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268

  这人员增援虽然麻烦,但是勉强还可以接受,但是物资的补给速度就是差强人意了,这种情况在日俄相互宣战后,当地的俄军更是感受大量物资的缺乏,开始想尽办法从东北当地获取物资。
  那些生活类的物资还好说,粮食勉强还能够从俄军控制下的吉林,黑龙江以及奉天地区获得,但是武器弹药就只能依赖库存以及从本土远道运输而来了。
  历史里的这场战争里俄军和跨海作战的日军后勤补给一样糟糕!
  然而现在却是凭空出现了一个赵东云,赵东云控制下的福元机器厂虽然产量和列强诸国相比不值一提,但是再怎么说也能生产子弹和炮弹不是,那些步枪和火炮自然是无法提供的,但是7.92毫米的马克沁机枪子弹以及火炮炮弹这些消耗类的物资却是可以大批量提供的。
  同时因为中国的局外中立,中国不能够表面上大量给俄国提供武器等作战物资,所以俄国人就得偷偷从赵东云手中进行走私性质的作战物资进口。
  赵东云先是以锦州巡防营或者第三镇的名义订购大量的军火,尤其是机枪子弹以及炮弹这两样消耗性的物资,然后再抬高价格卖给俄国人,仅仅从一月份到二月份,赵东云和俄国之间的军事物资贸易额就是达到了五十两银子之巨,其中半数都是重机枪。
  “赵将军,库洛帕特金阁下对我们的合作是非常满意的,认为此举将会大大提高贵我双方的友好关系!”安德烈只是简单的客套了一句后,就是迫不及待的说明了今天来的目的:“对于那批机枪以及机枪子弹,库洛帕特金阁下非常满意,不过我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子弹和炮弹,尤其是炮弹!”
  俄军一月份把那批近百挺的机枪买走了后,就是迫切的希望通过赵东云这个渠道获得更多地作战物资!
  赵东云点头:“对于贵军的迫切需求,我是理解的,不过您也知道采购我们之间的交易对于我而言存在非常大的风险!”
  安德烈点头也是表示认为:赵东云在现在这种时局了还敢买军火给俄军,一旦被捅了出去可是会不太妙的,不过今天这种对话也不是第一次了,安德烈自认为非常清楚赵东云想要的是什么。
  “赵将军放心,价格方面绝对不会让您失望的!”安德烈继续强调:“而且和上几次交易一样,这一次也可以用黄金或白银直接交易!”
  赵东云听罢满意的点了点头:“嗯,前几日我这边刚运到了一批三英寸口径的榴炮弹,我想你们应该用的上!”
  安德烈一听,当即就是道:“哦,不知道有多少?”
  赵东云道:“量倒是不太多,只有五千发,不过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我为了弄这一批炮弹可是花了不少心思,所以这价格嘛!”
  安德烈一听只有三千发,脸上露出明显的失望神色,这三千发炮弹如果是放在和平时期可以训练很久了,但是在战时,尤其是现在火炮射速大大提高的现代战争里,这三千发炮弹就显得杯水车薪了。
  不过赵东云的下一句话却是让安德烈激动了起来,只听赵东云道:“当然了,如果这一次我们合作的愉快,那么后续还会有更多符合贵军火炮口径的炮弹运到锦州来的!”
  安德烈连忙道:“不知道后续还能有多少?”
  赵东云道:“这个就要看贵军的能付出多少代价了,就算量少的话但是我想每个月三五千发不是问题,甚至价格合适的话,还能有更多!”
  安德烈听罢似乎在考虑赵东云的话,半天后他道:“如果我猜得不错,这一批炮弹应该是赵将军属下的唐山机器厂所生产吧!”
  赵东云没有回答,而是继续微笑算是默认了此事!
  安德烈并没有猜错,赵东云向俄军提供的机枪子弹以及炮弹大多数都是福元机器厂生产的,其中的德式机枪专用的7.92毫米子弹就不用说了,福元机器厂最近半年来一直都在不断的购置机器扩大产量,子弹产量大大提高,要匀出一出来来卖给俄国人问题不大。
  而炮弹的话,原本就麻烦许多了,因为这年头各国的火炮口径也不同,中国国内陆军采用的多以57毫米,75毫米为主,而俄军则是有76.2毫米,87毫米,107毫米等口径。
  而火炮口径的不同导致炮弹也就不同,这也是俄军很难从远东的国际军火市场上购买到大量炮弹的原因,因为其他国家的兵工厂没事又不会生产俄国口径的炮弹。
  赵东云之所以能够弄出来这一批俄国口径的炮弹,还是指示福元机器厂那边专门改装了一条生产线,这才能够生产出俄国口径的炮弹,这些俄国口径的炮弹从一开始就是为了卖给俄国人。
  安德烈继续道:“只要赵将军能够提供炮弹,那么价格上可以在按照国际军火市场上的价格上浮百分之三十,但是您必须保证炮弹不能存在任何的质量问题!”
