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1/556

  “来自中国的一家汽车厂家近期推出了自己的纯电动轿车解决方案,并且声称他们掌握了足以量产的关键技术。
  众所周知,明年中国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据悉这款轿车将亮相奥运村供运动员们使用。
  下面让我们来连线有关业内专家,听听他们对中国汽车厂家所谓新能源技术的见解。”
  伴随中国经济增长跃居世界第四,以及奥运会概念的火热,BBC将更多目光转向中国进行新闻报道。
  主持人在简短播放了来自中国的车展画面后,远程连线专家对此进行评论。
  “我认为现在纯电动汽车技术还未成熟,无论是美日两国,还是欧洲汽车厂家,都只是把该技术作为前瞻性研究。
  从刚才的电视画面看,我认为中国人只是取得一些成就,距离他们所宣传可以量产的标准还相差甚远。
  中国的汽车工业水平比较而言还很落后,就算纯电动汽车真要起步,那也不会发生在这个国家……”
  作为曾经的汽车大国,英国的汽车工业步步衰亡,已经没有自主的汽车品牌。不过这并不能阻挡他们继承大英帝国的傲慢,对中华集团的技术,该专家表示质疑。
  该组新闻报道通过国际卫星传到全球各个角落,无意间为中华集团的形象提升做了一次宣传。
  同样的新闻,不同的人看了会有不同想法。
  在奔驰德国总部餐厅,电视上正滚动播放着新闻,恰巧播到了这条事关中国汽车工业的新闻。
  “嘿,张,你们中国又上电视了!不过这次看上去情况比以前要好,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造型设计了!”
  “这辆新轿车设计得还可以,运用了不少国际流行元素,想不到中国汽车企业还能拿出这样的作品。”
  ……
  在一处餐桌上,围坐着四位奔驰设计中心的工作人员,其中一位赫然是黑发黄皮肤的中国人。
  看到了中国元素,他们纷纷对这位男同事调侃道。
  “我一直都跟你们强调,中国不断在发展,你们印象中留着长辫子的中国人是我们一百年前的老祖宗。
  每次圣诞节放假我回到中国,总会发现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我建议你们有空可以到中国实地旅游一趟。”
  这位胸前挂着奔驰设计中心工牌的中国人有些无奈地回答道。
  “张,我承认你的祖国现在不再是百年前的模样,但你们国家之前设计的汽车造型无疑还停留在百年之前!”
  一位德国同事毫不留情继续就中国汽车开玩笑说道。
  中国汽车抄袭国外新车的新闻经常在当地媒体上出现,而且许多造型设计还被奔驰内部用来充当负面典型讨论,因此中国的汽车设计在他们印象中是一团糟。
  能进入奔驰总部的设计中心,无一不是全球汽车从业者中的佼佼者,他们被誉为是汽车界的时尚引领者。
  这样的从业背景,让他们有底气说出这样半真半假的玩笑话。
  “梅森,估计我近段时间的失眠要一大半要拜你所赐。你这张乌鸦嘴,到哪里都不让人省心。
  嘿,各位伙计,我有件正事要向你们宣布:我准备辞职回中国发展,加入新闻报道的这家中国汽车公司。”
  虽然不断受到德国同事的调侃,但私下间大家关系都很融洽,这个来自中国的年轻设计师很有想法,已经是设计小组的新晋之才。他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并且展露出独当一面的能力。
  “哈哈——张,这是我今天听到最冷的笑话!”
  “同意,他一副正经的模样实在不合适讲笑话。”
  ……
  先是一愣,然后三位德国同事都哈哈大笑,觉得刚才所言只是笑话。
  “我没开玩笑,而是非常认真的决定。我的辞呈已经写好了,准备交到人事部。”
  看到大家都不相信,反倒让这位中国国籍的设计师,从口袋里把自己写好的辞职信拿出来证明。
  “天啊,张,你疯了吗!你新设计的奔驰A-CLASS概念车广受好评,不出几年你就能晋升主设计师行列,这可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位置。
  回到中国,你将亲手放弃这一切从头开始。
  想想看,中国没有优秀的汽车土壤,也没有配套的各种人才,你回去后只能是白白浪费你的天赋!”
  看到辞职信,相信对方不是说谎,现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其中一位长得高大的德国同事不假思索劝阻道,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何配合融洽的中国同事突然要离开。
  “张,我也认为你的选择是下下策。你正处于事业上升期,奔驰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平台可供你发挥,回到中国的话你将面临数不清楚的未知困难。
  留下来吧,我们需要你!”
