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556

  “20万辆销量不是路虎实力的真实写照,我觉得50万辆才是合适目标。因此,现有企业员工人数不够,反而要增加人手。如果我入主的话,不会有裁员的打算。”
  裁员与否是获得工会支持的关键,韩皓非常明确说出自己也不会进行裁员。
  虽然韩皓一再释放善意,但跟路虎工会领袖见面时,对方依旧持怀疑态度。
  因为有罗孚的例子在前面,他们不大相信来自中国的企业。
  虽然中国制造物品随处可见,但在国际并购这样高端商业活动内,中国人的身影极其少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群体信誉。
  跟中国人相比,他们在文化上更亲近印度的塔塔汽车,尤其拉坦到访时大谈英联邦的文化传承。
  “我相信时间会消除我们双方的误解和隔阂,虽然你们对中华集团的情况知之甚少,但我保证中国人会是路虎未来最好的婆家。
  收购路虎不是我的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因为我们双方可以形成完美互补。
  如果可以,我邀请你们派代表到中国实地考察一番,看看我们中华集团的真正实力。
  一只老虎只会臣服于另一只更强大的老虎,而不是向明显弱小于自己的病猫低头。”
  韩皓的意思很明白,就是中华集团具备自主研发汽车核心技术的能力,还杀入全球销量前十强,不是塔塔汽车这样连发动机都无法独立制造的企业可以媲美。
  在同样不裁员的前提下,加入强者一方才是更符合路虎未来的选择。
  离开路虎,来到捷豹工厂,那群抗议的人群也提前到达,韩皓只好微笑着再次向他们挥手致意感谢兴师动众欢迎自己。
  捷豹工会跟路虎方面一样,都担心罗孚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害怕把企业卖给中国人无法存活。
  虽然韩皓在工会方面没有得到拉坦般的欢迎,但至少他承诺也不会裁员的决定让捷豹和路虎员工们心安了不少,他们决定联合派出代表到访中国、印度实地考察一番。
  在驻英使馆人员的陪同下,韩皓跟英国商业大臣举行了会面。
  韩皓把自己的条件再次重复了一遍,就是“不裁员以及加大在英投资”,力争复兴捷豹和路虎两大豪华品牌。
  “韩,我很高兴你能做出上述承诺。坦率说,你们中华集团的汽车已经进入了欧洲市场,一定程度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中英两国经贸往来密切,你们是并购的合适人选之一。英国政府欢迎有实力的投资者进来,在同样条件下我们会持中立态度。”
  商业大臣的回答,可谓是韩皓访英后得到的第一个好消息。
  中立意味着不会干涉中国企业进来,搞定了工会后,决战场合就在福特汽车身上了。
  估计全球汽车并购项目大多数失败,奔驰已经决定跟克莱斯勒汽车分手,也让英国政府没有了挑选的底气。
  捷豹和路虎放出风声要出售,全球前十的汽车企业没有一家感兴趣,除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中华集团和塔塔汽车外,就是一些投资基金和财团有意参加。
  韩皓在回国的飞机上,打了一个电话给塔塔汽车的拉坦,想看看能否双方有协商的余地。
  现在竞标对象中就属中华集团和塔塔汽车呼声最高,在“一桃戏两士”背景下,联合起来才能掌握主动权,不被福特汽车牵着鼻子走。
  “如果我们联合起来组成竞标体,商量好一家一个品牌,便可以减少许多无谓的内耗和极大降低收购成本。这个金额保守估计数亿美金,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若是我只追求路虎品牌,把捷豹品牌让给贵方,能否达成携手合作的意向?”
  韩皓直接透露了自己的底牌,他希望能让拉坦退而求其次,选择成本最小的结果。
  全球汽车市场的主流趋势还是轿车,而捷豹主打豪华轿车领域,相比路虎而言有定位优势。唯一不足就是捷豹连年亏损,属于赔钱货,价值没有盈利的路虎大。
  都是聪明人,拉坦自然也知道和中华集团联手是最佳选择,但在瓜分胜利成果上他跟韩皓看到了同一处。
  “现在我们跟福特处于三方两个品牌的博弈状态,联手是最符合逻辑的决定。
  很不幸的是我也看好路虎品牌,如果你愿意接手捷豹的话,我想我们也许会有商量的余地!”
