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沟皇帝(校对)第11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597

  当年在西北前线的时候,他特地把毕志安带到了前线,带着毕志安打了几次胜仗,立了功劳,还动用了自己的关系,把毕志安送进了御学堂学习。
  但是毕志安进入御学堂学习后,成绩实在是拿不出手!
  去年毕业的御学堂陆军学生里,一共有一百多人,这个人的综合成绩排在了九十多位。
  对此,其实应易康是很不满意的!
  在他看来,毕业成绩不能进入前三,那都是失败,毕竟御书房年年都有毕业生,每年前三,十年就有三十个前三,而中将、少将一共才多少啊,这意味着哪怕是前三,等到竞争主力师长、军长的时候也得好几十个人竞争。
  再不济再不济,你好歹考个前十啊,如果能够考到前十,根本不用来找他应易康,军方直接就能够把他安排到西北前线去锻炼,运气好了就能混一个一线主力部队的营长,再不济也能混一个二线部队的营长。
  但是毕志安却是只考了九十多名……
  这让他感觉自己这几年对他的栽培,都栽培到了狗屎身上去了。
  烂泥扶不上墙!
  这是应易康对毕志安此人的一个感觉,当然了,这只局限于对他的理论学习能力的判断,不过应易康对此人打仗的本事还是比较看好的。
  敢杀敢冲,打起仗了真他妈不要命!
  而这也是应易康对他比较欣赏的重要原因。
  他斟酌了片刻,然后道:“毕兄想要去前线,为君分忧,这是好事,只是不知毕兄有什么打算?”
  直接放弃毕志安的话,他也是觉得有些浪费,好歹是培养了好几年呢,如果此人能够成长起来,那么妥妥就是自己的嫡系力量。
  但是他却也是不打算花费太大力气是扶持他了!
  他作为年轻一代将领的领军人物,这后头一大票人跟着他呢,同样的资源他用在另外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身上,起到的效果自然是更好。
  听到这话,毕志安着道:“我辈军人,自然是到前线领军最好,但是如今西北前线汇集我大唐无数俊杰,安不敢和诸位俊杰相提并论,只想着能够去前线杀敌也就心满意足了!”
  应易康自然是能够听出来毕志安的话,要求不高,没想着去一线部队当营长,不管干啥,只要能够去前线就满足了。
  还算有点自知之明!
  这样的话,安排起来就容易了!
  以毕志安的能力和资历,直接去一线部队担任营长那是别指望了,别说他应易康,郝柏年亲自出手都安排不了!
  就他的毕业成绩和军功以及资历,在陆军的年轻一代里实在是拿不出手,哪怕是郝柏年这样的大佬强行安排,也是会引起非议的。
  甚至连二线部队的营长也别指望!
  他可是很清楚,如今在西北任职的部队主官,甭管是营长还是团长,通通都是要才华有才华,要背景有背景的狠角色,全陆军最优秀的中层军官几乎是扎堆出现在西北各部队里。
  就毕志安那样,做梦都别指望能到西北的正规军部队里当部队主官。
  不过运作一番,二线部队里的普通步兵营的副营长,团参谋长,师部作战参谋等非主官职务还有有点希望的。
  再不济,去守备师也行。
  而这种安排也不用费太大的劲,他自己就能够安排。
  他心中已经是有了安排后,但是却什么话也没有说,更加没有承诺什么!
  这种事,自然是不会有什么承诺的,甚至都不能有明确的表达这种意向,毕竟走人情安排职务,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容易招惹是非。
  从应易康家中离开后,毕志安也是叹了口气,他看出来了应易康对自己其实是不太满意的,如今态度不错,那纯粹是看在以前并肩作战的面子上。
  至于最后能不能调取西北,恐怕还得两说。
  但是应易康已经是他所能够找到最大的靠山了,所以他也只能等。
  等待的时候,毕父也没有闲着,他虽然退役多年,人情也是用的差不多了,但是大作用发挥不了,但是小作用还是能够发挥一二的。
  毕父这几年,为了毕志安的前途也是操碎了心。
  身为退役少将、男爵的他没有享福,经常厚着脸皮参与交际,陪吃陪喝的,为的也只是维持和军方部分将领的一丝关系而已。
  不过毕志安知道,在这种时候,这些关系也没啥卵用。
  时间逐渐过去,毕志安继续在参谋部里上班,这一天傍晚下班刚回到家,就见父亲在等自己,似乎是有事。
  果然,当他进入了客厅后,毕父就是先开口道:“我今天刚从一个老友那里得到了消息,不出意外的话,你的这个同窗即将前往西北前线了!”
