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8/1597


第2114章
九大事务衙门
  伊斯坦布尔港口里,奥斯曼王子穆哈穆德正率领着大批的登上码头上停靠的大唐人蒸汽船。
  出发之前,他就已经和父王穆拉德三世深谈过,他很清楚自己这一次去东非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未来。
  他要去东非新领地,建立新的家园,属于王室的家园!
  这一次奥斯曼动荡,其实威胁最大的都不是鞑靼人,而是其他几家帕夏以及穆罕默德的几个兄弟是彻底叛乱,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导致演变为现在的奥斯曼六国局面。
  这对于王室而言,其实比整个王国被鞑靼人攻占了还要悲催!
  鞑靼人就算打下了整个奥斯曼王国,也不可能杀完所有奥斯曼人,所以他们奥斯曼王室依旧有价值,大不了去东非换一片新领地。
  但是现在,这片新领地将会被分成六片!
  他们王室只能暂居其中之一而已!
  但是奥斯曼王室之间却是敏锐的察觉到了大唐人协议里的漏洞,或者说猜到了大唐人关心的东西。
  大唐人其实不关心奥斯曼人内部的事务,是一国还是六国,其实对于大唐人而言没有什么差别的,反正给奥斯曼人的地盘就这么大,你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有六家那么就分成六片,如果有六十家的话那么就分成六十片。
  而奥斯曼人里的这六家,到了非洲之后恐怕会有不少的争端,尤其是大唐人再给他们划分领土的时候,很随意,负责的官员都是瞎几把化,完全不考虑合理分配之类的,这必然会引发其中的诸多矛盾。
  所以等他们迁移到非洲后,估计奥斯曼之间的诸国战争还会再一次爆发。
  不过等他们真到了非洲后,恐怕面对的就不是他们奥斯曼六家内部的矛盾了,这边上还有非洲土著的威胁,南边也还有中非十二国。
  尤其是中非十二国立足中非东部海岸多年,早已经是在当地深深的扎根了。
  其中的中非王国更是依靠着和大唐的良好关系,大力发展和大唐的贸易,同时早年开始就利用他们的军队为其他国家充当雇佣军,多管齐下之后,获得了的大量的外汇用来建设他们的新国土。
  现在的中非王国,已经是成为了中非十二国里头的第一号强国,实力强悍,甚至隐约是控制了临近的两个王国为傀儡。
  如今的非洲也不是什么安生地方了,随着中非十二国、丹麦王国再加上现在的奥斯曼六国的迁入,再加上非洲土著,让非洲地区变的热闹非凡。
  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非洲当地的土著数量正在急剧下降!
  中非二十国、丹麦王国可都不是什么善良角色,他们可是一直都是持续向内陆推动呢,在向内陆推动的过程里,不可避免会和非洲土著接触,为了抢占土地和资源,他们除了亲自上阵和非洲土著干架外,也会鼓动,支持非洲土著部落之间的战争。
  而他们的这种抢占土地和资源的行为,又不是什么殖民行为,所以他们向内陆进军的过程是非常的残酷的,有时候甚至让大唐人看了都觉得于心不忍,有时候都会有大唐的军火商们找到那些土著部落,向他们出售滑膛枪炮,帮助他们拥有一定的自保能力。
  奥斯曼王国迁移到非洲之后,恐怕还会进一步加剧非洲地区的动荡。
  不过这和大唐帝国没啥关系了,大唐人也不怎么关心!
