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959

  公孙衍笑道:“太子,如今齐魏两国交好,田文出任魏相,可谓地位极其稳固,翟强短时间内无法上位。秦魏两国开战,若是魏国胜了,翟强这个亲秦派大臣,恐怕没有出头之日。若是秦国打败魏国,驱逐田文之后,不知太子以为秦国会不会考虑楚国的意见,从亲秦亲楚派大臣中挑选一位相国呢。
  翟强亲近秦国,又对齐国有好感,与楚国的关系很冷漠。这样的一个人物,楚王一定不希望秦国让他担任魏相的。
  所以,若是翟强不付出一些代价,他想做魏相的想法,恐怕就会一直都只会是想法。”
  
第四百四十九章
交易
  太子政闻言全身一振,然后十分警惕的看着公孙衍道:“犀首,不知翟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才会让楚王满意呢?”
  说完,便目不转睛的盯着公孙衍。
  太子政可以与秦国做交易,同样也可以与楚国做交易,但若是这笔买卖是建立在出卖滕国,直接破坏齐魏两国联盟的基础上,这笔买卖不做也罢。
  公孙衍见太子政紧张的看过来,笑了笑道:“太子不必多虑。楚王知道翟强一直对楚国有意见,若是让翟强违背自己的心意,勉强与楚国交往,翟强应该是不会愿意的。当然,这种强人所难的事情,楚王也不会去做。”
  “那楚王究竟想让翟强干什么,才会愿意支持翟强接替田文担任魏相?”太子政听楚国不会勉强翟强,顿时松了一口气,再次出言询问。
  公孙衍看着太子政道:“无他,一旦魏国正式背叛楚国,那么楚国与秦国之间,肯定会联合起来。所以,楚王希望翟强能在滕国担任相国的时候,站在他自己的立场,多多为秦魏两国考虑。”
  说着,公孙衍又郑重的对太子政道:“另外,楚王也希望太子多多为自己考虑。”
  太子政沉默许久,思前想后,没有发现公孙衍的计划有什么对他不利的地方。
  翟强担任魏相,这将会是对他的强有力的支持。
  而他这次结交楚国,也会得到楚国的支持,一旦齐魏两国战败,那他将会成为魏国交好秦楚两国的途径,得以自保。
  若是齐魏联军大胜,这……
  良久,太子政突然奇怪的看着公孙衍道:“犀首,政有一事不明,为何现在犀首不百般算计秦国,反而会为秦国说话呢?”
  公孙衍闻言一滞,想了想道:“两年前得知秦王驾崩后,老朽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半截入土,虽然还未到人之将死的地步,但是许多事情也都看开了。”
  太子政一愣,接着若有所思的点头应道:“犀首请放心,用翟强顶替魏宁的事情,政答应了。另外,政也想请楚王遵守诺言,一旦田文被驱逐,能支持翟强担任魏相。”
  公孙衍应道:“这是自然。”
  公孙衍离去后,太子政立即对下人吩咐道:“速速派人请大臣翟强以及上大夫如耳过府一叙,就是我有要事相商,十分紧急。”
  不久后,太子府不远处的一辆马车上,公孙衍向进入的车厢的钟午问道:“如何。”
  钟午坐下后,拱手道:“不出君上所料,太子政果然请翟强以及如耳前去商议了。”
  “好。”公孙衍点了点头,吩咐道:“现在回宾馆吧。”
  “诺。”钟午向外面的车夫吩咐了一声,接着向公孙衍问道:“君上,你说太子政能阻止公子宁担任魏相吗?”
  公孙衍摇了摇头:“不知道,时间太过紧急,我们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
  翌日清晨。
  公孙衍起来未久,便见翟章从外面走了过来。
  “见过犀首。”翟章来到公孙衍近前行礼道。
  公孙衍还礼之后,好奇的问道:“今日乃是大王拜孟尝君为相的日子,翟大夫此时不在宫中,跑来见老朽有何贵干。”
  翟章拱手道:“犀首乃是魏国老臣,先后担任先王以及大王的相国,大王一向对犀首敬重有加。故,在下奉大王之命,特请犀首前去宫中观礼。”
  “呃?”公孙衍似笑非笑的看了翟章一眼,没有立即下来。
  现在他公孙衍的身份可是楚国使者,而今天拜相的人乃是齐国田文,若是齐楚交好,魏王请楚使前去观礼,自然是一番好意,是三国友好的象征。
  但是现在齐楚两国可是正在交战的敌国,这个时候请楚国使者去看齐国的孟尝君被拜为魏国相国。
  这简直就是在赤果果的炫耀,是明目张胆的向楚国宣布,齐魏两国联手了。
  而且,拜相之后,齐魏两国就会在滕国达成协议,表示魏国正式插手齐楚之战,这也是对楚国的一种背叛。
  这种情况下被请去观礼,怎么看都是没好事。
  想着,公孙衍笑了笑,问道:“大王乃是厚道人,请我去观礼的事情,应该是田文的主意吧。”
  “这……”翟章本不想透露这是谁的主意,但是一想到昨夜所发生的事情,以及翟强对他的警告,便应道:“回犀首,正是孟尝君向大王提议请楚宋两国使者前去观礼。”
  公孙衍见翟章的态度明显比昨日好了不少,心中便有底了,笑道:“还请了宋国使者,看来孟尝君今日胜券在握啊。也罢,老朽做了几十年魏臣,临老了还能看到魏王拜名满天下的孟尝君为相。就算魏王稍后不听我的建议,也算不虚此行了。”
  翟章见公孙衍答应下来,立即拱手道:“那么稍后在下会来为犀首引路。”
  公孙衍点了点头。
  魏宫中。
  公孙衍与仇液作为外国使者站在宫殿的外围,看着趾高气扬的田文从外侧走进殿中,又看到田文春风满面的从魏王手中接过相印。
  仇液无比落寞的看着意气风发的田文,担忧的道:“犀首,这田文毫不顾忌的请我们前来观礼,并魏王还同意了这个无礼的请求,看来秦国那边给了魏王足够的底气,让他们以为胜券在握了。”
  公孙衍轻松笑道:“无妨,既然田文请我们前来观礼,我们就在一旁看着便是。”
  仇液叹了一口气,随后点了点,作为一个旁观者,静静地看着田文与魏国的表演。
  另一边,田文正式担任魏相,接受魏国群臣的祝贺后,先向群臣拱手回礼,接着向魏王拜道:“大王,齐国大军驱逐了占领滕国的宋军,并且,齐王仁义,没有贪图滕国的土地,而是打算复立滕国。存亡续断,这是莫大的仁义之举,齐王没有独享,而是与我们魏国公分此等殊荣,让逃亡魏国的滕国公子回国即位,并且,齐藤两国共同请求大王派公子宁前去担任相国。
  这种既能显示大王仁义,又能扩大魏国影响力的事情,臣以为应该尽快答应,免得辜负了齐藤两国的一番热情。”
  魏王点了点,但是没有立即答应下来,而是向群臣问道:“不知诸卿以为相国之言如何?”
  群臣闻言立即十分配合的一同行礼道:“大王,相国之言有理,臣等附议。”
  “好。”魏王见群臣全都认可,立即笑着点了点头,正要开口做出决定,殿中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大王,臣有话说。”
  
