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3/1597

  再看眼前的这个周义宝,苏家康就是觉得这个伪唐使者要有多么可恶就有多么可恶。
  苏家康的营帐之内,一时间是沉寂了下来,良久后苏家康才是张了张手让押着周义宝的亲兵退出营帐。
  这人倒也光棍,竟然不怕周义宝突然发难玩刺杀什么的,直接在营帐内就是和周义宝低声交谈了起来。
  他们谈了什么外头把守的两个亲兵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约莫一刻钟后这个伪唐使者就是离去重返正泰县城了,而且还是他们亲自护送周义宝回去的。
  等这两个亲兵把周义宝送回正泰县城后,他们才返回并向苏家康报告:“大人,那人已经回去了!”
  苏家康问道:“一路上,可有其他人盘问打听,还有这人之前来的时候,可有其他人过问?”
  亲兵道:“他来的时候,有外头的人看见了,不过也就是两个外围的哨探,后来我们接手后就没人过问了,回去的时候也没有人发现!”
  苏家康微微点头道:“嗯,这就好,今夜你们都辛苦了,回头自己去账房领五两银子的赏,都下去吧!”
  等这两个亲兵带着笑容退下去后,苏家康微微招了招手,帐篷的角落里飘出了一个相貌不显的中年男子,苏家康也不看他,直接道:“都听清楚了吧!”
  中年男子道:“老奴都听清楚,老爷放心,老奴会把那两个哨探还有这两人都处理干净的!”
  苏家康听罢后,没有再开口了,而是挥了挥手让他出去。
  等那中年男子出去后,苏家康站起身走出营帐,看向了数百米外的正泰县城。
  良久后,只听他突然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刚回到城内不久的周义宝也是见到了李轩,李轩听周义宝详细汇报和苏家康的谈判过程后,也是大大地松了口气:“好,周爱卿此番出使立下了居功,如此大功必须大赏!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兵部右侍郎了!”
  心情大好的李轩相当大方,一下子就是给周义宝官升四级,直接从正五品的郎中飙到了正三品的右侍郎,这种升官速度放眼天下除了大唐王朝,其他地方可找不着了。
  周义宝听罢一脸的满意笑容,这升官当然是好事,虽然说大唐王朝的官不给俸禄,而且之前他该干什么事以后还得干什么事,总体变化不大。
  不过哪怕看上去没有什么好处,但是这升官了可就代表着逐步进入大唐王朝的核心权力阶层呢,作为一个敢出使甚至说服苏家康的人,你要说他没点野心是不可能的。
  怀着野心的周义宝可是相当期待大唐王朝能够发展壮大,这样他的侍郎当起来也才像个真正的官啊。
  李轩又和钱梦久以及周义宝针对和苏家康达成的协议详细商量了一番,就是召集曾子文、方东全、王单旭、陈屠夫等文武将领,等他们到了后李轩立即传令全军要做好准备,于黎明之前正式突围。
  下达了正式命令后,他还特意嘱咐:“都让将士们用点心,粮食和金银细软这些该带走的东西能带多少就带多少,但是那些乱七八糟不值钱的东西也别抢了占地方,到时候跑不动落到明军手里可怪不得别人。
  还有那几家大户黄将军你亲自带人走一趟,务必把他们都带上!
  苏家康想要他们死,朕偏不杀他们,都给带上,兴许回头还能和苏家康再做一次交易呢!”
第0222章
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苏家康在李轩的屠城恐吓之下,为了保全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乃至全家老小的性命,苏家康是被迫答应了给李轩让出一条突围的通道来。
  不过苏家康也是给李轩提出了几个要求,首先最重要的一点自然是大唐新军不能屠城了,而且也不能挟裹大量城内民众逃跑。
  其次则是给李轩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要求李轩帮他解决城内的几家大户。
  李轩对正泰县城内的大户们不熟悉,更加不清楚苏家康和他们的斗争关系到底如何,不过李轩虽然答应了苏家康解决掉这几家人,但是当初周义宝可是没有说一定会杀死他们啊。
  把这些人带走,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是履行了和苏家康的协议。
  李轩怀着恶意猜测,苏家康肯定是跟他们有仇,这才想要在这个混乱时刻借刀杀人。
  李轩并不介意被苏家康借刀杀人,不过为什么要杀呢?
  大唐王朝是一个正统王朝,拥有自己的底线和正义感,喊打喊杀的多不好啊,直接掳走带回山去也是可以的嘛!
  后头说不准还能拿这些人再要挟要挟苏家康,没准还能和苏家康达成什么交易呢。
  大唐新军们的准备动作相当快,这能不快嘛,这可是逃命啊。
  黄竹山的土匪们对于逃命这种事,一向来都是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动力,一听说黎明时分就要突围逃走,而且上头的人都信誓旦旦的说保证能够逃出去,低下的士兵们也是行动迅速。
  而逃命之前,黄竹山的土匪没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光荣传统:每到一个地方就劫掠一番!
  他们先是把官仓里的粮食以及库银给搬光了,然后又是挑选了城内的一批富户收取所谓的守城费。
  没错,这一次黄竹山的土匪们不再把什么抢劫之类的口号挂在嘴边了,撬开人家富户的大门时,已经不再喊什么:“站住,抢劫,都把银子交出来!”
  而是会说:“奉某某将领之令,特来征收守城费!”
  而且还是专门挑高门大户征收,看人家的家境不同,征收数十两到数百两银子不等,还可以砍价接受首饰细软低价,嗯,不接受分期付款。至于普通民众,把他们的家底都搜光了也翻不出几两银子来,所以大唐的土匪一般都不屑于对他们征收守城费。
  这一夜,大唐新军的士兵们挨个把城内的富户给敲诈了一边,竟然是‘征收’到了银两千余两,金百两,其余细软无数。
  再加上从官仓里收获的银子和粮食,可谓是收获庞大!
