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9/1597

  圣天子的亲自决定,其他人自然是不敢有任何废话的,很快就是敲定了相关的章程,为了凑集资金,扩大影响力,大唐朝报上也是正式刊登了大唐铁路公司成立的消息。
  可惜的是,这年头的人对铁路这种新东西还是不了解,没几个人会贸然投资的,虽然说大唐王朝里的铁路都出现好多年了,但是人们的印象里,这种铁路应该是存在于港口和矿区的短距运输工具,但是这样直接修建一条数百公里场的铁路,怎么赢利?
  铁路的运营成本可是非常高昂的,对比河运和海运,那可是一点优势都没有,至少目前来说是没有的,这种情况下,铁路怎么和河运进行竞争?
  长江航运如此发达,这铁路能够竞争的过长江航运吗?
  很多人都是保持怀疑态度的!
  不少运营长江航运的那些中大型航运公司,一个个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跑出来贬低铁路,并且是放出豪言,这个什么铁路,最后肯定得死在长江航运的竞争之下。
  哪怕是铁路公司宣扬若干年可以使用蒸汽机火车,但是照样也会把他们干趴下!
  为什么?你的火车到时候能用蒸汽机作为动力,难不成我们的船只就不能用?
  大家都用的话,你怎么和我拼货运成本?
  到时候,我们肯定是要吊打铁路运输的。
  任何敢投资铁路的傻叉必定会内库都不剩!
第1218章
无奈的俺答汗
  人们本来就对长途铁路有所遗憾,而且这段铁路还是修建在水网密布的江南,加之那些内河航运公司极力贬低长途铁路。
  所以大唐铁路公司所发行用来筹集修建铁路资金的公司铁路债券,竟然是没多少人问津,预定发行的一百万两银子债券,最后只卖出去了十多万两银子,大部分都还是官员们的友情购买。
  最后没办法,大唐铁路公司只能是跑到数大银行里寻找贷款了。
  他们自然是没找那些民营银行的,因为那些民营的银行都不搭理他们,他们只能是找皇家银行以及国企部控股的几家银行,但是,即便是这些带有官方背景的银行,他们也是需要为储户负责的,不可能做大风险的贷款投资。
  而现在的铁路,毫无疑问就是风险极大的项目!
  各种各样的风险都有,甚至都是有人说,这铁路修建在荒山野外,这铁轨分分钟都会被人偷了。
  这年头的钢铁之前的很,而且也别太高估那些刁民的品德,直接把钢轨挖出来然后当废铁卖掉,那是大概率的事。
  最后,还是工部的几个大佬们亲自拉下脸面,找了皇室资产科的官员以及国企部的官员,说大家都是为了帝国,不管怎么样也得帮兄弟一把。
  同时司法部那边也是做出了相对应的一些措施,甚至都是专门加入了一条新罪名,叫做破坏铁路罪,比普通的偷窃最更加严重。
  同时巡警部门也是表示,他们会设立相关的机构,专门从事铁路的保护工作。
  紧接着,圣天子也是亲自做出的决断,为了平衡铁路公司的成本,效仿上海港口公司,允许他们拥有一部分铁路沿线的土地开发权,尤其是车站附近地区的开发权。
  李轩这么一搞,就是把铁路公司变成集铁路运营和地产开发、零售等服务业于一体的企业里,铁路运营哪怕是亏本了,也能够通过房产,零售等领域收回一部分成本。
  众多的措施陆续颁发出来后,才是初步让各大银行安了心,他们想着,就算是铁路亏本了,再不济到时候把铁轨,地皮什么的一卖,也能够挽回一部分投资,不至于亏本太严重,所以最后才是由皇家银行牵头,结合了数家国企部控股的银行或者是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为大唐铁路公司提供了总额一百万两银子的贷款。
  折腾来折腾去,总算是凑集到资金了,大唐铁路公司也是终于开始了京沪铁路的第一期工程,也就是京镇铁路的修建。
  之所以没有一下子就铺开整个京沪铁路的建设,是因为铁路这种东西还是属于新事务,就连李轩自己也是不敢肯定,这年头修建铁路是否有会盈利,毕竟如今只是用马匹拖拉车厢,运货量有限,顶多就是作为一种普通道路的升级版本而已,最后能搞成什么样,那是谁也不知道的。
  直隶地区开始了第一条长途铁路的修建,而北方的战事则是继续进行!
