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3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0/556

  “就买华夏QQ吧,你看这华夏摩托都跟了我快四年时间,从未在半路上出过问题。华夏品牌,值得信赖,便宜实惠质量好!”
  可以说,王吉安算是中华集团的铁杆支持者,在华夏摩托使用觉得好的前提下,购买小车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华夏QQ。
  华夏QQ落地接近5万块,通过向父母借一些,加上自己家里的积蓄,还把旧摩托卖掉,他凑够了2.5万块当首付。兼之顺利通过中华汽车金融的贷款审核,把QQ开回了家。
  “这下子风雨无阻了,老婆你想去哪里,老公就开车带你去哪里!到时,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自驾游。”
  虽然老婆埋怨买个车花了家里那么多钱,但从她坐上副驾驶座时捂着肚子喜笑颜开的表情,王吉安就知道这车买对了!
  但现实好像专门跟他开了一个玩笑,新车买回来半个月,周末跟妻子到娘家吃饭时,天空再次下起大雨。
  “有了QQ,下再大的雨我们都不怕,再也不用看天躲雨了。”
  没想到伴随雨越下越大,刚花大价钱买回来的QQ,先是副驾驶车门漏水,很快主驾驶位也有水飘进来的痕迹,随后发现后备厢处进水更厉害。
  “X娘的,这QQ质量怎么那么烂!我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开车,还是在开船!枉费我如此信任华夏品牌,没想到掏空家底却买回来一个伪劣QQ!明天我就到经销店要求退车!”
  本以为能为一家人遮风挡雨,没想到还是逃不过雨水的侵袭,这让王吉安忍不住破口大骂。
  本来开开心心回娘家准备吃火锅,没想到却差点被淋成落汤鸡,在车内打着伞驾驶的经历,让王吉安再次毕生难忘。
  这场覆盖三分之一个湘南省的强对流暴雨,让许多跟王吉安一样刚购买QQ轿车的车主,遭遇到车内漏水的窘境。
  “晴天、阴天乃至小雨天开车都没事,但遭遇大雨就原形毕露,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车内犹如水帘洞般哗啦啦下雨!”
  这是一位QQ车主在经销店投诉时的原话。
  王吉安特意把车内进水的情况用单位数码相机拍了下来,第二天开着车来到华夏汽车经销店讨要说法。
  在店里,他还遇见其他3位跟他有同样情况的QQ车主,都是昨天暴雨时发现自己的爱车成为移动水晶宫。
  大家相互一交流,发现漏水的位置都基本相同,明显就是密封条的质量出了大问题。
  “不会吧,我们店卖了好几年的华夏QQ,从未出现这样的质量问题!”
  华夏经销店的经理接到这样投诉后,一脸不相信地说道。
  不过看到照片,还有车上内饰渗水的痕迹后,他不得不半信半疑。
  按道理,QQ在出厂前都会进行喷淋试验,如果漏水的话应该早发现问题,为何会出现如此情况呢?
  为了证明事实,在王吉安等车主的见证下,用高压洗车的水枪对QQ车身进行不间断冲洗,果然车厢内开始进水,尤其尾箱位置非常严重。
  “你们的QQ质量有严重问题,我们强烈要求退车并赔偿经济损失!”
  自己原本如此信任华夏品牌,相信中华集团的质量,没想到却被现实活生生上了一课,满腔忠诚换来当小白鼠供人愚弄,这让王吉安异常愤怒。
  “我们会尽快把今天的情况上报到总部,由他们派人查看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你们放心,中华集团那么大的汽车企业,一定不会逃避自己的责任,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经销店经理稳住心神,先安抚好愤怒的消费者,然后赶紧上报并请求支援。
  类似的情况当天发生在许多华夏经销店中,QQ车型突如其来的漏水门事件让大家有些猝不及防。
  很快,网络QQ车型论坛上出现了受害车主的帖子,QQ漏水门事件开始进一步发酵。
  记者刘俊通过关系,很快找到了几位新购买QQ轿车遭遇漏水门的车主,从车主的角度来详细了解整个后果。他终于把前后一条龙的资料串联起来,成功还原出整个漏水门台前幕后的真相。
  突然出现大规模质量问题,经销店通过官方渠道迅速反馈,华夏汽车内部赶紧调查,发现产品批次都来自湘南省江南厂生产的车型。
  车上安装的密封条有多处质量不合格,属于伪劣产品,遭遇暴雨时无法起到完全密封效果。初步预计受影响车辆超过4000辆,涉及全国各大省份,属于严重的质量事故。
  在工程师的检查下,重新安装合格的密封条后,漏水情况消失。
  可以说,华夏汽车反应的速度不慢,在两天时间内找到了事情根源,并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但再快也没有刘俊的稿子快,在华夏汽车没有正式出台解决措施之前,由《中国经济报》独家刊登的华夏QQ漏水门事件深度调查文章已正式出炉,引爆了整个舆论圈。
  “本着对中华集团的信任,湘南省的王某为照顾妻子和未出生的孩子,特意掏空积蓄不惜贷款买了一辆华夏QQ,想不到这竟然成为他噩梦般生活的开始……
  金杯银杯不如消费者口碑,许多人都冲着中华集团良好的口碑信赖支持其产品。我们不禁要问,在发生如此大管理漏洞的情况下,中华集团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一贯优秀的口碑?
  飞速发展的中华集团是否会因为此次漏水门事件遭遇到滑铁卢,从而一蹶不振就此衰落?
  首富韩皓在出席各种会议享受鲜花掌声之际,是否肯底下高贵的头颅,来听一听普通消费者的心声?
  ……”
  可以说,刘俊写的这篇报告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让许多人读起来都感同身受,无形之间中华集团成为了负面典型的代表。
  湘潭,湘潭,还是湘潭!
