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3/556

  在韩皓心目中,XC60为赶进度,由瑞典以及中国设计部门联合接力研发,双方将相互配合共同打造出满意的产品。但他忽视了一点,就是沃尔沃本部的设计团队异常强势,设计方向基本由瑞方主导,江州分部基本上处于打下手位置。
  虽然沃尔沃被中国老板控制,但产品实际设计能力还是掌握在瑞典工程师手中。中方的很多意见并不能被瑞方接受,自然江州传递过来的内饰方案也被搁置在一边。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两个不同文化企业的融合往往要伤筋动骨。
  “直接用江州的方案加以改进,这样可以节省许多时间,可行吗?”
  韩皓期望能尽快推出XC60,如此一来能重振当前沃尔沃的不利局面。
  “我觉得江州方案不是很符合新车设计的整体理念,好比一位披着强壮盔甲的勇士掀开一看满身肥肉披金戴银,缺乏对美的理解。我保证,给我们6个月,将会带给你全新的感受——简约而不简单并且拥有更强科技感!”
  伊恩用眼神跟同事交换了意见,有了更多底气来拒绝韩皓的提议。当然,他的回答已经尽量非常委婉了。
  作为一个设计师,他有权利来捍卫的自己的作品,虽然知识产权在法律上属于老板。
  “好吧,那就再给你6个月时间,希望到时你不会让我失望。不过我也有一个条件,就是中国区投放车型将有特供版本可选择。除了你们的全球设计之外,我将让江州团队开发特供中国区内饰。
  在中国,汽车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是工具更是面子工程。欧洲走过一百年的路,我们中国人实际上只踏足不到十年。
  作为40万级别的豪华SUV,必须要在内饰设计上保持相对应的品味。北欧简约风并不十分符合中国人胃口,我们必须有所准备为中国市场打造本地化的产品。”
  中国市场很特殊,本地化是必然之举,路虎极光进来也做了诸多优化,韩皓此举可谓眼光长远。
  当然事实上也形成了瑞方设计师跟中方设计师竞争的局面,到底是全球版本还是中国特供版受消费者欢迎,就只能看市场选择了。
  “你是老板你说的算。但我也有一个请求,就是必须等我们全球版先发布,中国特供版才能上市。”
  这个请求也被韩皓首肯了。
  普通消费者绝对想不到,即将上市的XC60背后还蕴含着中外双方设计团队的角力。
  消息传回江州,得知被毙掉的设计方案经韩皓指定又起死回生,尤其在全权处理内饰方案之余还得到局部外观的改进权,这让中方参与全新XC60的设计团队欢呼雀跃。
  “我就不相信瑞典人会比我们更懂中国人!”
  全队上下摩拳擦掌准备跟瑞典方面大干一场,以此证明对方错了。如果销量好的话,谁规定中国版只能在中国销售,说不定将来还能风靡全世界。
  不过瑞典方面对新车外观设计的把控,确实让中方设计师自愧不如,这一点大家都承认有差距。
  从“水滴涟漪”设计语言诞生到现在,中华牌汽车已经历经两次换代,车型外观前后相承,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身为“水滴涟漪”的创始设计师,赵春雷一直想突破自我,期望能在第三次换代时能给产品带来更大惊喜。
  在刚结束的国际车展中,丰田豪华品牌雷克萨斯公布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将原有四平八稳的风格变得更加激进,纺锤形格栅大嘴设计加上带有钻石切割线条车身,博得了满堂喝彩。
  这给了赵春雷很大刺激,也给了他自我革命的勇气,其打算对“水滴涟漪”做出颠覆性的设计。
  但灵感要从何而来呢?
第一百六十二章
悟道自然
  灵感是一门玄学,但却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人不可能脱离现实追求独特的脑洞创新,只能是从生活中来对所见所闻加以提炼再创造。
  作为当今国内最大牌的本土汽车设计师,赵春雷可谓是年少得志,许多人都说是他的设计将中华集团提升到了国际水平,摆脱了国产车原有抄袭又老土的窠臼。
  但没人能了解,他身上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支持的人盲目相信你一定会继续成功,不支持的人都等着看你的笑话,期望和笑话都汇聚成无形的压力来袭,这就需要有一颗异常强大的心脏才能抵御。
  得到多少,就会承受多少,果然成年人的世界没有童话。
  赵春雷自己也明白,之前“水滴涟漪”的成功,并不会代表今后自己的作品仍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尤其在网络社会下,审美潮流更替越发加快,诸多快消品服装广受欢迎,就证明了这一点。中华集团的产品开发要逐步向90年代人群倾斜,因为他们将是下一波购车主力。
  在中华集团内部,25岁是初次购车人群的年龄段,3年后新车型上市的话,正好首批90后将年满25岁。而80后则上升到35岁年龄段,拥有更强的经济实力会购买第二辆车,向豪华品牌进发。对中华集团来说,他们将是沃尔沃和路虎的目标客户,当然更是BBA的理想人群。
  虽然第二代“水滴涟漪”的车型依旧在市场上广受欢迎,但赵春雷必须得为3年后的风向做好准备。也就是说,他必须得拿出自己全新的概念设计,来参与中华牌第三代车型的竞争。
  就算功成名就身为中华牌主设计师,但赵春雷也要面临许多挑战。因为在中华集团内部,主车型设计概念决策将会有专门评审委员会决定,并不会只掌握在某一个设计师手中。他的作品拥有一定优先权,但必须要和其他作品经过盲审、公众评测、专家评测等环节角逐。很有可能某一位设计师的概念获得大家青睐,作为概念雏形然后再交由赵春雷领导的团队进行完善打造。
