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2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3/306


这老头面对雷星亮等一干官兵,竟丝毫不惧,不愧是在这三界之地,波涛海浪里讨生活的渔民,一个个骨头硬得很。
雷星亮怒道:“大胆刁民!敢开炮轰打官船,现在又阻拦官军上岸,我看你们这个村的人,是活腻歪了!”说着,雷星亮和身后的枭卫都抽出了刀,而渔民竟毫无畏惧反倒是挺叉向前,码头上一时剑拔弩张。
杨陌正想上前劝解,却听海上传来洪亮的声音:“是谁如此大胆,不将我大燕国的官军放在眼里!难道这三界村就是真的在三界之外,不受大燕国管束了吗?”
众人朝着海上一看,原来王佑撑着另一艘小船划到了码头边,见到渔民们和枭卫对峙,不仅怒从心头起,一阵猛喝。
船来到岸边,王佑走上码头,村长看着王佑,龙行虎步,一看就是大人物,上前行礼:“不知官爷驾到,多有得罪,我三界村乃一小渔村,村小民穷,还请官爷手下留情。”
王佑上了岸,听了老者的话,哼了一声道:“村小民穷?我看你们这石炮威力可是不小啊,差点就砸到那船上了。”
老者道:“我们将官爷们误当成了海盗,才不小心开了炮,幸好没有伤到官爷,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这老头当真像个水里的泥鳅,滑不溜丢,带人堵在这码头上,既不放行也不阻拦,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付欢怒道:“既然知道我们不是海盗,是燕国的官船,为什么还不让开!聚一批人在这里,是想造反吗?”
老者道:“不敢,只是今日冬捕开海,我们恐怕不能招待啊,还请各位官爷另寻落脚之地吧?”
原来这个村长是害怕这么多官军上了岸进了村,要村民们好吃好喝的招待,这才一直拦着不放。杨陌明白了其中的关节,上前道:“这位老丈,我们这些人有些是官军,有些却不是。你只管放我们上岸进村,我们穿上自带了酒水干粮,不会占用你们一粒米一滴酒。”
听杨陌这么说,老丈的脸上显出犹疑之色,杨陌接着道:“我是墨门的武者,跟着我的人都是从云中城来的,墨门的人您难道信不过吗?”
杨陌这么一说,还掏出了墨门的器物,证明自己的确是墨门的人。老者的脸上立刻变了颜色,忙道:“原来是云中城墨门的人!哎呀呀,正是有失远迎,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啊!”
和刚刚满口官腔的“多有得罪”相比,这回老者的口气才是真的,他不仅让渔民们放下鱼叉闪开一条路来,更是亲自领着杨陌进了三界村,反倒是把王佑一行人落在了后头。
雷星亮见此情形正要发作,却被王佑阻止,跟在人群的后面进了村。
老者带着杨陌等人去了村尾的祠堂,那里地方大,能临时住上不少人。一同去祠堂的还有那门墨门的石炮,老者摸着这门石炮道:“这炮放在这祠堂可是有三十年啦!三十年前,我还年轻呢,海盗来袭,是墨门的公输长老带着这尊炮到了我们三界村,帮助我们赶跑了海盗,还把这门炮留了下来,供我们自保!你看,到了今天,这炮还响着呢!”
老者的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仿佛回忆起了三十年前,自己年轻的时候和这门石炮一起击退海盗的岁月。而杨陌听着老者的叙述也是感慨万千,墨门践行的理念,从未被百姓们忘记,而是在这小小的村落,有人聚落的地方生根发芽,帮助着他们的。
有了墨门的这层关系,一行人得到了很好的安置,到了晚间,这些渔民打渔归来,更是满载而归,给祠堂里的枭卫、武者以及龙卫送来了最新鲜的海鲜。这开海的第一捕,上来的都是最肥美的海产,不用特殊的烹调,水煮再加盐,就鲜美无比。
配上村里自己酿的糯米酒,在七曜岛上出生入死的一行人,当真是美到了天上。之前还剑拔弩张的一伙人,已经围坐在一起吃着海鲜唱着歌了。
就连吃了不少宫廷御膳的王佑,吃了这充满大海原始味道的鲜物,都食指大动,只叹早先在皇宫吃的所谓河鲜都不过如此。
当然,受到最高礼遇的自然是杨陌,村长亲自为他开封了一坛贮存了十多年的老酒,加上今日为了现杀的猪做成的烤乳猪,这算得上是渔村的最高礼遇。
杨陌对此可谓受宠若惊,道:“老丈,您这实在是太客气了,我可受不起。无功不受禄,三十年前公输臣大叔帮忙打海盗的时候,我可还没出生呢。”
村长笑道:“哎,墨门对我们村的帮助可不仅仅是三十年前帮我们打走海盗。你看看,我们码头上的那些渔船,还有一些捕鱼的渔具,都是公输大侠帮我们做的。云中城还从我们这儿买鱼买虾,从来没少过钱给我们!可比那朝廷官府强多了。”
杨陌在云中城不管经济贸易,倒是不知道云中城的海货鱼鲜,有一部分就是从这三界村进来的。听村长这么一说,杨陌也只好却之不恭。
而一旁的王佑听了村长的话就有些不乐意,这三界村虽位于三界之地,但管辖权还是算在燕国头上,每年都要向朝廷缴纳渔税,是正儿八经的燕国子民。如今燕国的皇帝到此,被人阻在码头,反倒因为云中城的人才得以进村,村长还好吃好喝招待,这让堂堂燕皇的脸面往哪儿放?
