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1597

  要招募工匠,这一点其实说难也难,说复杂也复杂,如果只是普通工匠的话,只要许以高薪,同时再渲染一番大唐王朝的富庶,这些工匠们自然就会兴冲冲的跟他上船,然后来到大唐王朝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唐王朝要的不是普通工匠啊,要的可是真正具备高技术的工匠,那些半吊子可不要。
  毕竟大唐王朝也不是随便什么工匠都需要的,它需要的是真正有技术,而且是技术高超的工匠们,至于说那些普通的工匠,大唐王朝通过这几年的培养,自己都是拥有不少了,虽然对普通工匠也需求一些,但是却是不怎么急迫。
  目前来说,大唐王朝最需要的是能够制造大口径火炮的工匠,同时还需要掌握了铁炮生产,尤其是大口径长身管铁炮生产工艺的工匠,此外大唐王朝还需要以钟表制造为代表的精密加工类的工匠。
  而不管是造炮还是钟表匠等等和机械相关的高技术人才,哪怕是在欧洲也是宝贵无比的人才啊!
  而拥有高超技术的人,说实话在那里都不愁没有好工作,想要让他们不远万里来到远东工作,说实话并不是那么轻易的事。
  不过格德斯却已经是待定了决心,只要找到了这一类人,甭管他愿不愿意,都要强行带来大唐!
  作为一个海盗船长,如果劫掠几个工匠都还做不到,那么他这个海盗船长也就白当了。
  下了如此决心后,格德斯虽然万分舍不得肇庆的繁华,但还是重新回到了广州的贸易区,他要在那里重新招募足够的水手,这样等到了马六甲以及其他殖民地的时候,才能够采取他的备选方案:直接抢人!
  而首选方案,自然是用高薪或者是其他承诺,直接把人哄到手!
  总之能骗一个是一个,能抢一个是一个!
  他可是在落籍的时候跟那些外务部的官员们打了包票的,给他半年时间,他一定给大唐王朝找来能够造大口径舰炮的工匠来。
  在广州贸易区待了三天,招募了足够的人手后,同时也是带上了大量的货物后,就是再一次扬帆出海前往马六甲,招募工匠和做生意是两不耽误。
  至于当一个伟大的二道贩子的计划,则是暂时被他搁浅,现在他的当务之急不是赚钱,而是先把工匠招来。
  等格德斯扬帆出海的时候,李轩也是收到了外务部方面的报告,不过李轩对此却是没有给予太大的关注!
  让格德斯去东南亚甚至欧洲招募高技术的工匠,这只是他为了发展工业而做出的诸多方案之一而已,而且还只是众多备选方案之一。
  为了发展工业,为了造出大口径舰炮以及提高精密加工水平,李轩的主要计划还是以自身培养,研发为主,外力的借助只是次要的。
  因为即便是从欧洲弄来了部分工匠,能够让大唐王朝生产出来大口径舰炮了,但顶多也只是少批量的手工生产而已,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大唐王朝自己努力研发个几年,也能够搞出来了,毕竟现在十四斤的火炮都能够手工小批量生产了,而手工造火炮的原理其实都是差不多。
  既然能够手工造出来二十倍口径的十四斤火炮,那么简单的加厚炮管,造出来十八斤乃至二十四斤的二十倍口径的火炮也是可以的。
  而真正让大唐王朝的下属兵工厂感到棘手的是,是该如何大规模的量产这些火炮,同时该如何大规模的以铁铸量产这些火炮,这两点一个涉及到了机械精密加工的难点,另外一个更是涉及到了更难的材料问题。
  为要克服这些困难,也是没有什么取巧的办法,只能是不断的改进现有的机械,提高加工水平,然后一遍又一遍的测试各种原材料的配方,而这些都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同时需要的是真正的科学人才,而不仅仅是那些依靠经验,一代又一代相传的工匠。
  而目前大唐王朝里,唯一勉强有这样能力的人也就只有幼军营里的学生了!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军营里的科学技术研发能力,李轩是持续不断的对幼军营进行了改革!