  金陵城的李轩陆续接到了来自北方的战报,不仅仅是第九军那边的,还有其他地区的部分军报。
  比如在西北地区的甘肃,就是发现了大量的鞑靼骑兵异动,甚至一度对西北地区发动了袭击,虽然都被驻军所击退,但是这也是证明了鞑靼人是不会被大唐陆军牵着鼻子走,大唐陆军在河套出兵,就非得在河套和大唐陆军交战了,他们完全可以在其他方向发动进攻。
  不过虽然其他地区都有鞑靼人侵袭,但是都是处于可控的状态,当地的诸军兴许是想要北上作战勉强了一些,但是依托长城方向进行防御作战的话,那还是比较轻松的。
  如此情况下,双方交战的核心地区,还是会在河套。
  从第九军汇集上来的战报上来看,鞑靼人抽调的兵力是越老越多,从一开始的四万骑兵,再到五万,六万。
  如今整个河套地区已经是汇集了鞑靼七万余人。
  但是鞑靼人的增兵,也是有过程的,而趁着这个过程里,邓喜德已经是带领部队杀向了东胜城,并且是在东胜城旧址上,重新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
  依托着东胜城以及南林堡等十多座沿途的棱堡,构筑了一条坚固的防线,让鞑靼人非常的难受。
  因为这个时候,大唐陆军的主力步兵基本上不出来和他们主动交战,而是驻防在城内,在外活动的部队只有骑兵兵团。
  而如今的骑兵兵团的主要任务,也是演变为掩护后勤线了,同时因为鞑靼人的兵力越来越多,后勤线的压力也是越来越多,为此,第九军甚至是派遣了足足一整个步兵师充当运输部队的护送力量。
  至于沿途的众多简陋棱堡更是时常遭到侵袭,很多棱堡都是被攻破过,其中的南林堡更是先后被攻破三次之多,但是每一次被攻破后,第九军都会派遣重兵进行夺回。
  然后双方在这个反复争夺的过程里,就是发生了大量的消耗性交战,大唐陆军死伤可是不小,短短两个月,后方就已经是补充了上万名新兵,同时枢密院又是从其他地区派遣了一个主力步兵师以及两个预备师,组成了第二梯队,以支援第九军作战。
  目前,大唐陆军在这一条线上作战的部队,已经是达到了三个主力步兵师,五个预备师,一个炮兵旅,一个骑兵兵团,总兵力达到了十万之巨。
  大唐陆军死伤不小,耗费更是庞大,但是鞑靼人也不好受,这几个月的消耗战下来,鞑靼人的死伤也是达到了七八千骑。
  因为大唐陆军几乎是把鞑靼人拉倒了自己最擅长的作战方式,那就是打阵地战,而不是鞑靼人最擅长的机动作战。
  从军事角度来看,鞑靼人最好的选择就是不要去硬碰硬,和大唐陆军反复争夺那些棱堡,而是派遣骑兵部队袭击运粮部队。
  但是大唐陆军的运粮部队也不是这么好袭击的啊,大唐陆军可是组建了一个主力师又两个预备师的第二批部队,这第二批的部队任务就是护送物资,鞑靼人要想截断补给线,不派上好几万骑兵杀上去,根本就打不过。
  而即便是兵力上有优势了,冲上去后也会陷入苦战,因为这种时候,大唐陆军的护送步兵们往往是就地防御,然后等待骑兵兵团的支援。
  面对动辄上万兵力的运输部队,鞑靼人也是很无奈!
