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47/1597

  但是前期就是你得去移民屯垦司划定好的地方进行屯垦。
  比如说去美洲的话,哪怕是官方移民,也得支付大约一半的船票钱,后期你还得听从官方的安排到美洲的某个地方屯垦。
  但是如果你自行移民的话,只要是在帝国控制下的领地,你爱去那去那,去美洲的话,愿意去东海岸就去东海岸,愿意去西海岸就去西海岸,南部的墨西哥湾地区、东北部的五大湖地区等等,你愿意去那里都可以,而且除非是极少数地方,绝大部分地区你都能够在当地获得免费的土地。
  这种情况下,其实很多民众,宁愿咬一咬牙购买船票自行移民的。
  而且哪怕是没钱也无所谓,大唐帝国的皇家银行和移民屯垦司以及各大航运公司之间,一直都是有针对于新移民的船票贷款服务。
  宣平三十七年的自行移民,也是达到了差不多三十万人。
  如此官方移民和自行移民加起来,就有了两百一十万人了。
  这些人分散到了全球各个海外领地、海外本土里,其中不少还是就近前往南洋诸岛,比如已经是开发的很成熟的吕宋、万丹两大岛屿等地的。
  还有最近几年比较热门的移民地澳洲,其中的澳洲东南部自然环境相当不错,老早就有移民陆续前往了,而最近几年南洋劳务公司在边上的新西兰群岛上也是动作,在付出了近万南洋劳务公司劳动队的惨重代价下,也终于是肃清了岛上的众多食人族。
  由此新西兰岛也是成为了大唐移民们的一个备选点。
  除了南洋、澳洲外。
  还有不少移民选择前往锡兰岛,因为现在的锡兰岛已经是完成了本土化,各方面的政策和本土一样,因此也是受到了移民的欢饮。
  至于北边的戈河州、泊木州、果阿州等大唐帝国在印度半岛上的几个海外领地州,吸引的移民数量就不算太多了,上述三州地方大的很,但是人口却是不算太多。
  这主要是很多人都清楚,帝国短时间内是没有在印度大陆上搞本土化的打算。
  没办法,那可是大几千万甚至上亿人口呢,本土化的难度太高,要不然的话,帝国也不会在印度半岛桑设立了一大堆殖民地以及扶持的傀儡王国。
  同样是土著人口众多的地方,新移民们反而更喜欢前往南非。
  非洲虽然土著众多,但是随着南非金矿的发现,帝国已经在南非搞局部本土化了,甚至连铁路都是修起来了。
  同时帝国也和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甚至英格兰人进行合作,用免除部分运费等方式,让上述几个国家的人前往非洲地区招募免费劳工。
  据传现在西班牙人为了改善欧洲战场上的兵力劣势,已经是计划着引入各地土著组建土著军队,用以对抗鞑靼人了。
  不说西班牙人这个想法能不能成功,但是非洲,尤其是南非地区的土著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却是一个事实。
  同时大唐的军械贩子们向来都是不安分的,非洲那么大的一片时常自然不会视而不见,最近十年来大量的冷兵器以及火绳枪被输入非洲各个部落。
  一时间,非洲各部落,王国之间的战争比以往更加残酷。
  因为这些土著的军队火力更加强悍,杀伤效率更高。
  与此同时,从南洋整体迁移到非洲来的几个国家也是陆续登陆了非洲,安南北朝乃是第一个登陆非洲的南洋国家。
  他们的第一批一万多人乘坐着大唐的移民船,历经了漫长旅途后终于抵达了非洲,登上非洲的土地时,那些安南官员们看着肥沃的土地以及广阔无比的原野,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如此沃土,以后就是他们安南人的了!
  不过想要在此地生存下去,却还是不容易,至少,这些安南人得先把当地的土著部落灭掉再说。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批登陆非洲的安南人都是军队的缘故!
  不仅仅安南北朝,其他的几个南洋迁移过来的国家,包括暹罗,缅甸等他们第一批登陆人员都是清一色的军队。
  这些军队要在当地占领登陆据点,然后就地屯垦产出粮食。
  当这些南洋国家也加入到非洲来的时候,非洲事务衙门很乐观表示,未来十年内,非洲南部地区的本土化工作将会取得极大进展!
