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556

  ADAC的负责人当着媒体镜头大声质问道。
  这句直指中国汽车质量不达标的新闻片段在各大媒体中循环播放,很快整个德国乃至欧盟的消费者都知道了中国汽车品质不可信任。
  当国内还在大肆宣扬中国汽车在欧洲颇受欢迎的通稿时,欧洲媒体却引爆了中国汽车劣质不安全的新闻。
  “你们都是骗子,我们要退车,并且要求赔偿!”
  在法兰克福车展中国馆内,已经下订单的消费者们得知新闻后来到现场,群情激昂大声喊道。
  这些镜头,被现场转播车实时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事情不断发酵扩大影响。
  中国汽车刚准备登陆欧洲,就遭遇到一盆冷水浇头,浑身上下冰冷。原本期待的开门红,现在却遇到了开门杀!
  中华集团的小型SUV“宋”并未出现在碰撞名单之上,但消费者可不管太多,他们认定中国汽车都不可靠,坚决要求退订并赔偿损失。
  从未接触过的中国品牌,无论是中华,还是江铃和华晨,在欧洲消费者心中都一个样,分不清楚。
  运作中国汽车登陆欧洲的MC集团,此时也是火烧眉毛般应接不暇来自各大媒体的质问,他们被认为是运送劣质中国汽车到欧洲的元凶。
  “我们公司可以保证所有手续一切合法合规,无论是陆风还是尊驰都通过中国政府的汽车质检标准后进入欧洲。对ADAC的碰撞结果,我们将同厂家商议后,尽快给出满意回复!
  保障消费者人身安全,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是我们MC集团的一贯宗旨。在没有获得进一步可靠证明之前,我们将停售涉事的相关产品。”
  MC集团的发言人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后,心有余悸应付着记者的提问。
  “据我们所知,中国尚未有汽车碰撞标准,他们出厂的汽车并不需要经过碰撞试验就能上路销售。请问你们在跟对方合作进口汽车到欧洲时,是否留意到这样的细节?”
  但记者们却不打算放过他,继续围着他追问道。
  “现在我个人无法给出更多答案,待我们内部协商后再跟大家回复。麻烦让一让——”
  这位发言人顶不住记者们的轰炸,找准时机赶紧跑路离开。
  眼看采访对象离开,不少记者开始在MC集团大门前面进行采访小结。
  “从可靠消息获知,中国汽车市场没有任何的碰撞标准,导致他们生产的汽车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单车认证制度成为它们堂而皇之进入欧洲市场的漏洞,在这里我们呼吁德国政府尽快启动调查程序,把潜在不安全的汽车堵在国门之外!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消费者尽量不要购买来自中国的汽车产品,它们存在非常大的危险。”
  ……
  伴随媒体的热炒,有不少当地居民聚集在车展中国馆外示威。
  “你们都是潜在杀人凶手,滚出欧洲去!”
  “我们不欢迎中国汽车,它们都是定时炸弹!”
  ……
  示威人群举着横幅,大声抗议道。
  事件不断升温,就连德国当地政府也不得不出面,表示将成立专门的调查组,尽一切手段把不合格汽车阻挡在国门之外!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中华集团的“宋”已经在E-NCAP进行过碰撞试验,并且获得通过的认证。只不过因为对方工作安排关系,尚未完成报告对外公布。按计划,“宋”将跟其他几款欧洲车型一道,在15天后才统一公布成绩。
  要不然,“宋”也不会获得正规的“欧盟整车型式认证”,得以大批量登陆欧洲销售。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ADAC在选择碰撞车型时,略过了已经在E-NCAP获得通过成绩的“宋”,把矛头直指向陆风和尊驰这两个中国老乡。
  ADAC跟E-NCAP不同,他们是匿名私下并不通知厂家在市场上购买量产车辆进行碰撞试验,因此拥有不菲的公信力。“宋”在E-NCAP测试,则是中华集团主动向其申请,由对方在量产车型批次中抽检,厂家拥有相应知情权。
  欧洲爆发的舆情危机,通过现代化通讯手段,很快把火烧到了国内!
  “中国三大汽车品牌在欧洲碰撞不合格,国产车不安全,请不要购买!”
  “购买上述品牌的消费者,为了身家性命,请马上到国内4S店退车!”
  “欧盟禁售来自中国的汽车,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购买汽车还是首选进口、合资品牌!”
  ……
  网络上首先出现了各种流言,亦真亦假中唬得许多人纷纷信以为真。这当然离不开相关利益方的幕后推动,毕竟每个车企都会拥有大笔的公关费用。
  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颠倒过来,许多媒体记者看着昨天刚大唱赞歌中国汽车登陆欧洲的报道,再看看手头上准备刊发的中国汽车在欧遭遇“碰撞门”稿件,实在是冰火两重天般无言以对。
  “在国内横也就算了,现在丢人丢到国外去了吧!”
  “亏我还那么相信中华集团,一心支持国货,没想到坑起人来还是自己人狠!”
  ……
  事情在不断发酵,中华集团由于个头大,首先成为众多不明真相网友攻击的目标。
  陆风和尊驰碰撞获得了糟糕成绩,现在却要连累到所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演变成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困境。
  中国汽车一旦口碑在欧洲烂了,不知道何年何月才会扳回这一局!未来中国汽车再想登陆欧洲,估计要付出无法想象的代价。
  “我们的汽车当真如同德国媒体说的那样不堪一击吗?车辆在设计时就没有考虑过安全系数吗?
  再怎么差也不会说无法上路吧!他们没有告知我们,就随意进行了碰撞试验,结果存在非常大的可疑之处。我觉得这是针对我们中国汽车的大阴谋,他们害怕我们中国汽车的竞争力,从而想搞臭我们把中国汽车品牌赶出欧洲!”