  因为这种情况下,就算是他们动用三五万骑兵冲上去,也别指望能够冲破他们的阵型啊。
  甚至一不小心,还会被大唐陆军的骑兵兵团从背后偷袭。
  等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份的时候,随着东胜城的防御体系逐步完成后,那么基本上也就是宣告双方战略态势的彻底转换了。
  俺答汗花费了几个月时间,也是没能彻底破坏大唐陆军重建东胜城的计划,他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东胜城被重建起来,那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但是这个过程里,他却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人家大唐陆军是稳扎稳打,根本就不主动求战,更加没有深入草原数百里进行追击作战之类的,他们就是老老实实的一路修建城堡过去,最后在河套腹地扎下了东胜城这个巨大无比的钉子。
  坐在马背上看着南唐蛮子的东胜城,俺答汗深深地叹了口气!
  这种无可奈何的感觉,多久没有出现过了,最少也有几十年了,哪怕是当年在杀入中原,最后在山东被大唐陆军击败,狼狈北逃的时候,他都是没有过这种无奈的感觉。
  当时顶多就是觉得好处没捞到,但是最后还是凭借着入关时候所占领的大量边关城池和大唐帝国谈判,获得了互市的利益。
  但是现在,这都不是利益不利益的问题了,而是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他根本就无法阻止大唐陆军重建东胜城。
  而他更加清楚,一旦让大唐陆军在东胜城扎下根来,以后这偌大的土默川和河套地区,恐怕就不是他们鞑靼人的了。
  局势,非常的凶险!
  他很清楚这一点,但是该怎么改变?
  他也知道,最好的最佳办法就是攻克东胜城,把这颗巨大的钉子给拔掉,到时候没有了东胜城,那些土垒棱堡根本就没有任务作用。
  因为他都是能够看到出来,那十多座简易的棱堡只有一个作用,那就是为东胜城充当后勤运输线,如果东胜城不存在了,那么这些土垒棱堡也就没有什么战略价值了。
  如今他们鞑靼人和大唐陆军反复争夺这些棱堡,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彻底切断东胜城的补给线,可惜的是,这种事他们已经是做了几个月,但始终是没能获得成功。
  这一条补给线看似脆弱,那些棱堡很容易攻破,但是自己攻克下来了也守不住啊,那些南唐蛮子每一次都会筹集重兵进行反攻,这打来打去就是变成了单纯的消耗战!
  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他们在野战的时候,面对大唐陆军的步兵方阵都是无可奈何,更加别说直接攻城了。
  他们鞑靼人,就不擅长攻城!
第1219章
鞑靼人脖子上的套索
  鞑靼人不擅长攻城,这不是因为他们缺乏登城肉搏的勇气,而是因为缺乏攻城器械,面对大唐陆军的城防体系,鞑靼人这几年来一直都是没什么太好的办法。
  这些年,他们也不是没有尝试过攻城,对于一些长城防线上的城池,他们也是打过,但是几乎每一次是能够拿下来的。
  也就是最近几个月为了切断大唐陆军的补给线,汇集重兵陆续围攻部分补给线上的土垒棱堡,即便如此,每一次他们也都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死伤的大几千骑兵是怎么死伤的,大部分都是因为攻打这些土垒棱堡而伤亡的。
  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那些土垒棱堡怎么能够和东胜城这样的大城相提并论。
  那些土垒棱堡,大唐陆军普遍只花了几天去修筑,整体上来说只是一个小型的野战防御工事而已,驻兵一开始只有五六百人,后来发展到将近千人。
  然而东胜城呢,俺答汗可是很清楚,那些南唐蛮子花费了足足一个多月进行修建,而且驻扎的兵力少说也有两万人。
  虽然他麾下有大军六七万,但是也不可能把全部人都集中起来攻城,总得留下一部分人去袭击南唐蛮子的补给线,尽管这样做无法彻底截断南唐蛮子的补给线,但是好歹能够给他们带来庞大的压力,牵制他们的大量兵力,要不然的话,人家就能够安安稳稳的把补给运输上来,而且还不用多少兵力进行护送了。
  如果不是在补给线上牵制了他们的大量兵力,如今东胜城内的南唐蛮子就不是两万,而是四万甚至更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9/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