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7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0/1597

  尽管白银的贬值,并不是单纯的由海贸引起的大规模白银流入所造成的,还有大量的士绅地主们为了投资工商业,或者其他的一些投资行为,从而把藏在家里的诸多白银给拿了出来存入皇家银行,从而让这些白银流通进入了市场。
  多方面的原因就是造成了白银的贬值。
  而这种贬值,其他人兴许还察觉不到危险,但是李轩却是察觉到了危险!
  放下诸多的报告,李轩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开始考虑白银贬值的问题,身为一个后来人,他很清楚,银本位是没有前途的。
  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大唐王朝自身的白银产量并不算太大,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区,是在美洲,更准确的说是北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以及其廉价的方式,弄来了一船又一船的白银,然后运入欧洲,其中一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海上贸易流入了大唐王朝。
  这个交易过程里,看上去大唐王朝赚取了大量的白银,但是却也是造成了国内白银的贬值,并且是造成了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王浩门所提出的:我们要这么多白银干嘛啊?
  储存在银库里好看啊?
  白银,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充当货币使用,花出去了才有价值,不花出去就是一堆没啥用处的金属而已,同时那些欧洲人能够源源不断的从美洲获得大量的廉价白银,然后从大唐王朝这里换走货真价实的各种产品。
  李轩越想越觉得亏!
  这就好比后世美国人自己印制了一部分美元纸币充当货币,然后其他国家也能够印制一大堆的美元从美国购买东西一样,怎么想都觉得怎么扯淡。
  李轩理想中的海外贸易体系,是其他国家用农矿产品,换取大唐王朝的工业制品。
  大唐王朝把海外市场当成原料来源地以及工业品倾销地。
  而不是把大唐王朝变成其他国家的白银倾销地。
  看来,是需要开始筹备金本位了!
  白银这东西,大唐短时间内是掌控不了的,而且白银的总体产量比较大,也难以彻底掌控。
  但是黄金这东西,全球范围内的产量更低,作为一种贵金属,更加不容易贬值,价值更加坚挺,外国也不可能拿着大量的廉价黄金来购买东西。
  后期的慢慢过渡到间接金本位,最后则是信用本位。
  总之白银这东西,能够尽早的摆脱就尽早的摆脱!
  不过要施行金本位,也不容易,首先就需要足够多的黄金储备,而如今大唐的主要金融机构,皇家银行,其贵金属储备,绝大部分还是白银,黄金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而储备黄金这事,一时半会的也急不来。
  不过这不要紧,李轩既然是察觉到了这个问题,那么就会让下面的人去做,大不了花费个十几年储备黄金就是了。
  同时,他准确用行政手段对海贸市场进行市场干预,以后各类商品、关税的征收,不再以白银计价,而是以黄金计价,当然了,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目前大唐王朝的通行货币,依旧可以作为交易的支付货币。
  李轩做出了决定,直接就是颁发了一道圣旨下去,今后但凡是进出口商品以及关税,一律以黄金计价!
  对于这道行政命令,很多人实际上不理解的,甚至也搞不懂为什么会颁发这么一种看似没有意义的圣旨,用黄金计价和用白银计价有区别吗?
  外人不了解无所谓,反正他们只需要按照李轩说的去做就行了。
  同时李轩也是开始吩咐皇家银行那边,尽可能的储备黄金,收缩金币的流出量,并且又是给官方的三家贸易公司,大唐南洋贸易公司、大唐东洋贸易公司、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让他们在进行海外贸易的时候,尽可能的收取黄金,而不再是白银。
  其中的大唐东洋贸易公司更是李轩关注的重点,因为目前的扶桑,可是非常重要的黄金产地,其内黄金的价格比较低廉,相对而言,白银和铜币的价格就比较高了。
  不少商人们都是一船一船的把铜币运输过去,然后运回来一船一船的黄金。
  同时鼓励更多的进口,尤其是各类原材料的进口,争取把通过贸易赚取来的白银重新花出去,换回来各种农产品或者是工业原料。
  总之,李轩希望未来的几年来,大唐王朝的对外贸易上,不要傻乎乎的把一船船的白银搬回银库里,而是要购入大量的原材料和农产品。
  贸易顺差,有时候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赚这么多白银,你又不花出去,实际上没卵用!
  这是李轩和其他臣子们的不同想法!
  而通过此事,也是让李轩注意到了王浩门这个人,翻阅了此人的履历后,发现这人还挺有意思的,广东士绅家族出身,自幼父母双亡,因为不是长房嫡子,只是偏房子弟,所以名义上是大家族的少爷,但是生活的和普通小康之家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人,是仆人带大的!
