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556

  这暂时平息了广大公众的怒气,至少韩首富认错态度上足够诚恳,没有耍花腔来打太极。
  对所有涉事车主免费回购换新车,还能领3000元补贴金,中华集团给出的一些列召回措施,让绝大部分车主都接受了方案。
  “虽然之前购车后有过不愉快,但事情发生后,我也看到了中华集团的诚意。现在既然事情已经调查清楚,那么我就期待生活恢复正常,不影响车辆的使用。
  作为车主,万一中华集团真的倒了,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好处。国产车这些年发展起来给老百姓带来不少的实惠,还是希望他们能继续跟合资车竞争,这样我们车主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一位车主在接受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里话。
  作为国内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央视的《焦点访谈》第一时间跟随政府部门介入报道了“漏水门”的全貌。
  “我就没想太多,一门心思想多搞点钱。因为密封条质量在外观上看不出来,我想着反正用在车上没那么快坏。没想到这次弄出那么大的事情,要知道这是违法要坐牢的行为,我肯定不会做。现在进来后,实在是后悔,对不起家人……”
  始作俑者胡老板在电视上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悔恨不已,他没想到自己竟然弄出如此大事,立马在全国名扬天下了。
  “后悔看错人了!我一再强调要供货合格产品,没想到胡XX却做出如此下三滥事情,搞得大家无法收场。我只是按照规章办事,没想到被人辜负了信任。
  我是给他介绍人提供了便利,但真没想到他会利用这样的漏洞来赚黑心钱。进来看守所这里,我真是冤枉死了……”
  另一位直接责任人余采购员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替自己极力辩护,他想尽量减轻自己的责任。
  作为江南厂的厂长,陆实诚也是责任人之一,他同样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我刚从浙海调任江南厂,犯了经验主义错误,把总部的管理方式套用到江南厂,导致出现了漏洞,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对此,我个人承担完全的责任,已经向总部提出了辞职申请,获得了韩总的批准。”
  紧接着,国家质检总局工作人员也出镜接受了采访,初步公布了调查结论。
  “经过查实,这次事件属于个人行为,并非是中华集团的企业行为。中华集团提出的召回措施已经在总局通过了备案,我们将继续监督他们做好善后工作。”
  虽然《焦点访谈》失去了犀利的批评报道,但其依旧是广大中国人赖以信任的媒体平台。
  当央视记者还原了整个“漏水门”事件时,也是为中华集团刮骨疗伤清除脓疮的过程。
  流言止于公开,谣言至于智者,可以说政府部门的帮助,让中华集团终于摆脱了困境,免于覆灭的危险。
  这让许多原本等着看热闹的人不免失望,黑云压城最后只下了几滴雨就雨过天晴,实在是太过简单。
  最主要是政府的出手,让许多别有用心的势力打起了退堂鼓,不再就“漏水门”落井下石,解除了对中华集团的围攻。
  韩皓自己也在庆幸,要不是一直跟政府保持一致,这次要是没有政府出面,中华集团说不定真的难以翻身了。
  至于下跌的股价迟早还会涨上去,他同时希望消费者的信心也能伴随时间的推移而恢复。
  中华集团要征战国外,必须在中国市场这个大本营站稳脚跟。要是被本国消费者抛弃,那所有的梦想都会化为灰烬。
第二百章
计划曝光
  当被召回的车主高高兴兴退车并把全新QQ提回家时,中华集团的“漏水门”事件影响逐渐消散,公司股价也开始缓慢回升。
  汽车作为大规模量产工业品,带有一定瑕疵是客观存在,应运而生的召回制度就是消灭瑕疵的补丁。
  本来一件业界习以为常的质量召回事件,却差点引发山崩地裂般的后果,甚至几乎导致中华集团面临倾覆的危险,这让韩皓不得不对整件事情经过进行复盘研判,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第一就是有效对飞地管理的问题。
  犹如古代庞大统一的帝国,最终会因为地理交通偏远信息闭塞的原因,中央逐渐失去对地方属地的管控而四分五裂。这次对江南厂的管理不到位,很大原因在于其距离总部偏远,为了追求产能没有及时跟集团接轨。
  华夏QQ一直处于热销,江南厂作为此车型主要生产基地,没能及时跟上信息化改造,属于带病生产状态。这次“漏水门”,可以说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进入互联网社会,“世界是平的”说法足以颠覆以往的认知。因此,对于飞地的管理,通过信息实时传输可以抹平地理间的差距。好比,中华集团在澳洲对DSI变速器人员吸纳成立的工作室,就通过互联网得以跟总部研究院并轨。
  今后,中华集团所有的工厂,大到车间,小到一台运输车辆,都要纳入集团的信息化后台管理当中。无论是生产车间的实时监控录像,还是运输车辆的GPS轨迹,都要处于24小时监控之中。
  韩皓打算投资不下10亿元来对中华集团的信息化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把整个公司打造成高科技和传统工业的结合体。
  第二是缺乏发布权威声音的平台,尤其是具备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喉舌。
  中华集团发展太过迅速,可以说动了太多人的蛋糕,让许多主机厂心生警惕,趁其落难时补上几脚。正是他们的集体发力,让中华集团顿时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
