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0/556

  韩皓主动接过话茬,兴致勃勃同意凌云智回一汽当参谋。当年凌云智就是看不惯一汽封存红旗,力推合资企业才愤而跟随韩皓南下创业。
  “红旗是我们从小就羡慕的品牌,如果它能复兴,对我们中国汽车业来说是一大好事。
  我可不是假惺惺,中华集团现在并不惧怕新的竞争对手,红旗做起来的话,对我们是一种鞭策。独孤求败没有对手,也是一种无言的寂寞。”
  红旗已经脱离市场太久,就算有马自达技术的奔腾以及用了丰田技术的新红旗,都没能在市场上取得预期销量。
  因此,红旗就算真的有所动作,也得等下一个周期才有反馈。何况现在不是光有一个响亮品牌就能通吃四方的年代,核心零部件、销售渠道、售后服务、成本控制等因素相加才是产品竞争力,可见红旗的复兴长路漫漫。
  正是基于这样考虑,韩皓才建议凌云智回去一趟。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凌云智年近七十,早到了退休年龄现在属于超龄服役。
  “那行,既然你发了话,我就抽时间回去看看。现在看来,我应该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凌云智知晓韩皓的眼界已经不再局限于国内,收购了捷豹路虎后,红旗品牌乃至一汽集团都已经不在他主要关注目标之中。中华集团的对手已经不在国内,而是那些潜在水下的跨国汽车巨鳄。
  自从当年一怒辞职,凌云智再也没有回过一汽,偶尔回去探亲也只是走亲访友,不再以汽车从业者正式身份踏入过一汽工厂大门。
  如今一汽方面主动递过来橄榄枝,要说凌云智这样的老一汽人没有心动是不可能。不过覆水难收,凌云智心知自己只能是以旁观者出出主意,再想回去工作是绝无可能。
  眼下中华集团已经完成超越“三大三小”汽车巨头的目标,成为国内第一以及全球十强车企,可以说凌云智已经实现了当初离开一汽之时的抱负。
  新老交替是必然,已经感觉工作有些力不从心的凌云智,打算在奥运会后正式退居二线,把权杖交接给下一代。
  接替他的人选,自然是其得意徒弟,从二汽跳槽而来的干将韦常辉。
  在中华客车总经理任上做得不错,韦常辉有效整合了亚星客车资源,打造出新能源公交,让中华客车如期为奥运会服务,进入了首都等一线大城市公交市场。
  因此,在半年前韦常辉已被韩皓调回集团工作,出任中华集团副总裁一职,现在负责所有跟奥运会对接的服务工作,接班凌云智的意图非常明显。
  善待功臣,可以说是韩皓人格魅力之一的所在。
  已退休颐养天年的早期功臣,也是一起创业的元老苗振华,每逢中华集团有重大庆典活动,都是作为特邀参加嘉宾有专人专车接送出席。他手中持有中华集团股票的收益,就相当于一辈子的工资收入,足够苗振华过上舒适养老生活。
  伴随中华集团不断发展壮大,许多曾经一起创业的伙伴,由于各种原因相继离开自己身边,这让韩皓想起时略有伤感。
  凌云智主管中华集团生产工作,是韩皓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所以,有机会让老凌跟一汽和解来放下心结,韩皓并不想错过这样的机遇。对凌云智这样的人来说,金钱物质待遇已经不是他的追求,精神出面的满足才是关键。
  这次让老凌风风光光衣锦还乡,也是对他当年追随自己南下创业的最大感谢。
  话说回来,一汽准备砸百亿巨资复兴红旗这个自主豪华品牌,便有意无意表态不参与国际并购。
  一汽拥有红旗这张王牌不参加是特例,其他国内车企可纷纷卯足了劲,准备出海大干一场。一是于并购可以迅速提升政绩,二是收购资金来自国有银行贷款,失败的话也不用个人担责,由国家顶着。
  风险跟收益并不成正比,只要冒极小的风险就能获得巨大收益,唯一关键在于要上面点头。
  只要国家发改委同意,那么像上汽、长安这样的车企巨头可以轻易融来巨额资金用于收购。
  对此,韩皓在组建收购沃尔沃前期工作小组时就已经意识到这样的问题。
  所幸的是,时间成为中华集团手中的优势。
  在捷豹路虎未完成交割情况下,中华集团率先向国家发改委提出了收购沃尔沃的意向,打算申请国家路条。
  “沃尔沃,我怎么没有听说沃尔沃要出售?中华集团是钱太多了烧着玩吗?刚花了几十亿美金收购捷豹路虎,又打算用几十亿美金来买下沃尔沃,真是乱弹琴!”
  发改委负责审批的官员接到申请,情不自禁痛斥道。
  “韩首富有那么多的钱用来收购吗?再这样搞,不但搞乱国内汽车产业,还会导致外汇流失!
  捷豹路虎没搞好,就又惦记上沃尔沃,以为是小孩子过家家,一加一就等于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吗?”
