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1/1597

  俺答汗南下了,极大的可能性就是去袭击并彻底截断补给线,而且俺答汗肯定也是知道,派去的人少了不顶用,万骑兵力都没用,想要彻底封锁第九军的补给线,少说也得汇集两三万的重兵。
  不然的话,打下来了他们也守不住!
  筹划了几个月,终于是一步一步把鞑靼人逼上了打决战的程度,这可是让邓喜德相当的兴奋。
  本来他的计划就是利用前期的筑城,修防线,迫使鞑靼人在东胜城和他进行决战的,虽然如今的决战地点不可能是在东胜城,但是在其他地方也是一样。
  只要是打一场大规模的决战,那么对于他的第九军来说好事。
  随着邓喜德的命令传递下去后,第九军本部、骑兵兵团以及第一兵团的各部队都是严阵以待,同时也是进行一定的机动,避免各部主力太过分散,给鞑靼人各个击破的机会,但是他们的机动依旧是围绕着防线进行的。
  南唐蛮子的应对,俺答汗没有管,本来他还是留了个后手,想要趁机调动南蛮子在东胜城的主力部队,然后派偏师偷袭东胜城的,但是发现,南唐蛮子的主力部队虽然南下了,但是城内依旧有五千兵力驻防。
  五千兵力驻防的东胜城,没有个两三万的兵力,根本就别指望能够攻城,他留下的偏师不过万骑左右,根本就没指望,所以很干脆的又是把这支偏师给抽调了回来。
  此时从地图上来看,就可以看见,大约五万骑兵整个呼啸南下,而在后方,则是大约一万五千人的第九军主力部队,第十三步兵师。
  在第十三步兵师的侧翼,则是骑兵兵团大约一万四千名骑兵!
  而在南方的各城堡,大多也是拥有近千人不等的部队驻防,在更南方的长城附近,则是国内派来增援作战的一个主力步兵师和两个预备师所组成的第一兵团。
  这个第一兵团,并不是军方的固有编制,而是属于临时编制,专门为了这一次战役而设立的临时编制,而且还是属于第九军内部的临时编制,并不是什么正式的番号。
  就和骑兵兵团一样,直接嫡属于第九军指挥,其部队也是第九军所辖各部抽调而来,其第一兵团司令,也是由该部主力第八步兵师的师长兼任。
  兵团模式,这也是最近这几年大唐陆军所搞出来的一种尝试,类似于早些年的暂编旅、暂编师,都是属于专门为了某场战役而专门设立,嫡属于军直辖的临时编制。
  这是因为大唐陆军的军级指挥部,已经是逐渐演变为战区司令部,不再是早年的那种野战军司令部了,虽然所辖的部队数量可能不大,但是不管所辖的部队多少,其任务都是负责某一个方向、地区的作战任务,但凡是进入该地区作战的部队,都是归属该军管辖。
  这样一来,也就可能导致在战争时期,某个军的规模会变得非常庞大,比如第九军,如今所辖的部队就拥有了三个主力师、七个预备师、两个炮兵旅、两个骑兵师、七个骑兵团,同时军部还有工兵团、舟桥团、军医团等专业辅助部队。
  上述各部的总兵力,都是超过了九万人,这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按照早年的野战军模式的话,这些部队足骨编成三个军。
  而且除了现役部队外,就连嫡属于后勤部十几个运输团,如今也是归属第九军调遣指挥,这些运输团里的民夫,总人数已经是达到了三万人。
  如此第九军麾下的现役军人和民夫加在一起,总人数已经是达到了十二万人。
  如此庞大规模的兵力,第九军的军指挥部虽然功能完善,光光是参谋团队就有数十人,但是也是难以直接指挥各部队。
  因此,这就有了兵团模式!
  骑兵兵团、第一兵团这两个就是独立兵团了。
  邓喜德带着第九军本部主力南下,第一兵团在长城边上待命,骑兵兵团则是游走在第九军本部主力附近。
  至于鞑靼人,俺答汗带着他们一路南下,然后来到了南林堡,并且停了下来!
  当南林堡的第四任指挥官潘德岳少校看到外面黑压压的好几万骑兵时,嘴巴半张,半天都是没回过神来,此时他身旁的一个上尉骂了一声:“靠,这些鞑靼人看我们好欺负啊,每次都来打我们南林堡,这都第四次了!”
