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556

  方才那位一直觉得心神不宁的工程师看了韩皓的现场表现后,纠正了自己的说辞。
  访谈节目正式开始,德国方面邀请了三位嘉宾参与对话,为了更好创造收视率,一开始话题就火药味十足。
  “暂不论待会碰撞结果如何,光从你们中国人前两次碰撞不合格,就足以证明你们并未把欧洲人的生命放在心上,利用我们的法律漏洞来倾销不合格的产品!”
  一位叫威廉的德国嘉宾气势汹汹地朝韩皓说道。
  通过实时翻译,韩皓得知了对方话中所指,他想了一会后不紧不慢回答。
  “每个人生而平等,在我心中,无论出生在中国还是欧洲的消费者,都是值得尊重的对象。一视同仁为每个消费者提供最好的出行产品,是我们中华集团的愿景。
  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村庄,都会有好人和不那么好的人存在。好比有人挑水能挑100斤,有人只能挑60斤。这种规律同样适用在汽车身上,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时间晚,导致有不完善的产品存在,但一样会有好的产品出现。
  你不能用个例来否定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努力,我承认中国汽车跟德国汽车乃至其他汽车强国相比存在差距,但这并不代表我们就只会生产不合格的产品。
  产品到底行不行,一切由消费者说的算。同样,你对中国产品的质疑,我希望待会阁下看完碰撞试验后再讨论会更好。”
  不声不吭又带着立场的回答,让韩皓在电视机前观众中收获了不少赞同之声。
  “噢,我喜欢这个中国人,他非常有风度并彬彬有礼。”
  这是其中一位德国老太太看了直播后的话语。
  “那就让我们待会拭目以待,反正我个人是不会购买使用任何来自中国的商品。”
  听完韩皓的回答,嘉宾威廉不服气对着现场观众大声嚷嚷道。
  “好吧,我相信你有这样的决心,就是不知道你是否有实际行动能够做到?”
  身处台上,韩皓不慌不忙追问对方。
  “我可以对上帝发誓,说到做到!”
  这位红鼻子的德国嘉宾举手朝天,义正言辞回答。
  “如果不介意,我想麻烦主持人帮忙,检查一下你身上所穿的衣服。如果有‘中国制造’字样的话,我希望你能履行刚才自己的誓言。”
  韩皓这番话一出,立即赢得底下阵阵掌声,许多看热闹的记者们怂恿德国嘉宾脱衣检验。
  在这样热烈的气氛中,嘉宾威廉虽然不情愿,但还是配合主持人对自己身上的衣物进行产地检验。
  摄像师非常识趣地跟上台,把镜头牢牢锁住主持人伸向标签的手。
  这个画面通过电视信号传输到整个欧洲,数以百万计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目睹了这场临时抽检。
  脱下的西服标签上赫然印着“中国制造”的英文,这真是无法用言语表示的结果!
  “噢——”
  无论是现场,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都忍不住发出长长的叹息。
  既有对现场结果的失望,也有对韩皓判断的佩服。
  “这是我太太购买的外套,实际上我并不知情它来自何方!而且它并不能代表什么!”
  大失所望的威廉见此情况,忍不住为自己辩护道,与此同时重重把这件给他带来难堪的西服甩在桌面。
  “请问还需要继续吗?”
  主持人耳机上有导播实时传来的好消息,刚才这一幕瞬时收视率是电视台十年来的新高,他激动之余转头对始作俑者韩皓问道。
  “我觉得刚才这一幕已经证明了我的观点,我们可以继续访谈了。”
  意图已经达到,韩皓见好就收,今天的重头戏是挽回中国汽车的负面形象。他可以肯定对方身上有中国货,但没想到第一件衣服就中了彩。
  “等等,刚才说不定只是例外,你们中国商品并未不可替代。我建议继续,来吧,帮我看看衬衣标签如何?”
  红鼻子威廉斗志不减,他决意马上扳回刚才失去的场子,要求继续进行脱衣检验。
  “继续——继续——”
  台下观众们见状,举手大喊要求继续验证,也希望能给韩皓一记回击。
  伴随摄像机的镜头,衬衣的标签清晰显示在现场投影屏幕上,只见依旧是“中国制造”!
  现场再次响起一片失望之声,反倒是参与直播的新浪工程师们看了喜形于色,不管如何至少给了对方一个下马威。
  “我就不信邪,中国商品难道已经占据了整个欧洲!”
