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5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1597

  当然了,这种合作模式,陈家只是出钱的那个,研发还得依靠皇家军用干粮厂,但是陈家不在乎出钱啊,他们只在乎能不能学到东西,然后在乎的是能不能和皇室产业以及军方搭上关系啊。
  如果能够把这个军用干粮搞出来,然后陈家也就顺理成章的将会成为军方的供应商之一,而且还是不可代替,相当特殊的供应商之一,和现在的普通军用粮供应商有着极大的差别。
  陈家,也算得上是在大唐王朝崛起,并扶持工商发展,尤其是工业发展的这一次浪潮里,最典型,同时也算得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代表了。
  但是陈家,也绝对不是唯一的家!
  广州南城郊,珠江河畔,耸立着一家庞大的造船厂,这家造船厂在临近河岸的地方,数个庞大的船坞里正在有着多艘庞大的木船正在施工着,其中一艘的船体已经大体完成,其船体和现在流行于东南亚海域里的福船、广船甚至是西洋人里的盖伦船都有所不同。
  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体型修长,只看这外表就是知道,航速慢不到那里去。
  这艘船,自然不可能是什么普通的民用船只,而是大唐海军舰政部,结合了各类东西方船型,专门为了海军设计出来的三等巡洋舰,并且是三等巡洋舰的三号舰。
  而承建这艘三等巡洋舰的造船厂,自然也是嫡属于工部的广州造船厂了。
  而在广州造船厂的隔壁,却还是有着另外一家规模小一些的船厂‘沙面造船厂’,其规模虽然小,但是里面的几个船坞同样也是有着众多工匠忙碌着。
  沙面造船厂,乃是徐炳福的产业之一。
  而徐炳福,就是当年最早主动向大唐海军供应船只的人,这个人名下不仅仅拥有三家造船厂,而且还拥有一支规模庞大的内河船队。
  最近两年得益于大唐王朝扶持工商,打通了西江航道,同时因为工商业发展迅速,这西江上的航运,乃至整个珠江水系的内河航运业也是蓬勃发展了起来。
  根据商部那边的统计,来往珠江流域的内河民间船队的规模,已经是比宣平二年增加了足足一倍,而且依旧无法满足现在的货物运输需求,大量商人,不管是拥有大型航运公司的大商人,还是说只有一艘两艘船的小商人,都是铆足了劲头,尽可能的购入更多的船只,用以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样一来,也就直接刺激了造船业的发展!
  这家沙面造船厂,也是徐炳福名下的三家造船厂里规模最大的一家,在过去的两年里,规模足足扩大了两倍多,但是依旧供不应求,而且因为隔壁就是工部直属的广州造船厂,当看到了广州造船厂里的那些超大吨位的船坞以及大型专业的造船机械设备后,徐炳福也是不由得动了这个心思。
  此时,沙面造船厂里,徐炳福和造船厂里的管事,同时还有几个兄弟叔伯们是一边喝着茶,一边说着!
  正在说话的乃是一个留着长长的山羊胡须,年龄足足有五十多岁的富态男子,只听他用着不紧不慢的话道:“如今我们船厂的势头正好,还有二十几艘的沙船等着我们做呢,正是再建多几个船坞,多请一些熟练工人,抓紧时间扩大规模的时候,开建五百吨甚至千吨船坞的话,对资金的压力太大了,而且这大船坞没有个一年半载根本建不起来,而且就算建了,到时候有谁找我们订这么大的船?”
  “现在各大船行要的是数量大,吨位两三百吨的沙船、广船,也没听谁说要订这种五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大船啊,而且这种大船,我们以前也没有造过啊,这能不能造出来还是两说呢,风险太大了!”
  “倒是这机械设备可以适当的买一些,但是这机械设备昂贵无比,听闻隔壁的广州造船厂,光光是今年增添的机械设备,就花费了不下五万两之巨,我们这小身板的,纵然有点小钱,但是怎么能够和官家相比,这买的少了,作用不大,但是买的多了,恐怕这钱就周转不过来啊!”
  听着这个叔伯的话,坐在主位上的徐炳福听罢后,却是露出坚定无比的神色道:“这船坞必须建,机械设备也必须引进!”
  “订单的事不用担心,我打听过了,皇室产业科已经在筹划着组建皇家海贸公司,他们已经放出了风声,到时候他们最少会订购二十艘以上五百吨以上的大船,甚至还会订购千吨大船,现在官办的广州造船厂连军舰都造不完,只要我们能够及时把船坞建起来,把设备准备好,抢到一部分订单是轻而易举的!”
