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5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6/556

  擅长毒舌的BBC在貌似中立语调内,透露着一股对中华集团幸灾乐祸的味道。
  对他们来说,财大气粗吞下路虎品牌的中华集团就是暴发户,能看到中国人吃瘪或许也是一种无形的优越感体现。
  突发报道,BBC深知这篇文章会引发一定轰动效应,因此保密性极强事先没有漏风,发布后很快通过网络传播到遥远的东方。
  港股一开市,中华汽车股票就重挫8%,绿油油的数字不断往下翻。可见投资者们对这样利空消息大多持负面态度,一度产生践踏效应股价下跌了15%,后来小幅拉升3%,保持在12%跌幅范围。
  如此异动发生在40分钟之内,远在首都求援的韩皓得知消息后,公司股票已经被财务大管家尹庆勋组织集体申请了停牌。
  H股“中华汽车”的异动,同然传染到A股的“华夏汽车”,甚至连“神州精工”、“中华客车”等关联股票也遭遇下跌。
  跟关闭伊朗业务相比,投资者更害怕中华集团遭遇美国政府的制裁,这对标榜国际化典范的企业来说属于雷霆一击。
  各种留言传闻在市场上满天飞,甚至一度传出韩皓已经在美国被扣押,明天美国政府就将中华集团列入制裁名单的说法。
  幸好停牌及时,不然股票继续践踏效应的话,公司的股价应该惨不忍睹,韩皓的身家估计要灰飞烟灭一大截。
  及时澄清谣言,并且公布事实以及处理进度是防止事情恶化的最佳手段。
  “中华集团已经提前获知美国政府对伊朗制裁计划,对此深表关注并积极应对。当前已经派人跟国家商务部、外交部等有关部门联系,积极寻求解决应对方案。
  作为进军国际市场的中国公司,我们一贯来遵守各国法律法规,严格依旧国际商业准则行事,没有任何违法之处。
  对可能遭受的美国禁令,中华集团将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并且不放弃任何协商方案,尽量将损失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不会影响企业长期正常发展。
  在制裁方案没有水落石出之前,中华集团旗下股票将申请长期停牌,待相关事项解决后恢复上市交易。”
  身为上市公司,不得不顾及投资者的感受,韩皓及时发布了官方公告,力求稳定市场情绪。
  公告内容很明确,就是中华集团已经紧急向中国政府寻求帮助,同时会尽力将损失控制在一定范围,不会导致企业关门的结局。至于制裁方案如何落地,企业会尽最大努力到美国公关游说,不惜动用法律诉讼,力争达到可接受协议。
  BBC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但韩皓却希望能继续鱼和熊掌一起兼得。中东市场极具潜力,跟中国相比,那里才是暴发户遍地的土地。
  为此,他不得不求助于国家智囊团之一,也是自己尊敬的导师——胡一鸣。
  “根据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分析,他们力主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并不会真正引爆伊朗这个火药桶。更多只是希望能用大棒加胡萝卜政策让伊朗重新回到谈判桌,毕竟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中国肯定不会答应禁止从伊朗进口石油,无论美国开出何种条件。为了在国际上执行禁令方案维护世界霸主权威,美国应该会用豁免名单来进行相关交易。
  不出意外的话,禁止进口石油国家豁免名单上应该会有中国名字。而你们中华集团,虽然被列入潜在制裁名单,但一番运作后被豁免并非不可能。
  跟普通人际交往不同,国家之间相处之道更多是赤裸裸的利益。这次动了中华集团,中国如果没有表示的话,今后本国企业跨国经营的环境就会大大恶化。
  我想,这应该是中国政府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一番分析下来,胡一鸣充分展示了大局观的判断,也大大缓解了韩皓的焦虑。
第一百五十四章
共商大计
  不管此次伊朗业务结果如何,都给韩皓敲响了巨大警钟:就是经营跨国业务不能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必须要考虑备用方案。
  甚至他突然冒出一个念头,就是当中华集团面临极限环境下,好比遭遇美国政府全球封杀,到底应如何生存。
