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5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78/1597

  这些船只到时候就算是沉没了,海军方面也不至于太心疼。
  要知道现在的巡洋舰,船体加上舰炮一艘可是要十几万两银子呢,即便是便宜的护卫舰,那也要大几万两银子呢。
  而武装商船的话就便宜多了,船体便宜,舰炮也不多,哪怕是三百吨左右的武装商船,一艘下来,顶多两三万两银子就搞定了。
  当然更关键的是,大唐海军里的武装商船,大部分都是沙船、广船、福船等船型,而这一次抽调给各内河舰队的,则是沙船、广船这些适合内河、近海作战,吃水浅的船只。
  第一次冒险成功后,长江舰队打算再接再厉,在三天后把剩下的十四艘武装商船也是集中了起来试图闯过扬州炮台。
  同样是选择在了夜晚,同样也是选择了在雨夜。
  但是这一次明军水师也是有了准备,竟然是丧心病狂的准备了两百多艘各种小船发动了火船攻势,并配合扬州炮台进行了猛烈的攻击。
  等到了第二天天明的时候,闯关的武装商船虽然成功通过了扬州炮台,但是损失却是要比上一次要大,沉没了足足四艘之多,而且剩下的大多也是带伤。
  面对这个结果,长江舰队的人却是松了一口气,沉掉了四艘,但是总算还有十艘成功过关啊。
  这加上数天前成功闯过的十艘战舰,这样一来,大唐海军长江舰队在长江干流,就拥有了二十艘武装商船可供作战了。
  同时长江舰队也是在金陵城等几个长江南岸的诸多城市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造船行动,虽然了造的都是一些中小船只,以数十吨为主。
  经过两次的闯关之后,再加上自行建造的内阁船只,长江舰队已经是勉强在扬州以西、湖口以东的长江流域里集中起来了可堪一战的实力了。
  而这些战舰,对大唐王朝后续的作战,作用是非常大的。
  至少有了,这些战舰的支援,陆军后续的渡江作战计划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没错,大唐王朝已经是筹备着发动渡江战役了,不过渡江战役比以往的传统作战不一样,渡江是难点,而后续的补给更是大麻烦。
  所以陆军方面目前还是非常的谨慎,只是在做前期的规划,但是具体什么时候能够发动渡江战役,那就是要后续的具体情况了。
  对于这些军事上的事情,李轩现在已经不怎么具体干涉,而是只把控整体上的方向。
  李轩对军方提出的要求很简单,一个是守住长江以南地区,第二个就是寻找机会发起渡江战役,夺取江北。
  尤其是扬州和安庆这两个钉子,是必须拔掉的。
  这两个地方不仅仅是大唐王师北上的障碍,更是会随时都威胁到长江以南的安全,这两个地方,就跟两把刀子一样,顶在大唐的柔软腹部,让大唐王朝时刻都能感受到威胁。
  不过李轩虽然给军方提出了任务。
  但是军方准备完成这个任务,那就不是李轩所关心的事了,打仗这种事,还是需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处理,而他,还有着一整个帝国的诸多事务等着他处理呢。
  陆军和海军虽然已经想要发动渡江战役,但是这种规模庞大的战役,一时半会是发动不了,按照往年的管理,至少在秋收之间是不可能发动的。
  在如今这个雨水纷纷的季节里发动大规模作战,那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与此同时,长江北岸的明军,也是在持续囤积实力,安庆和扬州更是被明军当成了要塞进行经营,兵力是越来越多,明王朝不仅仅是在江北之地征召兵力,已经是开始有着不管不顾的,从北方抽调大量兵力南下了。
  甚至是边军都是开始大规模抽调了,为了腾出边军的兵力,正德皇帝甚至是捏着鼻子,答应了俺答汗的互市请求,用以缓解边镇的压力。
  而北方俺答汗在去年在边镇碰了个头破血流之后,也是发现,这些明军竟然是比以往更加难打了,这硬啃不下之后,而正德皇帝又是答应了他的互市,所以也是见好就收。
  初步稳定了北方边镇后,正德皇帝开始抽调大量的边军南下,几乎是把边军的半数都是抽调南下。
  至于山东、河南两省的新编练的新军,更是被抽调了一空,即便是陕西、山西等地的新军,也是很多被抽调。
  再加上新编练的京营。
  正德皇帝是打算在江北囤积至少二十万大军,号五十万大军!
