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枭雄(校对)第1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3/268

  苏北前线的宿迁,该地乃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途径城市,而京杭大运河的重要性虽然不如以前那么重要,但是对于当代的山东、苏北地区来说依旧具有重大的经济以及军事价值。
  这条运河自从中国内战爆发以来,就成为了奉皖两军的重要军事物资运输通道,在奉军进攻山东时期,几乎所有的后勤物资都是通过这条运河运输南下。
  这种情况一直到奉军拿下山东进军苏北后才得到改变,为了弥补运河运输量过小的问题,奉军一方面是开辟海运,为此还特地攻占了海州建立临时补给港口,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把郑州作为后勤物资中转点,把大量沿着京汉铁路运输南下的物资再通过三百多公里的陆上通道,突进开封、商丘一路运进萧县这个奉军在苏北西部地区的桥头堡。
  尽管有着海运和铁路转运,但是直隶、山东段的京汉大运河依旧承担了一部分的后勤物资运输任务。
  对于奉军来说,这条运河就够重要了,然而对于皖军来说这条运河更加重要。
  双方交战的决战地点徐州距离长江可是有着足足三百多公,虽然这个距离和郑州到徐州的距离相当,但是两者的交通情况相差极大,因为郑州到徐州都是开阔的平原地形,没有密集的山地丘陵也没有过于密集的水网地形,可以广泛使用奉军内大量装备的四轮重型马车等交通工具,好不然的话奉军也不会选择开辟这么一条长达三百多公里的陆上补给通道了。
  但是江苏地区水网密布,陆上的交通情况可谈不上什么理想,这种情况下自然是使用更为方便快捷的京汉大运河进行运输更为有利。
  而自从邳州被奉军攻占后,皖军通过运河一直运输到徐州的补给线被切断,只能被迫从宿迁开始就开始转为陆运继续向徐州运输补给。
  这里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的宿迁已经成为了支撑皖军在徐州作战的后勤转运中心,对于皖军来说,该地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丝毫不亚于萧县、海州两地对于奉军的重要性。一旦宿迁被奉军攻克,那么皖军要想继续往徐州运输补给,就只能从清江浦为起点转运,或者干脆是从金陵开始就用陆上运输。
  尽管攻占宿迁无法彻底的切断皖军对徐州的后勤供应线,但是依旧能够极大的打击徐州方面皖军所能够获得的后勤补给量。
  而不管什么年代,其实打仗拼的就是一个消耗,尤其是这种超大规模的战役比的就是谁家能够获得的炮弹和子弹更多,谁的后勤状况更为优良,因为后勤供应能力直接影响到了部队的战斗力。
  比如说奉军虽然武器众多,但是如果后方无法及时运输上来足够的炮弹,那么机枪和火炮都只能成为摆设,武器优势根本就发挥不出来。
  宿迁除了在后勤运输上体现出来重要性外,还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那就是一旦奉军南下宿迁后,奉军第十师就能够继续西进然后和由邳州往西进军的第一混成旅汇成一支强有力的纵深穿插部队,继而攻占徐州南部的广大区域。
  而这样一来,徐州就会成为独立在外的孤城,不仅仅会失去后方的补给增援,而且会和苏北其他方向的皖军彻底失去直接联系,陷入四面包围的徐州守军极有可能被彻底包围歼灭。
  基于这些因素,那么宿迁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毫不客气地说,宿迁方向的胜败已经能够直接影响整个苏北战事的结果,尤其是对皖军而言。
  奉军拿不下宿迁顶多就是进攻受阻,也许要花费更多的力量和伤亡才能拿下徐州,但是对于皖军而言,宿迁一旦失守,那么代表的就是整条苏北防线的奔溃。
  宿迁的重要性奉军的高级将领们清楚,段祺瑞同样清楚,所以当奉军汇集第十师主力进攻宿迁的时候,段祺瑞也是严令宿迁守军务必守住,决不能让奉军攻克宿迁。
  同时段祺瑞还紧急抽调了刚从江西回援的两江陆军第二混成旅增援宿迁方向,原本该部可是打算直接增援徐州方向的,但是宿迁方向战事吃紧后就是被段祺瑞抽调到了宿迁方向。
  “目前宿迁方向的敌军已经增至两万余人,和清江浦的近万敌军共同组成了宿迁——清江浦防线,虽然以敌军总数三万余人要防守这么一段将近七十多公里的防线显得过于单薄,但是我师兵力也不足。
  除非放弃清江浦方向,集中兵力汇集宿迁方向,否则依靠宿迁那边一个旅的兵力很难攻克当面敌军!”