不过王佑不好发作暴露身份,倒是多狸看出了其中的端倪,有心戏弄王佑,便问村长:“老丈,这三界村是燕国的领土吧,怎么官军来了你们不让进,云中城的人来反而热烈欢迎呢?”
村长回道:“这云中城的人来,除了买鱼买虾,还会帮我们修船补帆,他们用墨门的那些奇奇怪怪的器械,修船修得可好了!修完就和新的一样!公输长老还为我们造了一台捕大鱼的器械。云中城的人对我们除了有驱除海盗的大恩,也有帮我们渔民生存的大德啊!这样的大恩大德,老朽拿一坛酒一桌肉招待,又算得上什么呢?”
村长这么一说,周围的渔民都纷纷赞同,墨可为听了也是连连捻须点头,这云中城的所作所为称得上是墨家典范。
多狸插嘴道:“那官府呢?”
村长的脸色一沉,接着道:“哼!官府的人到我们三界村来,除了收取渔税,便是强征暴敛,抢我们的船,抢我们的粮。说前方要打仗,要我们出船运粮。哎你说,我们这村都是些小渔船,能运什么粮?更不用说有些小吏巧取豪夺,明明上面收三分税,他偏偏收五分,中间这两分就中饱私囊。我们渔民在大海上,是用命讨生活啊!丰年还好,要是荒年,他们这样强夺,不就是要我们的命嘛!”
渔民们又是一阵附和,纷纷叹气,王佑见状问:“为何不向上呈报,让知县、知府给你们做主?”
村长望着王佑,冷笑一声:“这位官爷怕是京城的京官儿吧?这三界村毗邻东海,山高皇帝远,那知县知府还不是官官相护?就算你告到皇帝那里去,谁又会管我们这小渔村芝麻绿豆的小事?唉,近年又在和草原打仗,税负加的更重。过去是明三暗五,自从新君登记倒是爽利,直接变成了明着收七分,胥吏无从牟利,我们却也活不下去了。去年的存粮都被掳掠一空,就等着今年冬捕能有个好收成。就是不知道,这仗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村长的一声感慨,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原本热闹的氛围一下子冷却了下来。王佑、多狸和杨陌三人都默默不语。
待到酒足饭饱,三队人马在此停歇,杨陌叫起王佑、多狸二人,借祠堂的议事堂一用,决定商议一下未来的大势。
第四百五十八章
再议天下计(三)
夜晚,三界村祠堂的议事堂,这里是这个渔村最大最精致的建筑,青砖木梁,朱门黑瓦。墨门的长明灯照亮了大厅,杨陌、多狸、王佑三人屏退了各自的手下,在厅中议事。
墨可为亦准备退出门去,杨陌道:“墨先生,不如留下一道商议?”
墨可为摇手:“你们三人是天命之子,决定着这天下的命运,只要你们三个人就足够。而且我相信你,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说完,墨可为离开了议事堂,关上了大门。堂内只剩下杨陌、王佑、多狸三人。
王佑坐在木椅上,抬头望了望头顶的木梁:“没想到,这天下的局势,就要在这小渔村的祠堂里,商定下来了吗?”
杨陌道:“在渔村里好,在渔村才能见到这天下平民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官视民如草芥,则民视官若仇寇。”
王佑哼了一声:“如果不是草原入侵,官府何必如此,谁不想休养生息,让百姓安居乐业。”
听王佑针对自己,多狸道:“这无定原本来就是我们草原的,被你们抢去百年,现在我们自己的土地遭了白灾,不南下全都要饿死,当然要把我们原来的地方给拿回来!”
王佑道:“拿?提到刀去别人家里拿?燕国本想和草原和平共处,是谁发动了无定原之变,掀起两国几十年的战端!”
多狸不甘示弱:“如果不是你们燕国抢了草原的土地,毁我天命家族,我们又怎么会忍饥挨饿,到头来不得不发动战争。明明是你们先动的手,难道事情过去了百年,就可以一笔勾销,回过头来装作受害者了吗?”
王佑怒拍扶手,起身道:“你们天命家族在南曜横征暴敛,欺压民众,被赶走那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多狸也怒了:“什么狗屁民心所向,你这帝位是民心所向得来的吗?”
王佑被多狸戳到了痛处,用手指着多狸说不出话来,杨陌在一旁道:“你们要是不想合议,不如就在这里打一场。一个是燕国的皇帝,一个是神狸的首领,杀了对方,就除掉了一个大患,两位意下如何?”