  而且这二十万大军里,至少五万人是边军,其中还有八千是最精锐的骑兵,那些步兵们,大多也是换装了大量枪炮的部队。
  另外有北方各省支援来的新军大约六万人。
  安庆、江北自身的新军约四万人。
  剩下的大约五万人,才是卫所兵和青壮。
  也就是说,明军在江北一地所集中的部队,有超过十五万人都是使用枪炮的新式部队,战斗力强弱不知道,但是枪炮的数量是绝对不少的。
  而这些部队,也是正德皇帝掏光了老底才凑出来的,为此,他甚至不惜是在整个北方都开始征收平贼饷,然后也是效仿张岳,在部分区域设立关卡,开始收取商税。
  大臣们自然是清一色都反对的,但是这个时候的正德皇帝,那里还管得了这么多啊,直接派出麾下的太监进行征税。
  因为正德皇帝很清楚,如果守不住江北,那么大明王朝可就真的要完蛋了,而他就要当亡国之君了,而这样的结果,可不是他正德皇帝想要的。
  而正德皇帝掌控朝堂四十余年,牢牢压制了朝廷中的官员,手腕自然不是普通皇帝能够比拟的,这强行执行起来后,这收取的税收竟然也能够勉强维持住前线部队所需的军费。
  当然了,这个所需,其实也就是几百万两银子而已,而这个数字对于一支大量装备枪炮的军队而言,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实际上不管是江北总兵、凤阳总兵等前线的将领们,都已经是开始自行就地征集军费了。
  他们的学习对象自然是张岳,人家张岳这么干好几年了,也没见造成什么太大的后果,而且是拥兵自重,败仗打了不少,但是却依旧是升官发财。
  这样的成功例子,所以会引来他人的学习,俞大猷就是其中之一。
  而他们的学习对象,张岳湖广那边的张岳,也是和往常一一样埋头搜刮钱财,编练他的督标。
  而在督师四川之后,获得了四川财力支持的他,其麾下督标的规模是快速膨胀,自从衡阳、长沙惨败后,如今已经是过去了一年半了,张岳的督标不仅仅是恢复了原有的兵力,更是把规模扩充到了十万人。
  再加上他麾下的练军四万人,兵力也有十四万人。
  江北、湖广两地加起来的明军,总数是达到了三十五万的,而其中装备枪炮的新式军队,就超过了三十万,人家明王朝的官方口径是,在长江北岸官军有雄狮百万!
  但是战斗力嘛,反正是没人认为他们在同等数量下打得过对面的伪唐贼军,如今明王朝君臣所希望的也只是他们能够守住长江北岸而已!
第0814章
挺直了腰杆的内阁
  明军在长江北岸陈兵数十万,而且还有炮台、水师助阵,这也就让大规模的渡江行动变的困难无比。
  兵力派的少了没什么太大的作用,说不定还有可能遭到绝对优势明军的反扑,而大规模的渡江作战,也是难度重重。
  毕竟长江可不是小河流,中下游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宽度超过数千米的,渡江需要绝对优势的海军进行掩护。
  而这个掩护还不仅仅是指部队渡江本身,更是代表着后续的补给通道。
  要不然的话,哪怕是有十万大军渡江了,但是人家明军水师直接封锁了登陆点附近的长江航道,就足以切断渡江补给的补给通道了。
  而对于严重依赖后勤补给的大唐陆军而言,被截断补给线比面对数倍强敌更加严重。
  这也是可以从大唐陆军过去几年的作战里看的出来,除非了死守孤城的作战,要不然的话大唐陆军一直都是避免己方的补给线被切断的,而一旦被切断的话,前线作战部队往往就会陷入极大的危机。
  而这也是,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大唐陆军明明是有机会趁着明军立足未稳大举北伐渡江,但是却止步于长江的重要原因。
  无他,无法保障后勤补给线而已!