  潘德岳此时也是回过神来了,露出一丝苦笑:“虽让我们南林堡地处要冲,刚好是在这片峡谷里,这往南就是长城,往西往北都是一马平川,如果我是鞑靼人,想要切断我们的补给线,我也会选择打这里!”
  说这话的时候,潘德岳都不知道该说自己倒霉,还是说幸运了。
  来南林堡担任指挥官之前,他是嫡属于第十三步兵团的一个队长,上尉军衔,因为几次护送物资有功,而且还杀伤了不少的鞑靼人,所以被晋升为少校,跨过了众多尉官一生都难以跨越的门槛。
  但是晋升为少校后,上头就是调他来南林堡担任指挥官!
  南林堡那是什么地方,那可是前后被鞑靼人攻打了三次的地方!更关键的是很不幸,每一次都被攻破了。
  城池被攻破之后,守城的将士大多是在劫难逃,第一次被攻打的时候,首任南林堡的指挥官曹广涛命好,狼狈的带着残兵逃了出去,然后又带着援军反攻了回来,但是反攻的时候,他受了伤,而且伤势还不轻,所以是被送会长城内治疗。
  后面的第二任,第三任指挥官,都是特别的倒霉,两个都是当场战死,连个受伤的机会都没有。
  这几个月过去了,驻防南林堡的将士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不管是士兵还是军官,如今驻防南林堡的将士,已经是找出来一开始就在南林堡驻防的将士了!
  一个都没有!
  当然了,鞑靼人也没好到哪里去,那一次不是死伤数倍才能够攻克南林堡啊!
  小小一个南林堡,不知道埋葬了鞑靼人和大唐陆军将士的尸骸,有时候,在城下都是能够闻见血腥味!
第1221章
南林堡失陷
  作为河套战略最为重要的一环,河套防线的建设也是第九军上下,乃至陆军最为关注的重点。
  河套防线,乃是从大同府治下的右卫县出发,途径前明玉林卫旧址、镇虏卫旧址、赤儿山、云内、君子津,最后抵达东胜城。
  整体走向并不是笔直的一条直线,整体虽然向西,不过是先向西北,然后略微偏向西南,然后再略微偏向西北,前半段大体沿着浑河,中部则是直插黄河,抵达黄河后再沿着黄河前往东胜城。
  沿着这么一条线,大唐陆军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先后修筑了十四座大小不一的城池,其中最为重要的城池自然是最西端的东胜城。
  其次则是玉林城、镇虏城这两座比较重要的城池了。
  这三座城池,基本都是重兵驻防,东胜城不用说了,规模比较庞大,而玉林城和镇虏城也是比较重要,虽然说时间有限,重建的城池规模不大,但是驻军却是不少,基本都是保持了三千人以上的驻军。
  这几个城池地处险要,乃是河套防线的重要据点,大唐陆军自然也是严防死守,鞑靼人如果有把握打下来,他们之前就打了,但是人家也有自知之明,知道强行攻打这种重兵驻防的城池非常困难,所以他们截断补给线的时候,往往都是选择向那些地理位置也比较重要,但是却没有重兵把守的城池。
  很不巧,南林堡就是属于这样的城池。
  南林堡刚好位于玉林城的西边,镇虏城的东边,两城之间,而且地形虽然不说多么险要,但修城的时候也是特地选择了一片峡谷地带。
  只要能够攻克这里,就足以切断玉林和镇虏城之间的联系,切断两城的联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彻底的切断这一整条补给线。
  要切断补给线,并不是非得要攻克玉林城、镇虏城这样的重要城池才可以的,这一百多公里长的河套防线,随便切断某一个点,就能够把这条防线给拦腰而断。
  大唐陆军也是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是开辟其他的补给线,尤其是最为重要的黄河补给线,用来给深入草原的部队进行补给。
  不过黄河冬天会冰冻,注定就无法太过依赖河运,所以他们又是打算从其他地方开辟补给线,但是有些地方山路南行,很难通过陆运进行大规模的补给,尤其是目前大唐陆军大规模使用的四轮马车,对道路条件的要求比较大。
  因此,从右卫县再到玉林城,然后到镇虏城再到东胜城的这一条道路平坦的陆运补给线,依旧是不可获取的补给线。
  要不然,双方也不会围绕着这一条补给线进行好几个月的反复争夺了。
  大城打不了,鞑靼人就选择打小城,按照道理来说,十四座城池里,除了东胜城、玉林城、镇虏城是属于大城之外,其他的十一座城池都差不多,大多都是选择在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要冲之地建筑,规模也都差不多。
