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2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2/306


巨门星君拔出了腰间的短箭:“我…我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我才是真正的天命之子!一切,不会结束了的!”
说完,他的身边又是一阵黑雾弥漫,接着他竟然从天宫中消失了。
沈丹婴跑到台上,抱住多狸道:“多狸,你没事吧?”
多狸摇摇头:“丹樱姐,我…我没事。”多狸还沉浸在和父亲的相会中。
苏慎和耿中霄扶起了王佑:“皇上,你还好吧?”
王佑喃喃道:“皇上…我怎么,我怎么还是皇上?”王佑还在想,如果自己带着幼年杨陌回宫,他就不是皇帝了,他就能和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了。
墨可为来到杨陌跟前:“杨陌,一切都结束了。”
杨陌道:“结束了?怎么结束了?”
墨可为道:“大天师…大天师应该,活不了了。”
果然,吕长英发出了凄厉的吼声,紫薇天宫穹顶的星图突然黯淡下来,大预言师陨落了。
在贪狼星方向的角落里,戴着狼爪面具的贪狼悄悄地从自己的门离开了紫薇天宫,他知道,大预言师死了,自己还有很多事要做。他在这里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深夜,杨陌三人,还有四位七曜星君聚集在七曜岛码头的船城前,这时候杨陌三人才看清七曜岛真实的模样,一个方圆几十里的岛,他们所经历的那些原来都是幻觉。
“吕长英和贪狼两个家伙都消失了,不过我们也没有必要待在这里,都准备离开吧,回天雷岛,然后回大陆。这里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墨可为望着这层层叠叠却空空荡荡的船城,心知大预言师一死,整个七曜天宫就成了一盘散沙。
苏慎道:“吕长英大概带着天师去地岛了吧,天师说过,他死了以后就要埋在那里。”
王佑问:“你们七曜星君,就这么不管这里了?”
沈丹婴回道:“我们虽然是七曜岛的人,但并不完全归属于这里,大预言师一死,日后自然会有新的大预言师出现,自然也会有新的七曜星君出现。我们和七曜岛,已经没有关系了。”
墨可为道:“离开吧,我们回天雷岛,我们的人还在那里等着。”
杨陌道:“我想,我们回到大陆以后,不如找个地方坐下来谈一谈,未来究竟该怎么走。既然大预言师已经死了,我不想再受到所谓天命的束缚,南曜大陆也不该再这样下去了。”
多狸和王佑都陷入了沉思,这次幻境的经历中,他们都选择了背离天命之路,这让他们意识到在内心的深处,他们都不希望这血与火在这世界横行了。
所有人,都在渴求的和平,命运已经带着他们偏离了太多,太多,是时候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了。
一个时辰后,众人乘船离开了七曜天岛,朝着天雷岛航行而去。这时,紫薇天宫之中,一个人影出现,他走到了大预言师原本坐的位置上,摸了摸这座椅,一下坐在了上面,穹顶的星图,又亮了起来。
第四百五十六章
再议天下计(一)
在东海的北界,从北冥而来的海流将虾、蜉蝣、海藻裹挟至此处,在燕北之地和草原山脉的汇合处,形成了鱼群密布的丰沛渔场。
今天是个捕鱼的好天气,一大早,三界镇的渔民便收好了晒网,擦亮了鱼叉,将自家渔船上的风帆规置好,准备出海捕鱼。
这是三界镇的冬捕,这里位于东海的最北侧,冬天比其他地方更为漫长。但冬季鱼儿们进食减少,行动迟缓,反而是捕鱼的好时节。
在三界镇的码头,村长带着即将出海的渔民进行海祭。码头上有一块巨大而平坦的礁石,这是三界村的祭台,祭台上,两名壮汉赤着上身,腰间围着皮袄,在祭台上表演摔跤。
村长是一名老者,他皮肤黢黑干瘪,这是海风留下的痕迹。他站在两名摔跤手跟前,手里捧着一个碟碗,里面放着猪肉、猪肝和猪心。他嘴中念念有词,祈祷着今年渔获的丰收和出入的平安。
这是一项危险的祭祀,因为祭台石离大海很近,一阵阵的波涛冲上祭台石,海水将祭台石冲刷地光滑无比,人一不小心就会被冲下海去。在祭台石周围,那些渔民和渔民的家属都手捧碟碗,里面放着馒头、谷物、糕点,他们在等待着。
老者祈祷完毕,两名摔跤手分列两旁,老者走到祭台石的边缘,一个海浪冲来,溅起的水花湿透了老者的须发和衣襟。但老者不为所动,他跪倒在祭台石上,面朝大海,三跪九叩,将放有猪肉、猪肝和猪心的碟碗至于祭台边缘。
“海神在上,天下大乱,苦不堪言,还望今年风调雨顺,鱼神保佑,保我三界村渔民吃饱穿暖。不求大富大贵,但求苟全性命,乱世求存!”
