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3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7/459

  为了鼓舞交州士气,给士燮那个老乌龟一些反抗楚国、匡扶汉室的勇气,刘协想要在岁旦朝会上,封士燮为南越王,命其“永镇天南”,并且也学着楚国,给他个“世袭罔替”的名头。
  不仅遂了士燮的心思,令其更加有动力……不说去给楚国找些麻烦,至少也不要继续向楚国靠拢!
  而且从权术角度来说,将士燮封王,也提高了士燮要降楚的“成本”。
  毕竟在汉室都已经是实权封王,如果投降楚国,总不能权力、地位,比现在还小吧?
  这也就无形之中,令楚王无法对士燮放心,除非士燮立刻无条件降楚……但是那又怎么可能呢?
  对于士燮的所求,朝中刘艾等人,早就为刘协分析过!
  按说刘协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不过却出了一些“小纰漏”,那就是扮作商队,前往交州的使者,没能在岁旦之前回来……
  原计划中,扮作商队的使者,应该上个月就能回来——楚国孜孜不倦的修路,令长安到交州的路程时间,大幅缩短。
  基本只要进入楚国,直到五岭之地前,都有跑马大道,哪怕是五岭之地,也“勉强有路”。
  换做二十年前,从长安到交州,哪怕轻装简行,一年最多够单程,如果摆使者仪仗的谱儿的话,走个两三年都有可能。
  然而现在经过汉室的发展(刘协脑补),大半年时间,是够一个来回的。
  不过现在既然出了意外,也就无从得知,士燮对册封的态度,甚至更悲观的话,可能士燮都还不知道的册封的事情。
  刘协认为问题不大,可这的确给册封,带来了不确定的因素,刘艾也正是因此而劝阻刘协,董承……因为之前士燮的使者,很“不懂规矩”,都没有给他带份礼物,所以这次和刘艾统一阵营的反对册封。
  “陛下,封王的事情,并不急于一时,所幸这次为了提防楚国有所行动,之前一直封锁消息,连遣使都是种侍中亲自前往,得知此事的人有限,授九锡也只是个形式,完全可以等种侍中回来,另外选吉日,才万无一失,否则……万一士燮尚未知情呢?咸使知闻时,肯定会令南越王的仪态出现在万民面前的。”刘艾此时也已经有些老迈。
  “汉室封王,无论士燮是否得知,难道还会拒受不成?”刘协对劝阻自己的刘艾皱眉道。
  同时总觉得“授九锡只是走个形式”这话,有些刺耳。
  “陛下!封王乃是大事,马虎不得,既然使者没有回来,未尝没有天意在其中……”董承连忙说道。
  “别给朕提天意!”刘协激动地说道,因为“逆天还玺”的舆论一直掰不回来,已经有些“天意PTSD”。
  刘艾和董承还想再劝,不过已经有些烦躁的刘协说道:“行了!朕意已决!”
第五百一十六章
交州入楚
  兴顺六年,正月初一,长安汉室朝廷的大朝会上,刘协感情饱满的向朝中臣民,以及其他汉室诸侯,传递了一个好消息……
  交州士燮又来岁贡了!
  而且这次岁贡,规模相当之大,其中甚至包含“天之南”出现的、暗指刘协乃是天命之主的祥瑞石碑……
  因此,龙颜大悦!
  只是无论郑侯张燕、塞侯杨奉,还是齐侯刘备,都在疑惑——如此规模的朝贡队伍,我之前怎么完全没发现是咋来长安的?
  不过想想种辑最近大半年,都“不知所踪”,大家决定先把疑惑埋在心底。
  至于雍侯马腾、翟侯韩遂,以及“风头无两”的蜀侯刘璋,都是遣使来长安。
  从距离上来说,其实刘备离得也不近,不过刘备为了体现尊重,基本每年都主动上表,询问刘协是否需要自己入京,今年也是刘协特地叫他来一趟的……
  果然一顿乱吹之后,既吹了士燮、也吹了自己,接着刘协便在天命碑前,十分浮夸的演技了一会儿之后,正容道:“士刺史为汉室坐镇天南,令南越之地,没有重蹈秦末时的覆辙,并且对汉室忠心耿耿,不仅朕……十分感动!
  而且上个月,朕还梦见了高祖和光武先祖,两位老祖宗拉着朕的手,带朕在一片金光之中,看到了这块石碑……并且告诉朕,送来石碑的人,将是汉室的大忠臣、也是为汉室……稳固南方之人。
  直到前几天,士刺史的石碑送到,朕这才明白,两位老祖宗的意思!”
