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5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7/1597

  不用三天时间,坎儿巴率领的第二十六步兵师就推进了二十多公里,这个过程里还包围并歼灭了五千多名奥斯曼人,一举奠定了鞑靼人这一次登陆作战的良好开局。
  后续半个月里,鞑靼人和奥斯曼人持续作战,奥斯曼人因为持续战败,更加加剧了其内部矛盾。
  刚开始的时候,盘踞在小亚细亚半岛上的几个大帕夏依旧部分依旧效忠于王室的将领们,还能联合起来抵抗鞑靼人。
  但是当鞑靼人连战连捷之后,他们内部的矛盾也就更激烈了,毕竟鞑靼人不可能做到平衡的把每家奥斯曼人势力的军队,都打一下。
  必然是有些帕夏的军队被鞑靼人重创,有些帕夏的军队没被鞑靼人光顾。
  如果大家一起倒霉也就算了,偏偏只有我倒霉,这种情况下这些帕夏以及其他将领们的矛盾就爆发了。
  最后,竟然都是有奥斯曼将领阵前直接投降鞑靼人了,也有的带着部队跑了,当然也有傻乎乎的继续留在原地坚守。
  短短半个月里,鞑靼人就已经是在小亚细亚半岛成功立足。
  并且随着送过来的部队以及武器弹药越来越多,打的是越来越顺。
  什么,你说鞑靼人的后期补给里没有粮食?
  人家鞑靼人也是会就食于敌的啊!
  那么大个小亚细亚半岛,养活他们区区十来万军队,轻而易举。
  鞑靼人和奥斯曼人在小亚细亚半岛上打生打死,但是很诡异的是,伊斯坦布尔这边依旧风平浪静,依靠着大唐人军事禁区的间接保护,这个城市至今没有遭到任何的战火。
  但是城内的民众,尤其是奥斯曼王国的高层却是心急如焚啊。
  尤其是王室更是三天两头就试图找到大唐人帮忙之类的,但是大唐人自然是不搭理他们的。
  大唐人一直以来都是保持着不干涉土著内部事务的原则,这条原则不会因为奥斯曼人而被打破,也不会因为鞑靼人而被打破。
  这找大唐人没结果之后,奥斯曼王室也是不得不开始找退路了。
  现在鞑靼人在小亚细亚的攻势凶猛的很,都快占领半个小亚细亚半岛了,再继续这么打下去,怕是不用多久就能够把整个小亚细亚半岛给拿下来,然后杀入高加索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了。
  这意味着,奥斯曼王国实际上已经是可以宣告完蛋了!
  等小亚细亚等地区被鞑靼人拿下来之后,人家回头进攻伊斯坦布尔的话,他们还是挡不住。
  甚至人家鞑靼人都不需要主动攻城,主需要封锁海上通道,就足以把城内因为战乱而暴涨的十几万人口全饿死!
  前景悲观之下,奥斯曼王室自然是需要开始寻找退路了。
  他们很快就找上了大唐人!
  他们想要趁着奥斯曼王国还存在,鞑靼人还没杀到伊斯坦布尔的时候,用手里头握着的仅剩下的东西找大唐人换一块非洲的地盘。
  他们要效仿丹麦王国以及中非十二王国,迁国非洲!
  为此,他们准备拿出整个奥斯曼王国的地盘向大唐交换!
  虽然说如今大半个奥斯曼王国实际上已经落入了鞑靼人之手,剩下的也在其他几个帕夏之后,和奥斯曼王室其实没啥关系了。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拿着整个奥斯曼王国的领土和大唐人做一个交易!
第2113章
奥斯曼六国迁非洲
  当大唐帝国的外交官,见到了奥斯曼王室的人,并听他们说想要用整个奥斯曼王国的地盘,用来换取一块非洲地盘的时候,就连大唐的外交官们都是不得不佩服这些奥斯曼王室人的果断。
  在大夏将倾的时候,还能想出这办法来求生。
  奥斯曼王国要完蛋,这是很确定的事,面对鞑靼人如此猛烈的攻势,原本就四分五裂的奥斯曼王国根本就扛不住,更别说东边的萨菲王朝也是趁火打劫。
  再说了,帝国高层都知道,鞑靼人南下打奥斯曼王国,其实都是帝国方面逼着鞑靼人打的。
  说白了就是现在的大唐帝国觉得横跨亚欧大陆,占据了高加索以及小亚细亚地区还有巴尔干半岛的奥斯曼王国太碍眼了。
  帝国想要奥斯曼王国滚蛋,岂有它说不的余地!
  这种情况下,奥斯曼王室想要翻盘,几乎是一点希望都没有,很明显,奥斯曼王室也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毫不犹豫的放弃了整个王国领地,转而找上了大唐人,想要谋取一片非洲的地盘。
  帝国方面很爽快的答应奥斯曼王国,甚至说可以在东非地区给他们一片面积比较大的地盘。
  因为这其实也是大唐帝国方面所希望看到的。
  奥斯曼王国灭不灭,其实不是问题,问题是奥斯曼王国这么多人不好处理,哪怕是鞑靼人残忍无比,也不可能说帮大唐人把奥斯曼人全部干掉啊,而且这样有伤天和,大唐帝国方面也是不希望看到这种事的发生。
  大唐帝国还是希望以后的非洲多姿多彩,既然都有了搬迁过去的南洋人,丹麦人,以后大概率也会有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印度人,西亚人。
  没道理就会缺了奥斯曼人啊!