  言罢,他看向了众人:“未来将会是属于千吨大船的时代,现在不提前准备,到时候想要追赶可就晚了,我们徐家,必须抓住未来!”
第0753章
徐炳福庞大野心
  在任何时代,都是不会缺乏和陈家,徐家这样具备前瞻性的商人,这些人,有些是死在了沙滩上,而有些则是闯出了一条血路,从而赚的盆满钵满。
  从事粮食生意的陈家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而徐家,也尝试着成为其中之一。
  而说起来,这其实也是徐家这样的造船商人想要持续发展起来的必然性,在过去的两年里,因为大唐王朝持续扶持工商发展,大唐治下的工商业发展速度极快,从而也是带动了内河航运业、近海航运业的发展。
  同时也是因为大唐王朝开港通商,也是大大的刺激了远洋贸易的发展!
  而不管是内河、近海还是远海航运的发展,最大的受益者自然是造船业了。
  不管是大还是小规模的船厂,船坞里都是堆满了正在施工的船只,而手中还有大把的船只订单等着完成。
  这也就让众多的造船厂主们为了完成更多的订单,赚取更多的利润,开始大规模的扩张船厂,只不过受限于风险控制的需求,同时目前大量民用船只都是对传统的广船、福船等船型情有独钟,同时因为经济因素,所以他们更加倾向于购入那些百吨或者是两百吨左右的这些中小船只,而且还得是广船、沙船这种即能够内河航行,同时又具备一定近海航行能力的船只。
  而对于那些动辄五六百吨以上,甚至是上千吨的大型远洋商船,除非是实力强大,并且是专门用于跑远洋贸易的商人外,普通的船主是不会花费巨资购入的。
  要知道,一艘可以真正进行远海航行,吨位达到五百吨以上的大船,价格少说也得一两万两银子,而这,还只是用料比较节省的民用船只。
  但是如果是要进行真正的跨洋贸易,吨位越大自然是越好的,不仅仅安全,更加因为带的货物多,利润也更高。
  徐家的沙面船厂,之前的扩张,主要还是集中在加大造一两百吨的中小船上,但是现在,徐炳福却是雄心勃勃的想要进军大船领域,以避开竞争最为激烈的两百吨这个级别的市场。
  现在西江流域乃至整个广东沿海地区,船厂是如同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以往很多只能是躲在地底下偷偷摸摸造船的作坊,也是摇身一变,注册后成为了造船厂,而且这些造船厂往往技术能力还不低,是能够承建一两百吨的远洋商船的。
  在明王朝统治时期因为禁海政策,只能是偷偷摸摸的造船,而能够让他们偷偷摸摸造的也只有是大吨位的远海船只了。
  现在大唐开港通商,以往的各类偷偷摸摸的船厂一下子就是冒了出来抢生意,而订单数最多的百吨到两百吨之间的传统中式硬帆船只,比如广船、沙船乃至福船,价格竞争激烈。
  往年的时候,徐家造一艘两百吨的沙船,毛利能够高达三四成左右,但是现在,已经是下降到了不足两成毛利,而就这,还有众多人抢订单呢。
  也就是现在航运业进入繁荣阶段,船只的订单众多,靠着庞大的数量,各大造船厂还能野蛮生长。
  但是徐炳福却是坚定的认为,这种状况是不可能持续太久下去的,未来几年,三百吨以下的船只,虽然订单数还是不会少,但是利润却是会越来越低,等到那个时候,如果想要转向造大船,就更难了。
  趁着现在利润丰厚,还能够依靠中小船只订单支撑的时候,提前转型,占领三百吨以上的大船市场!
  到时候,当其他人都在激烈竞争三百吨以下的中小船市场的时候,他们徐家的沙面船厂却是能够独占三百吨以上的大船市场,没有了竞争者的市场,到时候利润怎么也不会低啊!
  甚至他内心里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如果自家的沙面船厂能够有五百吨甚至千吨船坞的话,并且拥有建造大吨位船只的能力,那么未来未必不能争取建造海军的船只。
  海军的船只,因为用料,做工方面都要求是超一流的,所以同样吨位的船只,大唐海军的战舰造价,往往是民用船只的数倍以上。
  而价格贵了,这利润自然也就更多!
  同时民用船只的。
  建造一艘军舰所带来的利润,比建造十艘民用船只都还要更多!
  据他所知,目前官办的造船厂虽然有三家,分别是肇庆造船厂,广州造船厂,廉州造船厂,当时肇庆造船厂只能是承建中小吨位的内河船只。
  廉州造船厂也只具备建造五百吨以下的战舰的能力。
  唯一能够建造五百吨以上军舰的只有广州造船厂!
