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3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8/459

  幸而天降圣人……”
  刘协还不等高兴——心里想夸夸士燮,这老头总算不是只顾着自夸,也知道替朕吹一吹……
  “起于扬州,盛于荆楚,犹天之日,煌煌其上……”
  刘协的脑子,嗡的一声就炸开,一开始的“扬州”两个字还没有消化,就有听到了“荆楚”这关键词,只觉得耳朵里、眼睛前,全都蒙上了一层雾,明明周围安静的落针可闻,却只觉得眼前发花、耳中乱鸣,根本无法感知外界,甚至……天旋地转、几欲跌倒。
  “燮本凡庶,自当顺天应人,南越王之封号,实不敢受,只愿举交州之众,为楚国一民,入楚国之盛世,方才不负此生、不负交州子民!”士燮郑重其事的宣布道。
  相比之下,士燮这边显然是准备过的。
  周围的臣民,虽然不知道心中具体所想,但至少现在都跟着欢呼,赞颂士燮、赞颂楚国、赞颂楚王……
  如此一来,“咸使知闻”的效果继续,只是……转到了士燮的投靠对象、楚王白图这里的“镜头”。
  “士老过谦,士氏为交州汉夷安宁,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对汉民有护生平乱之功、对百族之民有教化之德,时逢乱世,交州有士老,实乃幸事!
  士氏如今深明大义,将交州的发展、交州民众的福祉,寄托给我大楚,本王也在此承诺,绝不负所托,为交州楚民的幸福安定,奋斗终身!
  今,封士燮为龙编侯,食邑六千户,世袭罔替,封士壹为合浦侯,食邑三千户,世袭罔替……”
  白图前面就显得很“走流程”,先是朝堂互吹,接着是很有楚学精神的承诺,不过……总的来说,白图的话,也更加“直白”,这也符合楚国现在文风转变。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从白图的安排来看,显然是早就得知此事,而从士燮、士壹……士氏四兄弟中,最重要的两位的封赏,就能够推测出士氏的“投楚”形势。
  之前士燮的姿态,也放得很低,甚至说什么愿意以“楚民”的身份入楚,不过……听听就好,也许就是谦虚一下呢?
  然而白图这时的封赏,却是实打实的反应了这次交州投楚的“内幕”。
  两人居然才封县侯……
  龙编县是交趾郡的治所所在,“合浦”县倒是同名的“合浦”郡的治所所在——只是“三千户”的话,怎么看都是县侯。
  至于其他士氏之人,也只是封了几个关内侯——也就是没有封地的名誉爵位。
  楚国的封爵,是各大诸侯中最谨慎的,一般也都认为最“保值”,不过……汉室刚刚可是要封王啊!
  您老不仅拒绝汉天子,毅然决然的加入楚国,而且还只是接受县侯的册封?
  刘协已经要扶着身边的天命碑才能站稳,恍惚之间,仿佛听到有人在议论……
  “咦?那为什么士燮还给汉天子送天命碑?”
  “笨!肯定是送给楚王,楚王不接受,才转送给汉天子的呀!”
  “有道理、有道理……”
  “对了,天子之前还说,是高祖和光武告诉他,那石碑是天下圣人的象征,所以……”
  “还是高祖和光武明事理啊!”
第五百一十七章
万里之隔的“对话”
  “谢楚王!”士徽有些苦涩的对着“咸使知闻”拜倒道。
  在楚国,即使是正式场合,也只要鞠躬作揖就可以,不过交州显然还是在复古礼。
  士徽作为士燮还活着的嫡子中,年纪最长的,之前一直以为,自己登位最大的阻碍,是老爹的长寿基因,没想到……老爹居然一点后路都不给自己留的,就投靠了楚国!
  这和之前说好的完全不一样!
  原本士氏即使要降,也至少要保证自身在交州的影响力的……
  然而现在,士燮甚至想带着士徽,一起前往金陵。
  不过到了眼下这步,士徽也已经没有选择的余地,原本士氏能够对抗楚国的,也只有在交州的名望,而这名望……八成都是在士燮一个人身上!
  现在士燮直接在“咸使知闻”中,宣布要投靠楚国,士徽又能如何?
  且不说他老爹能将他看得死死的,哪怕要他现在起兵,怕也已经得不到交州的响应。
  关内侯,士徽仅仅被封了一个关内侯,虽说将来他还有机会继承龙编侯,但即便如此,与之前士氏的预期也相差太多。
  尤其是想想之前汉天子封的南越王……
  士徽当时还期待士燮会改变主意,然而最终士燮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楚国的“龙编侯”。
  甚至在实权上,几乎没有任何优待,只是说“士氏有治理交州的宝贵经验,今后会着重任用、参考意见”,而且这不是客气话,的确没有任何额外的私下承诺!
