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阙(校对)第2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2/558

  而韩敢当则朝街道两侧密集的里闾大呼,声音穿过紧闭的里门,回荡在小巷中。
  “会有人应么?”
  乌布心存疑虑,这要是放在乌孙,牧民们肯定纷纷响应,但在他印象里,长安街头的汉人终日忙碌于生计,商贾也十分功利,只不知这令居县如何。
  确实没人回应,只有一扇里门开了,一位里监门脚步匆匆,边走边往身上套一件旧皮甲,不知在箱底压了多少年,箍得他有些紧,尤其是肚子部位。然后接过女儿递来的矛,跨上老马,也不说话,就默默骑行在队伍后面,马蹄踩得路面啪嗒啪嗒。
  “是一人灭一国的西安侯么?请带上吾等!”
  紧接着,三五个轻侠少年大呼小叫地牵着马跑了出来,他们背着弓箭,欢喜地加入了队伍,有说有笑,好似是去狩猎。
  但凡家里有马匹的,都陆续走了出来汇入小小的队伍里,他们衣着各式各样,年龄老少皆有,兵器也五花八门,来自各行各业,狗屠、猎户,将干草叉当矛使的农夫。唯一相同的是,面色轻松不像是御敌作战。
  这一幕,让任弘想起在敦煌时,当他和韩敢当镇守的破虏燧被围攻时,先到的是闻讯赶来的当地轻侠骑士,而非官军。
  比起传统的“六郡”,金城郡更加迫近戎狄,被迁到这里的移民也不是什么善茬。两代人下来,皆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青壮男子几乎个个都能当骑兵用。
  这时候,几个为丈夫牵马扛矛出来的健妇嚷嚷了起来:“校尉也别光呼唤男子,吾等令居县的女子,也多半能骑马,会射箭,可否同去?”
  任弘道:“汝等可以去城头协助县令。”
  那几个健妇不干了,叉腰道:“西安侯不也娶了一位能纵马杀贼的乌孙公主,怎就瞧不起吾等妇人?妾虽然没杀过人,却杀过彘椎过牛。”
  任弘可不想惹她们,告罪道:“不敢,只是怕汝等太过悍勇,不仅吓退了羌虏,还吓坏了被他们追杀的小月氏人。”
  这就是凉州的女人,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想要在这片残酷的土地上生存,就得比戎狄更戎狄。
  当他们来到城中央的十字路口时,这里更聚集了数十名丁壮。
  与任弘身后挤满街道,有些杂乱的众人不同,他们统一皂色衣裳,披着漆成红色的甲,甚至还有拎着弩的,显得缄默而可靠,一看就是训练过的。
  为首的是一个须发斑白的老叟,手持握着一杆矛,骑在马上身子挺直,看到任弘的节杖后朝他拱手:“后将军家监赵甲,带赵氏家卒四十人在此,愿随护羌校尉出城逐寇。”
  任弘朝他还礼:“既然是后将军的家兵,长者做得了主么?”
  赵甲大笑道:“四十年前,诸羌动乱围令居县,家主带着城中百姓坚守了半年,等来援兵,老朽我当时就在城上拉弓,之后四十年但凡羌虏动乱,也不管家主和君子在不在,老朽都是第一个带人上城的,当然做得了主!”
  任弘肃然起敬:“将门就是将门,稍后出了城,有劳长者在后为我约束众人。”
  “君侯是故意让我在后,怕老夫拉不开弓?”
  赵甲有些不高兴,却也十分熟练地吆喝其乡亲们来,骂骂咧咧地帮任弘维持秩序。
  再往前走,连没有马匹的人也纷纷来询问可否能一同出城,甚至有几个毛都没长齐的少年孩童,被赵甲喝退后,羡慕地看着骑行在任弘左近的辛庆忌。
  “西安侯就是西安侯,我不枉此行。”
  辛庆忌此时此刻万分激动,握缰绳的手都在发抖,从城南到城北,每加入一批人,他都忍不住去看一眼,如是数十次,反而将脖子扭酸了,又怕被人笑话不敢去揉。
  反倒是持节而行的任弘有大将之风,从未回首一次,只是快到北门时问道:“子真,多少骑了?”
  辛庆忌又回头看了看:“大概五六百骑,街道都挤满了,地上全是马留下的矢尿,城里有马的人恐怕都来了。”
  “差不多了。”
  任弘招呼众人加快速度:“若再多绕一会,恐怕全城的男女老少都要被我带出去,富县令又要哭了。”
  少顷,当北门大开时,心怀疑虑的张要离与两百护羌校尉亲卫们,只看到在血红的节杖牦尾和赤黄汉旗引领下,六百骑咋呼呼的令居县丁壮老少紧随其后,鱼贯而出。
  张要离十分惊讶,连忙带着众人汇入,来到任弘身边。
  “张司马,你带一百骑散开,为我斥候前锋。”
  “诺!”张要离催马而去,这次再无迟疑,心里骂自己瞎操心什么,羌人有三五千又如何,他们有西安侯啊!
  和张要离一样,追随而出的六百令居人,除了自身善骑射外,他们敢于同行的底气,也源自大名鼎鼎的西安侯,有他在,怕什么!
  已成众人之胆的任弘持节在前,他也感觉到,和在西域时不同了。
  “那时候,我是只假龙虎之威的狐狸。”
  任弘想起在罗布泊见到的那头斑斓猛兽:“而现在……”
  “我便是虎!”