  安德烈和赵东云打交道也有小半年了,可是知道赵东云自家的第三镇里可是装备了不少劣质炮弹,比如那些采用铸铁炮壳,装黑火药的炮弹,他可不想赵东云用这些垃圾货色来糊弄他。
  赵东云满脸微笑:“那是当然了,客户要求什么,我们自然是提供什么了!”
  他此时已经是想着,和俄国人的军火交易能够给福元机器厂以及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了?
第112章
初露峥嵘
  福元机器厂那边收益并不会太大,为什么,因为福元机器厂的产量本来就不算太高,而且由于肩负整个北中国的军火供应,不管是步枪还是子弹又或者是炮弹的几乎都是供不应求的。
  为了扩大产量,过去两年时间不到福元机器厂已经先后三次扩大股本增资,同时也是从国内的七八家银号、票号联合借贷了高达一百多万两银子用以扩张。
  可以说从成立的那天起,福元机器厂就走上了借贷扩张再借贷再扩张的路子,导致现在的福元机器厂已经负债将近一百五十万两银子,然而国内的那些民族资本家又不是笨蛋,之所以大方给福元机器厂提供大批贷款,自然是看中了福元机器厂的收益。
  而福元机器厂那几乎可以生产到后年去的订单就是利润的保障!
  饶是已经接受了北洋机器制造局的工人和机器设备,同时也一再二再的购置机器扩张,但是受限于成立时间太短,福元机器厂的产量短时间内依旧不算太高,其他先不说,就说这炮弹,如今的月产量不过一万五千多发而已,这个产量如果说供应整个北中国诸多军队其实还是远远不够的。
  不过现在是和平时期,而炮弹这玩意是消耗性的物资,只要北洋新军没有打仗,那么对炮弹的消耗就不会太多,之所以还会大规模购进炮弹,主要是为了储备。
  按照当代的惯例,一门火炮一般会储备大约三百到五百发炮弹备用,而北洋新军现在所用的火炮大多是这两年从日本以及德国进口的,而进口这些火炮的时候都会随同订购相应的炮弹。
  也就是说,当今的北洋新军里头,包括赵东云的第三镇在内都是储备有大量当初进口的炮弹,并没有急迫大规模储存炮弹的需求。
  这样的情况下,赵东云才能够从福元机器厂的炮弹产量挪出一小部分来卖给俄国人。
  抛开了赵东云这个因素外,那么对于福元机器厂本身来说,卖给俄国人炮弹并不会带给他们太多额外的收益,因为他们的炮弹本来就供不应求。
  不过对于赵东云这个二道贩子来说,收益却是大了去!
  他卖给俄国人弹药虽然是政治性的目的居多,但是赚钱也是一个次要的目的了,这他从福元机器厂订购的炮弹如果一枚要三十两银子的话,那么他卖给俄国人就会是五十两银子,其中的利润几乎达到了50%左右。
  不过赵东云对此也承担了诸多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
  俄国人虽然付出了比较昂贵的价格,但是他们给了钱后,赵东云可是送货上门啊,那些炮弹将会从唐山通过火车直接运输到锦州,然后再由赵东云秘密转运到奉天。
  怎么说呢,一分钱一分货!要是在欧洲购买同样的炮弹只需要三十两银子,但是现在战争期间谁有这本事一路运到东北去?
  除了日俄自身外,唯一的物资通道就是关内外铁路,而这条铁路的重要枢纽锦州就盘踞着赵东云,只要赵东云愿意,他甚至可以不让一粒子弹流入东北交战区,同样的只要他愿意,他可以把整列军火运往奉天!
  赵东云有着别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同时也承担了别人不愿意承担的风险!
  这才是他在这场军火走私贸易里收获庞大利益的原因。
  赵东云利用福元机器厂,自己坐镇辽河西部的便利,同时还有手下上万军队的掩护,顺利的给俄国人输送了大量的物资弹药,在这样的背景下,日俄战争也在继续着。
  双方自从二月十号宣战后,除了一开始日本海军卑劣的用不宣而战的方式偷袭了旅顺军港,造成俄国海军数艘军舰损失外,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显得非常平静。
  因为这个时候双方都在进行调集物资和兵员,酝酿着随后的大规模战争行动!
  这一时间,看上去竟然是平静无比!
  然而谁都知道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了,日俄两国的是什么情况暂且先不说,中国国内却是群情奋勇,众多人想要抗击俄国,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们甚至提出要组建义勇军前往东北加入日军参战呢。
  而国内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作为国内派驻到东北的唯一一支新军的统帅,赵东云的名字再一次被广泛提起,和去年年底广泛指责赵东云不主动抗击俄军不同,这一次随着朝廷正式通报“局外中立”后,众人埋怨的对象已经从赵东云这个前线将领转到了朝廷诸公上头。
  不过人们依旧对赵东云,尤其是他的第三镇的一举一动非常关注,国内对赵东云以及对北洋体系的指责虽然少了一些,但是依旧还有。
  为了回应国内的庞大舆论压力,袁世凯和赵东云一商量后,决定在锦州弄一场小规模的军事演习,以表示日俄战争里头我们虽然中立了,但是我们玩的是武装中立。
  好吧,说白了这场演习不是给日俄两国看的,而是给国内民众看的!