  另一位刚才不断调侃名叫梅森的同事,也加入劝告行列,看出来他是真心不想这位中国同事离开。
  “刚才你们不是说中国的汽车设计还停留在百年之前嘛,我的工作就是把现今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带回去,把火种传到中国燃烧。
  说不定几年后,你们能在电视上看到由我设计并比你们厉害得多的作品。到时就该轮到我来取笑你们了。”
  看出来这位中国设计师铁了心要回国,他没有因为同事的劝阻改变主意。
  “张,你知道我们不是那个意思,如果冒犯了你,我向你道歉。你是我见过最有天分的设计师之一,留在奔驰肯定会大放异彩,回到中国的话可能会浪费你的才华。”
  梅森依旧不放弃劝说的努力,在他看来留在奔驰才是最佳选择。
  “兄弟,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来到奔驰已经5年多时间,大家给了我许多帮助。说实话,跟你们一起工作我很开心。
  不过回到中国,我可以独当一面推出自己的量产车型,对方已经答应给我充分的平台施展。
  而且中国现在发展迅速,身为一个中国人,我不想错失这样的好机会。
  祝福我吧,希望将来能拿出让你们赞叹的作品!”
  虽然去意已决,但看到德国同事都纷纷挽留自己,这位姓张的中国籍设计师依旧很感动。
  至此,一位名叫张凡的年轻设计师打包行囊,登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
  在印度,塔塔集团老总拉坦也看到了BBC这条新闻,他对中华集团如此强悍的创新能力感到惊讶。
  虽然电视上专家口口声声说不看好中国人的技术,但拉坦明白韩皓的作风,既然敢放出风声就一定有所依仗。
  近两年跟中华集团合作,他深深体会到中国人在汽车工业上并不是矮脚虎,而是自有一套内在功力。
  这些日子,拉坦有些郁闷,因为塔塔钢铁并购案的资金还没有完全落实。由于美国金融情况不佳影响,原本承诺的资金没有到位,让塔塔钢铁未能完全实现并购。
  如果这样的情况拖延下去,最坏情况将会导致这桩跨国并购案黄了。
  从拉坦的战略布局看,塔塔钢铁的并购是他最为看重的项目,不管代价如何,一定要把项目落实。
  塔塔钢铁方面资金出了问题,自然会影响到塔塔汽车对捷豹路虎的并购。要知道他们的对手,可是在中国财大气粗的中华集团。
  从韩皓近期的举动看,这位中国首富似乎囤积了大量资金,就等着大干一场。
  如果中华集团出了高价,那塔塔汽车极有可能无力跟庄,这让拉坦有些焦虑。
  最好情况就是待塔塔钢铁这边解决完毕,届时可以能腾出手来运作,如此塔塔汽车才有更中华集团对抗的能力。
  拉坦此刻希望福特汽车能尽量延后对捷豹路虎两大品牌的处理,这样的话他可以缓口气调集资金。
  没想到怕什么来什么。
  鉴于美国金融市场进一步恶化,以及对经济未来不看好,福特汽车打定主意尽快出售捷豹和路虎。
  并且不是像大家猜测那般分开卖,而是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打包出售。
  这表明只能有一个赢家通吃!
第六十二章
拒绝联手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自从跟塔塔汽车成为竞购的对手伊始,韩皓就让专人收集对方一切可以参考的消息。
  塔塔钢铁并购案件融资不畅,让韩皓闻到了对方实力有限的气息。本来塔塔集团就是运用高杠杆以及印度政府影响力在大举并购,论资金实力他们比不过扎根在蓬勃发展中国的中华集团。
  现在福特汽车将捷豹和路虎打包出售,正好无意中抬高了竞购价格,这对中华集团来说是好事情。
  对比双方条件而言,中华集团唯一劣势就是塔塔汽车属于英联邦文化圈,作为一家英国品牌出售给印度比卖给中国人更容易让当地政府和工人接受。
  在福特汽车配合下,中华集团的国际并购团队对捷豹和路虎两大品牌进行尽职调查,不但发现了福特拖欠两家公司接近20亿美金的养老金服务,还找到两家公司近2年来研发费用投入寥寥已经接近失去造血功能,至少还拖欠承诺的6亿研发费用。
  这让一开始对两大品牌估值55亿的高盛,建议韩皓调低报价,把金额定在40亿美金左右。因为现在的捷豹和路虎,对福特来说完全是两大累赘,正在不断拖累整体业务。
  在报价大幅降低之余,还要求福特善后补上20亿工人养老金福利,如此一来中华集团才愿意接手捷豹和路虎品牌。
  基于对并购团队的信任,以及结合自己的分析,韩皓认同了这个建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1/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