  大唐人既然已经是给奥斯曼六国安排好了立足的地盘,后续他们怎么干大唐人是懒得管了。
  现在大唐人还忙着接管奥斯曼王国的大片土地了。
  从西海(里海)沿岸,再到地中海沿岸的小亚细亚半岛、巴尔干地区等大片地区将会变成帝国的新领地。
  在奥斯曼人迁移走之后,大唐就需要逐步接管这一地区,就和之前从鞑靼人手中接管东欧地区一样。
  这种接管行动是庞大的,时间是漫长的,需要帝国方面做出周全的准备。
  本来是设立军管区的话,但是之前东欧地区的几个军管区显得一直以来都是有些问题,尤其是帝国文官系统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反对军方插手地方政务,哪怕这个地方是远离本土的地方。
  所以趁着接管奥斯曼地区的这一个机会,陈立夫为首的文官系统,再一次奏请撤销东欧各军管区,设立事务衙门进行管辖。
  实际上就连军方自己也是不太喜欢这种军管区,看似军管区是归属军方管辖,但实际上在帝国里军政分离是政治正确,哪怕是军管区里,实际上负责民政事务的依旧是文官,而不是军队。
  怎么说呢,军方在军管区里,依旧没什么实际性的民政权力,反而还要承担这种骂名和压力,更关键的是,有事没事当地的军管区就找军方解决各种麻烦和问题,让军方烦得很。
  如今文官那边提议在东欧地区设立事务衙门,撤销军管区,军方也是顺水推舟答应了,当然了,军方还顺手从陈立夫他们手中要了不少的好处。
  当内阁和军方达成了这种默契后,圣天子李轩也是顺水推舟,撤销了东欧地区的几个军管区,进而设立了东欧事务衙门,北欧事务衙门,分别管辖一南一北大片领地。
  而军方,则是恢复以往的纯驻防状态。
  而在奥斯曼地区,圣天子李轩也是同样设立了事务衙门,以接管前奥斯曼人控制的诸多地区。
  设立了高加索事务衙门,以接管高加索地区,不仅仅是奥斯曼人控制的高加索地区,还把现在大唐人自行控制的高加索地区也包括其中,包括已经局部本土化的巴库。
  设立黑海事务衙门,准备接管小亚细亚半岛地区以及巴尔干地区。
  而从奥斯曼人手中接管的部分西亚半岛地区,则是交给红海事务衙门管辖。
  由此亚欧大陆以及非洲地区,形成了印度事务衙门、西亚事务衙门、高加索事务衙门、东欧事务衙门、北欧事务衙门、黑海事务衙门、红海事务衙门、欧洲事务衙门、南非事务衙门一共九大事务衙门的格局。
  同时这九大事务衙门,也没有和早期的事务衙门一样拥有外交、宣战等权利,而是和本土、北美等地区的省道一样,只是一个纯粹的民政地方机构。
  当然了,性质上还是和省道有一定的区别。
第2115章
领土太多也是个麻烦事
  当年帝国授予海外事务衙门、内阁直辖州府部分外交、宣战等权利,那是因为早期通讯困难,哪怕是有了蒸汽轮船之后,超远的跨洋通讯依旧是非常麻烦的事。
  因此授予海外事务衙门比较大的权限也是没办法的事,要不然的话,很多紧急事务被耽误个几个月之后,往往就会出现不可预测的负面变化。
  但是当电报被发明并大规模应用,尤其是跨洋电报线路搭建完毕后,李轩就是毫不犹豫的撤销了海外事务衙门的部分外交、宣战等权利,只保留了他们的民政权力。
  等到无线电报也开始普及应用之后,李轩更是进一步弱化了海外事务衙门的权力,使得现在的海外事务衙门的权限,基本上和本土地区的省道相当。
  哪怕是之前地位比较特殊的欧洲事务衙门也是不可避免被进行了改革,变成了纯民政机构。
  至于帝国在欧洲地区的外交等事务,则是由帝国欧洲办事处负责,而军务则是继续由陆海军各自负责。
  依靠通讯技术的进步,大唐帝国是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事务改革,再一次明确了军政分离原则。
  如今帝国内的海外事务衙门,从行政级别上来说和本土以及美洲省道相当,都是从二品。
  不过这些事务衙门统辖的地区面积虽然很庞大,但是户籍人口都不算多。
  哪怕是早期就开始殖民,发展多年的印度事务衙门,不包括已经本土化,由内阁直辖的锡兰岛,整个印度半岛上的帝国子民也就四百多万人而已,这个人数相对于印度事务衙门控制的大片印度半岛的领土而言,可算不上多!