  长安汽车的老总尹秋暝得知旗下陆风SUV获得欧洲差评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如此反应道。
  江铃汽车原本是赣西省汽车厂发展而来,后来跟福特进行商务车合作主打福特全顺车型,凭借商务车在国内汽车界站稳脚跟。看到中华“唐”在SUV领域大杀四方,江铃也推出自己的陆风SUV。
  在福特推动下,长安集团在2004年底重组江铃汽车成功,进而成为江铃汽车的控制者。
  陆风SUV属于江铃汽车合并前研发的车型,江铃原老总看好SUV市场而力主其上马,他打算发展SUV和福特全顺两条腿走路,并且反对公司并入长安集团。但其个人意志无法抵挡政府的指令,赣西省无力对江铃汽车投入太多,政府认为能跟福特汽车这样的巨头,进一步捆绑拉近关系才是未来发展之道。因此,把反对合并的江铃原老总调离并换人,促成了长安汽车对江铃的整合收购。
  长安老总尹秋暝对陆风SUV确实所知不多,看到MC集团主动找上门寻求代理,还认为其质量不错。没想到在欧洲碰撞后,却显露出质量较差的本质。
  “从碰撞录像看,陆风SUV确实没有经受到考验,我们在质量控制上距离欧洲标准还有很大差距。但我也同意,这次ADAC联合媒体一起发难,背后很难说没有政治目的。”
  长安集团的总工程师看了录像后,回答了尹秋暝。
  与此同时,在华晨汽车总部,他们高层集体观看了从德国传回国内的尊驰碰撞录像。
  见到尊驰碰撞时糟糕的表现,每个人脸色都很不好看。
  要知道尊驰是华晨汽车花了大价钱找乔治亚罗公司打造的新车型,被公司上下寄予厚望。原本希望墙内开花墙外香,能够走出国门在欧洲市场大干一场。
  “我建议我们重新找一家欧洲的碰撞测试实验室进行测试,ADAC的所作所为很难让我相信,他们没有其他商场之外的考虑。
  现在碰撞试验不合格的负面消息已经流传到国内,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把这个不良事件覆盖处理掉。”
  华晨方面有高管也表示出对ADAC的不信任,想要找办法恢复产品的名誉。
  “最坏的打算就是退出欧洲市场,他们的技术门槛过高,我们暂时无力进入。”
  无论是长安江铃,还是华晨,他们面临来自欧洲碰撞失利的指责,一时之间都有些束手无策,毕竟自己有理亏的一面被人抓住了把柄。他们尽管质疑对方目的不纯,但却无法拿出证据,也没有足够底气第一时间回应反驳,只能窝在国内冷处理。
  但对雄心勃勃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华集团来说,事情虽未是己方引起,但受遭受到负面影响比江铃和华晨更甚,不得不出头以一己之力扛住欧洲媒体的轰炸。
  因为,现在事情的发展,已经不是江铃、华晨的事情,更不是中华集团一家的事情,而是上升到关系整个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荣誉,乃至更进一步涉及到中国的国家形象。
  韩皓对此,必须做出回应!
第二百一十六章
挺身而出
  得益于经历上次“漏水门”的反思,面对舆论危机时,第一时间公布真相是制止谣言的最佳方式。
  在“碰撞门”来势汹汹之际,中华集团很快在官网和新浪网同步发布公告,澄清欧洲碰撞结果跟“宋”无关,其产品质量已经通过E-NCAP碰撞测试!
  “据证实,此次碰撞测试由ADAC举办,试验车型中并未有中华‘宋’,网上谣言‘宋’获得历史最差成绩不可信。实际上,‘宋’已经通过欧洲最权威机构E-NCAP测试,合格成绩将不日公布。
  中华集团一向把消费者安全出行放在第一位,此次出口欧洲的产品,除了符合中国质量标准外,还完全达到欧洲的安全标准,获得了最严格的‘欧盟整车型式认证’许可。
  我司已经派人前往欧洲沟通,力求澄清各种错误报道,后续进展将第一时间公布,望广大关心和爱护中华集团的朋友们耐心等待!”
  这份充满底气的公告很快让公众对中华集团的质疑缓解下来,不少人静候事态后续发展。
  不过还是有人在网上质疑,这只是中华集团的缓兵之策,因为并未公布E-NCAP的成绩。更何况现在欧洲那边媒体依旧在广泛质疑中国汽车的质量问题,大有一口气把其赶出欧洲的劲头。按照现有证据,中华集团依旧无法洗清嫌疑,更有人自认聪明地指出中华集团趁此间歇到欧洲用钱摆平媒体。
  “相比中华集团的说辞,我更相信欧洲权威媒体的报道,他们更加客观和专业。虽然‘宋’没有出现在名单上,但两家中国汽车产品质量不过关是实情,只不过是没有抽到‘宋’而已。
  反正只要‘宋’的碰撞视频不公布,我就认定它肯定有不合格之处!韩首富也就在国内忽悠中国人,想把这套搬到国外去立马显出原形!”
  一百多年的落后,客观的国力差距,让不少中国人潜移默化形成了一种“尊洋信外”的意识。这有一种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总说别人家孩子怎么怎么样优秀,而自家孩子永远都是被批评的一个。批评式教育持续多年,进而上升到国家层面,伴随经济飞速发展带来的贫富分化,以及政府管理模式跟不上带来的公信力缺失,公众不再相信国内报道,反而对国外媒体信任度更高。
  这种普遍性的群体怀疑,极易成为“塔西佗陷阱”。就是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中华集团现在身处的困境,就是“塔西佗陷阱”的一大写照,这也许就是企业乃至国家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阵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