  但是偏偏南林堡就非常的倒霉,每一次鞑靼人想要大规模截断补给线的时候,都是会打这座城池,他们自然是不知道,第一次打这里,那纯粹是因为巧合,至于第二次乃至连续四次都选择这里,那是因为来攻打的次数多了,对附近地形非常熟悉,甚至对南林成的内部结构和设施都是相当的了解,打起来风险、把握大。
  如果是换了其他地方,这人生地不熟的,谁知道会不会打着打着就中埋伏了。
  军事行动嘛,在利益都差不多的情况下,自然是优先考虑把握大的,风险小的。
  南林堡作为大多时候都是鞑靼的优先进攻目标,每一次来攻打的鞑靼人都很上心,来的兵力少则五六千,多则上万,至于少于五六千兵力的话,鞑靼人也知道打不下,所以从来就没有派这么少兵力来过。
  面对每一次都是鞑靼人的重兵进攻,南林堡能够守住才见鬼了。
  这被攻克了后反攻,然后又被攻克,又反攻,这都来来回回三次了,这样的反复争夺战斗,导致双方死伤惨重无比是很正常的事。
  上头对此地也是越来越重视,持续向此地增兵,到目前为止,南林堡的驻军倒是有了一千五百人,在晒外十四城里,算得上是常驻兵力仅次于东胜城、玉林城、镇虏城三城的城池了。
  而且他们还有九门火炮助阵,手榴弹什么的更是一大堆,防守力量比以往的三次防守作战的时候都要强悍。
  按照潘德岳自己的估计,凭借着手底下的这一千五百人的兵力,再加上九门火炮和大量的手榴弹,防守作战的时候,至少可以抵抗万人鞑靼人的进攻半十天半个月的,打的好一些,甚至能够挡住一万五千人的进攻呢。
  十天半个月足有友军来救援了!
  手握一千五百大军,还有九门火炮、众多手榴弹助阵,潘德岳觉得自己能够避免前任们的倒霉命运,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这鞑靼人还真的和南林堡较上劲了,而且来的兵力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要多!
  麻蛋,这一次来的鞑靼骑兵足足有三万大几,目测都差不多四万骑啊,浩浩荡荡,几乎遮断了天地。
  这兵力,比前面三次来的鞑靼人加起来还要多!
  这要是能够守住,潘德岳觉得那肯定是活见鬼了!
  他的前任就够倒霉的了,没想到自己更倒霉!
  这一瞬间,潘德岳有些后悔,早知道,自己就推迟掉这个职务了,哪怕是宁愿不晋升。
  但是脑袋有些发热,一听说要晋升为少校,还担任一城的指挥官,实权比那些寻常的步兵营少校营长更大,手里头的兵也更多,至于说里头的那些风险,早就被他抛之脑后了。
  他也不想想,南林成驻军一千五百,还有九门火炮,这等兵力,属于标准的加强营半数,放在一些特定的地方,都可以称之为团,其指挥官通常都是中校甚至是上校。
  他一个刚晋升的少校,为毛能够当上南林堡这一千五百人守军的指挥官?
  因为没人跟他竞争……
  从军嘛,这为天子效忠,为帝国而殉,那是应当的,但是南林堡那鬼地方实在是太邪门了,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地方,但是偏偏鞑靼人每一次都是选择重兵来攻,在这里执行任务的将士,不管是普通士兵还是军官,乃至最高指挥官,大多都没好下场,甚至连受伤的机会都不多,很多都是城破后被鞑靼人所杀害。
  所以很多知道内情的一些校级军官,都是不太愿意去南林堡任职的,他们宁愿在荒郊野岭护送物资,和鞑靼人骑兵硬碰硬,也不愿意去南林堡被围困,然后等死。
  但是刚从尉官爬起来的潘德岳不知道啊,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他已经是答应了下来,任命书都已经是拿在手中了。
  这个时候,即便是知道了事情的内情也没办法了,军法如山,这都接任了南林堡的指挥官,敢不去?立马上军事法庭。
  因为军政分离的缘故,如今军方内部也是自行处理举人违法乱纪的事,所以也是设立了军事法庭,这些年上了军事法庭的军人,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被判处抄家灭族的都有好几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1/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