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7/1597

第1908章
还不如直接烧木材
  发动机、各种新技术的采用,让现在的汽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之花,技术含量极高,这成本自然也就不便宜。
  仅仅是成本往往就需要好几千唐元,这也就注定无法大规模生产销售,进入普通人家的。
  因此汽车市场其实非常的单一,那就是富豪的私人汽车领域。
  其次重型工程机械、重型运输领域也会有一定的市场,比如说挖掘机等重型机械、拖拉机等市场就是一个潜在的大市场。
  再过来估计就是工业应用以及船舶。
  不过除了私人私车外,其他几个领域的技术含量甚至更高,没看见人家松江重型机械公司折腾了那么久,连个概念车都没能弄出来嘛,就算弄出来了也得考虑性价比问题。
  大唐的蒸汽机技术已经是非常成熟了,想要从蒸汽机抢下来这些市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最关键的使用成本就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
  蒸汽拖拉机虽然动力小了点,麻烦了点,但是蒸汽机便宜啊,而且燃料成本非常低,这煤炭可比汽油什么的便宜多了。
  实在不行还可以直接烧木材呢……
  汽油发动机,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高端货色,烧的汽油也是昂贵的很。
  所以性能好用是不行的,还得把使用成本降低下来,要不然很难抢夺蒸汽机的市场。
  地球原时空,汽油机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是出现在乘用车市场了,但是蒸汽拖拉机却是一直生产到二十世纪初甚至一战后都还有生产。
  这也是中原汽车公司和杭州动力机械公司不约而同的选择豪华私人汽车作为切入点的原因。
  只有富豪们,才不计较售价,更不在乎使用成本。
  但是李轩看这两辆汽车,虽然采用了众多新技术,不过这外形却是让他难以满意。
  因为这两款汽车,其车身都是带有以往四轮马车的风格,说是汽车呢,但更像是没有马的马车,而且还是敞篷的!
  不过李轩自然是不会在外观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上说什么,尤其是表达不满。
  以目前李轩的威望地位,随便说一两句不满的话,估计都会对这两家企业,乃是整个新兴的汽车甚至内燃机产业造成一定的打击。
  所以李轩是不会乱说,更不会因为自己以前上班的时候,坐的都是价值几个亿的车就对眼前的这两辆原始汽车表达出嫌弃的模样。
  反而他是兴致勃勃的围着看了几圈,还上去体验了一把,只是这车的操控和后世的完全不一样。
  这玩意是用操纵杆操控的,可不是方向盘,虽然边上有工程师非常详细的讲解,不过李轩开起来也是一停一顿的。
  也好在这车速度够慢,中原的甲型车在平坦硬化路面上全速行驶下,也就只有每小时二十公里而已,至于西湖牌汽车,这个更慢,最高时速只有每小时十五公里。
  因为速度慢,这宫内的广场也足够大,所以随便折腾也不用担心出问题。
  折腾了几把后,李轩就是对驾驶这种原始汽车彻底失去了的兴趣,操控太麻烦,太累了。
  倒是坐在后排的舒适性不错,毕竟这两款汽车,其实都是专门为富豪打造的私人豪华汽车,其他先不说,豪华舒适是必须的。
  坐在后排的话,基本感觉不到颠簸,这除了钢板弹簧外,其实更多的还是因为后排的座位下,还安装了软弹簧。
  其实车子的行驶过程里还是会有比较大的震动的,但是后排的乘客基本感觉不到。
  看完这两台车后,李轩特地嘱咐宫务厅那边,别忘了顺手给这两家公司宣传宣传,用以支持帝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当然了,皇室是绝对不可能说直接给某家公司打广告的,哪怕是董皇后名下的太湖香水,都不能借着任何皇室的名义打广告,皇室丢不起这脸。
  不过方法还是有的,比如说宫廷里,董皇后就是用自家公司的香水以及香皂等各类产品,后宫里的嫔妃们使用的香水,自然也都是董皇后名下香水企业使用的香水,而那些贵妇们看见这样,自然也会跟上,再过来那些中产妇女也会跟上。
  所以太湖香水不知不觉中就成为了帝国最高端的香水品牌,卖的死贵死贵不说,销量还好得不得了。
  为了扶持汽车产业的发展,加上李轩也暗示了几句,所以宫务厅那边在后续几次圣天子出行视察的时候,都是安排了汽车代替以往的马车。
  当李轩连续乘坐了几次汽车出行后,其他几次都是只有大臣们看到,但是又一次却是在宫外乘坐并让广大的子民们也看到了。
  一时间,关于汽车的话题讨论就是更多了起来。
  而圣天子的亲自示范,其实也是杭州动力机械公司在短短一个月之内,接到了两千多辆订单的缘故。
  因为采购汽车的第一批人群,几乎清一色都是权贵。
  不管怎么说,西湖牌汽车算是一炮而红了,后头的中原汽车公司的人是急的上火,他们虽然搞了两台原型车出来,后来又从皇家理工学院搞来了一台发动机,并请求了皇家理工学院的技术援助。
  但是,他们依旧无法短时间内搞出来可工业化生产的汽油发动机,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杭州动力机械公司先吃下最肥美的肉。
  然而面对西湖牌汽车的火爆,最着急的可不是中原汽车公司,而是全帝国范围内众多的马车生产商。因为他们意识到了,汽车的出现将会逐渐冲击马车的市场。
  大家都不是傻蛋,很多马车生产公司的老板看到报纸上的汽车时,第一反应就是这玩意是个威胁。
  尽管现在的汽车很昂贵,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迟早是会慢慢把价格降下来的,最后和马车形成直接竞争。
  但是很肯定的,马车绝对竞争不过汽车。
  但是更多的马车公司的老板们的第一反应,这东西是一个机会!