  
第234章
刁民
  任弘是见识过大汉正规军的,不论是尚未完全丧失战斗力的长安北军八校,还是傅介子麾下,临时组成的大汉西域远征军。
  相比于他们,他今日带出令居的这六百余骑可谓乌合之众,不但衣裳武器五花八门,也没什么秩序,靠着几个里长、亭长和赵充国的家兵们才勉强维持秩序。
  隶属于护羌校尉的两百扈从,也是当地征募的杂牌军。
  但当他们抵达城西南十余里外,羌人和小月氏火并的地点时,发现双方比他们更乌合。
  汉人骑从好歹还有点阵列和前后,羌人与小月氏就没这讲究了,两边几千人乱糟糟的挤在一起,骑马步行者各半,你能看到骑兵挤在步兵里干瞪眼,也能看到步兵被骑兵裹在一起进退。
  袍泽比敌人还危险,这哪是打仗,简直就是中学生打群架。
  双方衣着也十分相似,都是捂了半个冬天臭烘烘的皮裘,唯一能用来分辨敌我的就是发式了,羌人披发或椎髻,小月氏则扎了辫子,他们在努力向羌人抛射箭矢,羽矢杂乱地在空中飞舞,不断有人中箭坐倒在地。
  而羌人似乎是舍不得射箭,亦或是箭术太差,用的居然是皮带飞速甩动抛出的飞石。
  任弘听羌人龙耶干芒说过,住在稍高处的羌部养牦牛,那些畜生皮厚,若是抽它鞭子,你手都酸了,它还在雪里慢慢地拱着寻食,得扔石头吓唬,所以羌人飞石准头很高,中者头破血流。
  扔完一轮石头后,羌人便开始了他们最擅长事,猪突冲锋——骑着高大河曲马的羌人果于触突,这种马体格强壮,适合突击或者拉挽重物,却见他们披着简陋的甲,从山坡上悍不畏死地持着矛朝敌人发动冲击,小月氏毕竟人少,渐渐不敌。
  而诡异的是,前面的三千多羌人在战斗,后面还有许多人也不助战,坐在地上烤火,他们已经发现了靠近的八百汉人,牛角号被吹得震天响,跳将起来上了坐骑,看来那是羌豪留着的预备队……
  “羌人不止三千啊。”
  任弘算着羌人的数量,不知是支书报错了还是刚赶到了一匹,这些羌人起码有四千,是煎巩羌和黄羝羌合兵追击么?
  张要离提议道:“西安侯,吾等插入两阵之间,将两边分开如何?”
  在他看来,西安侯此来是要接应小月氏,然后将羌人斥退的,护羌校尉起到的是仲裁的作用,那六百人是拉来壮胆充数的。
  但没想到任弘观察了一阵后却道:“直接朝羌人侧翼冲杀过去,喊杀声越大越好。”
  “啊?”
  张要离一愣:“吾等不是来调解的?”
  任弘有自己的打算:“羌人不会与吾等讲理,彼辈人多,若是道明来意,反为其所轻,非但不放小月氏离开,甚至有可能袭击吾等。不如乘彼辈不知我方虚实,先做出冲击之势,羌人本就没准备好与汉官为敌,以为我有后援,势必退却。”
  “将话传下去,没有金鼓,跟着我走,跟着赤黄旗走,马速不要太快,吓唬吓唬羌人即可,不要与之恋战。”
  他看了有些紧张的辛庆忌一眼:“第一次打仗?”
  “不是第一次,之前见过。”辛庆忌嘴硬。
  任弘一笑:“待会跟紧我,今日只是小场面,多半打不起来。”
  话被传了下去,引起一阵嘈杂之声,但在赵充国家监赵甲的训斥下很快就没了。
  令居县人与羌人供出了数十年,时常发生冲突,因为汉民有官府撑腰,从来不带怕的。乌合之众们跃跃欲试,随着任弘抽出剑纵马上前,也一批批从山坡上冲杀下去,直指正在围攻小月氏的羌人侧肋。
  原本迎过来想要看看汉人打算做什么的几十名羌人见此情形大惊,还不等逃远,为首的乌布便带着乌孙人开弓瞄准,将他们一个个射落,乌孙人的射术显然要好过羌人。
  几十支牛角号争先恐后地响了起来,急促的音调寓意着危险到来,正在鏖战的羌人偏头一看,一支数百骑的汉人竟朝他们侧方杀来,也顾不上小月氏了,忙不迭地退了回去,小月氏乘势反击,反而杀死了百余羌人。
  而任弘却没有直接冲入阵中,反而带着众人绕了个弯,重新回到了山坡之上,小月氏人发现这是友军,也陆续撤了上来,多是伤痕累累。
  任弘派人过去道:“我乃护羌校尉,汝等豪长支书去向我求援,来救汝等了,谁会说汉话?”
  “我乃支屈二。”一个头发微微发黄的长脸青年来向任弘下拜,头上被羌人的石头砸出一个伤口,鲜血不断渗出来。
  “汝兄长呢?”
  “死了。”
  支屈二看向身后——那原本是白马,他兄长的尸体放在上,鲜血将马染成了鲜艳的花红色。
  双方就这样分出狭窄的河谷两方,任弘人少不希望令居县人有伤亡,懒得去仰攻,而羌人不知他虚实,也不敢再攻过来。
  羌人显然没搞清楚状况,许久后才派了人过来试探:“来的是哪位汉官?”
  任弘一挥手,让人将这译长按倒,先打上十几耳光:“护羌校尉至此,煎巩羌、黄羝羌豪长何在?为何袭击小月氏,立刻来见我!”
  方才任弘一声招呼不打直接冲了,对面的羌帅哪里敢过来拜见,继续让脸肿着抵达译长来传话:
  “煎巩豪长煎良、黄羝豪长黄羊儿敢告于护羌校尉,煎巩羌和黄羝羌的牛羊走失,原来是被小月氏人偷了,于是便来讨要,小月氏不还,这才起了冲突,护羌校尉要庇护小月氏么?”
  “荒唐!”任弘大怒,让韩敢当再扇了译长几下,骂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2/5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