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8/1597


第1782章
金发碧眼的鞑靼军队
  北非摩洛哥地区的休达,这不仅仅是大唐帝国在北非-欧洲地区的最大军事基地,同时也是大唐帝国在北非-欧洲地区最大的一块殖民地。
  自从大唐帝国从摩洛哥王国经过友好协商,购买了这一片土地之后,此地就是成为了毫无争议的大唐帝国统治区。
  以休达港为中心,一开始只有向内陆延伸十五公里是属于大唐的领地,但是后续大唐海军和摩洛哥王国的几艘舢板木船进行了一场友好联合军事演习。
  随后摩洛哥王国方面表示,唐属休达现在的面积太小,委屈了尊贵的大唐帝国,主动提出把整个半岛,大体上就是直布罗陀海峡以南一百五十公里内的所有区域都送给了大唐。
  由此大唐帝国正式在该地设州,称之为休达州,并派遣一系列的官员以及组织移民前往。
  到宣平三十七年的时候,休达州已经是拥有了大约一万名大唐人生活,虽然说其中半数以上都是陆海军的军人,剩下半数也是往来欧洲各地的大唐的商人、水手,真正的移民到此地生活的普通民众也就几千人而已。
  然而上万人的休达,也依旧成为了大唐帝国在北非、欧洲地区最大的据点。
  为了保障休达的安全,同时发挥其战略支撑点的作用,大唐帝国在休达修建了一座庞大的港口设施,附带的还有三座炮台,休达炮台上甚至部署了多门两百五十毫米的前装线膛炮,其他中小口径更是有数十门之多。
  炮台以及城区,基本上就是一个完整的军事要塞,当地驻军表示,哪怕是不包括舰队在内,仅仅是休达要塞自身的防御力量就足以抵挡整个欧洲土著的进攻。
  嗯,说大话的时候,他们自然是会习惯性忘记了弹药补给的重要性。
  休达城虽然囤积有大量弹药,但是如果人家土著不要命,直接扔上来几十万人上百万人往上冲,休达要塞的弹药迟早也会耗尽的,一旦弹药耗尽,枪炮也就失去了作用,到时候怕是不太妙。
  不过这种情况大概率不会出现,因为哪怕是整个欧洲人不要命用上百万人来进攻,但是只要大唐海军,不,哪怕仅仅是大唐的普通商船还在,那么休达的弹药供应就不会断绝。
  如今的地球上,还没有任何一支海上力量能够拦截大唐的海上运输!
  休达城是作为大唐帝国北非-欧洲地区的战略支撑点,不仅仅是用来防御,更是用来进攻。
  如果大唐要在北非、欧洲地区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话,那么就会从世界各地抽调兵力、物资抵达休达,等兵力和物资准备妥当后,就会从休达出发发起进攻。
  虽然说之前大唐并没有在欧洲发动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但是大唐却是一直在这么准备的。
  这针对的其实也不是西班牙、英格兰、法兰西等欧洲土著,而是针对鞑靼人。
  鞑靼人虽然法兰西境内遭到了拦截,在巴尔干半岛以及意大利半岛等地区也是遭到了拦截,但是鞑靼金国依旧在欧洲站稳了脚跟。
  目前其控制的疆域已经极为辽阔。
  在西欧地区,鞑靼金国的铁骑已经是多次深入巴黎郊外,让欧洲各国惊恐无比。
  以至于最近几年的巴黎都是变成了一座要塞,巴黎为核心的西欧防线汇集了来自法兰西、西班牙、葡萄牙甚至英格兰的欧洲各国联军,他们装备着大唐大量提供的燧发枪、滑膛炮以及各种物资苦苦抵抗着鞑靼人。
  在中欧南部地区,鞑靼人已经是尽数控制了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地区,意大利半岛各王国,在大唐的强势压迫下,组建了联军在这一地区抵挡着鞑靼人。
  而在巴尔干半岛,鞑靼人已经尽数控制多瑙河以北区域,同时巴尔干半岛的西部区域,他们已经深入到了萨拉热窝。
  在东方他们倒是节节败退,丢失了乌拉尔河、乌拉尔山脉以东的所有地区。
  甚至因为大唐兵锋的威胁,他们已经是提前进行了战略撤离,基本上伏尔加河流域以东区域,都是没有鞑靼金国的普通民众了,只有军队而已。
  在高加索地区,基本上高加索山脉以北的平原地区也是在他们鞑靼人的掌控之中。
  北边,他们老早就攻占了圣彼得堡,并控制了一部分芬兰南部地区。
  控制了这么多地区的鞑靼金国,其疆域是非常辽阔的。
  而且更加关键的是,这鞑靼金国已经不是什么游牧部落了,而是一个效仿了传统华夏国家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
  甚至很多政治体系,都是直接照搬的大唐帝国。
  其中鞑靼人在欧洲地区实施的一项政策很重要,不仅仅稳固了他们在欧洲地区的统治,而且还让国力大幅度增加。
  那就是干掉原来的贵族,并把大量属于原贵族的土地免费发放给原来的农奴!
  鞑靼金国可以很自豪的说,他们治下没有任何一个农奴,所有人都拥有自己的土地!