  如此想法一经冒出,就犹如雨后春笋般在他心头冒个不停。
  虽然一方面中国经过改革开放伟大历程已经深深融入全球经济,跟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相互纠缠的姿态;但另一方面假如伴随中国实力不断膨胀挑战到世界霸主美国地位之时,极有可能遭遇对方从战略上进行各种遏制。
  要知道最近一个足以挑战美利坚经济霸权的国家——日A本,可是在广场协议下被美国挥舞着大棒威胁下半推半就推入“失去二十年陷阱”,再也无力跟其在全球经济战场一较高下。
  “修昔底德陷阱”被人屡屡提及,就是面临危急自身地位挑战之际,老大会动用各种手段对老二发起毫不留情的打击。一衣带水邻居曾站上去过的老二位置,现在正式被飞速发展的中国替代,要想站稳脚跟必须时刻准备迎接滔天巨浪的考验。
  作为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中华集团身上承担着中国工业振兴的希望,眼前正进行着产业升级的内部蜕变过程。
  从当初的汽配零部件小作坊发家,利用加入WTO经济全球化以及改革开放的伟大红利,短短十来年韩皓已经带领中华集团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企业。在其他中国企业还沉醉于国内市场之际,中华集团已经一脚成功跨出国门,有实力也有资格成为全球化竞争中的一员。甚至在未来汽车业竞争赛道之上,一度超越了原有国际巨头,身处在领先者之列。
  但这还远远不是终点,更可怕的是在韩皓这位目光长远的舰长指挥下,中华集团开启了多元化之路,向着引领未来科技发展的巨型旗舰进化。从汽车到互联网,从金融到芯片,再从传统行业到独角兽孵化工厂,韩皓的一举一动都以提升中国整体工业水准为目标,他不再追求简单的利润,而是要以一己之力推动国家产业升级来参与未来全球竞争。
  一个三星支撑起半个韩国,一条华尔街托起半个美利坚,而中华集团未来的对手就将是这些全球范围内足以动摇国本的超级企业。未来国家和国家的竞争将会是全方面的激战,站在台前的超级企业将会是舞台上最耀眼的明星。
  非常幸运韩皓带领中华集团已经拿到了游戏入场券,是中国为数不多足以跟国外巨头叫劲的对象。自然如果国家之间发生冲突,舞台上亮丽的明星就是最先遭受打击的对象。
  现在中华集团虽然在全球已经有了一些名气,却依旧给人虚胖的印象,因为中国人的一掷千金并未完全转化为生产力。假如韩皓四处开花的播种行为一切顺利,那假以时日的话中华集团就将成为全球意义上的巨无霸,足以让任何国家无法轻视。
  到那个时候,一旦攻击到来,中华集团能否经受得起超级大国的打压,成为韩皓眼下长远战略急需的思考。
  中华智库很快接到了一个机密任务,就是详细分析中华集团在遭遇封锁之时,需要储备哪些技术和设备,才能不受影响地继续发挥作用。甚至,韩皓为此加上了中国这个设想对象,有哪些核心技术是亟待中国人掌握,将来不再惧怕国际封锁的降临。
  到了韩皓这个层次,日常管理已经降为次席,为中华集团的未来战略思考才是他工作的重心。
  为了实施所谓的后备计划,韩皓打算拿出不菲的资金来扶持神州精工体系的零部件供应商。尤其在汽车核心零部件的配套体系上,要打造一支中华集团自己的铁军。今后在零部件大幅采购之时,要坚决实行AB角双份计划,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空间留给国产供应商,扶持他们快速发展。
  韩皓自己也知道国产的产品质量可能跟博世、电装等巨头有差距,但只要在合格线之内都要让国产铁军搭上中华集团快速增长的列车,通过发展红利来带动企业产品升级换代。
  万一中华集团受到国际制裁,那么依靠中华铁军也能够不中断为消费者提供合格的产品。
  而后备计划将不仅仅局限于汽车领域,将扩展到所有中华集团涉及的领域,为今后任何可能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火墙。
  伴随涡轮增压发动机、AT变速器乃至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逐步突破,在可预期的范围内,中华集团在汽车机械领域基本完成了自我供给。反倒是在车载电子领域,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硬件是车载芯片系统,跟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而软件的话,要开发全新的车载控制系统,跟互联网技术相整合,一直是韩皓期望完成的工作。
