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1597

  经历过这么多事,李轩的心态逐渐发生了转变,到现在他已经是能够很心安理得的用上位者的心态去看待事情。
  什么是上位者的心态,那就是民众的死活根本就不是事,死一百人和死一万人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不过是落在纸面上的数字大一些而已。
  李轩他敢说出屠城这样的话来,他相信苏家康就敢不在乎城内民众的死活!
  但是这并不重要,城内民众的死活的确是不重要,数千人的死伤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对于一个上位者来说并不算什么。
  真正重要的是,一旦李轩把城内的民众屠杀一空,最后把正泰县城一把火给烧了,他苏家康百分百会被朝廷砍头抄家。
  因为这样一来,正泰县城被攻克,甚至被屠城的消息就会满天飞,一路上报到省城甚至京师,宋志文和苏家康他们就算是三头六臂也绝对遮盖不了这个大窟窿!
  到时候别说苏家康了,估计知府宋志文都会落得一个丢官去职甚至被砍头的下场。
  李轩说出要屠城的话,实际上就是告诉苏家康,你不让老子活着离开,那么老子就把事情闹大,老子死了,你也得完蛋,大不了大家功归于尽。
  钱梦久他们见识匮乏,暂时还理解不了李轩说要屠城内的深层次含义,但是这对于李轩来说依旧不重要。
  很快,钱梦久就是叫来了一个穿着长袍的年轻人,此人也是大唐王朝的官员,名为周义宝,其人的身世也算凄惨,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幼年时也是读过书的,三年前其父死于徭役,数月后母不堪繁重的农活而累到继而一命呼呼。
  两年前又遭遇灾荒,家中田地颗粒无收,其妻以及长子被活生生的饿死,后来他带着幼儿一路逃荒到了大山里,并和很多进山的流民一样落草为匪。
  大山外许多活不下去的村民,很多都会选择逃进山为匪,要不然的话大山里这么多的土匪是怎么来的,因为每年都有大量逃亡的流民加入其中。
  一年前大唐王朝在大山里强势崛起,陆续收编了方圆百里内的大小土匪窝,他也是顺势加入了大唐王朝。
  因为幼年时读过书,勉强能读写几个字,所以就混上了一个官身,成为了兵部下面的一个郎中。
  至于他为什么只是认得几个字就能担任郎中,那是因为大唐王朝就没有设立五品郎中以下的文官职位。
  而今天钱梦久之所以把他叫来,也不是因为他满腹诗书,而是他平日里能说会道,而且胆子也不小,乃是钱梦久一时间能够找到的最适合担任谈判使者的人。
  随后李轩是亲自交代他该如何找苏家康谈判,当此人听到李轩说要以屠城作为威胁的时候,此人的表现比钱梦久镇定多了,只是脸色略有变化而已。
  他也是见识过生死的人,两年前家乡遭遇饥荒的时候,整个村寨的人几乎饿死了大半,在他逃荒的路上更是见了无数路边的饿殍。
  不就是死多几千人嘛,这已经是很难撼动周义宝的心境了。
  他等李轩详细说完后,他才道:“陛下放心,臣一定说服苏家康打开通道!”
  李轩微微点头道:“嗯,你和他说的时候,不用夸大也不用恐吓,把朕的话原原本本告诉他即可!”
  李轩知道,正泰县县令苏家康是一个聪明人,如果他不是聪明人,就不可能千军万马中挤上那条科举的独木桥,考中进士为官,而从最近一年和这个苏家康打的交道来看,这个苏家康也不像是一个傻蛋。
  而和聪明人打交道是很简单,只需要告诉他你要怎么做,那么他自己就会判断你这样做了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完全不用自己浪费口舌去劝说什么。
  不用多久,周义宝就是坐着吊篮被城头上的大唐新军放了下去,举着火把的他脚步稳健,就这么一个人走向城外的明军营帐。
  城头上大唐新军的动向,自然是随时都被明军监视着,走出不到百米,就有两个明军士兵持刀上前,其中一人大声喝道:“站住!”