第1781章
奇葩的全球贸易
  大唐帝国在非洲地区的移民,主要还是金矿引导的,毕竟黄金的力量是无穷的,足以吸引众多人奋不顾身的跑到南非去淘金。
  而大多数淘金客,其实最后都会赔的连裤衩都不剩下,最后不得不成为金矿里的矿工,或者到周边获得土地进行屯垦。
  南非地区的土地资源还是很丰富的,肥沃的土地多的是,因此这几年,南非地区吸引移民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加。
  至于非洲的其他地区,目前就比较少有大大规模的移民行为的,主要还是集中在那些沿海的港口殖民地里,主要为过往的商船服务,而不是说搞屯垦。
  相对于非洲、印度等地区的开发困难,美洲那边就是显得轻松的多。
  一方面是美洲地区的土著数量并不多,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殖民多年,导致当地的土著数量呈现断崖式下跌。
  如今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想要开发美洲的殖民地,都得从其他地方运输劳工过去。
  当大唐帝国把几乎整个北美洲的土著,都是一股脑打包送给西班牙人的时候,人家西班牙是高兴的不得了,可见美洲地区的劳动力短缺是有多么的厉害。
  土著少,那么大唐的开发也就更加顺利了。
  哪怕是大唐帝国刚涉足没几年的南美洲地区,也就是南美洲的东南部地区,尤其是中部地区的沿海平原地区,虽然大唐人刚来没几年,但是现在也已经是有了上万人,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当中。
  不过这些,和北美洲的开发比起来,那就不算什么了。
  这么多年里,帝国的海外移民,至少半数都是前往北美洲地区的。
  土著少、土地肥沃、气候和帝国本土相似,这些都是成为了吸引移民的重要条件,再加上帝国老早就是决定对北美洲进行本土化开发。
  美洲事务衙门,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致力于本土化进程,并且进展是相当的顺利。
  目前来说,基本上西部沿海以及东部、南部沿海地区,已经是没有什么土著了,目前只有北美洲中部内陆地区还剩下比较密集的土著聚集区,但是美洲事务衙门正在推动‘中部运动’,鼓励移民们从沿海地区深入到内陆地区。
  估计十年内,北美洲地区的本土化就能够彻底完成。
  而到时候,北美洲地区将会成为帝国最大,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海外本土地区。
  不说以后了,哪怕是现在,北美洲地区的大唐人口数量也已经有好几百万了。
  而最近几年开始,几乎每年都有上百万移民前往北美洲,这个数据可是非常恐怖的。
  美洲、非洲、印度、南洋、澳洲等地区的海外移民行动,导致大唐帝国在上述的诸多海外殖民地、海外领地、海外本土的总人口,早已经是突破了千万人。
  这些人口同样还代表着商品的市场、各种工业原料、农产品的供应等等,并和本土的市场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市场。
  这也就是带来了庞大的远洋货运需求。
  一年比一年多的远洋客运、远洋货运需求,刺激着大唐帝国的航运业每年都是保持着高速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冯氏航运公司、长江航运公司等航运公司每年都会建造新船,扩大运力的动力所在。
  对于这些,大唐帝国的皇帝李轩自然是看在眼里。
  在他看来,目前大唐帝国所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已经是基本搭起了框架,后续所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规模而已。
  目前的大唐全球贸易体系,大唐本土、海外本土、海外领地、海外殖民地一起构成了大唐的内部贸易体系,然后再加上土著地区贸易,一起构成了大唐的全球贸易体系。
  而值得注意的是,土著控制区的面积和人口数量其实也不少,比如说整个欧洲、西亚、印度、非洲大部分地区、美洲部分地区等等,都是属于土著控制区,人口加起来少说也有两三个亿呢。
  但是他们的消费能力实在太低了,很多商品他们都是消费不起的。
  因此这也就造成了很诡异的情况,那就是别看大唐的船只满世界跑,但实际上绝大部分还是为了大唐人自己服务的。
  怎么说呢,整个欧洲地区这么多国家和人口,哪怕是加上北非地区,他们的消费能力也不如大唐治下的一个北美洲。
  所以大唐的企业们,尤其是制造业的企业,在考虑市场的时候,是绝对以本土市场为先导的,至于土著市场,那都是顺带的。
  哪怕是最近几年非常火的煤油,也是同样如此。
  哪怕是大唐帝国为了保障本土的煤油供应,用近乎行政命令的方式限制煤油出口,但是如果没有这个限制,到最后能够出口的煤油数量其实也没多少。
  因为对于大唐本土而言,普通家庭就能够承受得起现在煤油的价格。
  但是在土著控制区里,最少也得当地的体面中产阶层才能够承受得起这个价格。
  造成这种情况的缘故那就是,大唐对煤油出口会征收一定的出口税,同时还得加上昂贵的远洋运费,价格普遍要比本土市场的煤油价格高。
  不过这并不是重点,重点就是土著控制区的普通人,收入实在太低了。
  甭管是印度还是西亚又或者是欧洲地区,人口看似很多,但实际上绝大部分都是最底层的人,很多都还是农奴。
  这些绝大部分的人口,不具备任何消费能力。
  倒是鞑靼人那边,市场要大了不少,鞑靼人的各项制度基本都是抄袭的大唐帝国,这样的鞑靼金国放在欧洲,也是一个庞然大物。
  同时他们还解放了欧洲地区的大量农奴,分给他们土地耕种,这些农奴成为了自由民后,不仅仅能够贡献税收,而且这些人都还有一定的消费能力。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大唐和鞑靼金国处于战争之中,但是双方的贸易却是没有停止的原因,这么大一个市场,大唐人不去占领让给土著,亏得很。
  只是这种贸易联系,也是让进出口委员会非常的警惕。
  因为这个过程里,肯定会有大量的违禁物资也会被出口到鞑靼人那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47/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