老者向着大海发出了最后的祷告,他用词颇为考究,看得出来通得一些文墨,只是言语中透着深深的无奈和苍凉,如同这一望无尽的大海。
又一个海浪冲了上来,海水冲到石台上,炸成了白色的水花,老者的皮袄已经完全湿透,海浪冲得他往后一晃,但他还是坚持跪在那里,虔诚地双手合十。而放在跟前的碟碗,已经被海浪给收走了,冲到了大海中,连同里面的猪肉、心、肝消失的无影无踪。
老者见状,脸上露出了喜色,站起身走到祭台中央,对围在码头边的渔民们喊道:“海神已经接受了我们的祭品!大伙儿都把自己的祭品投给海神吧!”
在三界村的海祭中,当海浪上涨,卷走放在祭台边的祭品时,就意味着海神接受了渔民们的祈祷。至于每家渔民能不能在今年得到丰收和平安,就要看每个人投放的祭品是否丰厚了。
那些渔民听到村长的呼喊,一个个全都涌到海边,将他们碟碗里的馒头、糕点统统掷向大海。祭品一样样的被扔进了大海中,在波涛里连个水花都看不到,其实人们的心中也会疑惑,海神会注意到他们这点微不足道的东西吗?但没有人敢不参加海祭,哪怕收成不好,平安总是要求的。
就在这时,一个孩童稚嫩却响亮的声音打破了海祭的严肃和平静:“船!快看!船!”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祭台石下的波涛,只有孩童眼睛早被天上的海鸟吸引,飞到了天边,继而望见从海平面上出现的黑影——几面巨大的船帆,是大海船。
渔民们全都抬起头,顺着孩童声音的指引望去,看到了那逐步朝这里靠近的船只黑影,人群一下子轰乱了起来。
“海盗!是海盗!”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渔民们一下炸开了锅,原本挤在码头边的人一哄而散,慌不择路地要离开。只有村长保持着冷静,大声喊道:“不要慌!不要慌!各家的男人都留下!女人带着孩子回家去!”
村长这么一喊,场面稍好了一些,女人都抱着孩子回了家中,男人们留下,聚集在了祭台石边,听从村长的吩咐。
村长朝着海船来的方向看了看,黑点更大了,他搭了个手棚滤掉刺眼的阳光数了一下,大概有五六艘船,都是大船。村长对留下的男人们说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今天是开海的头一天,看看这海神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所有人,到船上去抄家伙!”
村长一声令下,所有的男人跑回到码头,到自己的渔船上,拿出刚刚擦得雪亮的鱼叉。放了一个冬天,这些鱼叉都没有品尝过鱼腥味,现在看起来似乎要沾上一些人血来开光。
渔民们拿着鱼叉和刀,集中到了码头上,村长从中挑选了一些精壮的青年男子编成一队,守在码头,剩下的人则埋伏在两侧,这村长不仅粗通文墨,还懂得一些兵法。当然,想仅仅靠着鱼叉来对抗海盗是远远不够的。
村长又道:“去,到祠堂去,把那尊墨门的石炮给我搬过来!架在码头上,他们若想来犯,就让他们尝尝大炮的厉害!”
几个年轻人得到命令,跑去了村尾的祠堂,那里存放着一门老旧的石炮。是当年云中城的武者送给三界村,帮助他们抵御海盗的。从此以后,那尊石炮便被供奉在祠堂里,接受村民们的香火。而一旦再有海贼来犯,就会将石炮拿出来,继续发挥它的作用。
海上的船只是越来越近了,石炮被几个年轻人推到了码头,村长眯着眼看着那些大船,道:“把炮对准船来的方向!等靠近再看看,如果是海盗,要让他们上不了岸!”
而此时,在这几艘船上,为首的大船正是王佑的海龙舟,他正站在船头,望着越来越近的海岸线,心中颇是感慨:“终于见到大陆了。”
七曜岛一行,终于解除了他的一个心头大患,可是看到这连绵的陆地,想起那些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百姓,接连不断的兵祸,王佑的眉头又紧皱了起来,皱得那猎猎的海风都无法吹散。
这时,一名侍卫来到王佑跟前,道:“启禀圣上,前方便是三界村了,船只可在此停靠,是否要登陆?”