  拉坦刚跟福特高层会面,双方交谈甚欢,加上在英国获得的礼遇,他认为自己胜算挺高,并不甘心接受韩皓提出的方案。
  实际上他还认为如果韩皓得不到路虎,可能对捷豹不感兴趣,从而退出此次争夺,塔塔汽车可以趁机把两大品牌一齐拿下。
  如果福特愿意出售沃尔沃的话,韩皓可能就会放弃捷豹和路虎。但他在跟福特高层见面时,都曾尝试询问沃尔沃汽车的归属,得到的回答全部是不会出售。
  因此在沃尔沃没戏的情况下,韩皓必须抓住当前的机会,把捷豹和路虎拿下,这是他面临的最优选择。
  相对路虎,捷豹的吸引力对韩皓来说确实没有大。
  “我这边的大门随时打开,只要没到竞标截止日期前,刚才的提议一直有效。”
  韩皓心知跟拉坦谈不拢,但还是留下后门。
  在塔塔汽车正式提交竞标方案后,福特汽车的态度依旧暧昧,并未给出捷豹和路虎到底是分开还是联合出售的提议。
  依照并购团队的分析,福特很可能采取分开出售的方式,从而让每个品牌都能得到充分的竞争报价。
  当韩皓私下跟拉坦交涉时,在国内汽车业内也在偷偷进行着一桩大谈判。
  主角跟韩皓也有关系,就是把罗孚资产瓜分了的上汽和南汽,他们连累了准备竞标的中华集团形象。
  在中华集团一家独大的挤压下,国内自主品牌日子过得压力很大。
  加上南汽的合资伙伴菲亚特由于高层动荡,一直没能在中国市场有所建树,跟南汽的关系处得很紧张。
  另外上汽获得了罗孚的技术,但南汽获得了罗孚的设备,双方想独自发展自己的产品,发现总是缺东少西,进度被一再拖慢。整整3年多时间,上汽和南汽都没有能推出自主品牌汽车上市。
  但最关键因素是南汽没钱了,已经在国内竞争中掉队严重。
  原本寄希望能从罗孚处淘来好东西,转手就能拼装在中国国内上市,形成10万辆以上的销量目标,从而把前期巨额成本收回来。
  没想到遇到中华集团这样的怪物,一下子把自主品牌门槛大幅提高,后来者无法轻轻松松挣快钱。
  当年孤注一掷提高报价跟上汽争抢罗孚,并且后续新建工厂和复活MG品牌耗费南汽大量资金,加上跟菲亚特合资也连年亏损,导致南汽每年亏损十亿人民币以上。
  自从争夺罗孚至今,当地政府向南汽投入不少于80亿人民币,但现在却看不到回本的希望,因此停止了输血。
  收购罗孚是为了搞自主品牌,但面临中华集团巨大的压力,南汽首先向上汽抛出了橄榄枝,商谈双方合作的意向。
  在地方政府层面推动下,合作马上变成了合并,当税收、就业保持不变前提下,日落西山的南汽准备并入蒸蒸日上的上汽集团。
  上南合并,预示着中国汽车业版图再一次改变。
第五十六章
视而不见
  上南合并的风声越吹越紧,已经成为不可逆之事,上汽在悄无声息之间又壮大了。
  为何南汽刚抛出橄榄枝,上汽就主动接了过来?
  主要原因首先是当初两家“分罗”后各得其一,现在合并后可以有效整合。第二大重要原因就是上汽在乘用车方面依靠两大合资伙伴做得风生水起,但在商用车方面却迟迟没有进展。看到同属“三大”中的一汽和东风都是乘商并肩,就连中华集团这个暴发户都一转身完成了大满贯布局,上汽再不有所动作就是对未来的不负责。
  南汽在商用车上还是有根基,“跃进”品牌和依维柯都是国内知名品牌,上汽吞并南汽后,就能及时补上商用车这块短板。
  当然,背后据说还有沪江新任赵书记的大力推动,正是在他力主下,分属两大地方国资委管理的国有大集团才有了合并的可能。
  沪江市的汽车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支柱,赵国平赴任后依旧把汽车作为重点扶持行业。
  韩皓的私人飞机从英国飞回来之际,首要降落地点不是江州,而是在沪江国际机场停留。
  得到中华集团准备对捷豹、路虎并购,而且韩皓已经动身赶往国外消息后,赵书记就让秘书打来电话,让韩皓回国时跟自己见上一面。
  为何赵书记要中途截留韩皓到沪江市呢?
  当然正是冲着即将并购的捷豹、路虎豪华品牌而去。
  韩皓既然敢于出手,赵书记就相信他一定会有所收获而回。他抢先跟韩皓接洽,就是想未雨绸缪先排队,打算让韩皓把并购豪华品牌的合资工厂放在沪江市。
  奥迪、宝马、奔驰依次入华国产,纷纷取得很不错的成绩。将来中华集团获得新的豪华品牌,走国产化道路是必然选择。对地方政府来说,落地豪华品牌的合资工厂可是一个异常诱人的项目。
  赵国平抢先卡位,就是希望将来沪江市能新增加一个豪华品牌落地,形成名符其实“中国汽车之都”的称号。
  “韩总,对你们中华集团勇于走出去的战略,我个人持赞成态度。现在我们国家的外汇储备突破1.5万亿美元,那么多的外汇停留在账上很可惜。用于对外收购国外优质资产,在我看来是最划算的买卖。”
  跟韩皓已经是老朋友,因此赵书记在会面时没有过多寒暄。
  “一旦认定是优质资产,只要外国人敢卖,我们就应该敢买!我在市里经济会议上说,政府要积极充当你们这样走出去企业的坚强后盾,让你们没有后顾之忧。
  上汽并购双龙汽车有些不愉快,有人就说当初就不应该如此决策,导致国有资产面临流失。依我看,这些都是马后炮和因噎废食之举,不能因为双龙汽车而否定企业其他正确的并购决定。就算是双龙汽车,上汽也从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经验。
  言归正传,沪江市有汽车发展政府专项基金,如果你们并购的豪华品牌愿意落地,那我们市里可以提供不少于30亿人民币的无息贷款支持,另外在土地以及税收政策上都按照外商优惠标准办理。
  只要落地,一切条件都可以慢慢谈!”
  赵国平虽然到沪江市不久,但已经掌控大局,前任书记入狱的影响几乎没有,全市各领域工作开展顺利。
  趁能跟韩皓直接对话的机会,赵书记开始了招商引资工作,力求能把该项目落户沪江。
  “如果并购顺利,沪江将是我重点考虑的地方。只不过现在遇到一些麻烦,印度塔塔汽车来势汹汹,我们两家谁胜出都不意外。”
  跟江州相比,沪江市政府的能力更强,毕竟是中国第一大直辖市,书记一职也是直接入局的热门人选。而且在软环境方面,沪江市也走在前列,领先江州一大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