  随着中国芯片进口增速超过石油,芯片之痛成为许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的聚焦点。
  这个时候,韩皓近期最大手笔的投资——昆仑芯片,再次被大家寄予厚望,人们也才了解到首富的用心良苦。
  投资逾百亿的昆仑芯片,在兼并了新加坡特许半导体公司后,一跃成为全球第四大的芯片代工厂。
  在江州特批的高新科技产业园,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这里将会是未来昆仑芯片的主基地。
  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戴着安全帽的公司总裁张京儒正陪同几位客人参观工程进度,意气风发的他正打算摩拳擦掌大干一场。
  为何张京儒会欣然接受韩皓的邀请,除了对方财大气粗之外,更主要是他在首富身上发现了共同点,就是家国情怀。
  在满足自我的需求之外,对国家和民族始终抱有一种责任感,所作所为也脱离了个体思考,更善于从宏观方面考虑事情。
  “那边是我们的生产车间,从新加坡拆卸的生产线正在紧张调试安装。不出意外的话,我们半个月后就能实现试生产——”
  能让张京儒亲自陪同的客人,身份当然不容小觑,毕竟就算韩首富戴着安全帽,他熟悉的脸庞还是让人一眼认出来。
  不过很明显,韩皓今天并不是主客,反倒身份是陪同参观的主人,真正主角另有他人。
  “经济全球一体化是趋势,但我们也必须要在其中掌握自主权。在国外开拓业务越多,越感觉到要拥有中国可以主导的力量。手中掌握有足够筹码,国外巨头才会坐下来跟你谈判。
  我们不能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国外,必须要居安思危时刻保持警惕。所以,韩总一说昆仑芯片工厂进展顺利,我就特意从南方飞过来实地看看。
  只要达到设计标准,那么海思芯片会将把一部分产能转移到江州。这点我早已经跟韩总说过,日韩企业都爱抱团发展,我们中国人也不能总是单打独斗,必须联合起来一起战斗。”
  红色安全帽沿之下,一双烁烁有神的眼睛时刻观察着四方,衬托着其主人的强大气场,就算跟韩首富相提并论都不逊色。
  从谈话内容即可得知,来人正是华为老总任为政。
  伴随在芯片领域投资合作的加强,中华集团跟华为已经正式结成战略同盟。
  一家设计,另一家负责生产,在相关领域还不排除继续合作的可能,这两家中国跨国经营最成功的企业打算携手共同闯荡国际市场。
  “我们只能在重点关键领域集中突破,要想面面俱到还是得依靠整个国家的力量。
  说到底,国际竞争还是人才的竞争,幸好我们中国储备了大量廉价耐用高科技人才,不然企业无法发展如此之快。
  ‘科技就是生产力’,朴实无华的话语从小时候听到现在,才真正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真理力量。”
  韩皓在一旁接话道,他深刻明白如果换了一个国度,离开中国的话中华集团绝对不会达到今天成就。
  “韩总,你是赶上了好时代。我像你这般年纪时,还在大山之中挖洞呢!现在社会太浮躁,人人都往金钱看,你可没少在其中起了坏榜样。”
  国内敢直面批评韩皓的人寥寥无几,但眼前的任为政却敢于当面说出这样的话。
  “我们公司就有一些小年轻,老爱拿你来当榜样,说韩皓多少岁就身家过亿,白手起家打下多大的江山,自己也要出去大干一番事业当老板。让他们干一些基础工作都眼高手低,大有怀才不遇之感。
  对此我就批示让他们离开华为,到外面证明自己。结果不出两三年,大多数人都老老实实回来,再也不提要做韩首富第二了。
  现在的媒体老爱宣传成功论,对那些做了垫脚石的累累白骨避而不谈,好像成功就是天上掉下来一样。
  地基没有打好,就一个个想当屋顶上的明珠,这根本就是违反客观规律的事情。
  当然,韩总我是对事不对人,你也不要往心里去。”
  任为政一番话,彰显其真性情一面,也说明他对韩皓并未见外,关系不一般。
  “时势造英雄,我只不过恰好做到了这个位置上。如果没有韩首富,估计也会有任首富、张首富这样的人物出现。
  有时候社会需要一个靶子,好的坏的东西都一股脑朝其身上扔,到底靶子有什么感想,就不是大家所需要知道了。
  既然任总开启了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我也要说道一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6/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