第四百五十章
提议换人
  这声音来的突然,魏王立即向殿中看去,却见上大夫如耳从群臣中走出来,在殿中拱手行礼。
  “大王,正如相国所说,齐藤两国的好意我们魏国不应该拒绝,应该派出大臣前去滕国担任相国。以此警告残暴的宋国不要再打滕国的主意。但是,关于滕相的人选,臣以为还要有待商榷。”
  听见如耳对公子宁担任滕相有异议,田文立即开口道:“上大夫,不知你是认为公子宁才能不足以担任滕相,还是我魏国之内还有更好的人选呢?”
  魏王闻言立即迟疑的看着如耳。
  公子宁乃是他喜爱的公子,饱受儒家熏陶,才能出众,怎么可能才能不足。
  至于更好的人选,除了魏王喜爱的公子宁,更好的人质自然就是太子。
  但让太子去做齐国做人质,这究竟是齐国有求与魏国还是魏国求齐国,齐国付出的代价,还不足以让魏国的太子做出牺牲。
  还是说如耳反对齐魏两国交好?
  想着,魏王的眼神顿时一变。
  “不敢。”如耳向田文一拱手,接着开口道:“以公子的才能,做一个滕相自然是游刃有余的事情。只是,在下之所以说公子宁不适合,而是另有原因。”
  说着,如耳走到议题的主角公子宁面前,拱手行礼道:“公子,在下并非是质疑公子的治国之能,而是有一个问题要请公子赐教。”
  公子宁巍巍有君子之风,并未因如耳的反对而恼怒,而是平静的问道:“上大夫尽管询问。”
  如耳点了点头,问道:“若是公子担任滕相,遭到他国重兵来攻,公子如何应对。”
  滕国四周,不是齐国就是宋国,若是宋国来袭,甚至楚宋联军来袭,怎么办?
  公子宁张口道:“滕国实力弱小,周围俱是大国,若是敌国来袭,滕国定然无法对抗,只能将百姓安置在城中,然后死守滕城以待援军。”
  如耳再问道:“若是援军被他国牵制,公子困守孤城,而援军久久未至,则如何?”
  公子宁理所当然的道:“那本公子自然是与滕城共存亡了。”
  殿中众人闻言全都点了点头。
  虽然公子宁回答并无出彩之处,但是一个共存亡,却表达了魏国公子的气节。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君辱臣死,这是应该的。
  如耳从公子宁口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点了点头,没有继续问下,而是向公子宁拱手道:“公子高义。”
  说着,不待公子宁回礼,便再次回到殿中,向魏王行礼道:“大王,这就是臣担心的地方,不担心公子不能治理滕国,只担心公子在滕国遇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