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6/556

  这起事故通过互联网传播震惊了整个中国,要知道儿童可是祖国的花朵,突遇交通事故的他们未来得及绽放就已经凋零。全国人民在痛心疾首之余又都开始反思为何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交通意外。
  超载无疑是造成伤亡巨大的直接原因,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中国竟然没有为学生安全出行的国家校车标准,可见社会监管缺失才是主要原因。接送数以千万名学生上下学的校车来源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都是客运车辆简单改装而来。虽然各地有象征性的地方法规,但执行起来却一片空白,安全监管流于形式。
  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交通事故数量同样跃升首位,这次校车事故让我们明白了需要查缺补漏的地方。
  重大公众事件往往会推动社会的进步,因为人类会反思并弥补漏洞。
  “谁来保护孩子?”
  “中国需要安全的校车!”
  统一的呼声响彻网络,这是最直接的修补手段。
  在事故通过网络发酵之时,韩皓就已经知晓了此次事件。作为一名父亲,他无法想象自己的孩子坐在那辆校车上的情景,荷载9人的空间竟然挤满了62个儿童,这是一场悲剧也是人祸。
  身为中国最大汽车集团的老总,他觉得自己有义务做些什么。
  当天中午,在网上还是一片沸腾讨论反思之际,韩皓就在公司内部召开了临时会议。
  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为中国的学生造出全世界最安全的校车。
  中华集团将不以盈利为目的在中国大力推广安全校车,从而保障亿万学生的出行安全。
  “说实话,今天之前我还一度为自己是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的老板而高兴,但此次事故将这份美好无情地掀飞。它揭露了赤裸裸的事实:我们在追逐快速成长的道路上,忽略了许多东西,并且还推卸掉应有的责任。
  我无法想象,当国外同行看待我们已经研发出世界上最快最好的轿车,却没有造出任何一辆合格的校车,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眼神。虽然看上去事故跟我们集团没有关系,肇事双方的车辆都不是我们的产品,但身为中国最大最好的汽车企业,口口声声说为振兴中华而造车,却没有为祖国的未来保驾护航。
  这是一种无能,更是一种耻辱!”
  中华集团顺风顺水,许久以来大家都习惯了韩皓的和颜悦色,他早已经不再轻易暴露自己的情绪。但今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中国最大的首富,心里已经动怒。
  尤其是“无能、耻辱”两个词重重地击打在现场每个人心头,许多人都不由低下了头。
  此次事故无情地打了整个中国汽车工业的脸,自诩为全球最大汽车强国的颜面轻易就被揭下。
  “知耻而后勇!
  我给大家3个月的时间,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将全球最安全并可量产的校车摆在我面前。”
  韩皓下了死命令,中华集团必须担负起符合身份的责任。
  中华客车作为责任主体承担了校车项目的研发,他们可以在集团内部抽调各类人才,只为3个月后能赶在下一个学期新生开学前将任务完成。
  要说全球校车做得最好的国家,肯定是美日欧三大发达地区,他们在校车安全领域拥有足够的积累。尤其是美利坚,校车安全性能据说堪比坦克。
  当天晚上,中华集团就派出三个考察团奔赴美、日、欧洲取经,就为了早日完成韩皓交办的任务。
  研发部门也根据中国实际情况,将校车分为城市和乡镇两大类型,包含了大中小类型的设计标准,力争最大范围覆盖全部道路情况。
  一天时间不到,舆论对校车安全的讨论顿时上升到全民参与高度,其中呼声最高的莫过于要造出中国自己的安全校车。
  谁能完成这样艰巨的任务呢?
