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6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6/1597

  这个时候,新编骑兵营也是比较麻烦,因为新成立一支部队形成战斗力时间比较久,不如直接补充并扩大现有骑兵营。
  而且这三千骑,不出意外的话,将会全部就地补充到参加北线作战的骑兵部队来,也就是第三骑兵支队以及近卫军骑兵营。
  而且因为现在是关键的战斗时期,更加不适宜大规模改动编制,所以李轩对骑兵的改动名义上是营改团,比较大,但实际上并不大。
  为什么?
  因为基本上直接把现有的营改称为团,然后直接扩大每个骑兵队的规模就行了。
  以往的每个骑兵队,只有一百骑,现在直接扩充到一百五十人,人虽然多了,但是指挥体系实际上和以往还是一样。
  同时这种骑兵编制,实际上也不是新出现的,而是近卫军那边已经是执行多年的了,近卫军的编制向来都是和陆军不太一样的,近卫军的步兵营乃是超过千人的大营编制,而近卫军的骑兵营虽然早年也是只有四百骑,但是近卫军的骑兵营里的骑兵队编制更大,每个队拥有一百五十骑,并编成三个骑兵排,每排五十骑。
  所以近卫军的骑兵营,实际规模也要比陆军骑兵营大,达到了六百五十骑的规模。
  当然了,如今第三骑兵支队正值战斗的关键时刻,所以即便是改编,也不是现在,而是在后续。
  反正那些缴获的战马,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够形成战斗力,后方的骑兵新兵要补充上来也是需要时间的,而有这段时间的话,也足够第三骑兵支队下属的各个骑兵营形成战斗力了。
  梁山集战役的获胜,对于大唐陆军而言是一剂强心针,安平镇外的大唐陆军获知第五步兵师和第三骑兵支队联手杀伤了四千多鞑靼骑兵后,士气高涨,这攻打安平镇都是变的更加积极起来。
  只是十万人的大规模决战,而且还不是以往的那种攻城作战,所以双方都是很小心的反复进行试探,尤其是大唐陆军,正在通过频繁的中小估摸的试探性进攻,来寻找明军的弱点,同时也是在部署大量的炮兵阵地。
  大唐陆军还在准备着而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对面的明军自然也是乐于继续拖延时间,他们明军的目的要更加简单纯粹一些,他们是想要以安平镇,或者更加准确的说是安平镇的这十万明军步兵吸引住唐军主力,然后让明军骑兵、鞑靼骑兵去袭击唐军的后方,通过骑兵切断唐军的后勤补给线,来动摇唐军。
  这也是正德皇帝在安平镇摆下十万大军的核心战略。
  大唐陆军不主动进攻,明军就更加不会主动进攻了,因此双方的大规模决战,在这之前的好多天里都是没打起来,但是现在,恐怕情况要发生变化了。
  上万鞑靼骑兵南下,非但没有切断唐军的补给线,反而是被唐军的步兵和骑兵联手干掉了四千骑,剩下的鞑靼骑兵也是一股脑缩了回去,没敢继续南下了。
  而运河东岸的一万明军骑兵,也是有心无力,他们倒是想要切断运河补给线,但是第五步兵师和第三骑兵支队,一直都是防着他们,根本就没有动手的好机会。
  再说了他们也是没有什么自信,鞑靼那些在马背上的骑兵都是惨败于伪唐贼军之手了,他们虽然觉得自己实力也不错,但是却也不认为会比鞑靼骑兵强太多。
  鞑靼骑兵败了,明军骑兵有心无力,这也就是宣告正德皇帝苦心谋划的战略遭到了彻底失败!
  怎么办?
  正德皇帝最近两天也是愁容满面,他也是第一时间接到了梁山集战役的战报,鞑靼人这一次倒是主动向他说,但是明军也是有侦骑的啊!