杨陌这么一说,王佑和多狸才停止了争吵,他们之所以在陆地停靠,就是为了能坐下来谈和,而不是让战争继续。
见两人都安静了下来,杨陌才道:“二十年前无定原之变,燕国和草原重开战端,多少生灵涂炭。我娘就是死在草原的突袭中,连她的面我都没见过。”
杨陌说着望向多狸,多狸的脸上露出歉疚的神色,杨陌接着道:“至于我的亲生父亲,也算是死在篡逆者之手。”
杨陌的眼睛就看向了王佑,原本一直怒气冲冲的王佑,也不敢和杨陌对视。
杨陌道:“父母之仇不共戴天,我该给他们报仇。最好就是看着你们鹬蚌相争,再把你们赶尽杀绝。”
杨陌语气悲恸,多狸和王佑听了想到,不仅杨陌的父母、养父身死,他们的亲生父亲,又何尝不是因为这场战争中殒命?
议事堂的气氛一下子凝重起来。
杨陌接着道:“可是我不能这么做,如果我这么做就辜负了我的母亲,辜负了我的义父,辜负了那些为天下苍生献出生命的墨门武者。我不能为了一人之仇,而让天下人互相仇视残杀。你们两应该也看到了,战争是没有尽头的死路,百姓流离,苍生受苦,一个小小的渔村都受兵祸之苦,更不用说两国的民众了。所以,是时候停手啦。”
杨陌站在王佑和多狸中间,郑重地向两人提出停战的建议。两人都看了看杨陌,他坚毅的脸上,是不容置疑的坚定和自信。这意味着,他不仅仅是劝和,更代表着墨门的力量,促使这次和平。
杨陌向两人伸出了手,王佑把手搭在杨陌的手上,多狸也紧紧握住了杨陌的手。
“好,那我们在此就达成初步的协议,双方停战。这场战争始于二十年前的无定原之会,那一个月后,在无定原上进行第二次和谈,让这场战争在无定原结束。不知你们俩意下如何?”
杨陌顺势提议,一个月以后,时隔二十年,进行第二次无定原之会,重归和平。
多狸没有意见,点了点头,王佑沉吟了一番,道:“始于无定原,终于无定原,也好,那就一月之期!”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因为王佑和多狸两人心中早就有了和平的心思,又经过七曜岛这一番经历,杨陌作为中间人不过是顺水推舟而已。这样,第二次无定原之会就这么敲定,一个月后召开,由墨门作为中间人,调和燕国和草原的分歧,让南耀大陆的北方重归和平。
这一夜,三界村特别的宁静,所有人都睡得很香——除了王佑。
王佑做了个梦,梦见了自己的父亲王景,他浑身浴血,问王佑为什么要接受和平,为什么不一统天下,如果这样,他的死还有什么意义!
王佑从梦中惊醒,醒来发现原来是个梦,而泪水已经从他的脸颊滑落。外面传来了雷星亮的声音:“皇上,您没事吧?”
王佑回道:“朕没事,只是起夜,睡下吧。”
“喏!”
第二日,一行人用过早饭,便准备离开三界村,各归各巢,王佑率众重登海龙舟,沿着海岸向南,通过运河回天京城。杨陌和多狸则是走陆路,从三界村向北,一个回云中城,一个翻山越岭回草原。
在码头,杨陌、多狸二人和王佑告别,三人没有多言,一切都要等到一月后的无定原之会上再说。杨陌、多狸等人看着海龙舟渐行渐远,他们也准备离开了。
村长带着一些村民聚在码头,看“官爷”走了,对杨陌道:“这位公子,不如在本村留上几日再走?这几天开海,收获颇丰,各位能在这里吃个够啊!”村长这么一说,一些热情的村民也跟着应和。
杨陌忙道:“叨扰了一天已经很不好意思了,我怎么还能再劳烦你们。既然已经开海,我云中城要吃鱼虾,自然会到你们这里购买。老丈的好意,我们是心领了。”
村长见状还不放弃,看着多狸道:“呃,这位小姐…哦不,应该是夫人吧?不再留几日?”
村长把多狸当成了杨陌的家眷,这把多狸弄得怪不好意思,不过她竟没有指正,只是说:“老丈的好意我们心领了,只是的确有急事要回去,我们也是为了议事才在这里停靠一日,现在必须赶回去了。”
这么一说,村长不再挽留,杨陌、多狸等人收拾好了行李,在村民的欢送下离开了三界村,朝着北方行去。
从三界村到云中城,轻装快马大约两天的时间,不过一行人磨磨蹭蹭竟然走了三天。杨陌和多狸两人似乎都不想走太快,一路上走走停停,不像赶路,倒是像在游玩。
两人心中均是有些不舍,从齐国到天京城,再到七曜,两人从互为仇敌,到如今互相帮助,杨陌帮助草原洗刷了嫌疑,多狸帮杨陌解决了疑难,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当初在瑶池坊时的日子。
不过这样的日子,终究不会再回来,第四天,终究要抵达云中城了。几人行到一处山坡,翻过这座山坡,便能看到云中城的影子,下了坡就进入云中城地界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3/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