  大家都把票投给了中华集团,这既是期望也是压力。
  国内众多汽车企业之中,基本都围绕着利润丰厚的乘用车做文章,尤其是合资企业主打轿车领域。至于商用车,尤其是客车领域,合资品牌并未发力,反倒是中国自主品牌占据了市场主导。
  在一众车企之中,又属中华客车最为抢眼,要知道“鲲鹏”公交已经成功打开局面,成为许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工具。
  当天中华集团决心进军校车领域的消息只在内部小范围传播,韩皓并不想蹭这样悲伤的社会热点,埋头做事比瞎掺合要好。
  但舆论的呼声以及诸多记者要求采访的申请,实在让中华集团无法独善其身。
  微博成为普通公民反应舆情的渠道,导致当前社会上有“微博治国”的说法,许多人在发表评论至于都不忘记主动@“中华集团”和“韩皓”两大vip账号。
  自从上次为了公众奶粉事件,韩皓主动在微博发声之外,他的个人账号基本陷入缄默期。跟其他名人企业家的账号由专门公关团队维护不同,韩皓的账号一直由他自己掌控。但由于如潮水般的私信不断涌来,什么诉求都有,他不得不停止了账号的使用。
  不过这次面对公众的呼吁,最终他还是授权“中华集团”微博官方账号发布了中华集团的动向,宣布公司将会在3个月后推出中国最安全的自主校车产品。
  “面对校车事故,我们在痛心之余,也在不断反省自己。身为中国的造车企业,没有及时在校车领域有所作为,是一种无能也是一种耻辱!
  痛定思痛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祖国的下一代成长保驾护航。我们决定立下军令状:在90天后拿出中国最安全的自主品牌校车量产上市。”
  如此表态,相当于让全国人民见证,用中华集团的信誉做担保,韩皓确实发了狠要攻克这个难关。
  此文一出,叫好声不断,但质疑声也频繁四起。
  中华集团有实力造出好校车,这是大家达成共识的地方。但要在3个月内完成这项工作,的确有拔苗助长之嫌。要知道造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盲目依靠主观意志会出问题。设计完成,再到样车制造和路试,都需要客观时间。问题是,按照中华集团的表态,他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3个月造出校车我相信,但凭什么来号称中国最安全的校车呢?”
  在网路上,人们可不管你是韩首富,虚拟身份赋予了大家人人平等的观点,质疑声确实打到了七寸之上。
  韩皓既然敢公开承诺,当然有自己的凭据所在。
  他已经通过中华集团在美国分公司跟全美第二大校车企业——蓝鸟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准备用技术转让形式将美国大鼻子校车引入国内。
  “拿来——消化——创新”
  直接引入在全世界都位居前列的校车技术,足以证明中华集团没有吹牛。再利用中华汽车研究院强大的研发能力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再创造,从而打造出自主品牌的一流校车。
  原本中华集团内部许多人都认为现在对标丰田考斯特的“鹏程”中巴可以稍加改动,就能成为一辆合格的校车。要知道“鹏程”中巴凭借出众的性价比和中华品牌的形象开始大规模在政府部门列装,已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鹏程”中巴足以胜任领导出行的工具,却在校车安全领域拿不到优秀。就算将“鹏程”中巴改为美国校车的大鼻子形象,即“卡车头+公交车身”模式,却依旧无法成为真正的校车。
  这得从“鹏程”中巴的车身设计说起,为了乘坐舒适和空间其采用了承载式结构,也就是现代轿车通用的工艺,导致在碰撞时容易吸能溃缩安全性稍差一些。
  而美国校车都采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就是传统货车底盘结构,再加上独立带大梁组成工字梁钢结构,犹如坚固的堡垒一样,没有溃缩吸能设计直接靠硬抗,无论被动主动撞击都跟坦克一样强大。
  因此,这就是美国校车强大的秘密所在。
  美国蓝鸟公司成立于1927年,是世界上最早推出校车的企业,当前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为30%,排名第二位。
  其实韩皓还有一种想法,就是直接收购蓝鸟校车品牌,将来可以跟中华集团领先的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抢占下一代校车出行的市场。
  “鲲鹏”新能源客车已经漂洋过海,在欧洲已经能看到其踪影,成为当地公交车的新明星。中华客车有能力也有信心开辟新领域,在全球客车行业占据领先位置。
  这次技术转让,可以认为是收购的前奏,一旦成功可以跟中华集团进军美国形成协同效应。
  在协议没有达成之前,中华集团保持着沉默,不再回应公众的质疑。如果继续透露进程,反倒给了对方加价的筹码,不利于谈判桌上的交锋。
  最终,900万美金的代价,中华集团获得了蓝鸟两款校车的设计知识产权转让,3个月造出一流校车不是梦,终于有底气来回应之前的种种质疑。
第一百七十八章
捷报频传
  到底中华集团是不是全球汽车巨头企业?