  虽然有“天意PTSD”,但是刘协觉得——只有“天意”,才能打败“天意”。
  是时候向汉室百姓,展现真正的天意了。
  “所以朕决定……册封交州士燮,为南越王,为汉室永镇天南!”刘协宣布道。
  对这结果,其实真正的人精,之前就已经听出了一些。
  也大概能够猜出是什么原因……
  “五岭通路”的事情,是楚国今年的宣传重点,各种荡气回肠的歌曲,以及展现修路工匠精神风貌的戏剧,经常能够看到……除非极力封杀才能制止!
  想不知道都困难。
  而且刘协特地提到“稳固南方”,这“南方”究竟是指交州,还是……从淮南开始就算南方?
  故而刘备等人虽然对刘协之前的保密,心中有些不爽,但也没人提出反对——大家此时都心里默认,刘协肯定是已经和士燮交流好的!
  种辑应该就是去忙此事,所以才大半年不见人……
  之后便到了奇闻乐见的祭天环节——刚才只是象征性的通知大家,现在才是正式的。
  经过复杂的仪式,先祭拜太一,最后才是刘协上前,先祈祷汉室国运昌隆,接着……册封士燮!
  也正是这时开始,咸使知闻发动——册封一州之王,这力度自然足以引动“咸使知闻”,而且是全天下范围的。
  所有城姬所在的城池、城市,全都在空中看到了这一幕。
  因为城市化的原因,看到这一幕的楚人,绝对是最多的……
  只见刘协先是将士燮功绩,声情并茂的描述了一遍,尤其是自己的天命石碑,还有什么汉高祖、光武帝入梦……接才宣布起封王的事情。
  尤其是最后……
  还悄悄的将“永镇天南”,改成了“永镇南境”,隐隐有些挑唆的味道。
  金陵、乃至于楚国各地的民众,此时也都纷纷指手画脚的议论起来——正常汉天子出现在咸使知闻时,应该行跪礼,不过在楚国早就已经被人无视。
  尤其是之前蜀侯在“幕后黑手”的指使下,“意图灭楚”之后,楚民对汉室的尊崇早就折扣到了白菜价。
  而且……楚王都没让大家跪,凭什么要跪汉天子?
  “天命石碑?什么玩意儿?不会是造假的吧?”
  “咳咳,没有证据,不要乱说!”
  “话说那么大的石碑……怎么运过去的?船运吗?”
  “居然封士燮为王?不会士燮也要和汉室的诸侯一样,开始禁止正规戏剧团吧?我还想带人去发展呢……”
  对于士燮的反应,楚民议论纷纷。
  而在金陵,场面却有些尴尬……
  刚刚白图也在罕见的祭天,结果被咸使知闻打断,白图神色古怪的看着头顶的咸使知闻,倒也很放松,并没有此时刘协预料中的困扰、头疼。
  刘协宣布过之后,“咸使知闻”中的图像一变,到了受封者的“镜头”。
  士燮方一出现,刘协便松了口气……
  看来种辑已经抵达交州,只是返程时耽搁了——显然士燮已经知道册封的事情,此时同样盛装在高台上!
  原本种辑传达的消息,就是告知士燮,刘协会在岁旦朝会上,册封他为南越王……
  士燮这应该是准备好要接受册封,所以才会准备的如此隆重!
  之前刘协虽然任性的非要在今天宣布,但其实心里也有些忐忑——倒是不怕士燮不接受,而是……担心种辑是去的时候就出了问题,到时就只能看士燮的临场发挥。
  毕竟士燮年纪也挺大,万一惊喜过度、语无伦次什么的,难免有些跌份儿。
  此时刘协的心,终于放松了下来……
  只见士燮一板一眼面向北方还礼,之后抑扬顿挫地说道:“老朽之人,多谢陛下抬爱……臣本名儒,兄弟四人,经营交州,岭海归心,然中原丧乱,燮于此时,以甲兵之力,避豺狼之辈,西连益州,北临大楚。
  虽无煊赫之功,亦履守土安民之责,无愧于交州臣民,无愧于先帝……”
  刘协一开始还挺高兴,不过……越听越不对味!
  这老乌龟,怎么如此不知道谦虚?
  这都已经是给他封王的时候,没必要再论证自己在交州的法理性了吧?
  朕这边都一个劲儿的夸了,按流程他不是应该恭谦一些,之后再接受才对!
  怎么还继续数他自己的功劳?说好的士氏是“诗书传家”呢?
  刘协心里有些看他不顺眼,不过也没有表现出来,现在已经练就了一些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
  甚至心里还想着,等朕平定楚逆之后……咳咳,好吧,那时估计士燮也早就凉了!
  同样在长安朝会上的刘备,心中隐隐有了些不好的猜测,抬头凝视士燮的眼神有些不对,然而却改变不了什么。
  就在刘协忍着听这老头一番吹嘘,终于应该到“谢朕隆恩”的时候,只听士燮音调一变道:“然……燮已年迈,兄弟子孙,无成器者!每念交州臣民,燮心中辗转忐忑,唯恐辜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7/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