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校对)第2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3/558

  “丢的是头金牛还是金羊?要三四千人一起来找?还敢跑到本校尉驻地二十里内交兵。回去告诉煎巩豪长,立刻交还掠夺的牲畜人口,收兵散去,否则将视为叛逆,天汉大军即时诛灭!”
  译长被扇得晕头转向,连连讨饶,最后稽首去了。
  对面的两个羌部也在观察汉人,张要离将斥候布得很开,羌人的游骑过不来,见赤黄旗牦牛旌,应该就是那新来的护羌校尉,但他们没想到此人会直接带兵出城接应小月氏。
  “可比前任的护羌校尉大胆多了。”
  煎良对黄羊儿道:“西岸的小月氏支赤胡儿已散,吾等也掠了足够的牛羊妇女,答应先零羌的事也做到了,不宜直接与汉官起冲突,不如撤走。”
  眼看羌人陆续撤离,支屈二急了:“护羌校尉,不能放他们走!”
  赵氏家监赵甲过来讥讽道:“你这湟中胡,要报仇便带着部众追上去啊,还等什么?”
  支屈二不说话了,额头的血还在流,任弘示意游熊猫给他包扎一下:“穷寇莫追,归师勿掩,小月氏伤亡颇多,且先收拢部众,想要报仇?”
  他笑道:“只要汝等愿意,有的是机会!”
  ……
  相比于西岸几乎全灭的兄弟部落,因为支书带族人溜得快,损失的主要是牛羊牲畜,人却大多都活着,在任弘带着被解救的小月氏千余骑回到令居县时,先逃来的妇孺和丈夫兄弟儿子见了面。
  从一百年前开始,月氏,不论是大月氏还是小月氏,就失去了故乡,成了流浪的民族,东奔西走,却要么被紧紧追杀,要么遭到排挤。
  大月氏跑得远,已经抵达阿富汗和北印度,翻身做了主人。小月氏更惨些,在湟中这苦寒之地,夹在汉羌之间,小心翼翼地度日。
  可没了牛羊,丢光了秋天积蓄的粮食,这个漫长的冬天要怎么熬过去?狩猎绝对填不饱大多数人的肚子,等二三月冰消雪融,他们部落恐怕要死三分之一的人。
  一个小豪帅在支书耳边说了几句话,支书阴沉着脸颔首,目光看向还没进城的任弘。
  相比于唉声叹息不知要怎么度过这么冬天的小月氏,任弘身后的令居县众人则兴高采烈,虽然今天没打起来,但他们却以八百人吓退了四千羌人呢。
  支书忽然抽出了刀,一下捅进了那对他耳语的小豪帅肚子里,又在惊呼中,当场砍了他的头,然后膝行来到任弘面前,将血淋淋的头颅献上。
  任弘在韩敢当等人的扈卫中,丝毫不担心安全:“支豪帅,他犯了什么罪?”
  “忘恩之罪。”支书道:“此人居然提议劫持任使君,抢掠令居,小月氏最重恩义,他该死!”
  “汉家常视我为贼寇,历任护羌校尉欲使我与羌人相斗,紧要时却又不救,今任使君待我以恩信,开门内我妻子,部族乃得保全,吾等不知何以为报。”
  支书用月氏语吆喝着部众,带着这些蓬头垢面的难民,朝任弘下拜叩头道:“从今以后,我部千余青壮,任凭君侯差遣!”
  这意思就是:要管饭。
  支书能猜到这位护羌校尉的所求,过去三十年间,他们小月氏经常做汉人的雇佣兵,如今不过重操旧业。
  任弘心中暗喜,多亏了煎巩羌抬一手,小月氏无法保持中立,他急需的第一支武装到手,起码不再是空头司令了。
  不过,别看小月氏现在惨兮兮,支书满口恩义,可湟中胡出了名的狡猾和摇摆,得提防他们变成中山狼反咬一口,妇孺老幼,就作为人质吧。
  在任弘看来,真正靠得住的,还是今日帮了大忙的令居人。
  于是在派人送小月氏去城东的山谷暂时安顿后,任弘在城门前朝溜达了一圈,准备回家吃饭的令居县众人长拜道:
  “今日多亏诸位义士,方能斥退羌虏,本校尉会向朝廷为诸位表功!”
