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8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8/1597

  刘梦阳杀敌的功劳没有进行奖赏,也不再追击他故意牺牲将士的责任。
  不过这只是针对刘梦阳个人的处理,但是对于整个第十三运输团以及南林堡的驻防营将士,同时还有第四十三运输团的民夫们,他们却是获得了众多的奖赏。
  毕竟他们是承受了庞大的死伤,这才击杀了众多的鞑靼人,同时还成功的把物资护送到目的地,他们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而且还是超额完成了。
  而大唐帝国,对于有功将士的封赏,从来都是非常大方的,指挥有方的军官记功,表现卓越的数人更是被战后就被晋升。
  普通士兵,也是通过晋升军衔,加倍发放军饷,而大功者,更是获得了获得了进修武学堂的机会。
  目前大唐陆军,依旧是保留着这对现役士兵的进修培养,对表现杰出的现役士兵一个速成培训的机会,通过培训后,则是成为军官。
  尽管这种现役军人速成班出来的军官,大部分是不太可能登上高位,通常都是止步于上尉,极少数能够成为校官,最多最多,一个上校军衔就是到头了。
  但即便如此,对于他们自身而言,也是改变自己的人生,乃至改变家族命运的一大机遇。
  因为军官军官,哪怕是最低级的准尉,那也是算是官员,退役以后,是可以转业为文官的。
  大唐帝国的独特的军官退役转业为文官的制度,也是让大唐的武将们,在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上,获得了和文官平等的地位。
  哪怕是统一战争多年后,依旧有大量学子报考军官也是因为这个。
  因为他们不用担心弃文从武后,就是变成什么武夫,甚至是什么军户了,他们可以从军数十年,征战沙场,建立功勋之后,从容转业为文官。
  有着一条几乎完美的退路,打消学子们对从军的畏惧。
  对于将士们的封赏,也是让将士们相当的满意,就连那些普通的民夫们,他们也是获得了额外的薪资发放。
  而被人直接略过的刘梦阳,也是对现状很满意,因为他让麾下将近两千将士死伤后,依旧还是第十三辎重团的团长。
  而且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他不信上头会对自己视而不见。
  这一次没有惩罚自己,其实就已经是一种封赏了,等此事平淡下来后,他履历上杀伤一千二百鞑靼骑兵的记录,足以让他击溃诸多同僚,获得优先晋升的优势。
  而这,就已经是足够了!
  第九军军部也是把处理方式也写入战报里,然后送到了金陵城来,毕竟第九军军官,其实是没有权力直接封赏将士的,比如晋升,整个陆军里,拥有晋升将士军衔的机构,只有铨叙司。
  而任命军官的权力,则是在军政部。
  作战指挥的权力,则是在作战部。
  当然了,前线部队也可以在战斗之中,对尉官和士官以及士兵进行晋升以及任命,不过晋升的军衔,只能算是临时军衔,事后还是需要向铨叙司进行申请,铨叙司正式批准后,才是真正的完成了晋升,而大多情况下,铨叙司一般也不会驳回火线晋升的报告。
  任命也同样如此,战场任命的职务,都是代理职务,事后需要军政部给予确认之后,才是正式的任职,同样的,对于战场上临时任命的低级职务,比如队长,营长,通常来说也是不会撤销,通常都是会给予确认。
  如今,伴随着战报送回来的,就是有着一大批的晋升、任命申请报告。
  这些事情自然有后续人去做,李轩并不太关注这个,他关注的是乱石阵战斗里所体现出来的双方情况,至少的从乱石阵的战斗来看,哪怕是没有骑兵进行掩护,只依靠步兵的话,也是能够一定程度上完成补给任务的。
  而这一点,非常重要!
  同时看到车阵在运输以及防御作战里的功效,李轩也是不由得想起了火车,倘若帝国能够修筑一条延伸到草原上的铁路,到时候依托铁路进行快速机动,就算是己方的骑兵实力一般,也能够牢牢的控制草原了。
  可惜的是,现在的高压蒸汽机依旧是没能搞出来。
  但是李轩确实觉得,就算是高压蒸汽机还没搞出来,但是这铁路也应该提上日程了。
  没有高压蒸汽机,大不了直接用马匹!
