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556

  第五名是新近崛起的长安集团,伴随长安福特在合资品牌的发力,以及长安铃木和长安马自达的基本盘,再加上自主品牌长安汽车在经济型汽车的布局,他们形成了国内不可忽视的新势力。售出167万辆汽车是他们去年交出的成绩单,跟自己往年成绩相比有了一定进步。
  随后的第六、第七名分别被北汽和广汽包揽,这两家企业基本以合资品牌为主,完成销量依次为118万辆和80万辆。
  可以说,在天汽集团被一汽兼并后,原来其国有汽车集团“三小”之中的位置就由广汽顶替,形成了新的“三大三小”格局。
  在中华集团这个大哥“一超”领头下,连同“三大三小”一起共同构建了中国市场的汽车格局,他们的销量加起来达到1557万辆,占据全国总销量1860万辆的83.7%,可谓是绝对的当家主力。
  再把前十强的后三名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列入表中的话,还能合计增加90万辆的数字。这说明全国汽车前十强的销售数字占总比达到了88%,基本将全国汽车主流企业一网打尽,汽车垄断集中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虽然各家数字看上去还过得去,但一提起同比增速就差强人意了。跟中华集团高达50%恐怖增速相比,“三大三小”都维持着个位数的增长幅度,这跟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增速相比要低一头。
  这说明什么?
  说明中国汽车市场的红利都被中华集团一家吃掉大部分,其他厂家只能跟着喝一点汤。
  尤其中华集团的技术积累雄厚,成为自主品牌之中唯一能跟国际品牌掰手腕的综合性汽车集团,海外销量还在进一步扩大,垄断国内市场自主品牌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第四大汽车企业的排名已经证明其真正成为了国际化的巨头。
  依据2011年上半年表现看,中华集团领先的优势在进一步扩大,他们占据国内汽车总销量份额已经上升到30%,正在不断蚕食其他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
  市场竞争不能强制用行政手段干预,消费者掏钱用脚投票这是政府无法干涉的行为,这是中国走市场经济道路必须遵守的规矩。
  中华集团的迅速崛起,对政府来说,真是喜忧参半之感。
  喜的话是中国汽车产业终于出了一个国际领军企业,掌握各项核心技术,达成了振兴中国汽车的重任,带动了一大批配套企业发展。就算国外汽车巨头纷纷进入中国,也不用担心中国自主汽车产业会被消亡。
  忧的是,如果坐视中华集团进一步做大,那么国内自主品牌将会面临灭顶之灾,今后只能沦为合资品牌在中国的代工厂。“三大三小”国有汽车集团可是国家花费巨资建立起来的龙头工业代表,寄托着国家振兴汽车产业的希望。如果被中华集团一一击败,国家队打不过民间游击队,那就成为一大笑话了。
  因此,为了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也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央国资委的联合谋划下,一个惊天方案就此出炉。
  准备在市场经济基础下,利用行政手段指引,以市场化模式运作组建中国汽车行业的国家队——“中国汽车集团”!