  如今以安平镇为中心,尤其是安平镇以南的区域里,三方的侦骑那是多的很,而侦骑都是跑得飞快,想要逮住难度非常大。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说,方圆数十里内的状况,对于三方将领而言其实都是透明的,当然了,这只限于大规模行动,如果只是几百几千人昼伏夜出,也是有可能躲过对方侦骑的。
  但如果是几万人的大规模行动,那基本是别指望能够躲过侦骑的耳目了。
  几万人的行军队列,那至少是蔓延好几公里呢,而此地又是平坦地形,只要侦骑不是傻子都是能够侦查到大概的情况,当然了,想要知道的多详细那就是不可能的了。
  至少目前明军和鞑靼人都是不知道,在后方控卫后勤线的唐军,那是整个大唐陆军里都是最顶尖的王牌部队第五步兵师,他们还以为遇上的第五步兵师只是普通唐军主力呢。
  不过现在的情报侦查,也是没有了多少意义了,因为大家的主力都是摆在这里,就不怕你的侦骑来刺探,比如趟军,人家十万大军光明正大的摆在安平镇外,你明军有本事反攻过来啊,或者鞑靼人你有本事就主动打过来啊!
  他们敢吗?
  不敢,所以他们只能是在打击大唐后勤补给线的注意,可惜的是还失败了。
  而现在,轮到大唐的主力部队展开自己的行动了。
  准备多时后,雷万陆军中将正式向李轩报告,部队对战场的地形侦查、敌军部队的详细侦查、预定的炮兵阵地,弹药储备都已经是准备完毕,甚至连准备救治伤员的军医院都已经是设立完毕。
  而这也就是宣告着,大唐陆军主力部队已经是可以正式展开对安平镇的进攻了!
  既然准备妥当了,那么李轩也是没有矫情,直接下令部队展开进攻,而他也是会亲临前线!
  李轩安平镇都来了,自然是不会坐在后方看戏,虽然他也不可能和前线的军官那样直接上前线厮杀,但是他依旧会前往前线,而这一次,不仅仅是督战,他要亲自指挥十万大军击败正德,统一华夏!
  这,将会是一场皇帝对皇帝的对决!
第0877章
他,正德,不允许!
  五月十四日早上七点,安平镇外,一身戎装的李轩出现在一个小山头上,身后跟着一大群文武重臣!
  雷万、郝柏年、方希同、曾子文、钱梦久、王文华等文武重臣都在,而普通的将领和官员们就是更多了,小小的山头上,拥挤着数十人,而且一个个都是身份不俗。
  如果这年头明军有那种射程达到好几公里的远程重炮,还是榴弹的话,一炮打中这个小山头,就能够报销大唐王朝超过半数的文武重臣。
  可惜的是,这种远程重炮明军可没有,就算是能够打出这么远,也是无法命中。
  别说明军了,就算是唐军都没有这种可以打出好几公里,还能够准确命中的远程重炮。
  这年头个观瞄设备太过落后,而且火炮和炮弹的工艺水准也是决定了,就算有观瞄射程,瞄准了也打不中。
  如今唐军的火炮,有效射程普遍在五百米以下,哪怕是海军的那些二十四斤的加农炮,其有效射程也只有这么一点。
  在这个命中率低的吓人的年代里,讲究最大射程几乎没有任何意义,有效射程才是唯一衡量火炮射程的标准。
  要不然的话,李轩也是不会带着怎么多文武重臣临近前线亲自指挥作战了!
  在李轩的前方,是密密麻麻,几乎漫山遍野的十万大军!
  除了第五步兵师、第三骑兵支队、第九步兵师之第二十七步兵团以外,剩下的第三军、第四军、近卫军的所有主力部队尽数在此。
  这里头,不算近卫军一万五千人的话,陆军方面光光是步兵师就有四个,分别是第六步兵师、第八步兵师、第九步兵师、第十一步兵师,混成团四个,分别是第一混成团、第四混成团、第九混成团,而这三个混成团,也都是清一色的主力混成团,等同数量下,战斗力是不逊于几个主力步兵师的。
  此外还有突击营四个、重炮营五个。
  总兵力达到了九万余人,号称十万兵力那是一点都不虚的。
  众多兵力,一共辖有五斤、九斤野战炮约两百五十门,其中九斤野战炮就是达到了六十余门。
  辖有二十四斤、四十八斤重型短管榴弹近百门。
  至于两斤、三斤的散弹炮就更多了,统计火炮的时候,如今大唐陆军已经是不再专门把这些步兵支援散弹炮列入其中了。
  现在,只需要他的一个命令,前方的十万大军就会对前方的明军发动猛烈进攻!