  之前勉为其难通过了中华集团收购捷豹路虎的路条,该官员就不看好这桩收购,想不到韩皓又给自己出了另外一个难题。
  虽然外面国内媒体为中华集团收购捷豹路虎大唱赞歌,但他知道上汽已经决定从双龙脱身,预估损失至少在30亿人民币之上。捷豹路虎项目真实前景并没有看似般光明,一不小心可能就要海外折戟。
  作为国内车企真正跨国并购第一案,上汽双龙项目确认失败,让国家发改委对跨国并购更加谨慎。跨国并购最重要就是解决文化冲突问题,很明显中国人对此没有经验。
  现在中华集团并购捷豹路虎,收购资金加上后续投入至少在35亿美金(合计255亿人民币),一旦失败就是巨额损失,比上汽双龙造成后果还严重。
  如果再砸几十亿美金给沃尔沃,又是几百亿人民币的投入,将来运营的风险极大,想要同时搞好两大被福特放弃的豪华品牌,对刚学会走路的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难度实在太高,让人看不到成功的苗头。
  如果中华集团把捷豹路虎顺利整合,做出一定成绩了实现复兴,那么大家都无话可说,承认韩首富有管理跨国公司的能力。
  但一口热粥刚吞下,又要着急舀起第二口热粥,这会呛死人的,由此实在无法说服自认对中国汽车业良性发展负有监管责任的中央官员。
  殊不知这正是韩皓的策略之一,如果等捷豹路虎整合好成绩出来后,大家都看到跨国并购的好处,肯定会一哄而上争夺。
  他打的就是时间差,在大家看到好前景,又担心巨额投入有风险产生一定犹豫,中华集团才好使出全力争抢。
  国家的钱,确实用了不需要负太大责任,但国家发改委毕竟还起着监管的职责。通不过项目评估,想要出海还是拿不到路条。
  果然在中华集团提交申请后不久,上汽集团也把意向书送了上来,希望国家能支持上汽再次到国外并购。
  “我就说中华集团开了坏头,把国内车企都带坏了,一个个抢着到国外送钱。
  上汽刚在双龙这亏了几十亿人民币,又想出海花费上百亿人民币并购。
  文件上面还写着‘正是有了并购双龙汽车的经验,我司能更从容应对抵御跨国并购带来的风险’!
  瞧瞧,他们不但对沃尔沃,还有意瞄准欧宝汽车,真是一个胃口比一个大!”
  依旧是这位不同意中国车企盲目进行跨国并购的官员生气说道,他还挺佩服上汽在巨亏几十亿后,还敢再次打报告上来申请继续跨国并购。
  “钱呢,上百亿并购的钱怎么来!
  上汽说准备到股市融资,然后地方政府支持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一大部分,加上自有资金可以筹集所需并购费用。
  想得倒是挺简单!
  他们还不如中华集团呢,至少韩首富提交的申请文件上,说清楚早已准备好跨国并购的资金,用的都是自己的钱!”
  简单一对比,该官员发现还不如支持中华集团算了,至少一旦亏损都是韩皓的私人财产,不用担心国有资产流失。
  纸包不住火,中华、上汽这两大竞争对手提交了并购申请,长安集团也急匆匆把申请报告送到国家发改委,晚了就会慢人一步失去先机。
  “大半年前对跨国并购,只有中华集团一家热衷。想不到就几个月过去,国内车企就犹如吃了迷魂药,一窝蜂赶着往上爬。
  以前总说中国车企没有长远规划,今天我算是见识到了。
  长安集团根本就没有实力参与国际并购,他们内部整合还没有理顺,就急匆匆赶着邯郸学步。
  除了在国内为沃尔沃代工扯上关系,我看不到他们并购沃尔沃的优点所在。
  送来的文件上面并购融资方案都没有提,看来是先报个名,再好好想下一步该如何走。
  你说就这样的水平,跑到国际上并购不是给人送钱是什么!”
  由于隶属兵器集团旗下,长安汽车整合了不少集团子公司企业,因此被发改委的官员认为本份没做好就好高骛远。
  优秀总是对比起来,国内所有赶着出海的车企一对比,国家发改委发现中华集团至少还是有不少可取之处。
  至少失败的话能保证国有资产不会流失。
第八十四章
衣锦还乡
  国家发改委内部的争论还在继续,到底路条给谁还未定论,但凌云智重返一汽却是板上钉钉。
  如果有人好奇把近10年来在报纸上出现的汽车业人名统计,“凌云智”、“凌大炮”绝对可以位列前三,因为他的每次采访都让记者找到热点可写。
  “合资企业就是依附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寄生虫,要想为民除害还得依靠我们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市场就是一座公共厕所,全球所有汽车企业都提着裤子跑来占坑,赚到了钱舒爽后,他们届时拍拍屁股走了,只剩下我们来收拾马桶打扫卫生。”
  “不搞自主品牌,就是死路一条,那些说没有实力现在搞的企业,他们都是汉奸企业!”
  ……
  可以说,被誉为“大炮”口无遮拦的凌云智,有些话被曲解有些话确实直抒胸膛,几乎把整个汽车圈都得罪了。
  但背靠中华集团这座大山,又是国内汽车工业第二代元老,他当年敲打大红旗轿车送到首都供中央领导乘坐时,现在许多国内车企负责人还在玩泥巴。
  更何况凌云智可不是倚老卖老,常年奋战工作第一线,他协助韩皓创办的中华集团,一路开挂般发展取得傲人成绩,属于为中国汽车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物。
  因此,就算有人被凌云智骂了狗血喷头,在会议上见到他,还得恭恭敬敬称声感谢“凌老”关心爱护晚辈。
  既然是要衣锦还乡,那自然不能失了排场。
  韩皓专门让自己私人飞机载着凌云智回到东北赴会,并且还安排专人随同,不失中华集团副总裁的风范。
  一汽方面派到机场迎接的人,一看到私人飞机的阵仗,立马羡慕起来。要知道一汽虽然身为共和国长子,但老总出行依旧得挤头等舱。
  “瞧瞧,人家的排场,一看就比我们高上不少。当年要是我早几年进厂,也跟着凌老南下创业去了。
  听说那帮跟随南下的人,现在至少都是百万富翁身家,中华集团旗下股票涨了不少,每个月工资又高,比我们窝在一汽强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0/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