  幼军营作为一个单纯的孤儿院培养机构,最开始的目的乃是为了培养忠心于皇室的文官武将,但是现在,却是已经出现了变化,说实话,当时李轩办幼军营的时候,也是没有想到会误打误撞,把幼军营变成一个研发机构的。
  一开始他的想法是在皇家科学院里进行科技研发的,但是让人非常失望的是,皇家科学院里的那些传统工匠们,根本就无法承担先进技术的研发。
  五月中旬,李轩再一次对幼军营以及官办少年学院、高等学院进行了大手术,首先是各地的幼军营从三年级开始,就分设文学班、理科班、军事班。
  这是效仿幼军营总营所做的改变,而的就是根据幼军营里的学生天赋,提前对他们进行专项的培养。
  同时幼军营总营进行拆分,肇庆幼军营总营只保留文科班和军事班,以培养高素质文官、高素质武官为核心,设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各地幼军营的六年级学生们文科班和军事班的继续就读幼军营肇庆总营。
  十二年级毕业之后,文科可以直接授官或者参加会试,军事班里成绩一般的直接进入部队服役,服役后视情况也可以自行报考御学堂,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继续就读御学堂深造。
  肇庆幼军营总营里的理科班则是单独成立皇家理工学院,课程为七年级到十二年级,分设中年级、高年级,各地幼军营的六年级理科生,可直接升入该校学习,同时也向各地少年学院招募高素质六年级毕业生。
  这是一家旨在培养高素质理工人才的专业院校,和国子监里的理学院只是培养具备近代科学常识的文官有着极大的不同。
  同时,各地的官办高等学院,也是进行文理分班学习,取消以往名义上有,但是实际上一个学生都没有的十到十二年级,只保留七年级到九年级。
  九年级之后的理科毕业生,可以报考皇家理工学院!
  而文科生,也可以报考国子监、或者是武学堂!
  这种的拆分,更加有利于集中师资力量,把皇家理工学院办成一所纯粹的理工,并且还是研发为主的预科院校!
  是的,即便是皇家理工学院,在李轩的心目中也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这其实,只是一所拥有高中部的中学而已。
  而少年学院以及高等学院,则是让他们回归到普通学校的道路上!
  再过几年,李轩还会根据情况,尤其是师资力量得到充分的保障后,就会开设官办预科学校,开设高中课程,并且同步开设大学。
  至于皇家理工学院,以后也可以直接开设大学班,成为一所包含初中、高中、大学的学校!
  其实李轩也是很想一步到位,直接把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之类的学校一股脑的办起来,但是这却是不现实的问题,并且这种不现实还不是因为资金、政治等因素,而是师资!
  没有老师,你开个屁的学校啊!
  现在整个大唐,六年级以上的学生不超过两百人,七年级以上的更是只有区区数十人,让他们去当老师根本就无法填补如此庞大的缺口,所以李轩也就只能是一步一步来,先小学,再初中,然后才是高中和大学。
  而皇家理工学院,则是一个例外!
  因为李轩需要他们研发各类技术,哪怕只是一群初中生水平的技术人员,那也比那些工匠们好得多啊!
  对于近代教育上的推进,李轩是不遗余力的!
  同时对于科学技术的扶持和发展,他也是不遗余力的!
  受到之前幼军营里的学生们研发了大量的技术,从而授权给各家工厂,并从中收取专利费的启发,同时目前大唐王朝里也是掀起了一片大办工商业的浪潮,同时蒸汽机也是出现了,工业革命的浪潮即将到来!
  大唐王朝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为此,李轩指示法部制定的专利法,也是在六月初的时候正式颁布!
  专利法规定,对于以前尚未出现的各类技术、产品,发明人可以申请专利,只要通过专利审核,那么该发明人将会拥有二十年的独家专利权,任何人使用这项专利技术,都必须得到专利人的授权许可。
  如果谁敢无授权就进行仿制生产,罚款罚到他倾家荡产!
第0752章
抓住未来
  现在大唐王朝的司法部门,对各类能够罚款的法律条文都特别的喜欢,尤其是地方上的司法机构,对于这种罚款的法律条文都是非常的喜爱,而且执行的相当严格。
  对于现在又出来了一个可以罚款的专利法,那是相当的支持啊,并且一个个都是拍着胸脯说,一定会严格执法,谁要是敢侵犯专利,就把他罚到倾家荡产!