  按照套路,众人应该惶恐回拜,下一句应该是“西安侯不必如此,保卫家乡本就是吾等该做之事”。
  然后各回各家,不留身与名。
  唉,凉州的乡亲们就是朴实啊。
  可让任弘没想到的是,他这话一说出来,便引发了一阵咋呼。
  不知是谁第一个叫了起来:“表功?好啊!诸位听到了么?西安侯要为吾等向长安要好处了!”
  “大善,今日不枉我白跑了一趟,这甲可紧了。”
  这是那第一个加入队伍的里监门,中年发福后,年轻时制作的甲胄有些紧,一直沉默寡言,此刻却忽然高兴了起来,让任弘大跌眼镜。
  “西安侯,要表功就替吾等要些实惠,那些没用的爵位,就不要再发了,我邻居家的痴儿都已经是公大夫了。”
  “我也是五大夫了。”
  “没错,直接赐酒比较好,宁少一级爵,换得一盅酒。”轻侠们已经在舔嘴唇了,边塞儿郎,酒是永远不够的。
  “若是能免口赋一年就更妙了。”一个商贾懒洋洋抱着矛如是说,嘴里哈欠连天。
  赵甲也哈哈大笑:“羌人践踏了好几处田亩呢,西安侯给长安的奏疏里说夸张些,若是能免赋三年、五年,吾等定会念你的好。”
  这……
  任弘哭笑不得,他来金城郡前听说,此地是“民俗质木,不耻寇盗”。
  当时还奇怪,老实人和强盗,这两个词怎么会合在一起用,如今才知道,这些金城郡人啊,真是又质朴,又刁蛮,做事时靠得住,要起好处来也毫不客气,蹬鼻子上脸的。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才能将根深深扎在这片穷山恶水里,在战火连天的边塞活下去,强悍到羌胡都怕他们三分。
  任弘只得答应了他们那些不算过分的请求,回过头后,望着欢天喜地回家的众人,笑骂道:
  “这群凉州人,真是一群刁民!”
  
第235章
不开第一枪
  十一月十八日,当任弘带着十多名随员来到金城郡府允吾县以北,湟水渡口郑伯津时,发现相较半个月前,此地的障塞起码多了上千兵卒,住得满满当当。
  那一日收拢小月氏后,任弘让辛庆忌飞马前来报信,郡府已得知令居县的事变。
  天气寒冷,郡卒们正围在大大小小的火堆前烤火取暖,听到马匹嘶鸣,任弘持节风尘仆仆进来后,都站起身肃然作揖。
  任弘钻进暖和的厅堂里,金城西部都尉辛武贤盘腿坐在里面,披着一身熊皮裘等待任弘到来,辛庆忌跪坐在旁,火炉旁放置着酒壶,已经烘得发烫。
  “道远来得刚好,酒已温。”
  辛武贤嚼着牛肉干,让儿子做起侍酒的活来,等任弘喝了一盅暖了身子后,便看着他道:“令居之事,我都听这孺子说了,道远贵为列侯,却不顾安危,亲自出城斥退羌虏,可谓勇矣。”
  “但煎巩、黄羝羌贸然进攻小月氏,还侵犯到县城附近二十里内,已形同反叛,道远对他们太过客气了,当时就该一鼓作气,配合小月氏冲阵,歼灭其主力!”
  这话语里,似乎还嫌任弘太过保守?
  若真按他说的做,汉羌之间的第一枪就打响了,这开衅的锅,岂不是要任弘来背。
  更何况,任弘并不认为现在与羌人全面开战,金城郡会有胜算。
  任弘还不及回答,辛庆忌就为他抱不平来,捧着酒罐道:“父亲,当时小月氏人如惊弓之鸟,在吾等与羌人缠斗时。完全可能自己跑了,令居县人再勇锐也是民,羌人可有四千多……”
  这孺子才被派到任弘身边半个月就胳膊肘往外拐,辛武贤瞪了他一眼:“我与西安侯说话,你这孺子插什么嘴,好好倒酒!”