  当然了,这也是和目前大唐王朝占据了较大的战略优势有关系,现在的大唐王朝已经是改变了初期的诸多冒险策略,而是采取了稳扎稳打的战略。
  比如攻打江南,实际上当初拿下南昌和抚州之后,实际上就已经可以开始大规模进攻江南了,但是大唐陆军却是主动的停止了大规模的进攻,而是一直把战线稳定在江西。
  里头很大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后勤跟不上,陆军方面想要稳扎稳打。
  如今也是如此,渡江北伐是必须的,但是渡江北伐之前,大唐王朝方面需要做好全面的准备,然而一旦大唐王朝做好了准备,那么即将发动的渡江战役将会是全面的,而且其战略目标也绝对不是仅仅局限于打下安庆和扬州,而是准备一口气把整个江北甚至中原之地都给拿下的。
  这是为了避免打成拉锯战,彻底把北方省份给打烂了。
  虽然现在北方还处于明王朝的掌控之下,但是大唐王朝的君臣们却已经是把整个华夏之地都是视为了囊中之物,就和之前的江南一一样。
  当时的意见就是,江南要打,但是要快打,速战速决,一战定乾坤,避免反复的拉锯战把繁华江南给打烂了。
  现在对于北方诸省,大唐君臣们大体上也是保持了相当的态度。
  北伐是必须的,但是最好是通过一场或者数场的战略决战,尽可能的一战定乾坤,避免对北方省份产生太大的破坏。
  所以对于渡江北伐,大唐王朝并没有着急,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准备着,海军方面持续加强长江舰队的实力,以确渡江的安全。
  而陆军方面的准备工作更多!
  例行的御前会议上,曾子文正在给李轩回报着近期的陆军准备工作:“目前我们已经是抽调了第一军、第二军以及第三军里的精锐工兵,组成了舟桥营,正在钻研、训练快速搭桥浮桥、临时码头的技术,目前已经是成功试验搭建了一座程度五百米的浮桥,整个过程只花费了两天时间,其宽度以及承受能力,可以直接让我军的九斤野战炮亏啊苏通过。”
  陆军最近正在抽调大量精锐工兵部队,寻找在长江上快速搭建浮桥以及临时码头的办法,你得知道,陆军部队是有着众多重型装备和无数物资的,弹药粮食之类的物资都还好说,直接散装摆渡即可,然而众多沉重无比的野战炮,马车之类的东西,如果通过船只运输的话,也不是不可能,但是装卸作业定然是非常麻烦的。
  为了让大量的部队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度过长江,而且还是携带重型火炮和大量弹药一起过江,不管是临时码头还是浮桥,都是必须的。
  同时陆军方面也是在持续补充加强各部队的兵力。
  只听曾子文继续道:“,在上个月,第三步兵师也是已经完成了整编,今年七月份之前,现有各部队都将会完成整编任务,同时除了第四步兵师外,其余各部队将会恢复齐装满员。”
  之所以把第四步兵师单独列出来,那是因为第四步兵师一直都是在云南作战,不管是物资还是兵员补充都是困难无比,而且云南方向的战事也不怎么重要,所以大唐王朝那边对第四步兵师的补充力度也是不强。
  这一次的整编,第四步兵师虽然也搭上了顺风车,不过只是完成了整编,然而装备和人员的补充依旧困难,所以编制虽然整编完毕,不过依旧大量缺乏装备和人员。
  最近两年来,第四步兵师空有步兵师的名头,但是实际兵力从来都是没有超过万人,远远不如其他步兵师的一万四五千人最有。
  而且这万人部队,很多都是分散在云南各地弹压那些土司们,真正用来和明军作战的部队,不会超过五千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7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