  而相对来说,民间对专利法的态度就是不怎么重视了,虽然说也经过了大唐朝报进行了报告,并对专利法进行了解读,不过关系这事的人其实并不多。
  但是关注的人不多,不代表没有人关注,尤其是那些开工厂的新兴工厂主们,他们比普通人更加注重技术,同样也就更加关注保护技术的专利法了。
  所以专利法刚一颁发,刚挂牌成立的专利局就是收到了上百份的专利申请,而有意思的是,这些专利申请清一色的都是机构申请,并没有个人申请。
  其中绝大部分专利申请都是来自于刚从幼军营里剥离出来的皇家理工学院,都是和各类先进技术有关的专利申请。
  同时申请的还有部分来自于工部下属的各大工厂以及嫡属于皇室产业的部分工厂。
  但是民间申请的数量虽然少,但是却也有!
  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来自肇庆陈家下属的陈氏粮食公司的申请了,他们一口气申请了三份和大米、小麦加工有关的专利,而且其中一项专利就是水力设备里的传动设备。
  他们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机械分厂那边的生产的原装水力设备输出不够平稳,对加工面粉有所影响,所以是花了大价钱请了工匠潜心改进,最后是自己搞出来了一套全新的传动设备,这一套设备能够让水力设备运行的更加平稳,有效提高加工精度。
  本来他们申请专利,也只是想要尝试着申请一二,反正不通过对他们也没有影响,通过了则是更好,但是却是无心插柳,这申请刚递交上去呢,肇庆机械分厂那边的人立即就是找了过来,并且说想要取得这套传动设备的授权。
  而且还是开出了上千两银子的一口价授权费或者是后续这种传动设备售价的百分之十作为分成。
  这个价格,陈家根本无法拒绝!
  而且无法拒绝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价钱给的很高,区区千两银子对于已经拥有了三家碾米厂,一家面粉厂,所生产的精米和精面粉已经是占据了广东近半精粮市场的陈氏粮食公司而言,这并不算什么。
  但是这个机械分厂却是他们不能得罪,相反还要极力拉拢的上游企业啊,他们的工厂里的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采购自机械分厂的,如果得罪了机械分厂,那么这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不过即便算是心里已经是准备打算答应了,但是陈家还是尽力的争取了自己应该有的利益,首先陈家要求机械分厂这边,在一年内不得把这种传动设备出售给其他粮食企业。
  同时后续机械分厂如果改进了碾压米、面粉的设备,他们陈家拥有优先购买权,产品推出后,陈家拥有一个月的独占期,一个月后才能够卖给其他粮食工厂。
  当然了,上述两个限制,工部直属的粮食加工厂不算在内,因为工部直属的粮食加工厂,是不对外营业的,只供应官方和军队,属于内部采购,和陈氏家族没有竞争关系。
  当然了,作为回报,仅仅是依靠一套传动设备的专利授权是不行的,他们很干脆的直接把专利转让给了机械分厂,同时承担了新式粮食加工设备的部分研发经费。
  陈家付出的这些,要的只是一个抢先布局的机会而已!
  就和他们之前所做的那样!
  现在的陈家人还是记得之前他们第一个发现了碾米设备,然后是破釜沉舟花了大价钱引入这些设备,进军粮食加工生意,而作为第一个进军粮食加工行业的家族,现在的陈家的粮食生意可是做的风生水起。
  虽然说他们涉足的粮食总量在整个粮食市场上并不算什么,但是他们买的可都是高附加值,专门面向上流阶层的精米和精面粉。
  普通的大米和面粉经过这么一道精加工,价格是成倍的往上涨啊,而这也就代表着,利润也是好几倍啊!
  说起利润之高,普通的粮商是和他们无法比较的!
  赚了大钱的陈家也没有坐吃山空,而是继续大规模投资扩建工厂,并开始涉足其他粮食的加工,甚至都是和皇室产业以及军方都是打上了交道,比如说他们和皇室产业里的军用干粮厂合作,尝试研发并生产能够长期保存,同时口感还不能太差,又能保证充足营养的军用干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