王佑点点头,决定在这里登陆上岸。
原本他们的船可以绕道直接进入运河回天京城,但离开七曜岛时,三人商议在大陆停靠,选一个地方坐下来商讨一下未来天下的形势,然后再各自回国。
于是,他们就把地点选在了这燕国、草原和云中城的交界处——三界渔村。
三界村越来越近,已经能看见这座被山海环抱的村庄,它正好位于一座深水断崖前,背后的高山能遮挡海风,是一座天然的良港。
王佑望向渔村的码头,发现码头上密密麻麻地聚集着不少人,难道有人通知了这里的居民,燕皇要来此地?王佑感到很奇怪,这是三人在离开七曜岛时的临时决定,事前可没有任何安排。
突然,却听到岸边“嘭”地一声闷响,一道白烟冒出,接着在船侧一朵巨大的水花升腾而起,“哗啦”一声泼到了船上,冲开的水波让整座船为之一震!
王佑一个踉跄差点摔倒,一旁的侍卫忙上前护住王佑,大喊:“圣上小心!请回舱内,我等速去查看!”
王佑站稳摆手道:“不用,来人呐,速速前进,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大胆!”
侍卫道:“圣上不可,这炮威力不小,臣带一彪人乘小舟上岸,看看是什么情况!”
王佑听了,同意了该侍卫的意见,并道:“不要暴露朕的身份,就说是燕国的官船。”
海龙舟下锚停在了海面,一艘小船从侧面放了下来,一队枭卫乘小船朝着岸边划去。
此时杨陌原本在自己的船舱中歇息,听到外面的炮响钻了出来,自语:“听这声音,像是云中城的石炮?”
多狸跟在杨陌身后,道:“这里是三界村,怎么会有云中城的石炮?”
杨陌道:“三界村位于三地交界,附近的海域鱼虾甚多,北方渔民在此安居捕鱼,我们云中城常能吃到他们的海鱼。后来这里受到海盗的侵扰,他们求助云中城,墨门前辈便带着武者和石炮来村里帮助他们,打跑了海盗。后来据说,这门石炮就留在了三界村,不过这差不多是三十年前的事了,这石炮还能用吗?”
杨陌刚说完,“嘭”地一声又是一炮,在不远处海龙舟放下的小船旁,又掀起了一束水柱,幸好船小,炮弹想要命中怕是没那么容易。
杨陌见状,忙道:“快!放小船下去,我去看看,他们肯定是把我们当成海盗了。”
说着,杨陌的船上也放下了一艘小船,杨陌和几个武者跳上了船,多狸道:“我也去!”说着也跟着跳上了船。
第四百五十七章
再议天下计(二)
小船上的枭卫离岸边越来越近,他们挥舞着燕国的旗帜,岸上的石炮终于没有了声响。当靠近以后,雷星亮看到码头上聚集着一群渔民,手里都拿着雪亮的鱼叉。在岸边,还架着一门石炮,这门炮差点把他们的船给打翻。
近到声音可闻的距离,雷星亮站在船头高喊:“我们乃是燕国的官船!要在此登陆!为何开炮攻击!”
码头上,村长高喊回应:“不知官爷到此!误当成海盗,还请官爷恕罪!”
杨陌的船跟在雷星亮后面,也听到了岸上传来的声音:“果然被当成海盗了,这三界村的村民倒是剽悍,一言不合就发炮来打,这要是打中了,恐怕损失不小。”
枭卫的船和杨陌的船先后抵达了码头岸边,一群渔民举着鱼叉,刀枪雪亮地簇拥在一个老者身边,堵住了整个码头。杨陌、多狸和雷星亮等人上了岸,雷星亮等人身上的官服表明了他的身份,老者上前道:“不知官爷驾到,多有得罪。”
雷星亮听这老头说话懂些礼数,回道:“既然知道多有得罪,为何还围在这码头上,一个个拿刀拿叉的,还不退下,迎接我们的大人。”
王佑刚吩咐不要透露他的身份,所以雷星亮便称他为大人。他本以为这些渔民会放下鱼叉,让出一条道来,没想到这些人都不为所动,都看着老者。
老者道:“呃,不知各位官爷到本村有何贵干?今日乃冬捕开海之日,要祭海神,出海捕鱼,恐怕没有办法招待各位官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2/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