  这位德国嘉宾不等主持人,直接自己把鞋子脱下,看了鞋舌上的制造所在地,依旧是“中国制造”。
  摄像师也很快捕捉到这个镜头,证实了依旧是中国货。
  伴随现场阵阵叹息声,威廉衣物不断除去,浑身上下只剩背心和短裤没有除下,其他衣服都是“中国制造”被丢弃在一旁。
  为了不有碍观瞻,电视台很快对他身穿内裤紧急打了马赛克维持直播画面。
  看情况,如果继续坚持的话,估计这位刚才放出大话的嘉宾应该会赤裸裸站在电视机面前了。
  伴随衣服越脱越少,刚才趾高气昂的威廉犹如落败的公鸡般蔫了下去,今天他真是丢人丢到家了去。
  谁让他的衣物都是妻子负责打理采购,来自中国的商品超凡性价比,实在是超值之选,他的妻子便买了许多回家供其使用。
  在威廉脱衣之际,许多在电视剧前的观众也检查自己的衣物来源地,发现大多数都是来自中国制造。
  如此结局,不但是现场的媒体记者,乃至电视机前的观众,都被中国商品的渗透率所震撼。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的物美价廉商品。
  “让我们继续之前的访谈,有请威廉先生回到后台重新装扮后再出来。”
  现场主持人及时化解了刚才威廉带来的尴尬场面,伴随收视率继续攀升,他必须让节目回到正题。
  “衣服相对没有太多技术含量,而汽车就大不相同了,它是普通人能接触并亲自使用具有最高工业技术等级的产品之一。
  刚才你也说了,中国汽车工业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还很不够,请问你如何才能让广大欧洲消费者放心购买贵公司的产品?要知道你们国家两大品牌汽车糟糕的碰撞成绩,确实无法让人心安,实在是太糟糕了。”
  有了刚才的下马威,第二位嘉宾针对韩皓的提问就温和多了,也更加涉及汽车方面的专业知识。
  “可以说,德国汽车是我们中国汽车的老师之一。大众品牌在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之初就进入中国,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汽车品牌。在许多地方,桑塔纳就等于轿车称号。
  作为中国汽车从业者,我很感谢德国汽车工业为我们国家带来现代汽车工业的火种,你们教会了我们许多知识和技术。
  在中国,有句话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虽然我们技术还有一定差距,但得益于现代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分工,我们中国汽车学得很快,发展也很快。
  好比待会要进行碰撞试验的‘宋’,它从立项开始就完全遵照国际开发程序一步步进行,全程都是按国际化高标准设计研发,它其实也是现代汽车工业的结晶之一。
  我可以保证,‘宋’完全符合欧洲安全标准,待会碰撞试验结果足以证明一切。
  为何今天我亲自出席现场,就是希望让广大欧洲人民认识到,其实中国人也能够造出优秀的汽车!”
  韩皓真诚的一番话,让不少刚才还戴着有色眼镜的观众放下成见,开始期待马上到来的碰撞试验,看看“宋”是否真的如同讲述般成绩优良。
  轮到第三位嘉宾发问,他想了一下后开口发话道。
  “据我所知你在中国商界拥有一定地位,请问你如何看待中国人越来越多抢走欧洲人的工作岗位?”
  这个问题足够尖锐,已经超出了汽车业的范畴。
  “嗯,我想澄清一点,就是并不是中国人抢走了欧洲人的饭碗,而是欧洲的企业家因为各种原因主动到中国投资,把工作岗位带到了中国。真要追根究底的话,我想这个问题你们去问他们更好。
  还有一点我要强调,就是一位普通中国工人的平均月收入在1000元人民币出头,这只是在座诸位月收入的十几分之一。到底国际进一步分工,许多产业工厂转移到中国,只需要付出极少数成本就能购买到超值的产品回家,谁才是最大的赢家想必大家都心知肚明。
  另外,我还得声明,就是岗位并不是到了中国就不会转移。一旦‘宋’试水不错,像我就有在欧洲建立新汽车工厂的打算,预计将会给欧洲带来不少的工作岗位。
  欧洲企业可以到中国投资,今后中国企业说不定也能来欧洲投资,将会给欧洲带来许多工作岗位。
  我们中国人带着极大诚意来到欧洲,并不希望因为偏见而毁掉中欧间共赢的局面。”
  韩皓的话,既代表了自己,也一定程度说出了中国商界的心声。
  ……
  在电视对话中,韩皓充分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让许多电视机前的观众领略到中国新一代商界领袖的风采。
  许多欧洲民众都牢牢记着了这个年轻人,他敢于在欧洲媒体上用英文侃侃而谈,为自己也为国家争取合法利益。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到激动人心的碰撞现场试验了,收视率继续突破记录,许多人都等待这个时刻带来。
  一战封神,还是收拾行李灰溜溜回家?
  碰撞结果对“宋”,和对韩皓来说,都一样!
第二百一十八章
绝地反击
  在万众瞩目中,一辆小型SUV“宋”被送上了碰撞试验轨道,它将开始第一次正面碰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