  留着他们,以后还可以让大唐人没事过去旅游一番,见识见识落后野蛮的土著,进而培养一番大唐人的民族自豪感。
  毕竟民族自豪感,幸福感之类的事,都是比较出来的,现在的大唐帝国的民众,其实很多人也是过的很苦逼的,哪怕是本土里的民众,绝大部分人依旧挣扎在贫困线上,但是大唐人依旧觉得自己生活在最美好的时代,幸福感爆棚。
  为何?
  因为大唐之外的土著更惨啊!
  相对比连饭都没得吃的土著,大唐人觉得自己能够吃上饭,哪怕是吃的不怎么好,但是依旧感觉很满足了。
  相对比落后野蛮的土著,大唐人觉得自己的文化非常先进,乃是文明人。
  相对于还在用冷兵器,用滑膛武器的土著,大唐人觉得自己装备了栓动步枪,早期架退线膛炮的军队很牛逼了。
  这些幸福感以及自豪感,都是通过比较得到的。
  所以,哪怕是为了保持大唐人的民族自豪感,保持大唐人的内部团结和稳定,也有必要留着一大堆的土著,用这些土著告诉大唐人:你们已经过的很好了,别乱想,别要求更多!
  考虑这些因素,非洲那边有一个多姿多彩的土著世界还是很有必要的。
  本来帝国方面还准备过段时间,等鞑靼人攻克了伊斯坦布尔之后,再和奥斯曼王室或者其他帕夏之类的接触,看看能不能让他们带着奥斯曼人迁移到非洲去呢。
  现在他们主动找上门来,这自然是好事啊!
  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好事嘛!
  不过让帝国方面很爽快的答应了后,其他几个奥斯曼王国的大帕夏也是风闻而动,找上门来说他们也想要去非洲。
  对此,大唐方面那是来者不拒,甭管你是之前独立的帕夏,还是现在的军阀将领,只要你带着人去非洲,大唐都欢迎。
  当然了,既然这些奥斯曼人自己分散过来,而且不为一体,那么大唐人也是很贴心的把原本预定给奥斯曼人的一大片地盘,分割成好多片然后分给他们。
  时间到了宣平四十八年七月份,当鞑靼人的大军杀到了高加索山区,杀到了萨菲边境的时候,帝国已经先后奥斯曼王室以及多家帕夏敲定了迁国的具体事项。
  七月十六日,帝国正式对外宣布已经和奥斯曼王室等六家奥斯曼权贵势力达成了迁国协议,根据协议,帝国方面将会允许他们在中非十二国以北的一片区域里生活居住,同时将会以优惠的价格为上述六国提供迁移所需要的船只,同时专门为他们开辟了一个路上迁移通道,允许他们从指定区域内,通过西奈半岛、埃及地区等地区,一路南下抵达东非地区。
  并以优惠价提供他们前期所需要的粮食,种子,农具以及其他物资。
  帝国承诺和鞑靼人进行交涉,让鞑靼人释放他们抓捕的将近十五万人奥斯曼军队战俘,这十五万人奥斯曼军队俘虏,将会各找各妈,各回各家,分别回到六国之中充当他们迁移到非洲的第一批军队。
  同时帝国方面将会为各国提供一批平价武器装备,以重新武装这十五万军队。
  至于他们原来的装备,人家鞑靼人可不会还……
  毕竟鞑靼人累死累活,也是需要获得战利品的,虽然大唐人之前提供了一部分武器弹药,但是和庞大的战争开支比起来依旧不值一提,鞑靼人的收获不是土地,而是战争过程里的庞大缴获。
  他们的军队在前头打,后面就是无数民夫青壮在拆迁,把能搬走的东西一股脑都给搬回西欧去了,所获颇为丰厚,据传缴获的金银至少就价值五千万唐元以上,其他各类物资无算。
  人家鞑靼人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缴获了这些战利品,想要让他们再吐出来,哪怕是大唐帝国施压都是有点难度,毕竟想要让马儿跑,自己不喂马也就算了,你还想让马儿自己在野地里吃的草也给吐出来,这就有点过分了。
  大唐也是要脸面的,而且也想要让鞑靼人继续当打手,所以也是默认了。
  只不过这么一来,奥斯曼六国就彻底变成穷光蛋了。
  考虑到他们的恶劣资金状况,皇家银行,帝国银行,直隶纺织银行等多家大唐帝国银行,组建银行团为他们提供总数两千五百唐元的贷款。
  同时大唐帝国将会正式宣布承认他们迁移东非之后,各王国的合法性,互设使馆等。
  奥斯曼王室等六家势力,则是宣布彻底放弃原奥斯曼王国的一切领地,并移交给大唐帝国,并承诺带走各自领地内的所有民众。
  总之,大唐帝国付出了这些代价之后,希望得到的是一片空无一人的土地,这一点奥斯曼人自然也是清楚的。
  实际上他们自己也需要把这些人口带走,这去非洲混呢,而且就在中非十二国的边上,在深入内陆的话还有大量的非洲土著。
  群敌环绕,而且东非那边的自然环境其实也不咋地,这跑过去人少了,怕是一波疾病过来就死光了。
  所以他们必须带足军民过去,要不然根本无法在当地立足!
  当帝国和奥斯曼六国达成了正式协议后,奥斯曼王室那边比其他帕夏行动的更加快速,他们想要先跑过去抢占先机。
  他们甚至都没有等待大唐协调派过来的第一批移民船只,就先行雇佣了两艘大唐人的蒸汽船只,在协议刚签订的第三天,就做好了准备前往东非新领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7/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