  这个时代的大唐人,可不是几十年前的大唐人了。
  现在的大唐人了解并深知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并且他们与时俱进。
第1909章
天子驾十二
  大唐的马车行业,可算不上古板,他们也是一直走在时代的浪潮上,最早应用弹簧的,除了燧发枪外,可就是马车了!
  这些年大唐的马车技术其实也是进步非常大,一开始只是木结构车辆,但是现在,很多马车的主要结构其实都是钢铁。
  尤其是金陵马车公司,为皇室打造的一系列新型皇室马车,基本都是采用钢铁为主要结构。
  其中专门为圣天子打造的十二马的御驾,重量达到了六吨,由多排一共十二匹马拖拉,仅仅是随同控制挽马的骑手就有六人之多,顺口提一下,并不是说非得需要这么多马拉,哪怕是五吨的车重,但是六匹马也够了,顶多八匹,九匹。
  之所以用十二匹马,纯粹是为了体现大唐圣天子的特殊性。
  以前的时候,都说什么天子驾六,但是大唐圣天子岂是古代那些帝皇能够相提并论的,如果也用六匹马的话,怎么体现圣天子超越三皇五帝的地位?
  所以必须更多马,但是太多马也不好安排,最后选了个始终的十二马方案。
  所以在大唐虽然依旧遵循周礼,搞天子驾六,诸王驾五,其余驾四,但是圣天子不在此列,圣天子驾十二。
  所以这辆特殊,一般出席重大场合的时候才使用的马车,最开始设计的时候,是先确定了十二马的方案,然后再设计车身的。
  因为车身庞大,而且有着大量的装饰,虽然很多结构都是黄金,木头,同时为了不显得那么的笨重,因此设计难度,尤其是承重设计是难度很大的。
  为了解决核心结构的承重问题,核心承重结构都是江南钢铁公司最新的合金钢。
  大唐的马车发展,一直都是与时俱进的,不会说故步自封,要不然的话根本不会发现出来如今遍及大唐社会每个角落的马车。
  如今的马车产业已经是非常完善了,整个帝国有着无数的马车厂商,有些是中大型企业,而有些只是一些小作坊。
  这些人面对汽车的出现,反应不一。
  有些人看到了机会,一个马车升级转型的机会,而有些人看到了危机,觉得汽车会冲击马车产业,最后导致自己破产之类的。
  不同的人看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所以有些人开始说阴阳怪气的话,就和当年有些人在蒸汽机出现的时候反对蒸汽机一样,不过这些人的反对基本没啥用处,因为官方肯定不会反对,顶多就是民间的相关利益产业反对一二。
  至于官方,向来是支持科学技术发展的。
  当你知道大唐的贵族体系里,有着科研贵族这么一个东西,很多顶级科学家都是贵族,其中不乏伯爵、侯爵甚至公爵的时候,你就会知道,大唐官方在支持科学这一道路上,已经是一去不回头,甚至都无法扭转了。
  当一项事务和利益阶层结合起来的时候,除非彻底打破现有的利益阶层结构,不然是别指望能够打破该项事务的发展了。
  汽车在面试之后,第一时间就获得了支持,而不是和地球原时空那样受到诸多限制,这就是因为大唐整个社会体系的特殊性。
  这种大环境下,部分看的更透的马车厂商已经是琢磨着主动融入进去了。
  于是乎,帝国最大的马车生产企业,金陵马车公司就是悄然找到了皇家理工学院,拿到了汽油发动机的专利授权,准备搞他们的汽车了。
  马车公司搞汽车,这也是符合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能够给庞大的马车产业一个顺利升级转型的路子。
  避免整个马车行业大规模的动荡。
  毕竟大唐发展马车数十年,而马车已经是深入到了大唐社会的每个角落,马车的相关从业者是非常多的。
  大唐搞的现代化马车,从一开始作为载重货车使用,后续军用的四轮载重马车更是典型。
  后来则是普遍成为载客使用,乃至到私人民用,最后又演变为马拉轨道车辆,最后甚至演变为火车。
  如今火车的轨距,那可就是根据当年的马车轨道车辆的轨距而制定的。
  在如今的大唐社会里,马车是作为最重要的两种陆地交通工具之一,承担了巨大的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7/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