  等到凌晨四点时分,当李轩带着群臣们走到城门口,准备正式率军突围的时候,看着后头一排排大车装满的各种财物和粮食,不由得感叹:“还是城里人有钱啊!”
  以前他们劫掠的村寨多了去,也曾经抢到过不少金银,不过大多都是几十两,多不过百两。
  像今天这样,短短半晚时间就弄个了几千两银子的事还是头一回遇上。
  一旁的方东全则是一脸可惜道:“时间还是少了一些,如果时间宽裕,我们挨个上门征收守城费,就算是上万两银子说不准也能够弄出来!”
  一旁的陈屠夫却是不以为意:“金银再多有什么用,不能吃不能穿的,还是这些粮食好,有了这一批粮食,我们突围之后半个月内都不用为粮食担心了!”
  对于一支军队而言,抢劫再多的金银其实也没有什么用处,最最关键的还是粮食和武器,武器不用担心,大唐新军里的武器损耗不大,而且储备弹药也带了不少,暂时不用担心。
  不过粮食的话,他们一直都是就食于敌,平日粮食都不算富裕,而昨天进城的时候因为时间匆忙,又把大批粮食直接扔给了明军。
  这一次要是在城内无法获得足够的粮食,就算突围出去了估计也得饿肚子。
  幸好在明军的官仓里找到了大批粮食,不然的话他们就要在全城范围内搜罗粮食了。
  李轩此时道:“好了,既然都准备好了,就开始出城吧,等一会天就亮了,说不准会出现什么变化呢!”
  虽然李轩已经和苏家康达成了协议,但是谁知道苏家康会不会中途变卦,万一这苏家康不遵守承诺,要在他们出城的时候来一个突袭,那岂不是被动的很。
  所以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这一次他们是准备提前在半夜里就出城!
  此时,先一步派出去侦查的骑兵也是回来了,并向李轩等人报告:“西北方向的明军已经撤回到他们的营帐之内,如果现在我们出城的话,应该有至少半个时辰的安全时间,半个时辰后,哪怕还是天黑他们也能追上来了!”
  李轩点头:“嗯,迟者生变,吩咐下去,立即出城!”
  他可是信不过苏家康,更加不愿意等到差不多天亮的时候再走。
  虽然现在走夜路会很麻烦,但是苏家康如果反悔了想要追上来也同样麻烦啊,不然等到天亮的时候,自己的行动尽数暴露在明军眼皮子底下,那样就太被动了。
  随着李轩下达出城的命令后,五百多的大唐新军也是正式行动了起来,骑兵队提前出城,他们要为大军探路,免的前头有明军埋伏,稍候则是陈屠夫率领的前锋,这同样是为了避免明军埋伏。
  前锋之后,才是李轩亲自率领的中军,包括火枪队和大量的长矛兵等,同时辎重部队也是跟在后头。
  至于断后的部队,现在还在城内呢,他们要等主力部队全部出城后,乃至顺利离开后才会撤退。
  他们的断后倒不是说为了阻拦明军的追击,实际上他们是为了在明军反悔的时候开始屠城!
  为了确保明军不会在李轩出城后第一时间就追上来,李轩可是把自己的舅舅白云奇留在了城内,率领了五十多名土匪,并把数百名民众押上了城头,点燃火把就让明军看着。
  一旦明军有所异动,他们就会直接开始屠城!
  等李轩率领的主力顺利出城后,白云奇才会撤离正泰县城。
  李轩他们率领主力开始撤离,这个消息根本就瞒不过苏家康,今夜同样无眠的苏家康几乎是第一时间里就得知了这个消息。
  得知消息后,他把目光再一次投向了城头,城头上点燃着众多火把,灯火通明下可以很清楚的看见一批伪唐贼军押着众多老百姓。
  其他人不知道为什么,但是苏家康却是知道的,这是李轩在威胁自己。
  他深吸了口气后,当即对闻讯赶来的王志叹等人道:“传令,让将士们都起来,准备攻城!”
  “攻城?”听到苏家康的话,其他人有些不理解。
  这个时候,应该第一时间去追击伪唐贼军主力才对,不去追击贼军反而去进攻已经没有多少贼军防守的正泰县城,是不是有点本末倒置了?
  看着众人的疑惑,苏家康自然是不会什么都不解释的,当即道:“如今我等的当务之急,不是追击区区数百贼军,而是要把正泰县城收复,昨天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去府城报告了,不出意外的话,府城的兵马在今天就会动身,前锋说不定今天就能够的抵达,在他们抵达之前,正泰县城必须夺回来!”
  说着,苏家康环视一圈后道:“这样,我们才有回旋余地!”
  一开始众人还不太理解,但是听到苏家康说出‘回旋余地’这四个字的时候,众人却是都醒悟了过来。
  是啊,现在追杀伪唐贼军重要吗?
  的确很重要,但是和夺回正泰县城相比,又变的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也有人会在心里嘀咕着,夺回正泰县城重要,但是追击伪唐贼军主力也重要啊,反正我们兵力多,直接分兵也可以啊,一部收复正泰县城,一部追击贼军。
  这么想的人是不少,但是却没有一个敢在这个时候说出来,人家苏家康都下命令了,你在这个时候乱说,这不是打人家苏家康的脸嘛。
  而且再说了,分兵去追击的话,风险可不小,人家伪唐贼军五百多人呢,你要去的少了还不知道谁打谁呢,这要是一不小心被伪唐贼军伏击了那事情可就大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3/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