  刚在细分市场广受好评的硬派SUV“铁浮屠”的设计师张凡,就开创了中华集团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凌云之翼,他将成为赵春雷地位的有力挑战者。
  老板韩皓鼓励良性竞争,给以大家一定的竞争压力,如此才能保持整个公司的活力。
  上有雷克萨斯颠覆性的设计创新,下有“凌云之翼”设计语言在身后追赶,赵春雷觉得自己可能需要闭关一番寻找灵感。
  关掉手机,独自一人驾车开启了灵感之旅,他漫无目的地驾车在长三角区域穿行,犹如一位远足的游客。
  今天赵春雷来到知名的九华山景区,这里是佛门四大道场之一,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光临。
  风景名胜,靠的是风景,但根基却是文化。
  没有诸多真假难辨的民间传说和文人骚客留下的诗词传记,山川河流不会成为世人纷纷慕名而来的游览圣地。
  可赵春雷却只在山下农家旅店投宿,相比山上人头攒动临时抱佛脚之热闹,他更享受远离都市置身深山的宁静。
  所谓灵感之旅,一无头绪,不过也达到了一定程度散心减压目的。
  “你怎么不上山,来了这里不上山就表示没有到过九华。”
  店老板看到赵春雷坐在天井之中独自喝茶发呆,热心肠地问了一句。
  “心之所至,身处何妨。
  不过我倒突然想起个问题,就是像你这般本地人,怕也失去了上山看热闹之心吧。”
  来到陌生的地方,没人认识自己,赵春雷感觉到片刻的平静。他知道店老板好心,所以抽空便搭上了话。
  “这你可猜错了。每次上山,都能见到不一样的人,也就是不同的风景。你们看的是景,而我看的是人。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殊途同归,见识到不一样的景色。
  我正准备到山上的新店看看装修,不嫌弃的话载你一程。”
  跟其他三大道场不同,九华山可谓是接地气到了极点,核心景区没有清空,反倒在半山形成了热热闹闹的一座度假小镇。
  靠山吃山,山上小镇原住民纷纷搬下山居住,山上居所全都改成了民宿和饭店来挣钱。你可以落脚在景区名刹一墙之隔的旅店住宿,也能在山上吃到五湖四海的美食。有人说此地商业化过甚,也有人说是雅俗共赏,反正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店老板刚从亲戚手中盘下一处民房,准备投资加以改造扩大经营,今日打算实地看看装修进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我就陪你一起到山上看看人吧。”
  心想九华山盛名在外,连旅店老板都见多识广,他的一番话成功引起了赵春雷上山兴趣。
  热心淳朴的店老板随后发动汽车,盘山公路上跟赵春雷聊个不停,说了不少游玩的攻略和趣事。
  好比放生池的周围形成了产业链,有人专门兜售乌龟河鱼等动物等待善心人买来放生,然后晚上再有人去池里捕回来转手倒给宠物贩子,让他们第二天重新卖。不然小小的放生池无法承担每天如此大的放生量,管理者对此也睁只眼闭只眼,反倒形成了一种平衡。
  “来九华的每个人心中都有故事,就看你是否愿意去发现。”
  店老板在景区小镇路口放下赵春雷后,留了自己手机号,让他有事可以打电话求助。因为当地旅店过多,老板们都知道要靠游客口碑来经营。
  果然不愧是知名景区,看着源源不断从大巴上下来的人群,赵春雷像是身处闹市之中。
  循着旅店老板看人观景的观点,赵春雷发现也挺有意思。
  人群中有一脸茫然跟随大人而来的小孩,有身穿居士服一脸虔诚的香客,更有满脸兴奋到处张望的年轻情侣……
  众生百态,所见即景。
  跟随人潮前行,赵春雷不自觉来到一处很大的池子,位于小镇中心,前后都有溪流经过。
  看到有人念念有词将一只黝黑的乌龟放入池中,他明白自己是误打误撞闯到了刚才店老板口中的放生池。
  果然在周围看到了许多商贩在叫卖着,而水池中早已经挤满了许多泥鳅、鲫鱼和乌龟,看来放生行善的香客不少。
  由于地理位置正中,因此不少旅行团都将放生池作为游客集合点。再加上走累的游客围坐在池子四周,跟放生行善的香客们一道,将此处构成了九华小镇最热闹的地段。
  趁着间歇,赵春雷觅得一个空位倚在放生池栏杆处,打算休息片刻。
  “咦,那是什么东西?”
  旁边一个只有八岁大的小男孩,指着池子下方的一个小东西喊道。
  顺着声音,赵春雷转头一看,发现了对方所指。
  “这是山蛙,当地人称野石鸡,属于青蛙的一种。”
  身旁男孩父亲回答了儿子的疑问。
  只见此山蛙浮在水面,仅露出两只大眼睛和嘴巴,两个大长腿时不时蹬一下,悠闲地从池中划过。水面四周遍布的泥鳅、鲫鱼和乌龟等,都丝毫干扰不到它的行程,像是无人之境穿行。更别提池边熙熙攘攘的人流,对它来说不过是背景浮云。
  这幅画面给了赵春雷极大震撼,他发现自己挺羡慕这只青蛙,有着一种超脱自然的坦荡,跟对方相比自己才真正是在池中的蛙。
  突然间灵感来了!
  赵春雷浑身颤抖着掏出随身携带的笔和纸,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再睁开眼睛将脑海中那幅印象深刻的片段记录下来。很快,青蛙的头部演化成汽车的正面,青蛙前进时泛起的波澜演化为新的构形线条,展现出新的水滴涟漪概念。
  灵感来了真是挡不住,赵春雷抬头一看远方山顶,九华山裸露的花岗岩大石历经风吹雨打,圆润中透着刚硬傲立险峰,正好作为车身线条的参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3/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