  周义宝举着火把前进,而且身上也没有带武器,并且还穿着文人所特有的长袍,这些明军才没有在第一时间向他射箭,而是派人上前来问询。
  因为这种情况很多人都能够猜得出来,这个周义宝肯定是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是多少年的老传统了。
  再说了,伪唐贼军既然派了使者出来,肯定是想要谈判,说不准就是想要投降呢。
  很快,伪唐贼军派了使者出城的消息就是被报告到了苏家康这里!
  “使者?莫非这些伪唐贼军是突围不成就想要投降?”苏家康暗自想道,当即脸色露出一丝喜色道:“让他进来!”
  不用多久,周义宝就是被好几个明军士兵押着走进了苏家康的营帐之内,为了防止周义宝暴起伤人化身刺客,这些明军士兵之前还特别仔细的把他浑身上下都搜查了一边,确认他没有携带匕首之类的武器后才是带着他进来。
  周义宝进入苏家康的营帐后,当即就是听苏家康一声猛喝道:“来者何人,还不速速跪下!”
  周义宝却是不为所动,中气十足道:“本官乃大唐兵部郎中,奉我大唐陛下谕旨特来和苏县令议事?”
  见周义宝一口一个本官,还说什么大唐陛下之类的话,苏家康露出一丝讥笑道:“哼,山村愚民也敢妄称本官,来人啊,把他拖下去斩了!”
  周义宝听罢后,却是依旧不为所动,任由身边的明军士兵抓住了自己往外拖,嘴角却是露出了一丝冷笑道:“周某今日前来,是抱着必死之心而来的,但是苏县令,不知道你是否也做好面临家破人亡的准备!”
第0221章
说屠城就屠城
  眼见这个伪唐贼军的使者一副看淡生死的模样,同时还狂妄无比的说他即将家破人亡,这让苏家康皱起了眉头!
  苏家康说出把这个伪唐使者拉出去砍了,也不过是一句恐吓之语罢了,看能不能把这些伪唐使者给吓唬住,从而在后续的谈判里占尽优势。
  不过恐吓不成功他也不觉得意外,身为一个读书人,苏家康自然是看过不知道多少史书上记载的出使事迹,但凡是能够在两军交战的时候出使的人,就没几个是简单人,他们身上大多都有着不怕死的特性。
  因此眼前的这个伪唐使者面色不变乃至叫嚷着抱着必死决心而来,他都不觉得意外。
  但是这人竟然说自己已经面临家破人亡,这话就有些意思了。
  是临死前发出的张狂之语?还是说他说的是事实?
  苏家康在脑海里快速思索了两秒后,这才略微压了压手,示意亲兵停止把这个伪唐使者往外拖。
  然后看着周义宝道:“本官倒是要听听,本官如何家破人亡?”
  说实话,现在的苏家康是有点好奇眼前的这个伪唐使者为什么会说出这样的话来,自己要家破人忙,开玩笑。
  自己如今已经是胜券在握,伪唐贼军被自己彻底包围在正泰县城里,夜里的时候还打退了一次伪唐贼军的突围,把伪唐贼军重新赶回了城内。
  按照他自己的预计,明天就要再一次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而且还是打算从多个城门同时发起进攻,充分利用自己的兵力优势。
  这样的话,伪唐贼军想要守住几乎是不太可能的事,毕竟伪唐贼军的兵力太少,自己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在战术选择上具有天然的主动权。
  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明天攻不进城,但是后天乃至大后天总归是能够攻进去的,大不了就是拖后几天罢了。
  但是,不管如何,被围困在城内的伪唐贼军是跑不了的,伪帝李轩也是跑不了的。
  只要自己收复了正泰县城,哪怕是之前正泰县城失陷了短暂的几天时间,但是自己也能够掩盖下去,最后向上头回报的时候,甚至还可以说自己是请君入瓮,主动设计了圈套让伪唐贼军入城,为的就是彻底包围歼灭他们。
  只要自己能够收复正泰县城,只要自己能够斩杀或者擒获伪帝李轩,那么后续的事情就好办了,自己在上报的奏折上完全可以妙笔生花,把正泰县城曾经被伪唐贼军攻破的事情淡化。
  再加上自己早就已经写了多封书信给自己的师长,让他们帮忙周旋,到时候自己恐怕非但不会被问责,说不准还会因祸得福升官发财呢。
  这种大好情况下,眼前的这个伪唐使者竟然说自己已经即将家破人亡?开玩笑呢!
