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6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5/1597

  他们在那里?
  为什么自己的人更多,但是自己却是落入被多数唐军骑兵围攻的局面?
  他们不懂!
  然而这些深陷围攻的鞑靼骑兵并不知道,他们的绝大部分战友们,此时也是一头雾水!
  他们冲上来了,但是对面的唐军骑兵队形却是非常的密集,几乎是肩并肩冲上来的,而己方的骑兵之间的间隔却是非常的大,而这也就导致了,鞑靼骑兵冲上去的时候,作战宽度要远远超过唐军骑兵!
  而这也就意味着,实际上这个时候,最前排的相当多一部分的鞑靼骑兵,并没有和唐军骑兵交上手,只能是无所事事的从一旁掠过!
  唐军骑兵如同一道密集的骑兵墙一样,冲入了零散的鞑靼骑兵!
  由此造成了一种非常怪异的局面!
  鞑靼骑兵数量更多,甚至是唐军骑兵的三倍以上,但是实际上和唐军骑兵交手的鞑靼骑兵,却是不足五分之一。
  而这,也是大唐骑兵骑墙冲锋战术的核心优势了!
  在单位面积内的交战里,大唐骑兵总能够集中比敌军传统骑兵更多的骑兵,从而创造战术上的兵力优势!
  再通过更加密集的队形,保持一致的阵型,利用集体作战的力量来补充骑兵自身素质上的劣势!
  而这种战术,在大唐骑兵的众多交战里,尤其是大规模的冲锋对决里频繁立功!
  在大唐骑兵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如果是单骑对单骑,大唐骑兵对上明军专业骑兵,那是必败的结果!
  那是数十骑对数十骑,如果对方足够灵活的话,那么大唐骑兵也是败多胜少的局面。
  但是当战役的规模继续扩大到数百骑的规模,那么大唐骑兵往往就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
  这是因为在小规模作战里,更多的是依赖骑兵的自身的个人战斗力,而大唐骑兵的单兵作战力,说实话是不如明军的边军骑兵精锐的。
  如果是大规模作战的话,那么依赖的则是集体作战,个人的作用就会被迅速缩小。
  这也是大唐骑兵,总是喜欢把骑兵集中起来使用的原因!
  第三军各部队都是拥有骑兵部队,但是每逢大战的时候,除了给各部队保持必要的侦骑外,主力的骑兵营、队,往往都是会被集中起来,然后建立骑兵支队。
  这是因为大唐骑兵自己也是知道,小规模的骑兵交战,他们根本占不了什么便宜,但是如果是大规模的骑兵交战,那么他们就能够占据绝对的优势。
  明军最近几年也是意识到了这个倾向,所以明军骑兵最近一两年也是不和唐军打大规模的骑兵对决了,而是更加喜欢通过小规模的侦查、骚扰作战,尽可能的缩小骑兵交战的规模,来改变这种劣势。
  但是鞑靼骑兵却是没有和唐军骑兵交战过,这一次,还是他们首次和唐军骑兵交手,而且一打就是大规模的骑兵对决。
  这也就造成了,纵然鞑靼骑兵拥有总兵力上的优势,但是实际打起来,却是让交战中的鞑靼骑兵处于了局部兵力劣势的尴尬局面。
  而这样会导致什么?
  自然是导致鞑靼骑兵大量死伤!
  在这种大规模的骑兵交战里,任凭你骑术再好,也是挡不住前仆后继的马刀!
  这种残酷的骑兵对冲作战,和步兵里的肉搏作战一样,在短时间里就会产生大量的伤亡,倘若双方实力相当、战术相当,那么就会是一种单纯的消耗战,但是如果双方的实力不对等,那么弱的一方立马就会崩溃。
  鞑靼骑兵弱吗?不弱!
  鞑靼骑兵少吗?不少!
  但是不弱不少的鞑靼骑兵,此时此刻却是被只有区区一千八百骑的大唐骑兵压着打。
  这一幕,别说普通鞑靼骑兵感觉到不对劲了,就连后方的布日古德也是感觉到了不对劲!