  在李轩的推动下,大唐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是搞试验铁路了。
  早在统一之前,就是在广州的商贸区里搞过铁路,采用挽马为动力,用于港口的大宗物资运输,后来又是在其他的多个港口区,矿区等地区陆续修建了这种原始铁路,这些原始铁路,长的有十多公里,短的只有几百米。
  如今李轩觉得,是时候修建长途铁路了!
第1217章
敢投资铁路?内裤都得赔掉
  说起铁路以及蒸汽机这些,李轩很早就是开始关注,皇家理工学院还没有成立,只是幼军营的时候,李轩就已经是指示当时的幼军营肇庆总营的几个高年级学生开始主持蒸汽机的研发。
  同时也是开始了铁路的设计和研发!
  铁路的设计研发并没有多大问题,很快就是在广州商贸区试用,最后是逐步的铺开到各大港口、工业区、矿区,虽然都是一些短途铁路,长度普遍在几公里,最短的就只有几百米,最长的乃是当涂工业区的矿区铁路,为了把铁矿石从矿山上拉回到钢铁厂里,江南钢铁厂特地修建了一条长约十二公里的矿区铁路。
  从铁路的设计以及建造来说,其实已经是不存在什么技术问题了,就是铁轨需要大量的钢铁,而这年头的钢铁产量还比较低,钢铁的价格普遍偏贵,因此建造铁路的铁轨价格也是比较高,由此推动铁路的建造成本是比较高的。
  同时,这些铁路上运行的车辆,都是马车,并不是后世通常意义上的火车,这些马车大多是以马匹拉动,车厢普遍也只有一节,不是说建造不了多节或者更大的车厢,车厢其实就是一个架子加上铁轮而已,以往还存在的减震问题,也因为弹簧的出现而不存在了,因此,车厢的建造也是不存在什么技术障碍。
  导致车厢只有一节,而且普遍建造的比较短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车厢太多太大,载重的货物太多,马匹拉不动啊!
  阻碍火车的出现,铁轨车辆的大量应用的障碍,不是铁轨技术,也不是车厢技术,而是动力问题。
  皇家理工学院那边折腾了这么多年,试验做了一个又一个,到如今还是没有把高压蒸汽机给弄出来,而没有高压蒸汽机,就没办法把蒸汽机作为火车动力使用。
  如今工业应用的低压蒸汽机,虽然技术已经是比较成熟,开始大规模的进入中大型工厂里使用,大有彻底取代水动力的驱使,但是这些低压蒸汽机的体积和重量还是比较大的。
  早些年海军不死心,尝试着部分船只上安装这种低压蒸汽机,并且还真给他们安装了上去使用了一段时间,但是不到一年后,这些低压蒸汽机就是被全部拆除了下来。
  没办法,这些低压蒸汽机的功率太小了,而且重量和体积又是过于庞大,装到船上根本没什么作用,而且海上颠簸无比,这些体积庞大,重量也非常庞大的低压蒸汽机频发故障,最后海军方面一咬牙,直接全部给拆了。
  要想把蒸汽机作为船舶、轨道车辆的动力使用,其功率必须大幅度提高,同时体积和重量也是必须大幅度降低,而能够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蒸汽压力,搞出高压蒸汽机来。
  但是高压蒸汽机,对于材料以及加工的需求又是太高,以目前大唐帝国的工业底蕴,还是搞不出来,哪怕是试验室里都是造不出来。
  所以没办法,只能是不断的投入资金研发各种新型的材料以及加工工艺。
  什么时候材料和加工工艺过关了,才能够把高压蒸汽机给搞出来的,至于现在嘛,还是不行。
  但是,李轩却是觉得,哪怕是高压蒸汽机现在还搞不出来,但是也是有必要在一定特定的地区修建一些长度比较长的铁路了。
  铁路嘛,用马匹作为动力也是可以的,大不了就是运输量少一些。
  这种长途铁路,因为运输量比较小,运营的成本比较高,所以单纯作为商业应用的话,如果不是修建在商贸往来比较繁华的地区,可能会比较亏本。
