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556

  你猜一猜现在凌老身家能有多少?”
  一位一汽总办的工作人员对随行的司机侃大山道。
  “那总得过千万吧!按他的地位,钱还能少到哪里去?”
  年轻的司机一脸向往的神情猜测回答。
  “至少1个亿打底!
  据说韩首富很是依仗感谢凌老,给了他不少原始股份,现在股价上涨这些股份老值钱了!
  咱们眼巴巴盼着工资生活,人家却是光明正大拿股份发家,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凌云智可是一汽内部经常讨论的风云人物,当初跟一汽高层为发展自主品牌闹翻,愤而南下闯出一片天地,功成名就可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
  甚至有一汽内部的人惋惜,要是让凌云智接班一汽就好了,这样一来一汽绝对配得上共和国长子的身份,不用像现在这般成为许多国内同行嘲笑的对象。
  至少红旗品牌一蹶不振,一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因此这位总办工作人员不由夸大其词般赞誉凌云智。
  身家上亿有没有,凌云智没有刻意盘算,但至少接近5000万是有的。中华集团旗下不少公司轮流上市,韩皓给了高管们不少购买原始股的机会,虽然每次量不多,但积少成多加上股价上涨,凌云智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国内大富翁之一。
  尽管比不上韩皓恐怖的身家,但跟国内普通人相比,已经属于先富起来的人群。
  “老凌,你退休后打算怎么样享受生活?”
  就退休问题,韩皓跟凌云智已经单独交流过,因此他不免问了对方未来打算。
  “我这身骨,怕是闲不下。造了一辈子汽车,也不会干其他,但至少完成了时代交给我的任务,把中国自主品牌搞起来了。
  不出意外的话,可能回老家种树吧。
  现在首都沙尘暴厉害,听老家来信说我小时候玩过的山丘已经变成了半个沙漠,我打算抽时间回去实地看看。
  治沙还林可是关系子孙后代的事情,我趁着还走得动,看看能不能回家牵头把队伍搞起来。”
  凌云智这番回答确实出乎韩皓的意料,本以为他会在江州和东北颐养天年,没想到又打算回到偏远老家开创新的光辉事业。
  中国人勤劳的基因可是镌刻在老一辈人心中,如同尽管身为亿万超级富翁韩皓的母亲,王桂芬依旧在自住的别墅花园开辟出菜地,每天施肥浇水除草忙碌不停。
  “坐在家里没事干,总觉得浑身不舒服。到了菜地感觉回到了舞台,浑身都舒坦了。”
  陈灵兮就此问题询问过自己的家婆,得到上述回答后就再也没有干涉过对方,甚至还带着儿子一起到菜地帮忙玩耍。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沙尘暴新闻,韩皓也心知这是由于人类过度侵占大自然资源导致的报复。
  “你先去探路,我有空也一起去看看。十年栽树,百年治沙,荒漠化可不好治理。
  不过事在人为,咱们当年也是在没人看好下把中华集团做了起来,说不定治沙方面又能杀出一条血路。”
  既然凌云智带了头,韩皓也打算加入,对他来说亿万身家来自社会,用于回报社会也是必然。
  治沙需要大笔资金,他可以在其中承担一些,探索中国治沙的明路。
  在一汽总部,凌云智见到了不少熟面孔,但更多是新面孔。这些年一汽也在快速扩张,新老交替明显,同龄人早已经退休,他发现自己无意间已经成为汽车界的元老。
  自不用说,凌云智往那一站,就连一汽新任老总徐一立也沦为配角,他就是有如此强大的个人气场。
  当初凌云智在一汽抓生产时,徐一立还是他手下的兵。从名字可以看出,徐一立也是一汽子弟,他是在一汽建立之年出生,便取了“一立”名字。作为根正苗红的厂二代,他获得前任老总竺天峰的大力推荐,才获得晋升此职位。
  自然在就任后,徐一立继续竺天峰定下的“红旗复兴计划”,为此不惜广开言路邀请各路专家帮忙指点论证。
  “应该善于利用一汽合资多年的经验,把外方提供的技术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专利……”
  “红旗品牌家喻户晓,一汽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保持高端豪华品牌形象之际,要大力发展新车型如SUV这样深受市场欢迎的产品……”
  ……
  会议室内大家畅所欲言,各有道理,为红旗的复兴提供各种思路。
  “凌老,您是在座资历最老,又长期在一线工作取得好成绩,肯定能为红旗复兴提出好建议。”
  看到凌云智一言不发,主持会议的一汽老总徐一立主动点将道。
  “我看复兴红旗,关键还在于人。
  一汽不缺杰出人才,但缺乏他们可以发挥的舞台。
  什么时候一汽内部能少那些杂七杂八的场外干扰,能者上庸者下,留住人才并尊重人才,红旗的复兴就指日可待。”
  凌云智不像其他人纠结于技术层面,而是直指根源,没有留什么情面。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
  一汽从来不缺品牌,不缺资金,也不缺聪明人。
  当年一汽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风气已经消失大半,这其中某些领导同志应该负主要责任。
  这次要搞好红旗品牌,不但下面的人要选好,上面的人一样要靠谱,不然红旗项目会成为肥肉,花了大价钱还是搞出四不像东西。
  我在江州那么远都听到许多一汽许多乱七八糟声音,想必一直在一汽工作的各位不会是灯下黑。不把那些依附在一汽身上吞食的蛀虫处理掉,他们就永远是红旗品牌的威胁。
  坦率说,我听到‘红旗复兴计划’是非常高兴,估计许多一汽人都我心情一样。希望这次徐总能不辜负我们大家的期望,切切实实为一汽干一番事业,拿出当年在北大荒上白手起家排除万难建立一汽的精神,真正让红旗重新飘扬在中国大地上。”
  凌云智还是留了一些余地,话中所指没有都说明白。
  靠山吃山,靠厂吃厂,一汽内部可是悄悄诞生了不少关系户“富翁”。连自己这样的外人都能知晓,凌云智相信徐一立不会不知情。
  他希望借此机会,激励一汽新老总徐一立扫除障碍,又想做事又想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
  “凌老讲得非常好,非常透彻。我们今后必须要把人才放在工作中重要位置……”
  脸上没有表情变化,徐一立待凌云智讲完,马上接着话题说开去,算是避免了会场上的尴尬。
  这就是中华集团和一汽集团不同所在,凌云智可以马上开除降职处理不合格的干部,但徐一立却不得不考虑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经常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
  跟竺天峰相比,徐一立缺乏魄力,镇不住一汽内部各股蠢蠢欲动的势力。
  红旗品牌的复兴,看来并不会一撮而就!