  说话的是第十师参谋长苏康云上校,该人和奉军里绝大部分高级参谋一样,乃是一名进修生,而且和其他进修生有些差别的是此人在考入进修班之前,还是一名留德生。他乃是袁世凯早期派往德国学习军事的官派留学生之一,此人自然无法和杨德明那少数几个天之骄子一样考入柏林军事学院,而是就读于普通的士官学校,日俄战争后期回国和诸多留德前辈们一样,他也是选择了去投靠赵东云,任职奉军后一边在作战处任职四等参谋,上尉衔,然后一边兼任奉天军校的教官。不过和很多留学生不同的是,他并没有放弃继续求学的机会,而是又考入进修班,去年毕业后由于具有留德生和进修生的双重资历,升迁速度可以说快速无比,先是到野战部队担任了短短数月营长过渡了下后,就是被迅速调回作战处任职二等参谋,并顺利晋升为中校。
  作战处因为其特殊性,期内的参谋们普遍都是高学历的校官,而且相当多的团长都是有过在作战处担任作战参谋的经历,所以某种程度上来说,调任到作战处当一个作战参谋,乃是那些少校、中校级别的校官们追求的晋升渠道,因为只要去作战处任职数个月后,往往就能够得到机会外调到部队担任团长或者是师旅参谋长,军衔也会被顺利晋升为上校。
  虽然说奉军里也存在了大量一步步从连长、营长、副团、团长这个路子晋升而来的上校们,但是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很难跨越少将这道门槛,继而成为高级将官的。真正被高层寄予厚望,重点栽培的中层军官们往往都会被铨叙处特意安排到不同部门,职位进行轮换任职,以积累足够多的经验,同时通过频繁的调职让他们的资料更加丰富,从而晋升的时候也好堵住别人的嘴。
  从野战部队的营长,再到关键部门的参谋或者统帅部的各科科长,甚至是文职,这些都是那些天子骄子们需要一一经历,而且他们的在某个职位的任职时间通常都不会太长,不会出现说在同一个职位苦熬多年的情况,这一点从作战处里频繁出入的那些作战参谋们就可以看得出来。
  基于奉军的这种晋升机制,作战处这个机构在奉军里一定程度上充当了高级将官的摇篮,尤其是对于步科出身的军官而言。
  苏康云同样是在作战处任职过参谋,不过和普通人担任普通的作战参谋后就外调野战部队任职团长不同,他是在作战处里积功升迁到了作战处第五科科长,晋升为上校军衔后,这才外调到野战部队任职团长。
  但是说实话,他任职团长也只是个过渡而已,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军方的几个高级将领早已经注意到了他,认为他参谋能力相当出色,有意把他培养为杰出的高级参谋人员。
  所以他年初任职不过数月的团长后,就是被调任到第十师担任师参谋长,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那么他下一步就会晋升为军参谋长或者回到统帅部任职某一处的处长,而后续的方向就是朝着作战处处长这个号称奉军里最有前途的少将职位迈进。
  只要有了任职作战处处长的经历,那么未来再到野战部队转一圈,担任旅长后,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朝中将师长这个位置前进。
  别看苏康云的任职经历以及后续晋升都比较繁琐,但实际上所需的时间远远要比那些传统军官快得多,比如那些传统渠道晋升而来的上校们,虽然表面上看他们距离少将旅长只有一步之差,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的人都是不可能跨域少将这道门槛的。