  比较适合的地方,估计也就是在直隶地区了,因为这个地区有着大量的货运、客流需求,哪怕是有着一条长江,有着众多水网了,但是对路上运输还是有着非常庞大的需求的,之前都是使用各种类型的马车作为路上交通运输工具。
  如果能够有一条长途铁路的话,应该是亏不了本,哪怕是用马匹拖拉。
  但是如果是在北方地区的话,而且还是在边境和草原的话,那估计是要亏到吐血了。
  但是北方草原那边需要铁路,更多的却还是军事需求。
  而军事需求的话,可不是单纯考虑什么成本问题的,而是考虑有没有的问题。
  所以当看到第九军那边的战报后,李轩就是谋划着在北方草原搞一条军事铁路了,依托铁路才能够快速实现兵员以及物资的运输,帮助帝国彻底掌控北方草原。
  不过在北方修建铁路之前,李轩还是打算先在直隶地区试验一番。
  所以,他是把工部以及商部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官员给召集了过来,开始正式商讨工部每一年都会提出,每一年都会被否决的大铁路计划。
  工部这几年来,每一年都是会提出在某些地区修建长途铁路,各种各样的计划都有,有上海到金陵城的铁路,也有当涂到金陵城的铁路,也有金陵城到凤阳乃至到徐州的铁路。
  也有杭州到上海的铁路计划。
  总之各种各样的铁路计划都有,但是无一例外都是被否决了,因为这些铁路计划,随随便便都是需要几百万两银子甚至更多的,帝国财政根本无法负担。
  但是让工部的官员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竟然是圣天子主动召集了重臣,商讨大铁路方案。
  这让工部的官员们都是欣喜若狂,为了确保大铁路计划能够顺利进行,工部的官员们也是准备的相当充分,他们把一些华而不实的计划自行给剔除掉。
  最后为圣天子呈上了一条铁路修建计划!
  该计划被称之江南大铁路,这个江南并不是说江南道,而是长江之南,总体规划是从九江府开始修建,途径池州府、太平府、承天府、镇江府、常州府、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杭州府。
  这将会是一条长达上千公里的超级大铁路,同时还会修建部分支线进行联系。
  但是,工部的人也是知道,这种大铁路计划是不可能短时间能够修筑成功的,所以他们提出来的乃是远期规划,而近期具体开始修建的,则是其中的一段,也就是金陵城到镇江这一段,该段的设计路线长约七十公里,而中期规划则是京沪铁路,从金陵城到上海,长约三百公里的铁路。
  但是哪怕是最前期,长约七十公里的京镇铁路,想要修筑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这种铁路和短距离的港口铁路、矿区铁路不一样,上述铁路都比较短,就算是单位成本高,但是总成本也是有限的话,同时大部分都是货运需求非常强烈的地区,修建后根本不愁利润。
  但是这种长途铁路,想要修筑起来可就是非常麻烦了。
  工部推算,修筑京沪铁路的总投资,至少也要八百万两银子!
  这么大的投资,以帝国的财政根本就无法支撑,所以必须是另想他发。
  而在内阁会议上,李轩很干脆的提出了筹建大唐铁路公司,以该公司作为修建铁路,运营铁路的主体。
  该公司必须是由国企部控股,以后可以适当的通过上市的方式转让部分股权,但是控股权必须控制在国企部手中。
  而前期的建设资金,可以让该公司发行公司债券,银行贷款等模式凑集,而中央财政则是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
  这种方式,那么就是基本把铁路搞成了商办模式,虽然说国企部会控股该企业,但是国企部控股的企业多了去,而每一家基本上都是遵照商业规则从事商业活动,官方基本不会进行插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