第八十五章
步步高升
  追随中华集团重返A股实现A+H模式的步伐,建设银行、神华集团等国企巨无霸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登陆内地股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IPO神话。
  但最重磅的当属顶着“亚洲最赚钱公司”之称的中石油,11月5日以在A股实现668亿元融资规模,再创今年全球IPO纪录。
  每股16.7元的发行价,在集合竞价阶段就被市场热炒,直接大涨191%以48.60元高开,中石油瞬时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A+H总市值达到1.1万亿美元,按实时汇率1:7.39计算的话,折合人民币8.12万亿元。
  富可敌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市值破万亿美金的公司就此诞生,中石油在上市当天让所有人见证了这句词语的真实性。
  俄罗斯这个北极熊,世界国土第一的国家,2006年全年GDP总值是9899亿美金,比不上中石油的市值。中国政府财政收入,2006年数值是4万亿人民币,当年全国GDP总额是21.94万亿元,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中石油快抵得上三分之一中国了。
  中国股市的火热行情在一路冲向6000点后开始徘徊震荡,不少股民都把万点大关作为目标。要知道香港恒生指数都能破3万,经济总量更大被誉为全球经济增长模范生的内地,难道还比不上一个特区,股市上万点应该是理所当然。
  原本被认为是带领大家攻破万点大关的先锋,没想到取代工商银行后成为最大权重股的中石油,在上市当天就跌破开盘价,几天后被纳入上证指数,就带领A股开启了下行通道。
  号称永不沉没的超级航母——中石油,海外学成镀金归来,没想到未出港口就直接撞沉了中国A股这座吹起来的巨大冰山。
  中石油当真能抵得上三分之一中国经济吗?
  任何有常识的人都会对此付之一笑,泡沫吹得跟大象一般大,但只要被象牙稍微一碰就会轻易破碎。
  受国际油价、粮食、矿产等大宗商品价格迅速上涨影响,中国经济被动开启输入型通胀时代。
  2007年1-11月,中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4.6%,接近陷入全面通胀5%的临界点。
  没办法,石油价格上涨,带动了汽、柴油和化工原料的价格上涨,后续导致运输及工业成本上升,势必会传导到下游行业提高出厂价。另外国际大宗粮食价格上涨,除了人们日常必备的米和面价格跟着提高,还使工、农业原材料如花生、大豆、棉花等价格提高,导致基础物价进一步上行。至于矿产如铁矿石的价格攀升,已经让汽车厂家都大感吃力。
  综合影响下,全社会的成本在提升,大部分产品涨价在所难免,人民收入水平跟不上情况下,通货膨胀就此到来。
  中国在80年代末、90年代中分别迎来两次大的通货膨胀,导致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并由此引发一些列社会问题。
  因此,防止经济过热引发全国性通货膨胀,在CPI指数不断突破新高背景下,中国央行宣布了连续加息决定,打算主动刺破泡沫,让经济回归理性发展轨道。
  原本欣欣向荣的中国经济自此迎来了拐点,A股和港股纷纷下跌,开始承接全球次贷危机带来的阵痛。
  美国打喷嚏,全世界经济受感冒,这就是全球一体化的代价。
  受此影响,韩皓的身家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逐日递减,所幸的是他已经套现了一大部分资产,手中握有大量的现金。
  中华集团为迎接经济下行压力,已经准备了接近一年时间,除了对冲大宗采购原料价格外,还不断抛售高估值资产,以销定产实现了轻装上阵,因此对危机反应并不明显。
  反倒是股市行情不好,彻底打乱了上汽、长安汽车打算通过股市筹集资金进行跨国并购的计划,他们可能无法如预期般筹集所需并购资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