  这情况,实在是太过诡异了,这仗打的和之前冲锋唐军步兵方阵的时候一模一样,都是诡异的很!
  再继续这样下去,恐怕又要死伤惨重了,布日古德心中冒出了这个想法后,再一次果断的下令撤退了!
  如今局势如此诡异,继续打下去恐怕会死伤惨重,布日古德觉得有必要先撤退一二,后续再考虑如何作战的事。
  但是布日古德虽然下令撤退了,但是骑兵之间的作战,可不是单纯的骑兵进攻步兵。
  骑兵进攻步兵的时候,只要情况不对,那自然是想走就走的!
  但是骑兵和骑兵之间的对决,尤其是双方还是高速对冲,那就不算是想走就能够走的,除了左右两侧没有参战的骑兵能够从容撤退外,中间和唐军骑兵作战的鞑靼骑兵,就算是想要撤退,那也得先冲过去再说。
  高速冲锋之下,他们除了硬着头皮继续冲下去,根本就停不下来,甚至连转向都无法办到,左右都是唐军骑兵,你说他转向能够转到那里去?
  瞬间,冲锋之中的鞑靼骑兵就是变成了三个部分,左右部分的鞑靼骑兵,通过了细微的转向,就是脱离了双方的战斗,但是中间部分的鞑靼骑兵却是继续和唐军骑兵交战!
  双方就如同两把矛头一样,直接对冲而过,在双方对冲的路上,留下了一地的骑兵尸体和悲鸣的战马!
  不用多久,卢愚之率领的骑兵,就如同利箭一样从鞑靼骑兵的阵列里穿透而过,而残存的鞑靼骑兵也是终于冲了出来。
  但是此时,后方的布日古德却是怒目而视!
  这一番对冲,至少有一千多骑兵没能冲出来,如果再算上之前折损在唐军步兵方阵里的将近三千骑,他今天,不,应该说是在过去短短一刻钟不到的时间里,他就已经是折损了四千骑了!
  虽然心中满是愤怒,但是他也是知道,今天不能继续打下去了,谁知道对面的唐军还有什么手段没拿出来!
  “我们走!”布日古德深吸了口气后,直接下达了最后的撤退命令!
  看着鞑靼人剩下的五千多骑兵绝尘而去,卢愚之也是松了口气!
  刚才的一番对冲,他的第三骑兵支队也是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固然是杀伤了一千多鞑靼骑兵,但是自身的死伤也是超过了四百!
  一千八百骑,只剩下了一千四百不到!
  如果对面的鞑靼骑兵不死心,再对冲几次的话,固然能够对鞑靼骑兵造成多几次的杀伤,但是自己的第三骑兵支队,恐怕也是要彻底打残了。
  如今鞑靼骑兵主动撤退了,他也是没有率领骑兵继续追击,继续追下去的话,恐怕会遭遇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时候,陈科桥也是带着第五步兵师的军官们骑马过来汇合!
  “卢兄,刚才的骑兵对决,堪称以少胜多的典范啊,今天,你们第三骑兵支队,可是大大涨了我们大唐王师的威风啊!”陈科桥到了卢愚之面前后,是毫不客气的给了他一顶大帽子!
  卢愚之哈哈一笑:“这算得了什么,倒是陈兄你以万人步兵迎战,却是能够杀伤敌骑数千,这等战功,卢某那是拍马也赶不上啊!”
  陈科桥道:“好了,你我也别相互吹捧了,走,到船上去我们好好的聊一聊,海军的林多义还等着我们呢!”