  如果自己能够提前布局,让沙面造船厂拥有了建造五百吨以上船只的能力,恐怕不用自己去争夺订单,恐怕军方都会主动找上门来了。
  一想到未来自己有可能成为大船领域的商船霸主,甚至成为海军主力舰的供应商,他内心的火热就是停息不下来。
  商议了数天后,徐炳福是力排众议,说服了家族里的其他人,准备筹集重资新建三座五百吨船坞,新建一座千吨船坞。
  然后准备花费至少五万两银子购入各类造船的设备!
  为了新建船坞和船厂,他们甚至是花费了大价钱,把右边的大片沿河空地也是给收购了。
  而这些,还只是他们的第一期投资而已,要想建起来一个能够承建千吨巨舰,而且还是野心勃勃想要承建军舰的造船厂,花费的资金可是海量的!
  不过徐家也是实力雄厚,依托自身的船队利润和三家造船厂的利润,总算是勉强能够支撑下来,但是不可避免的,他们也是被迫停止了扩张建造三百吨以下船只的规模。
  这让很多竞争对手大喜过望,认为徐家这是自寻死路,放着轻松赚钱的三百吨以下的造船市场不干,非要去开辟没人干过的大船市场,甚至放眼要造军舰,这不就是找死嘛!
  但是徐家的这些竞争对手们很快就是傻眼了,因为当大唐海军听闻徐家,这个民营第一造船厂竟然是要投入重资建设五百吨以及千吨船坞,并引入大量先进设备的时候。
  在徐家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下,海军内部就已经是对徐家的造船厂进行了摸底考核!
  六月初,当徐家的第一座五百吨船坞正式动工,同时也是向肇庆机械分厂下了一批高达五万两银子的造船设备订单的时候,海军的一个少校就是找到了徐家,并给了徐家一份招标文件,告知徐家之沙面造船厂已经通过了海军的内部初选,准许参与海军在六月中旬举行的军舰招标大会!
  对此徐炳福大喜过望,当即就是带着船厂里的众多工匠以及家族里的核心人士商讨该如何参加这个招标大会,然后一致认定,哪怕是不赚钱,也要抢下一艘军舰的订单下来。
  不过他们也是非常谨慎,三等巡洋舰乃至二等巡洋舰的招标文件他们看都没有看,他们看的乃是三等护卫舰的订单。
  标准排水量达到三百五十吨的三等护卫舰,已经是成为了大唐王朝海军的标准主力军舰,因为技术成熟,造价也是比较便宜,所以海军方面正在大量建造。
  而整个建造计划,海军内部是预备建造至少二十艘以上,以后才考虑升级换代!
  二十艘的三等护卫舰,哪怕是对建造技术要求低一些,不至于和巡洋舰那么苛刻,但是现在大唐王朝里也没几家船厂有这个实力能够承建。
  六月初,徐炳福带着十多人从广州出发前往肇庆,坐船抵达肇庆后,他们先是休整了一番,然后又是仔细审视了一篇他们自己做出来的计划书。
  这参加招标还是头一回,虽然有海军送过来的范本,但是该如何做计划,还是需要他们苦思冥想的。
  在肇庆等了三天之后,他们终于是前往海军统帅部正式参与招标,而到了招标会场后,徐炳福发现除了三家官办造船厂的人外,竟然还有一家和自己一样的民营船厂,这就是他们徐家的老对手,同样是在广州的广和造船厂,而还有一家则是没怎么听说过的鼎盛造船厂,向老对头广和的人打听了后才知道,这家鼎盛造船厂来自香港,但是却是名声不显,据传前身乃是一个地下船厂。
  今天参加会议的众人,彼此都是竞争对手,所以一个个都是神情沉默,哪怕是同为官办造船厂的广州造船厂和廉州造船厂的两方人马,彼此也是不太对路。
  看这架势,徐炳福就知道,今天少不了会有一场恶战!
  今天的招标会,并不是什么暗标,而是明标,同时也不允许各造船厂中途变更参标条件。
  最先开始的,乃是一艘二等巡洋舰的招标,毫无争议的被广州造船厂给拿了下来,而两艘三等巡洋舰的订单,又是被广州造船厂给拿下来一艘,而另外一艘却是被名声不显的香港鼎盛造船厂给拿了下来,这让徐炳福大为惊讶!
  这个香港的鼎盛造船厂,看似不简单啊!
第0754章
海军的野心:战列舰
  因为他有些想不通,这个鼎盛造船厂前身只是一家地下造船厂而已,怎么可能有技术能力承建足足有五百五十吨标准排水量的三等巡洋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