  所以这人身上并没有和很多权贵子弟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陋习,其读书相当用功,少年时期就是考取了秀才,二十六岁考取前明秀才。
  第一次参加前明会试名落中山后,准备第二次赴考的时候,大唐王朝就是打下了广东,然后过了一年,此人参加了大唐王朝的第二次科举,最后名列二甲。
  数年后,此人已经是成功的爬到税部金融司司长这个关键职务上来。
  税部金融司,虽然说没有征粮司那样权势庞大,但是实际权力也是不小,该司的主要职权是管理国内的大小金融机构,维持国内金融系统的稳定。
  同时货币发行的权力也是归属该司,直接管理各地的铸币局。
  其实不仅仅是金融司,实际上税部的每一个司,都是相当的重要,能够坐稳税部一司司长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
  这个王浩门虽然士绅出身,但是严格来讲,他也算是寒门了,至少在学业以及仕途上,他的家族并没能给他多大的帮助,相反,如今他却是成为了王家的领头人。
  在推出进出口货物以及关税采用黄金计价的时候,李轩也是召见了他几次,询问一些金融问题,发现此人对金融的了解还不算差,虽然受限于时代和见识,了解都是比较原始,但是也是颇为难得了。
  而连续被李轩召见几次后,王浩门自己也是知道,自己兴许也是进入了圣天子的关注视线之内,做事就是更加卖力了,极力的推动黄金计价。
  而这,又是让李轩对他的印象更加不错了,这样的一个人,虽然是传统读书人出身,但是在税部金融司工作了这么久,对金融的理解已经是并不差了。
  也许过多几年,就可以重用了。
  说起来,税部这几年涌现出来的人才是真的不少,王浩门只是其中之一,因为税部的特殊性,对官员们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税部内部的升迁也是比较讲究真材实料,没点本事的人,光靠背景或者嘴皮子,那是混不上去的。
  陈立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手段够狠辣,他怎么可能升官这么快,而且还当上了巡查处的代理处长。
  王浩门又是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过说起来也搞笑,税部作为大唐的最为权重的机构,里头的大部分官员,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式官员,而是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陈立夫,王浩门都是如此。
  而这些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们,却是大唐王朝里对士绅地主们下手最狠的一批官员。
  反倒是博士科出身最多的国企部、工部等部门的官员,更多时候是保持着对士绅地主阶层的友好态度,主张拉拢分化。
  然而税部这边的官员,却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地主士绅们抄家,转为自身升官发财的政绩!
第1011章
遍地金银的扶桑
  广州商贸区,这是大唐王朝里第一个专门针对对外贸易的区域,同时也是目前大唐王朝里最为活跃,规模最为庞大的对外贸易区。
  商贸区,这是在大唐王朝里比较特殊的一种行政划分,以广州商贸区为例子,地方不算大,只是在广州城西南,珠江北岸的一片长五公里、宽三公里,总面积只有十五平方公里的区域而已,整个区域都是被围墙所包围,由军方直接驻军把守。
  但是这个面积只有大约十五平方公里的区域,其行政级别是州级,商贸区的区长,级别是正五品,同时和其他的州府一样,拥有完善的各类下属机构,各方面和其他的州级衙门并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多出了几个比较特殊的管辖机构,主要是针对外国商人、贸易的一些管理部门。
  商贸区的各类章程制度,都是内阁亲自制定,商贸区衙门并没有自行改动的权力。
  商贸区的主要职能就是用来中外商人进行交易,供外国商人生活居住、以长租的方式购入房产,或者换句话来说,这就是一个比较大的贸易市场,附带了一些住宅、仓库、码头等配套设置而已。
  目前,这样的商贸区在大唐王朝里,一共有七个,不多不少,每一个通商港口都有一个。
  之外值得注意的是,是商贸区和后世丧权辱国的租界之类的可是截然不同,大唐王朝建立商贸区的初衷,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贸易,而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把外来的商人进行集中管理。
  注意‘管理’这个词汇!
  外国商人来到商贸区,是没有任何特权的,甚至会受到诸多限制,比如说,不准离开商贸区的范围,进入到大唐王朝的其他区域。
  比如必须要准守大唐律法,所有律法,比如说大唐律法规定,禁制买卖人口,废除任何形式的奴仆,地主士绅就算是有钱,也只能是采取雇佣的方式雇佣仆人,但是绝对不能说花钱购买这个人,然后对奴仆拥有什么人身限制权力之类的。
  而很多外国人别说奴仆了,甚至连奴隶制度都有,这些外国人如果想要在商贸区里购买奴仆甚至是奴隶的话,那是绝对不允许的。
  当然了,那些外国人本来就带过来的奴隶,大唐王朝表示依旧不承认,你们自己私底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可以,但是如果有人报官了,那么直接抓人罚款没商量。
  不会因为说这是个外国人,而他们国家可以拥有奴隶,然后跑到大唐来就可以合法拥有奴隶了,因为这样的话,严格上说起来就会产生法外治权这个严重无比的问题。
  所以大唐王朝是懒得搭理,只要你来大唐贸易,那么就必须准守大唐律法,包括诋毁、污蔑圣天子以及皇室,那都是通通不允许的。
  不愿意准守大唐律法的话:滚蛋!
  当然了,为了欢迎外来的商人,奴隶这些东西,他们完全可以不带下船只嘛,只要不下船,大唐王朝的执法人员也是懒得搭理。
  至于国人想要进出商贸区,之前比较麻烦,只有经过审核的商家的工作人员才可以进出。
  但是现在就简单多了,基本上只要出示一番商贸区衙门出具的出入证,那么就可以随便出入商贸区了,而且办理这个出入证也没啥要求,只大唐子民都可以申请办理,临时出入证,限期一个月,工本费二十文,一文钱不多,一文钱不少,价格固定,不用任何中介代理,自己去申请窗口出示一下户籍所在地巡警局出具的路引,确认是本人无误后,当场就能拿到出入证。
  长期出入证,这个就得机构代替神情办理了,个人不能办理,通常都是商贸区里办公的员工,个人的没有需要,需要长期出入,一个月办一次就行了。
  价格明文规定,童叟无欺。
  理论上来说,江洋大盗也可以办理出入证,但是去办证的时候会不会被查出来犯过事,然后被逮住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如今的商贸区,并不限制国人进出,限制的是外国人进出,是不会出现大唐子民不得进入的事情。
  大唐目前的七个商贸区,天津商贸区和胶州商贸区刚开始挂牌,连围墙都还没有建好呢,暂时只是空架子,真正处于运营状态的也就是廉州、广州、泉州、宁波、上海无地,外国商人来华贸易,只能是去上述五个港口之一。
  其他港口不让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0/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