  这和最初士氏的预期,可以说是大相径庭。
  士徽回想起来,老爹的态度忽然转变,就是在那次魏国的礼部侍郎,请他进入“信号塔”、私下叙话之后!
  士徽甚至一度怀疑,是不是楚国找来了一个和老爹一模一样的人,在里面将老爹打晕、扒了衣服换了人。
  而且还私下里招百族的巫蛮,询问有没有什么控制人的邪术……
  如果不是老爹的一切习惯,也都和以往一样的话,士徽说不定就真信了!
  士燮看出了士徽的不服气,所以之后严令士徽前往金陵,不给这傻儿子留妄想的机会。
  甚至如果不是楚王劝阻的话,士燮甚至有亲自前往金陵的打算——没错,就是楚王“亲自”劝阻!
  之前在信号塔里,士燮听到了白图从万里之外的金陵,传来的“声音”……
  没错,精神电报在金陵附近试用之后,主要优先在“金陵-交州”一线上进行了铺设。
  在庞统改良过“精神电报”,尤其是精神发电、蓄电池发明之后,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用蓄电池,在电信号传导时,来代替一部分精神力,令使用“精神电报”的精神力限制大幅降低。
  现在只要拥有官印,并且沉淀过几年,资质较高、或人到中年的三流文吏,就能够胜任普通中继的任务。
  为了这次“通话”,楚国也是特地提前调动了沿途各地的文吏,优先保障信号塔的信号,能够一路通畅……
  哪怕是现在改良后的标准,其实也有些奢侈。
  毕竟因为缺少绝缘、防腐的包裹材料的原因,还依赖于“有线”的精神电报,需要每隔几十里、甚至在一些复杂地形,十几里就要中继一次。
  正常来说,即使是楚国,也不可能专门分出这么多文吏,来在全国各地的信号塔当“接收器”。
  要解决的话,有一个实用、但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还有一个需要等就可以解决一大半的办法,以及一个扩展性的、能够和长治久安的办法。
  前者是制定一个“值班”流程,每天约定一个时间,甚至偏远、且不是枢纽的地方,每两三天约定一个时间,在时间内必须有文吏值班即可。
  也就是每当在值班时间内,可以进行“精神电报”的传输。
  当然,像是金陵之类的繁华之处,完全可以安排人员随时在岗,另外战时安排重要线路时时通畅即可……
  需要等的办法,自然就是研发出合适的绝缘、防腐材料,到时自然将每个信号塔之间的距离拉长,甚至只在需要处理信息的城市中安排信号塔,需要的文吏数量就也会大幅降低。
  至于“长治久安”的办法,就是研发无线电报——直接以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来记录并传递信息!
  连电线和信号塔都省了。
  可惜现在后两者都还未见苗头……
  即便如此,有线精神电波对于实时指挥的距离,也有着极大的延长,故而无论在战略方面、战术方面,甚至在治理官员体系上,都将有巨大改变。
  因此……楚国暂时将消息“半保密”下来,理论上“千里传音”什么的,只是民间趣闻,有些文化的人都不是很相信。
  在此期间,中高级将领,还有中高层的六部行政官员,也会先逐层的做以辅导。
  并且既然其他地方暂时不开通,自然将力量集中到铺设金陵到交州的精神电报,也并不算浪费,反而可以当做是一次实验!
  当道路铺好的时候,这一条精神力电报已经铺好,魏腾邀请士燮进入信号塔之后,向士燮解释了信号塔的功能——至于原理,魏腾也不是太懂。
  至于士燮,更是一副“你特么在逗我”的眼神,最初时全然不信。
  不过摸不清楚国用意的士燮,最终还是在魏腾的盛情邀请下,稍微尝试了一下精神力电报。
  因为是直接通过电波来承载精神力,之后再用精神力破译出来,获取信息,所以士燮很轻松的便使用起来。
  如果只是白图与其联通的话,士燮肯定不会相信,这“信息”来自于金陵,既是感慨楚国的科技,但也只会认为,这是不远处传来的信号,但是……士匡可也在金陵!
  当天士燮与远在金陵的侄子“通话”之后,心中无法淡定。
  原本士燮在交州的依仗就是百族和交州汉民对自己的尊崇,而将这遵崇最大的利益化,也正是交州的闭塞、偏僻,还有道路崎岖。
  一个闭塞、又团结的地方,一般诸侯在没有决定性利益的情况下,其实实力再怎么超过,也不会愿意多动。
  然而那天在信号塔中,士燮明白,交州从今之后,将不再闭塞……
  万里之外的金陵,能够直接联系到交州边境,还有什么闭塞、偏僻可言?
  而且这种新的传信方式,将带来的新变化,士燮虽未尽知、亦能脑补一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8/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