  此时只听毕父用着羡慕的语气道:“第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长啊,虽然不是战备师,但是在这个关节眼上,还能硬生生抢到一个实力不错的步兵师,放眼陆军也没几个人能够做到了!”
  “听说为了这个三十一步兵师的师长位置,枢密院的好几个副使大人都是亲自下场了,最后还是郝大臣亲自拍板,定下了他!”
  “如果我当年有他这样的关系,何至于退役啊!”毕父说的时候,充满了唏嘘!
  而毕志安则是不接话,因为这话不适合说出来:做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的!
第1570章
毕志安赴前线
  身为人子,毕志安年少的时候还不知道,但是成年也进入军中服役后,慢慢的也是知道了,他们兄弟二人没有什么军事天赋,自己在武学堂和御学堂的成绩都不咋地,其他三个弟弟更是连武学堂都考进去,那是有原因的。
  因为当年他老爹也不是正统的军校生出身,虽然他老爹没说过自己的黑历史,但是毕志安还是知道了,他老爹当年只是普通的农家子弟,连认字都是入伍后学的,只不过老早就进入大唐王师当兵,又是幸运的没战死,然后就慢慢随着大唐王师的逐步扩编,一路爬起来。
  军校什么的没考过,只是读了个早期的武学堂速成班而已,统一战争期间虽然看似立下了功劳。
  但是那时候,大唐王师天天打胜仗,那么是按部就班的军官,也能捞取功劳啊,再加上他参军早的因素,这才能够在统一战争结束后,捞到一个陆军少将的军衔。
  但是这个军衔明显就是安慰性军衔,因为刚升上去呢,毕父就是被迫转为预备役了!
  说白了,他老爹当年打仗也不咋地,但凡有点才华,凭借深厚的资历也不可能在统一战争结束后短短几年就被挤下来。
  哪怕是无法继续晋升了,哪怕是没有实权了,但是一个闲职总归是能捞一个。
  但是毕父却是连个闲职都保不住!
  这样的他,在统一战争里怎么可能得到郝柏年等军方大佬的欣赏!
  对父亲的话,他自然是不会接话的,不然的话,父亲发起飙来,也是麻烦的很。
  所以他把话题拉了回去,问道:“三十一师?这可是确定要调往西北参战的部队啊!”
  “没错,就是这支部队!”
  毕志安在参谋部任职,虽然只是个普通参谋,但是因为参谋部的特殊性,他也是能够接触道不少机密消息的,他知道驻防在河南的第三十一步兵师,就是第二批增援西北的部队之一。
  该师虽然不是常年保持满编满员的战备师,但是也是大唐陆军里五十多个步兵师之一,也就是常说的二线部队。
  而二线部队的概念,只是和平时期的概念,一到战争时期,就会迅速扩编为满员状态,然后奔赴前线,这个时候,其实也算是准一线部队了。
  而西北前线那边,如今的驻防部队其实也就一个第五军,勉强再加一个第四军,不过第四军驻防驻防陕西,同时还驻防部分藏区,所以第五军其实不太可能实际参与这一次的西征计划。
  而第五军里以骑兵为主,步兵部队的话,其实也就三个师而已。
  后来第一批增援部队有一个师,这第二批增援部队一共也就两个师。
  也就是说,参与西征计划的步兵师,一共也就六个而已。
  当然了,除了步兵部队外,其实还有大量的骑兵部队,不过骑兵部队和步兵部队不是同一个系统,和应易康、毕志安等步兵将领没啥关系。
  应易康能够在这个时候,成为这个师的师长,那可不容易啊!
  应易康都即将奔赴前线了,那自己呢?
  距离自己上次去拜访他,已经是过去了半个多月了,一个准信也没有,难道应易康忘记了自己?
  如果失去了这一次机会,等应易康奔赴前线后可就彻底没机会了。
  自己要不要趁机去拜访他?
  就在他犹豫之际,外头就是进来一个管家,同时还带着一个人!
  看见来人,毕志安的眼睛瞬间就亮了起来!
  这人他认得!
  虽然只是个下士,但是他却是应易康身边的亲兵之一。
  此人出现在这里,不用猜,不用问都知道,定然是应易康派他来找自己的。
  果然,这个下士进来后,就是直接道:“我家大人有请!”
  来了!
  毕志安安耐住激动的心情,也是顾不上刚下班,有些累,当即就是说好,准备直接前往。
  毕父看到这一幕,也是脸上浮现喜色,当即就是吩咐管家备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66/15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