  陈科桥口中的林多义,乃是海军运河舰队司令,海军少将衔,乃是这一次北上作战里,海军配合陆军作战的主要负责人。
  这一次,他是亲自坐镇运河舰队第一分舰队,配合第五步兵师作战。
  这两个主将到停泊在运河上的船上,和海军的林多义会面去了,不过第五步兵师和第三骑兵支队的其他将士们却是没有闲着。
  他们一方面是要救治己方的伤者,另外还要俘虏那些残留在战场上鞑靼俘虏,然后还要处理一批很重要,足以让所有大唐骑兵将领都要流口水的战利品,那就是战马。
  此战唐军战果丰厚,缴获的战马可不在是少数。
第0876章
皇帝对皇帝的对决
  梁山集战役里,鞑靼人先后死伤不下四千骑,其中的不少战马虽然死伤了,但是也有至少上千匹战马是完好的,而这一千多匹马自然就成为了大唐陆军的战利品,不用多久,这些战马就会成为大唐骑兵的战马,重新出现在战场上!
  而且第三骑兵支队在后续搜索的时候,还在附近发现了一个马群,那是鞑靼人的马群。
  鞑靼人作战,那都是单骑双马甚至三马的,在正式作战之前,骑兵们会乘骑状态最好的战马作战,而剩下的马匹则是会在后方安排人照看。
  鞑靼人走的匆忙,虽然带走了大部分马群,但是还是有一个马群没来得及撤退,被第三骑兵支队给追上并缴获之,当场就是缴获了完好无损的马匹达到两千多匹。
  这两千多匹马虽然对于鞑靼人来说,并不是最好的乘骑战马,只能算是二等马,都是用来驮运物资以及乘骑赶路的,但这是对于鞑靼人而言,对于大唐陆军而言,这些马匹却是能够充当乘骑战马的。
  鞑靼人不缺马,所以他们选拨战马的要求更高一些,状态稍微普通一些,就只能是充当托马或者是普通的乘骑马了。
  但是大唐陆军缺马啊,尤其是缺乘骑用马,因此只要质量过得去,那么都会充实给骑兵,充当骑兵乘骑用马。
  你想啊,早些年的时候,大唐骑兵甚至都是被迫用西南马充当乘骑用马,后来缴获的多了,并且也是在民间收集了一部分,这才是勉强凑出了几千匹的乘骑用马。
  现在一次性缴获了一千多匹状态最好的蒙古马以及两千多匹次一等的蒙古马,这就相当于能够让大唐骑兵多增加三千多骑!
  这一仗,纵然是死伤不小,但是在李轩看来却是赚了,而且是赚大了!
  当梁山集战役的战报送到李轩手中的时候,李轩露出欣慰的表情点了点头,很少见的当着臣子的面,直接就是道:“陈科桥和卢愚之做的好,狠狠的打击了鞑靼人的嚣张气焰!”
  一般情况下,李轩可是很少当这外面的面评价臣子的,而现在,却是当着臣子们的面,直接夸赞陈科桥和卢愚之,这在众多人听来,恐怕下一轮的晋升中将,恐怕陈科桥和卢愚之也要名列其中了。
  “此战的胜利,来之不易,全赖第五步兵师和第三骑兵支队将士们的英勇作战,尤其是在战斗中死伤的将士们,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这一场胜利,所以后续的抚恤、封赏务必要做好,切不可寒了将士们和家属们的心!”
  李轩想了想后,又是道:“再让朝报司大力宣传,好让世人们知道第五步兵师和第三骑兵支队的赫赫功绩,让世人知道我大唐王师的战力无双!”
  李轩的话还没有完,而是继续道:“此外,卢愚之也是上折子说,以目前我大唐骑兵的特性,大规模作战远比小规模作战更加有利,建议编成更大规模的骑兵编制,所以枢密院这边要跟进,朕以为,后续骑兵部队里的骑兵营应当扩编为骑兵团,骑兵团直辖骑兵队,同时每个骑兵队效仿近卫军骑兵部队,要做到每个骑兵队不少于一百五十骑,编成三个骑兵排作战,这样可以确保每个骑兵团的兵力不会少于六百五十骑。”
  李轩之所以想要对骑兵编制进行变动,一方面也的确是因为卢愚之所说的目前骑兵营的编制过小,难以满足作战需求,而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缴获了三千多匹鞑靼人的马匹,有了这些战马,后方训练多时,就等着战马的新手骑兵就能够得到战马,然后直接编入各骑兵部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5/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