  为了避免刺激日俄两国,同时又为了满足国内的舆论压力,赵东云把这场演习地点设立在锦州,规模也不大,就两个营参加而已,不过却是邀请了诸多中外记者参加,尽管演习过程毫无新意,这种对外的公开演习里头赵东云自然不可能把迫击炮,机枪战术之类的拿出来给别人看,但是依旧让外人看到了一支新式军队应该有的面貌。
  外国记者莫斯利道:“和中国的其他军队比起来,赵东云将军的第三镇明显出色太多,严格的军纪和新式的装备让这支军队具备了现代军队的战斗力!”
  当北洋新军主动大规模公开新军的编练情况,尤其是公开了诸多第三镇的演习照片后,国人们看到的是一支精神抖擞的现代化军队,此外赵东云的多副戎装照也是随着这一次舆论的宣传活动里广泛被各报刊登。
  照片里的赵东云丝毫看不见年轻稚嫩的痕迹,他穿着当今北洋常备军里的军官冬季礼服,侧着身子拄着一柄军官指挥刀,头上虽然戴着军帽但是依旧可以看见他是个光头,而嘴上的那两道略显夸张的八字胡须更是让他看起来和时下的普通军人极为不同。
  肩上的是团蟒抱珠以及袖口上的盘花金辨都更是让他看起来极有年轻显贵的味道,他身上的军服是冬天北洋常备军才开始全面实行的新式军服,这种新式军服虽然练兵处在年初下发新军军服章程后,也是已经被作为全国各省新军的标准军服。
  这种新式军服的常服虽然是和作战,但是礼服却是以视觉效果为主,让人看到的第一眼就能够感到新式军人的俊朗潇洒,当然了更多国人会直接认为是假洋鬼子……
  尽管已经有很多人看见过北洋新军的模样了,但是赵东云的戎装照和他手下的第三镇的诸多照片开始在国内流传,并频发登上报纸后还是引来了极大的议论。
  一时间里,赵东云的个人名声大幅度上扬,人们一说起北洋会想起袁世凯,但是要一说起北洋新军,诸多人的脑海里就会浮现赵东云的身影。
  某种程度上,赵东云已经成为了北洋军官的典型形象!
  再加上他年纪轻轻就成为一镇统制,在局势混乱的东北里坐镇锦州,成为中国执行武装局外中立的具体负责人,单单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他成为无数年轻人的偶像,无数前往其他国家留学的年轻学子们,尤其是学军事的那些年轻学子把赵东云当成了成功的楷模。
  赵东云的名字和照片很快就是随着日俄战争的爆发传到了全球各地,在纽约时报关于日俄战争的专题报道中,赵东云的照片和日本将军大山岩、俄罗斯将军库罗伯特金上了头版!
  因为以上三人就是中日俄三国在东北的实际军事负责人!
  赵东云对于自己的突然出名有些不习惯,他之前在北洋内部的名声其实也不算小,但大多是在北洋的诸多中高层军官里流传,再有就是同为北洋体系的文官、幕僚们听过或者见过他,甚至很多同为北洋体系的中下层文官都不知道他呢。
  这也是当代北洋新军中高级军官的一个缩影,虽然他们已经掌控了这个时代中国最为强悍的武力,但是人们所看到的大多是袁世凯,对袁世凯后头的段祺瑞、王英楷、冯国璋、赵东云等人并没有太多的关注。
  这些后实力大名鼎鼎的北洋军阀被普通人所熟知,还是要辛亥年武昌起义以后,那个时候冯国璋、段祺瑞等人才频繁出现在报纸之上。
  现在,他们在很多国人看来不过是袁世凯手下的一个手下而已!
  赵东云之所以能够出名,其实也和他的政治地位没有太大关系,主要还是因为那几张照片以及他的年轻的过分的年龄!
  诸多年纪比较大的人对年纪轻轻的赵东云非常担心!
  广东的岑春煊给朝廷上的奏章里,就公开对赵东云表示担心:赵子杨年轻资浅即坐镇东北一方恐非朝廷之福!
  赵东云看着手中袁世凯转发而来的这道奏章副本,脸色不是很好看:“这个岑疯狗,是看谁咬谁啊!”
  岑春煊此举其实倒不是针对他赵东云,而是针对袁世凯,试图用赵东云年龄和资历问题来抹黑袁世凯的用人策略。
  “别管那些人了!”方若莲此时脚步轻移,然后坐进了沙发里,她不喜欢赵东云在她面前还关心什么正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