  但凡冠以“中国”两字开头的公司,民企、外资一律不得使用,只有国家中央直属的央企才能享有如此待遇。
  当初韩皓搞来“中华”注册商标,还是早年钻了空子并形成既定历史事实根据,要不然“中华”两字是绝无可能应用。
  如果能将“中华集团”换成“中国汽车集团”,那韩皓肯定愿意,听上去就高大上不少。
  至于“中国汽车集团”的组建,当然不包括中华集团这样的民企,而是准备在“三大三小”国有汽车集团中合并诞生。
  “三大三小”之中,上汽实力最强,但却是沪江市国有企业;同样的情况,北汽、广汽也分属首都、广府市的地方国有企业,在归属上并不属于央企序列。要知道这三家地方汽车企业,可是当地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之一,就算比上不足,但比下却也能凭借独门绝技活得滋润,肯定不会轻易放手。
  那么就只剩下一汽、东风和长安,这“两大一小”全部都是中央国资委直属的大型央企,换句话说就是同属一个亲妈。
  理想情况在中央国资委的运作下,能用行政划拨的手段将三家合并在一起,组建全新统一的超大型汽车集团,也就是所谓的“中国汽车集团”。
  想想看,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家企业加在一起,2010年总销量将达到604万辆,大大超过中华集团450万辆国内销量的成绩,成为名符其实中国第一。
  三家联合的话,大众、奥迪、福特、丰田、本田、日产、马自达、标致、雪铁龙、起亚、铃木等国际知名品牌大联合成为亲戚,形成超级恐怖的合资阵容。三家合并后的“中国汽车集团”,拥有足够实力向当前只在中国拥有一家乘用车合资伙伴的奔驰、宝马和通用抛出橄榄枝,将他们也收入囊中,能把所有国际汽车巨头一网打尽。
  何况,组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家队,可以集中三家力量来全力攻克自主品牌的技术短板,同时有能力跟中华集团这个巨头竞争,从而实现弯道超车达到参与国际竞争水准。
  如果三家合并的“中国汽车集团”整合良好,并取得一定成绩的话,并不排除今后像上汽、北汽和广汽这三家剩余的“三大三小”企业加入,从而真正形成国家队超级大战舰。
  如此一来,中国的汽车产业将会形成一公一私两大汽车巨头,“中国汽车集团”和中华集团肩并肩作战,足以傲立在世界汽车版图之上了。
  当然,这是非常理想化的设想,毕竟国企整合可是难事,并不会只像堆积木般一加一等于二。
  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国有汽车集团,在许多车型上重合,而且相互间管理也都有独特文化,要想将其整合的话难度不亚于登上珠穆朗玛峰。
  如果光是数字堆积,未能有效整合形成资源互补,那就只能是形式上的胖子,大而不强无法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国资委当然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他们打算利用5到10年时间来推进这个过程,并且现实中已经有一个现实成功的案例可供借鉴。
  “雷诺—日产”联盟,这个由法国和日本汽车企业结合的超级国际企业,在结盟后就形成了资源共享,很快就双双走出泥潭,现在已经事实上成为全球汽车第三大巨头,产生了非常好的口碑。
  因此,一汽、东风和长安并不是直接重组成一个大型汽车集团,而是采用结盟形式,在各自品牌独立下开展合作。通过合作后的技术、资源、平台共享,人才内部流动,实现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最大化,这也是国资委将一汽、东风、长安结盟之目的。
  在三家通过结盟而内部逐渐整合统一后,真正的“中国汽车集团”也就会浮出水面。
  也就是说,中华集团很快就会迎来前所未有的超强力竞争对手。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车改革
  国企之间的整合很容易,也很艰难。
  “形婚”一般用来形容男女之间真戏假作,现在放在强制合并之中的国企依然适用。
  谁都知晓中华集团大势已成崛起不可阻挡,放任其和合资品牌做大不管,“三大三小”国企就会逐步陷入边缘化。
  也正是因为有中华集团这个共同恐怖对手,让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家有了结盟乃至合三为一的理由。
  “动,总比不动好!”
  政府高级别智囊会议上,有人直言不讳指出。
  不动是慢慢等死,动了才会有一线生机。
  历年国家往“三大三小”投资了大笔资金化为天量固定资产,承担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如果他们将来被市场淘汰,那么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谁能负责,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妥善安置?
  改革就是唯一出路!