  周义宝此时依旧被苏家康的亲兵押着,但是他也没有挣扎,而是任由他们抓着,同时口道:“困兽犹斗,况天子乎!如我军将士无法出城,那就不要怪我等和大人您同归于尽了!”
  苏家康冷哼一声:“困兽罢了,尔等有何资格和本官同归于尽!”
  周义宝此时深吸了口气,然后露出一副狠厉语气道:“倘若我军今夜无法出城,那我军在明天太阳升起之前就屠城,城内八千口,一个不留!”
  “屠城?”听到这话,不仅仅是吓了苏家康,甚至吓到了那两个押着周义宝的亲兵,让他们都不由自主的向后退了一步,彷佛他们抓着的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而是一个恶魔一样。
  这些天杀的伪唐贼军好大的胆子,竟然丧尽天良要屠杀城内八千手无寸铁的民众。
  他们怎么敢?
  他们怎么能?
  难道他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这一瞬间,这两个普通亲兵都是被吓呆了。
  但是周义宝对面的苏家康虽然脸色略变,但是却目光始终盯着周义宝:“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李轩说的?”
  周义宝道:“此言自然是吾皇所言!”随后彷佛是为了增加话语的说服力,当即又加了句:“我大唐国虽小,民虽寡,然天子金口玉言,言出必成宪!”
  说罢后,周义宝就是闭上了嘴巴,没有说出后面的那一句:说屠城就屠城!
  然后静静的看着苏家康。
  此时的苏家康却是收回了看向周义宝的视线,略微低头沉思了起来,周义宝的话他听的很清楚,因为这话就很简单,不外乎就是要拿屠城威胁自己而已。
  屠城?这事本身苏家康虽然也心痛,但是两军交战哪有不死人的,攻城的时候,他麾下的士卒都死伤了一百多,城内的八千民众虽然多了点,但是也只是多了点而已。
  对于苏家康来说,区区几千民众的死活不值一提,他治下的正泰县城有民近十万呢,死个万八千的算个屁啊。
  正泰县城每年都会闹上一些旱灾啊水灾什么的,饿死的人数不在少数,但是这种事苏家康都懒得上报,即便上报了上头也不重视,顶多就是让他严加防范。
  防范什么?自然是防范饥民聚集起来成为大规模的流民,进而演变为大规模的造反起义。
  但是如今,伪帝李轩要杀的却不是什么连户籍都没上的野外乡民,而是正泰县城内的百姓,城内的百姓里有众多士绅家庭,这些士绅家庭里大多都是有影响力的,极少数还有子弟在外头当官呢。
  一旦城内的百姓都被反贼给屠杀干净了,这事是绝对不可能掩盖下来的,到时候恐怕不仅仅要上报到省城巡抚那边去,恐怕京师那边都会震动。
  国朝定鼎多年,镇压过的造反数不胜数,被敌军攻克城池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即便是屠城也不是没发生过。
  但是被一伙只有几百人的土匪团伙攻破城池,然后把整个城池里的人都屠杀干净,这种事说实话还从来没有发生过。
  苏家康几乎可以想象到这事一旦发生,自己的下场会是多么的凄惨了,自己丢官被斩首是一定的,而且很大的可能就是家人也无法幸免,家族里的其他男丁会被流放三千里,女眷会被充入教坊司沦为他人玩物。
  一想到这种场面,苏家康就是忍不住害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