  如果不讨论其他因素,光凭这一点就足以给鞑靼金国一个正面的评价。
  如今的欧洲诸国,甭管奥斯曼还是西班牙,和鞑靼金国比起来差多了,如今的欧洲其实都还处于中世纪地区呢,都还在玩实封贵族制,农奴都算好的,甚至有些地区都还在玩奴隶制度。
  这些欧洲诸国说实话,如果没有大唐在背后支撑着,光凭借他们自己早就被鞑靼人逐一灭掉了。
  如今鞑靼人不仅仅控制着大量疆域,而且还拥有大量的人口,而且这些人口还能被鞑靼人所用。
  鞑靼人的数十万大军里,除了少数几支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外,已经是没有纯粹由鞑靼人组成的部队了,大部分都是征召的各族土著。
  所以,大唐人在乌拉河防线里所看见的鞑靼军队,实际上很多都是金发碧眼的欧洲土著……
  如果鞑靼人不是解放了欧洲的农奴,大量利用欧洲土著人口的话,光凭他们本部落的百来万人口,这十几年来早就被打光了。
  大唐和鞑靼人交战多年,干掉的鞑靼军队少说也有几十万,其他战线上死伤的鞑靼军队估计也会有几十万的,但是人家鞑靼人照样活蹦乱跳。
  为啥?
  因为死伤的绝大部分都是其他土著,而不是鞑靼本部落的青壮。
  鞑靼人在欧洲折腾的越厉害,也就让大唐越重视欧洲地区,陆军不仅仅谋划着搞第三次西征,组织欧洲各国出兵抵抗鞑靼人,同时也是在欧洲地区积极积蓄力量,准备在必要时候亲自上阵。
  休达要塞化就是这么一个战略下的产物。
  但是即便如此,大唐军方觉得区区一个休达还是不够,他们想着再搞一个战略据点。
第1783章
西班牙送女和亲
  休达城内,新任的大唐海军第七十六分舰队司令乔浩忠中将就是对着偌大的欧洲地图看着。
  试图为帝国在欧洲地区寻找一个新的战略支撑点,作为自己担任首任欧洲军务督办的成绩。
  他可是很清楚,上头让自己一个海军中将跑到欧洲来担任第七十六分舰队的司令,可不仅仅是因为第七十六分舰队的实力比较强,而是因为欧洲地区的重要性比以往大了。
  所以,他还有另外一个头衔,那就是‘督办欧洲军务大臣’。
  这是一个首次设立的职务,以往的时候大唐帝国可是没有设立什么督办欧洲军务大臣的。
  大唐之前在世界各地,设立的军务督办不算多,在中亚地区,有‘督办西征军务大臣’,这个职务基本都是西征军总司令兼任的。
  此外还有督办南洋军务大臣,不过南洋地区已经是没啥敌人了,南洋各土著国已经是在大唐帝国的帮助下,陆续迁移到非洲去,目前都已经先后有四个南洋土著国派遣了先头军队抵达非洲,后续还会有更多,预计几年后该搬迁的都会搬迁完毕了。
  到时候,估计南洋军务督办这个职务也会被撤销。
  再过来就是督办印度军务大臣、督办非洲军务大臣。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的几个督办军务大臣,清一色都是陆军将领担任,比如西征大臣、印度大臣、非洲大臣、南洋大臣。
  督办欧洲军务大臣,这还是大唐帝国历史上,首次由海军将领出任一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统辖该地区的陆海军作战。
  甚至这个职务的设立,都是海军内部出了大力气进而推动的,要不然的话估计还不会有这个职务呢。
  乔浩忠海军中将,并不算是大唐海军里并不算是多么有军事天分的将领,实际上,他就没怎么率领过舰队参加过大规模的作战。
  乔浩忠海军中将能够升为帝国海军中将,早期的时候纯粹是因为他资历够老,人家十八岁就已经投身海军,乃是大唐海军海学堂的第一批学生,后续按部就班任职,累计资历慢慢升迁。
  但是在大唐军方里,甭管是陆军还是海军,光靠着资历和时间升迁,可是很难跨几个门槛的,比如说上尉升少校,上校升准将,前者需要入读御学堂,后者需要实打实的成绩。
  乔浩忠海军中将,并没有参加过什么大规模战役,顶多也就是打过几艘小舢板而已,但是他长期在海外舰队服役,参加过众多开辟殖民地的行动。
  怎么说呢,大规模的舰队战斗他是没参加过,但是和土著的小舢板打仗,执行舰炮外交那可是他的强项。
  他也是靠着这一点,才是慢慢熬上来的。
  他也是很清楚自己能够担任督办欧洲军务大臣,也是上头看重了自己在炮舰外交上的经验。
  上头想要在欧洲地区再获得一个优良的港口,和休达一起充当战略支撑点,他来欧洲,主要就是干这事的。
  别以为这很容易,其实还是有点难度的。
  主要是如今欧洲的一大票国家,除了鞑靼人外,其他的清一色都是大唐帝国的小弟……
  你在小弟的国家里搞个租借地,小型的军事基地什么的没什么,哪怕是西班牙王国,他们也不介意大唐在加的斯设立军事港口。
  但是这种小租借地,小型军事基地也没啥卵用啊。
  大唐要的是战略支撑点,第二个休达,不仅仅可以驻扎大量军队,囤积大量物资,还要组织移民在当地生活,因此对面积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的。
  不敢说和休达州那样有个南北一百五十公里的纵深,总面积上万平方公里,但是好歹也得有个几十平方公里的纵深,总面积几千平方公里吧。
  不仅仅要面积大,而且也需要海运便利、同时自然环境不能太差,同时也要易守难攻。
  最重要的是,位置必须是关键的战略点。
  而这样的地方,可不好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8/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