  当“漏水门”处于萌芽阶段时,各大媒体都受到其他势力影响态度暧昧,任由负面消息广为流传,没能让中华集团的声音第一时间传播到公众耳中,造成事态不断恶化严重影响了公司声誉。
  熟悉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无论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都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没有国家的介入,私人不允许染指媒体。
  当中国宣布加入WTO后,国际传媒大亨默多克一直想挤入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结果却处处碰壁。
  但现在伴随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媒体的门户网站,处于一种微妙的地位。
  门户网站属于互联网新生事物发展过快,政府监管跟不上,背后并没有国有资本的介入。尽管要接受中国政府的监督审查,但控制权却掌握在私人股东手中。
  即使国家严控门户网站,并不发给他们采访权,只允许转载国内传统媒体的新闻,但伴随网民的增加,门户网站已经开始取代报纸、广播和电视,成为许多人资讯的第一手来源。
  这次“漏水门”事件后,韩皓综合考虑,打算在互联网领域寻找自己的传声筒。
  第三是妥善处理地方政府关系。
  近期发生的一连串事件,差点导致了中华集团和地方政府间双输的结局。虽然一直以来地方政府没有履行当初承诺,但双方之间依旧是利益共同体,可以找到合适的契机解决问题。
  韩皓承认自己在跟湘南省政府间处于被动沟通状态,没有能积极主动表明态度去解决问题。
  一是因为江南厂规模有限,他主要精力都放在新工厂基地的建设之中。二是对潭湘市政府失信的不满,让他并不愿意主动跟对方接触。
  实际上只要他把对江南厂扩大投资的消息放出来,相信地方政府的态度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不是潭湘市前任书记的霸道施政,就不会引来如此多的全国媒体记者,让全国人民目光都集中在这里。没有记者们的推波助澜,可能这次“漏水门”事件只是一次小规模的例行召回,不会引发任何波澜。
  新上任的潭湘市书记积极主动到访中华集团,这让双方僵持的关系得以改善。在韩皓透露出要对江南厂增加投资扩产时,对方也表示会尽最大努力协调当初承诺的货运铁路线动工。
  人在屋檐下,如果关系处理恰当,地方政府将会成为另一股重要助力。这次“漏水门”事件,潭湘市政府及时出手相助,韩皓乃至中华集团算是欠了对方一个人情。
  “以前的事情就让它随风而去,我们更应该着眼未来,携手开启新的篇章。”
  潭湘市新书记到访中华集团时的离别赠言,也说出了韩皓的心声。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
  通过这次“漏水门”的处理,韩皓个人也得到了成长,看待问题更加客观全面。
  当接收到韩皓要在互联网领域寻找传声筒的任务时,擅长财务分析的尹庆勋很快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猎物。
  国内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网易是网民最爱每天登陆的地方之一,至于Tom、腾讯和凤凰网属第二梯队,在它们中间就有一个合适的收购目标。
  跟搜狐、网易和腾讯等公司创始人大股东把持不同,新浪网作为国内第一的门户网站,股权却非常分散。最大股东四通公司持股不超过10%,内部人和管理层共持股12.6%,剩余十家机构投资者和十家共同基金合计持股63%,它们持股数额都在5%以下。
  理论上,只要韩皓获得超过10%的新浪股权就能成为大股东,但是要完全掌控新浪他还需要更多的股份,或者争取到新浪其他机构股东的支持。
  “为什么要收购新浪?”
  针对这样的疑问,韩皓给出的答案很简单。
  “因为我需要新浪!”
  在尹庆勋悄悄在美国收购新浪公开发行的股票时,他发现了还有另一个对手也在收购,双方暗地在股市上争夺筹码,新浪的股价开始稳步上升。
  “不会那么巧合吧?大家都盯上了新浪这块肥肉?”
  对新浪的收购属于绝对机密,只有寥寥几个足以信赖的人知晓,不会有人提前得知消息来抬轿借东风。
  尹庆勋预感还有另一个强大的对手在身旁,和中华集团打着同样的主意。
  通过资金流向的分析,这个暗藏在黑影中的对手终于显露出真身,竟然是国内互联网游戏新贵——盛大集团在偷偷吸纳新浪股票。
  盛大集团的陈桥被列为富豪榜第四位,没想到这次对新浪的收购,竟然无意间成为首富韩皓和第四名超级富豪的较量。
  跟韩皓临时起意对新浪下手不同,陈桥对新浪可是垂涎已久,提前半年已经开始研究布局,最终在一个月前动手悄悄收购。
  一个凭借《传奇》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游戏霸主,另一个是国内新闻做得最好的门户网站,双方结合在一起足以通过互联网讲出许多动听的故事。因此,陈桥对新浪也是志在必得,拿下新浪就能打造出中国最庞大的互联网帝国。
  在尹庆勋留意到盛大集团出手时,对方也觉察到了中华集团的动向,没想到一场突袭战竟然引来了两条巨龙戏珠。
  “不管对方是谁,都不能阻止我入主新浪的决心!拿下新浪,就能为我们打造中国的娱乐帝国打下坚实地基,成为中国的迪士尼指日可待!”
  陈桥得知韩皓介入后,依旧不改收购本意,他指示手下尽快抢筹码,争取先声夺人占优势。
  新浪的股价从29美元/股,很快飙升到36美元,短时间上涨了15%,双方都不动声色在公开市场争抢新浪的股票。
  股价的异动终于引发了新浪管理层乃至媒体的注意,这个时候他们才发现来自中国的两大富豪要对中国的互联网门户老大动手。
  “新浪股价异动,有望成为潜在收购目标!”
  “两大中国富豪开启了新浪争夺战!”
  “一场没有硝烟的互联网资本大战即将开启,我们正在见证中国互联网历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