这,而停止进兵,这太扯了。
  楚王也好,越王也罢,病死的子女,也不是一个两个了,楚王怎么可能会为区区一幼子而停止前进呢。
  所以,这只是一个借口罢了。
  这不仅是在糊弄他,而且也是在愚弄越王。
  想到这,句余正欲请辞而去,回去向越王汇报楚国的无礼。
  结果,此时,景阳突然面色苍白的从外面走了进来,全然不顾越使在侧,慌张的长拜着行礼道:“大王,不好了,司空昭鱼薨了。”
  此话一出,厅中的三人俱是大吃一惊。
  熊槐诧异的看了一眼景阳,第一次发现景阳这小子不仅会演戏,而且还会给自己加戏。
  而陈轸则是迟疑的看着景阳,他知道景氏与昭氏明争暗斗,也知道景阳很聪慧,但是却不相信景阳敢拿司空昭鱼开玩笑。
  至于,越使句余,此刻却在心中暗暗猜测:莫非这才是楚军停滞不前的原因,楚王之前就得到昭鱼病重将死的消息,这才停兵?
  另一边,景阳伏在地上,没有听到楚王的声音,立即直起身子,却发现楚王递来一个鼓励的眼神,顿时声音中带着哭腔,快速解释道:“大王,臣方才返回城墙巡视时,碰到司空昭鱼之孙昭晔,身穿素服在城外求见大王。臣一听说司空薨了,便立即赶来禀报大王。此刻,昭晔已经入城,正赶过来面见大王。”
  “昭晔?素服?”熊槐脸色一变,又见景阳真的快哭出来了。
  顿时一惊,难道昭鱼薨了?
  想着,熊槐就座位上蹦了起来,一边快步向外走去,一边急忙开口道:“昭晔从那个方向来,还不快带路。”
  景阳一听,立即连扶带爬的站起来,快步向前引路道:“大王,是南门。”
  熊槐点了点头,接着,便匆匆向外走去。
  陈轸与句余见状,对视一眼,接着全都神色复杂的跟着楚王之后。
  熊槐离开大帐没多远,才走了十余步,就见昭晔身穿素衣,匆匆的快步跑过来,来到近前,立即泣涕长拜道:“大王,家祖于半月前去世了。”
  
第五百零五章
昭鱼薨
  “这……”熊槐大惊,脸色一变,身体不由一晃,眼中充满着悲意,俯身将风尘仆仆的昭晔扶起,难以置信的问道:“寡人离开郢都时,司空还是好好的,身体硬朗,寡人还将太子托付于他。为何这才两个多月不到,司空就突然薨了?!”
  昭晔泪流满面道:“大王,臣也不知。半月前,家祖处理完国事出来,一切还好好的,能正常享用晚膳,并无任何不妥。结果,次日迟迟不见家祖起身,家父一问,侍女入内一看……”
  昭晔大哭着下拜道:“结果却发现家祖薨了。”
  熊槐一怔,顿时沉默了下去。
  昭晔的说法,昭鱼走的很安详,没有任何病患,也没有任何征兆,一觉睡下去,然后就睡死了。
  死者固然轻松,但是生者却很沉重。
  这昭鱼死的真不是时候,以至于熊槐难以相信。
  虽然很不愿意相信,但是,想想,却也并非不可能。
  昭鱼的年纪确实很老了,前后历经三代楚王,在先王时期就已经担任过令尹,然后又给前任担任了七年令尹。接着,前任令尹昭阳死后,又被熊槐自己拿出来继续发挥余光,主持楚国所有的工事。
  一晃五六年,这期间,楚国对外的战事没有听过,而且为了准备伐越一事,楚国之内的百工之徒,也没有清闲下来过。
  熊槐心中怀疑,这昭鱼会不会是被自己累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6/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