  红海事务衙门那边,移民也算是比较多的,但是也就一百多万人口,大部分都是集中居住在埃及州以及苏伊士运河区。
  至于新设立的东欧事务衙门以及北欧事务衙门,东欧事务衙门潜力大但是正是接纳大量移民的时间尚短。
  因此现在除了军队外,其实也就那么四十多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最近一年跑过去的。
  北欧地区更多,暂时也就两三万把人而已,大部分还是政策性移民,移民屯垦司开了不菲代价,各种补贴后才吸引的一些移民。
  欧洲事务衙门和西亚事务衙门特殊一些,这两个事务衙门其实没多少的地盘,欧洲主要行政区域就一个休达,剩下的都是乱七八糟的使馆区、商贸区或其他名目的殖民地,都是小块小块的,民众也主要集中在休达,再加上其他殖民地的民众,估计也就十来万人。
  西亚事务衙门也类似,主要统辖波斯湾沿岸地区的土地,主要领地也就只有巴士拉以及霍尔木兹,再加上一些使馆区殖民地,以及小片地区,总体人口不多,加起来十万人还不到。
  整体来说,这九大海外事务衙门的帝国民众数量并不算多。
  当然了,这也只是暂时的,目前帝国正在大力鼓励民众移民东欧和西亚地区,每一天都有大量的民众乘坐火车,通过亚欧大铁路前往东欧或者是高加索地区。
  按照农部移民屯垦司的预估,未来几年,东欧地区尤其是伏加尔河、顿河流域以及部分乌克兰地区将会迎来移民的高速增长,而这个高速增长可不是说一年几万人十几万人,而是几十万人的增长速度。
  以东欧地区,尤其是乌克兰地区的优越条件,极有可能重演当年民众踊跃移民北美的盛况。
  而等当地民众多了,同时没有什么太大的外族威胁后,那么也就是效仿美洲,撤销事务衙门,转而设立省道了。
  当年的美洲就是这样子,开始是美洲事务衙门,后来分为北美事务衙门,南美事务衙门,再到后来则是撤销这两个事务衙门,直接在南北美洲设立省级行政机构。
  只不过这种措施也导致了一定的麻烦,那就是帝国的省道、内阁直辖州府、区、事务衙门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而且多到了让内阁方面难以管辖的程度。
  地盘太多,管起来太麻烦了。
  随着帝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早期的时候还没什么,但是等海外移民多了,海外地区逐步本土化,设立省道之后,这内阁管辖的范围也就越来越大。
  哪怕是现在有着无线电通讯,可以迅速的联系海外各地进行直接掌控,但是依旧是非常的复杂和麻烦。
  毕竟现在帝国中央直辖行政区域,那可是大几十个呢,处理起来麻烦的很。
  但是内阁方面却又是不希望对这些省道,直辖州府区,事务衙门等地方行政机构进行合并,这些地方本来就够大的了,再合并的话就太夸张了。
  本土地区部分省道倒是看似面积小,似乎能合并,但是人家面积小,但是人口多,经济强啊。
  比如直隶四道,真要合并了那么就太夸张了,直隶四道占据了帝国工商业总之的百分之三十五左右,真要合并了,影响太大,而且这种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同时呢,如果贸然合并的话,需要大规模调整行政区域以及机构,这也是非常麻烦的事。
  但是呢,内阁方面又是不愿意在省道之上,再设立更高一级别的行政机构,比如说和湖北和湖广合并起来,设立湖广,或者设立两广,闽浙等高一级的行政机构。
  内阁认为这会让地方权限过大,乃至直接威胁到内阁的权威。
  同时军方也是强烈反对,军方认为本土地区这么搞没事,但是在海外,尤其是北美地区不能这么搞,否则的话很容易滋生,增强海外部分地区的对某一大区的认同感,滋生分裂主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