  而对面的明军,也是早早发现了对面唐军的异动,也是早早就开始排兵布阵,而对面的明军数量同样不少,甚至还要更多一些,估计数量已经是达到了十一二万人。
  明军的庞大步兵方阵一个接着一个,同样是漫山遍野,同时他们还依托修筑出来的营寨、固定防御工事布防,同时根据侦骑的侦查,明军那边虽然主力是十一二万的正规军,但是也是动员了大量的青壮,至少有好几万人。
  这些青壮不用说也知道,应当是用来修筑工事,必要时候也是拉出去当炮灰消耗唐军的子弹和炮弹的。
  虽然说明军上下已经是形成了共识,卫所兵已经不堪用,临时征召的青壮就更不顶用了,但是兵力缺乏的时候,这不好用也是只能拉出来了,再不济,也能够消耗对面伪唐贼军的子弹和炮弹不是。
  只要青壮能够消耗对面伪唐贼军的弹药,那么就不亏了。
  明军兵力庞大,但是相对而言,火炮就要少得多,哪怕是正德皇帝已经是把整个北方的火炮都是一股脑集中在一起,也是在过去大半年里加紧铸造了一部分的火炮,但是在数量上依旧无法和唐军相提并论。
  这一战,正德皇帝所集中起来的五斤以上的野战炮,大约只有一百多门,而且其中大部分都是五斤野战炮,九斤野战炮只有零散的几门,少部分是七斤野战炮。
  至于短管重型榴弹,明军方面还没有大规模的装备。
  不过明军也是知道自己在重型火炮方面的短板,所以他们大规模的装备佛郎机炮、碗口炮等散弹炮,这些散弹炮的数量,比唐军这边装备的要多。
  如今双方大军已经是摆开了阵势,李轩亲临战场,而正德皇帝也是不顾体力不行,执意亲临前线督战!
  正德皇帝这边的派头,比李轩那边更大,各种皇帝专用的仪仗都是摆了出来,而他更是乘坐了一抬三十二人抬的龙轿!
  这也不是正德皇帝想要显摆,而是今天这一战意义重大,他必须彰显出自己的皇帝威仪来,然后让大明将士们看到,他,大明王朝的皇帝,正在前线和他们一起奋战。
  他才是华夏大地里唯一的皇帝,大明王朝才是华夏唯一的合法朝廷!
  而对面的伪唐贼军,伪帝李轩,不过是跳梁小丑而已!
  因此,在威仪上,他是绝对不能输给对面的伪帝李轩的!
  下头的人早已经是报告,伪帝李轩也是亲临前线,并且就在数里外的一个小山头上面,远眺的话,虽然看不清楚人,但是依旧可以看到对面山头上的一群伪唐官员中间有一个身穿黄袍的人。
  看不清楚相貌和年纪,但是那一身黄色的龙袍却是让人在数里之外就是能够一眼就看的出来,那绝对是伪帝李轩。
  因为对面的伪唐贼军里,除了伪帝李轩外,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敢穿黄色的衣服!
  就和他正德皇帝一样,现在的他虽然也是一身盔甲戎装,但是整体上依旧是金黄色的,而整个明军阵列里,除了他,不会有第二个人这么穿。
  这将会是一场皇帝对皇帝的对决!
  而今天,只有一个皇帝能够活着离开此地!
  正德皇帝已经是早已经做好了打算,今天这一战,要么是一战击溃伪唐贼军主力,要么是己方战败,而如果战败的话,那么他也是逃无可逃,最后的下场就是死在沙场上。
  如果战败了,不仅仅是整个山东,甚至是整个北方,包括紫禁城在内,都将无法抵抗唐军的后续进攻,就算是他逃了,有能够逃到那里去?
  所以,倘若是战败了,他不会逃,他将会死在这里,而到时候不仅仅是他,在场的所有臣子,都得陪着他一起死在这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