  你看苏系奉军了校级军官何其多,但是高级将官的位置才多少啊,位置就那么多,而且奉军的晋升体系和其他军阀部队也有所不同,其他军阀部队基本上就是营长升团长,团长升旅长,旅长升师长,但是奉军里却不会这样,就算是旅长高升了空出了位置,那么下面的团长也是不可能直接接任顶头的旅长之位,而是由其他地方调来少将直接担任该旅旅长。所以你要想和其他军阀部队里一样跨越团长到旅长,旅长到师长,可能性几乎可以直接忽略。
  看着苏康云在介绍当前的宿迁战局,下面的几个军官,甚至包括已经晋升为少将的吴佩孚都是有些羡慕的。
第333章
宿迁战役(二)
  吴佩孚虽然混的不算差,但是他能够晋升为少将说实话也有些取巧的因素,他是炮兵出身的军官,而炮兵作为一直技术性的兵种素来受到赵东云的重视,但是在炮兵体系里,当到上校炮兵团团长基本上就到了头,毕竟奉军里可没有炮兵旅、炮兵师的编制,而统帅部里虽然有着和炮兵相关的诸多机构,但是这些机构的主官基本上也是上校军衔,只有军械部的枪炮处是少将军衔的职位,但是这个职位乃是文职,虽然任职的是炮兵出身的军官,但是文职总归是文职,而且只有那么一个位置。
  这样就导致了炮兵出身的军官没办法在炮兵体系下继续升迁,所以炮兵军官们想要继续往上晋升,而且还是得成为实权部队主官的话,那么只能去担任步兵旅的旅长,步兵师师长之类的了。
  本着安抚炮兵军官以及解决炮兵上校的晋升途径问题,所以赵东云才会晋升包括任存高、刘廷贵、吴佩孚在内的炮兵军官,要不然的话奉军里那么多的步科出身的上校,去屈指可数的高级将官为止那里会轮得到这些炮兵出身的军官啊。
  自家人明白自家事,吴佩孚知道自己的晋升是充满了曲折的,而对于一路平坦,前途光明的苏康云有所羡慕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而对面的苏康云继续解说着目前的宿迁战事。
  “目前宿迁到清江浦一线,敌军主要分别驻防三个地区,分别是宿迁,该地驻扎有两江陆军第五师、桃源县,该地驻扎有浙江第一混成旅、清江浦,该地驻扎有浙江第二混成旅。而根据我们的侦查,敌军新增援而来的两江陆军第二混成旅已经进驻宿迁,和两江陆军第五师一共组成了宿迁防线。”
  “反观我军,我第十师需要同时应对这条宽达七十多公里的战线,在清江浦方向布置有一个团,桃园县方向有一个团,在宿迁方向有一个旅,虽然看似三处地方都有兵力驻防,而且还能保持进攻态势,但是每一处却是都无法形成绝对的兵力优势,少量的战术优势无法转换为决定性的战略优势,所以我还是保持之前的建议,我师应当抽调清江浦、桃源县的兵力,集中主力一举攻克宿迁为上!”
  苏康云的话落下后,旁边的第二十旅旅长周符麟却道:“如果把第十九旅的两个团都抽调北上,我这边固然可以得到增援,但是桃源县和清江浦方向的防务怎么办?敌军如果从这两个方向北上威胁我军后方的沐阳该怎么办?”
  不过苏康云却是道:“清江浦和桃源县方向这两部敌军都是浙江的地方省军,通过前面的一系列战事我们都可以发现,他们的战斗力有限,数天前第十九旅,雷安林上校指挥的第三十七团还能对桃源县的浙江第一混成旅发动攻势。
  双方的战斗力差距对面的皖军军官必然也是知道,这种情况下,他们是否有足够的勇气主动出击?”