  支持的人说全球销量已经达到第四位,板上钉钉属于新的巨头。反对的人说中华集团只是吃到市场红利,没有拿得出手的技术储备,属于大而不强的新秀,跟巨头强者之间还差许多火候。
  好比被誉为车企实力象征的“沃德十佳发动机”评选,中华集团产品就从未上过榜。
  “沃德十佳发动机”由有80年历史的美国《沃德汽车世界》杂志社评选得出,因为坚持独立、公正、第三方评测,并极具主见引领潮流,被称为发动机界的奥斯卡。
  汽车最核心的零部件就是发动机,引擎轰鸣决定一切,因此能登上年底的“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是许多车企引以为傲的光荣,也是众多消费者购车的主要参考渠道之一。
  “发动机已经量产、在美国地区销售、整车售价不得超过6万美金”,这三大硬条件是榜单评选的标准,毫无疑问中华集团在“美国地区销售”上一直缺位,也直到今年才开始真正试水美国汽车市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榜单从未见过中国企业名字。
  当然客观上,中华集团在发动机领域处于一路追赶状态,用了接近20年时间才将所有短板补齐,开始跟国际巨头并驾齐驱。
  由于美国工厂还在建设之中,最理想的进度也要明年中期才能小规模量产,因此中华集团在美销售的汽车都是进口车类型。
  万众瞩目的2011年“沃德十佳发动机”榜单正式公布,人们很快在上面发现了一个新名字——中华汽车。
  凭借在美销售7500辆进口车的成绩,搭载在SUV“唐”之上的插电混合动力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内部型号PG30-2)赫然在列,真是极大出乎人们意料。
  以进口形式销售的插电混合动力“唐”,起售价为32800美金,比RAV4和CRV这样的强者要贵上4000美金,当然其中成本都放到了插电驱动的电机之上。
  通过跟两台高功率的前后驱永磁电机形成联动,PG30-2型号2.0T发动机综合最大功率为185kW,最大扭矩达到380牛米,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4.92秒,可谓秒杀了一众3.0L以上的V6发动机。
  《沃德汽车世界》杂志评选当然不会只看百公里加速,他们会综合考察每台发动机的马力、扭矩、技术含量,以及实际使用中表现出来的工作特性,以此来进行全面评估,最终选出十台综合表现最好的发动机。
  虽然为了符合中国插电新能源政策,导致PG30-2在纯电动模式下只能行驶60公里,但其在混合动力模式下强大的爆发力以及超前的混合动力结构,让《沃德汽车世界》杂志的编辑们感受到新技术浪潮的拍门声。
  在全球重视环保的大背景下,V6、V8这样的大排量发动机已经步入黄昏,人们将力争寻求动力和环保的统一,将来更少缸数更小排量将是市场主流。
  毫无疑问,中国人推出的PG30-2发动机完美解决了这一点,开创了新的市场格局。
  如果说丰田创造了油电混动的新领域,而中华集团则开创了插电混动的新纪元。
  “这款SUV是我们编辑部最爱的车型之一,它属于新技术的弄潮儿,但日常表现却如同混迹市井的老鸟。
  优秀的表现让我们完全不相信它来自中国,要知道中国汽车一直在世界上默默无闻。
  但它用优秀的表现征服了我们,是今年沃德十佳评选唯一的满票冠军,也是一款面向未来的明星发动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6/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