  见辛庆忌缩了脑袋,任弘笑道:“辛都尉,令郎虽才弱冠,却有公子庆忌之勇,弓马娴熟,当日勇锐当先,颇为鼓舞士气啊……不过之所以未能当场惩戒煎巩羌,确实是只依靠令居县人,不足与羌人对敌,还是得靠都尉手下的郡兵才行。”
  任弘开始尬吹辛武贤:“我方才进来时,发现障城上的士卒不管寒风再冷,都在站岗,此雄兵也,不亚于长安北军。”
  “西安侯看出来了,我老辛别的不说,带出来的兵卒,确实比北军那些中看不中用的八校要强!”
  辛武贤吹完牛后道:“道远,羌人竟敢袭击小月氏,除了除去将他们分隔的小月氏,掠夺牲畜人口外,也是欲试探你这新上任的护羌校尉啊。黄羝羌势力弱小,竟能攻灭一个青壮上千的部落,定是得了先零羌相助,破羌县来报,说先零羌的豪帅杨玉,确实有向东移动的迹象。”
  “杨玉……”任弘多次听闻此名,作为河湟最强大的部落,先零有两位大豪,一个叫犹非,一个叫杨玉,都被汉朝封为归义羌侯,一年多前,就是杨玉灭亡了龙耶部,是龙耶干芒的仇人。
  辛武贤一直主张重拳出击:“早打也是打,晚打也是打,羌人反相已露,吾等再不动作,就要受制于人了。不如你我现在就去说服郡守,发郡兵北上,先奇袭煎巩羌,将其剿灭,以震慑河湟,也免得与先零羌开战时腹背受敌。”
  你还知道腹背受敌啊!
  任弘连忙劝阻道:“奇袭恐怕不可能了,煎巩羌十分小心,我派斥候去查探过,他们掠夺小月氏后,便往山里迁徙,守于深山,这天寒地冻的,我军想要一举攻灭恐怕不易,反而会损兵折将。”
  “更何况,除了煎固羌、黄羝羌外,先零羌的钟种血亲遍布金城,允街县有当煎羌,安夷县有勒姐羌,河关县有封养羌,白石县有牢姐羌,都因为汉人迁入与之争地,颇为不满。源于研种的罕开羌也与先零解仇结盟。”
  金城郡其实是被诸羌团团包围的。
  任弘劝辛武贤道:“一旦起了冲突,以上诸羌若助先零,势必让各县都陷入危局,对战事不利啊。到那时半郡沦陷,吾等被诸羌围困,反要长安发兵来救,辛都尉,你我非但无功,反而有过!”
  “我看先零羌仍在试探,想要翦除可能会助汉军的小月氏,煎巩羌也没下定决心直接与大汉翻脸,因为他们不敢将妇孺丢在冬场,远涉河塞来攻我,既然羌人犹豫,那吾等也先拖一拖,做好准备,此谋而后攻也。”
  辛武贤有些不耐烦:“那要拖到何时?先零羌正与诸部解仇结盟,每拖一天,敌便强上一分。”
  任弘道:“过了今年,初春时羌人粮食将尽,马匹最为虚弱时再开战!”
  “辛都尉放心,两个月内,弘会改变形势,让我困于敌,变成敌困于我!”
  ……
  好容易按下辛武贤想立刻开战的念头,任弘又进了允吾城,他还有个更精明的对手要应付。
  在进郡守府前,任弘好好揉了揉自己被冻僵的脸,好让待会同那浩星赐交手时表情更生动些。
  果然,任弘才进门,浩星赐就没给他好脸色看,阴着面孔道:“道远不是答应过老夫,会以大局为重,主绥,保金城羌中无事么?为何你刚去令居,就出了这等大事,莫不是想遂了辛都尉的愿,这个冬天就开启边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3/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