  “再者,如果他们主动出击的话,对我们而言非但不是坏事,相反还是好事,只要他们离开了原来构成的防线,没有了大量防御工事的依靠,要击败他们并不困难。如果他们敢主动出击,那么我们就暂缓对宿迁的进攻,进而抽调主力部队先把他们的出击部队吃下,一旦歼灭这两个地方的主动出击部队,那么我们就能够顺势攻占桃源县和清江浦,随后抽调主力北上宿迁,而到时候敌军单凭一个宿迁,怎么抵挡我师的全力进攻?”
  苏康云身为一个老资格的高级参谋,眼光还是非常老辣的。
  别看如今苏北占据里奉皖两军打的旗鼓相当,但是一直都是奉军再主动进攻,而皖军只能依靠事先构筑的工事被动防守,如果说皖军放弃这些防御工事出来和奉军玩野战,那么奉军的高级将领自然是欢迎至极的。
  现在苏北之所以那么难攻克下来,就是因为皖军当缩头乌龟躲在工事里头,而在占据绝对的兵力和火力优势之前,皖军是不可能主动放弃这些防御工事进而主动发起进攻和奉军玩野战的。
  苏康云说罢后,上头的任存高也是有些犹豫!
  任存高在当今奉军里,可谓算得上是比较低调的一位高级将领,他的名望可是远远不如顾蓝玉,也不像曹锟他们有着常人难以超越的丰厚资历。但是他能够在一票少将中胜出成为第十师这个主力师的师长,这自然有着他的过人之处。
  任存高和吴佩孚一样,都是炮兵出身的高级将官,不过之所以能够从那么多炮兵军官里脱颖而出,进而成为奉军三大主力师之一的师长,除了奉军大扩张的因素外,和他自身的能力也是分不开的,他虽然是炮兵出身,但是他本人对步科以及后勤都有着相当深的研究,尤其擅长正面进攻作战。
  他从炮兵团团长的位置出来后,先后在教育部、军需部担任要职,历任教育部训练处处长,负责全军新兵训练事宜,后任军需部之铁路运输处处长,负责铁路运输事务,然后调任第十九旅旅长,最后在徐邦杰升任第二军军长高位后,他才顺势接任第十师师长之位。
  当初赵东云亲自选他任职第十师师长,除了他任职履历丰富外,还和他在唐山战役以及霸州战役里表现出来的指挥素质有关。第十师在奉军里头,以擅长正面进攻而闻名,就和顾蓝玉率军极为擅长迂回进攻一样,入关前几个月里,任存高是以擅长正面进攻而闻名于奉军高层。当初就是他率领部队正面突破唐山的直军方向,大破直军第一师第一旅,进而奠定了唐山战役的胜利基础。
  霸州战役以及后续的济南战役里,此人同样表现出来了非凡的正面攻坚战能力,连续数次正面突破了敌军的防线,进而奠定胜局。
  当然了,有人也许会说这都是师长徐邦杰的功劳,但是时任第十九旅旅长的任存高才是这一系列战事的前线指挥官。
  有着这诸多功劳,才能够让他超越奉军了诸多少将们,和顾蓝玉同时晋升为师长,一个担任第三师师长,一个担任第十师师长。
  而苏北战役前期,第十师顺利拿下邳州、海州、沐阳等一系列重要战略要点后,赵东云为了表彰他,特地晋升为陆军中将,并授予勋四位。如此算是把中将师长的名头给坐实了,不用和其他几个师长们一样盯着个少将加中将衔。
  也是今年入关作战后,既顾蓝玉后第二位晋升陆军中将的高级将领。
  纵观奉军的几个师长中,第一师师长卢永祥、第九师师长林永权、第三师师长顾蓝玉、第十师师长任存高这四个人都是陆军中将,而剩下的几个包括第八师师长何宗莲、第十一师师长曹锟,第十三师师长刘廷贵都是陆军少将加上将衔,至于第十四师和第十五师,这两个师还没正式成军呢,暂时还没有师长。
  至于其他的混成旅旅长,有些则是陆军少将,而少数几个资格深或者有其他特殊因素的则是陆军少将加中将,比如第一混成旅旅长鲍贵卿,他本来是陆军少将,但是主动投诚赵东云后就是授予了陆军少将加中将衔,另外还有第七混成旅李纯,他因为在唐山战役前期以区区一旅兵力顶住了直军两万多人的进攻,因此也是生了一级,授予陆军少将加中将衔。
  至于其他的几个混成旅长则是和其他步兵旅旅长以及统帅部各处处长、各军参谋长们一样,清一色都是陆军少将。