  可以说,中华集团的成功还是给了大家很大的信心,表明虽然中国人在汽车工业上落后过一段时间,但奋起直追运用资源得当的话还是能够成为国际一流水准。
  尤其是中国高铁顺利开通,在铁路上打了一场翻身仗,实现了弯道超车的奇迹。这证明国有企业在市场环境下还是能够有所作为,发挥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拥有独此一家的战斗力。
  从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高铁投入运营,到今年6月份长达1300公里的中国高铁技术集大成者——京沪高铁顺利竣工通车,表明中国在短短几年时间将高铁技术吃透,开始了以我为主的大跨越式发展。
  这些因素相加在一起,让国家高层下了决心,推动中国汽车行业再度跨越式发展,组建超级国家队迎战,将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家国有汽车巨头“合三为一”。
  可以说,原本空穴来风的小道消息顿时变得真实。
  在国资委的统一领导下,三家国企爆出大新闻,实行了一把手互调。原一汽董事长去了东风集团出任一把手,而原东风董事长调任长安集团,至于长安的原老总则履新一汽集团老大。
  俗话说屁股决定脑袋,大面积三方高层轮岗可以打破原有部门利益格局,就是为了将来合并做好准备。
  如此大手笔,可谓是震惊了整个汽车行业,彰显了国家推动“合三为一”的巨大决心。
  根据三家在自主品牌车型上的具体表现,大家不难猜测一汽今后可能要以红旗品牌主打乘用车高端市场,而长安汽车则布局中低端市场,至于东风则主要在商用车上发力。
  这样一来,三家都扬长避短,各自集中力量主攻一点,不再分散资源面面俱到,避免重复研发和生产带来的内耗,对三家孱弱的自主品牌研发机构来说是大好事。
  韩皓当然第一时间关注到此事,三大国有车企结盟乃至“中国汽车集团”组建,都将在战略上对中华集团造成深刻印象。
  他估计三家刚调换了一把手,要熟悉情况调整人事,半年后可能才会有大举动。
  没想到一个月时间不到,一汽、东风和长安就正式宣布结盟,在武江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三方将在前瞻及核心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这标志着长安、东风、一汽马上开始了技术层面的融合。
  为了表明协议不是走过场,三方还宣布将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研究开发DCT双离合变速器,以此解决彼此间核心技术缺乏的窘境。另外将实现技术共享,共同研发下一代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力争解决汽车心脏问题。最后,还宣布在物流上加成合作,统一组建运通全国的物流体系,在整车和零部件运输环节实现共享。
  要知道中华集团为何能领先于其他国有车企,就因为其掌握了自动变速器以及发动机的核心技术。非常明显,三家结盟的最大目标就是直接冲着中华集团而来,除了技术之外还要在成本上下功夫,准备抢占其市场份额。
  “我们并不是针对某一家汽车企业,而是基于国家策略开展的战略合作。
  至于我们三家到底谁是老大,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我们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奋斗,没有先后彼此之分。
  汽车已经是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相信如果中国出现第二家世界前十强汽车企业的话,对国家和人民来说都是好事。”
  在结盟仪式现场,新履职的一汽老总动情地说。
  在上任之前,领导已经找过三人分别谈话,将国家战略完完整整告诉他们,必须要以服从大局为重。
  不换思想就换人,换了人思想也得跟上!
  可以说,在国家意志之下,个人只能服从。
  市场对此也反应强烈,国家队的实力不容小觑,一汽、东风和长安相关股票全部涨停,反倒是中华集团的几支股票平均下跌了5%。
  “如果多了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倒也是好事。不但能鞭笞我们继续前进,还能壮大中国汽车工业的实力。
  我们的竞争对手是丰田、大众这样的国际巨头,如果连国内车企都觉得害怕,那就辜负了我们多年的奋斗成果。
  两强相遇勇者胜,我坚信中华集团最终会是胜利的一方。”
  韩皓在内部会议上,给大家吃了定心丸。
  从当前情况看,三家结盟对中华集团的影响暂时不大。
  即使三方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攻克技术难关,没有3年时间不会有所收获。待他们的新产品面世,中华集团应该也已经产品更新换代了一遍。
  汽车跟高铁不同,就是高铁属于国家级别的采购商品,而汽车则是有千千万万的普通家庭购买,已经属于高竞争领域,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和灵敏的市场嗅觉存活不了。
  如果三家国有巨头之间仅凭一把手互换,以及成立合资公司就能顺利整合的话,那么国企改革就不会从改革开放之处至今喊了三十来年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