  所以其实仔细分析的话,就会发现奉军里的加衔制度应用范围是有些固定的,那就是只限于在混成旅旅长、步兵师师长以及军长这三种职位上,而其他的基本上很少出现加衔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阵亡后追授,入关作战以来已经有不少上校级别的军官阵亡后被追授陆军上校加少将衔。
  而有意思的是,除了追授外,奉军还没有出现过对现役军官授予陆军上校加少将衔,这个军衔目前来说只用来阵亡后追授,而且这个加衔也是最低级别的加衔,因为奉军不对现役校官进行加衔,而中校、少校级别的军官阵亡后一般也直接追授上校和中校,不会出现陆军中校加上校的情况。
  笼统来说,目前的奉军军衔制度还是比较特殊的,以西方军衔为基调,但是又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加衔制度,但是又有着各种各样的限制,和西方国家、日本乃至历史上的北洋,民国都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别。
  身为奉军里三大主力师的师长,奉军里少数几个最具有实权的中将,任存高享受着超然地位的同时也承担着外人所不知的庞大压力。
  宿迁久攻不下,不仅仅军部的徐邦杰多次来电询问,就连统帅部那边也是多次来电询问,更关键的是就连总统府秘书处也是发来了赵东云的慰问电报。
  表面上这些都是询问或者慰问电报,但是任存高却是非常明白,这是上峰对第十师久攻不下宿迁已经开始感到不满,在催促着他尽快拿下宿迁呢!
  面临着上峰,尤其是赵东云的亲自压力,任存高是不可能无动于衷的,他必须尽快的拿下宿迁,然后配合第一混成旅继续向西推进,以彻底切断徐州敌军和南方敌军的联系。
  要不然的话,一个作战不利的处分自己就得背在身上,一旦给赵东云落下作战不力的印象,那么以后也就别指望着能够和徐邦杰,孟恩远他们一样成为一军统帅,建功立业了。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他该怎么拿下宿迁?
  单凭他手中的一万五千不到的兵力,如何突破敌军总数已经超过了三万人的防线,进而拿下宿迁呢?
第334章
冲锋
  为了摆脱目前的战略僵局,在宿迁——清江浦一线受阻长达十天之久的第十师更改了之前的战术,在该师参谋长苏康云的建议下,第十师师长任存高抽调了原本用于清江浦、桃源县一线的第十九旅主力部队,只在上述两地留下区区各一个营用以监视防备上述两地皖军的动向,然后第十九旅中的主力,包括四个步兵营以及一个炮兵营迅速转移到了宿迁。
  而到了十月二十四号的时候,第十师已经在宿迁城外汇集了绝大部分步兵以及全数火炮部队,总兵力高达一万两千余人。
  集中了兵力后的任存高并没有等待多久,很快就是以第二十旅为先导发起对宿迁的最新一轮进攻,在这一次进攻中,任存高为了支援部队,不但集中了麾下第十师炮兵团的所有火炮,甚至还冒险把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前置到距离前线不足两千米的地方。
  他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一百二十毫米的迫击炮威力大是大了,但是射程悲剧的很,只有区区三千多米而已,而且这说的还是最大射程,真要在三千多米外发射的话,天知道炮弹会飞到那里去。
  如果说只是用来寻常的进攻前炮火掩护,反正是覆盖性炮击,这精度差也就忍了,但是如今任存高面临的压力非常大,他的顶头上司,第二军军长,徐州前敌副司令徐邦杰已经多次来电训斥,甚至直言如果第十师如果在无法取得进展,那么他徐邦杰将会亲自来宿迁指挥第十师,至于他任存高嘛,那凉快那呆着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3/2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