  从进京抓女记者,到江南厂负责人被刑讯逼供,再到中华集团江南厂曝出质量丑闻,一连三次舆论热点都落在这个神奇的内地城市,任何跟其有关的人或者企业,都狠狠地摔了一跤。
  “肯定得进行大规模召回,替用户免费更换经过检测合格的密封条。另外,考虑赠送几次小保养或者部分现金补偿给消费者,尽快解决这件问题。最后,内审部门要尽快拿出调查结果,有问题的责任人要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坚决把害群之马清除出去。”
  汽车作为一个大件出行工具,安全稳定是最关键的品质。因此,韩皓决定马上修复这个错误,不能让此次事件影响到公司的发展。
  在特意为华夏QQ漏水事件召开的应对会议上,韩皓一锤定音开启召回行动。
  正在会议召开时,突然他看到秘书急匆匆走进会议室,拿着笔记本电脑把网上石破天惊的新闻公布出来。
  没来得及主动弥补错误,就先被《中国经济报》把事件捅了出来。对方抢先一步占了先机,这让中华集团处于极度被动局面。
  详实的图文介绍,从产品原料进货开始,一环接一环,讲解密封条如何流入江南厂的车间,最终送到了消费者手中。韩皓第一次发现自己对旗下企业的了解,竟然不如一个仅潜伏几天的记者。
  按理说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无可反驳地发生。在江州总部严格管理的大背景下,远在外面的飞地江南工厂却存在如此大的漏洞。
  很快各大门户网站开始纷纷转载这篇长达3万字的深度调查文章,中华集团一向来以质量取胜的形象就此轰然倒下,韩皓费尽心思打造10年的品牌形象面临被击溃的威胁。
  “先让各大门户网站把新闻从头条上撤下来,还有我们得马上准备召开记者招待会,商议如何危机公关来应对。”
  在最初的慌乱后,韩皓很快恢复定力,开始准备解决眼前的困境。
  但令人意外的是,撤稿的请求却遭遇到无形的阻力,以往关系良好的网站乃至各大媒体,都含糊其辞尽量推迟撤稿时间,暗中放任让漏水门事件尽量在国内扩大影响。
  到底是谁又在背后搞鬼呢?
第一百九十八章
壮士断臂
  作为营销中重要的一环支出,车企在广告公关费用方面所占比例并不小,除了在主流媒体上投放广告外,还要跟各方面搞好关系准备公关费用。
  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认知,离不开厂家有形乃至无形的宣传引导,通过日积月累片段形成自己的判断。
  当前中国车企广告公关费用投放量中,大众、通用和中华集团身处前三。大众和通用汽车,在中国每卖掉一辆汽车,平均需要支出2000元的广告公关费用。而中华集团成为自主品牌中的领军者,每卖掉一辆车的宣传支出占到了1200元。
  各大汽车企业长期宣传让广大中国消费者形成了如下固有印象:
  大众汽车做工精良、质量过硬、德国品质;通用汽车宜商宜家、用料厚实、中外结合;丰田汽车经济耐用、省油好开、居家首选;中华汽车性价比高、配置丰富、民族骄傲……
  这些正面印象都是汽车品牌自我宣传的结果,让人能从众多汽车品牌中一眼就分辨出来。
  当然也少不了竞争对手故意帮忙的负面宣传,把缺点牢牢印刻在品牌身上:
  例如大众汽车配置过低、性价比不高;通用汽车笨重不好开、油老虎;丰田汽车皮薄安全性差、内饰过时;中华汽车质量不过关、修车排队……
  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宣传和反宣传就是主机厂营销中不可忽略的费用预算成本。除了要大声喊出自己品牌的优点,还要防止竞争对手投来的明枪暗箭。
  每天晚上准时在央视黄金档曝光的中华和华夏两大品牌广告,已经伴随整整一代中国人的成长。
  中华集团去年销量接近百万辆,今年继续延续了火热的势头,在市场上牢牢把控着一大块肥肉。
  现在突然间冒出“漏水门”的事件,这让一向来质量稳固的中华集团展露出巨大破绽,自不用说给了竞争对手落水下石的机会。
  中华集团作为各大门户网站的大客户,虽然拥有良好的媒体关系,但其他主机厂例如大众、通用等同样也是大客户之一。
  因此,这次中华集团的“漏水门”遭遇到国内各大主机厂公关团队不约而同的狙击,这是一次无组织自发性的集体行为。
  他们中有的要求媒体把“漏水门”门稿件放在头条;有的通过尽量多媒体渠道把这件事情曝光;还有的通过软文故作客观对比分析得出中华集团质量不佳的结论……
  总而言之,就是在舆论上尽量把中华集团往下踩,让这个刚崛起的中华汽车品牌面临被消费者抛弃的危险。
  遥想起当年如日中天的秦池酒业,以及网点遍布全国城乡的三株口服液是如何轰然倒台,就能得知口碑一旦坏了,很可能就是灭顶之灾。
  一个一直做好事的人,一旦做了一件坏事,带给普通人的恶感将会远远超过时常小偷小摸,甚至是公认的大奸大恶之人。
  因为人们会感觉自己的信任被背叛,强烈对比下情感的宣泄更加强烈。俗话说,真小人要强于伪君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一贯表现良好的中华集团突然爆出丑闻,自然让许多消费者感觉当头棒喝般难受。本来还有所怀疑,但《中国经济报》上“漏水门”图文证据确凿,不容抵赖的报道让许多人打消了疑虑。
  在别有用心势力推波助澜以及媒体舆论的热炒之下,使许多人有了这样的错觉:一直以为是民族之光的中华集团竟然悄悄黑心做起坑害国人的伪劣行径,公然成为了民族之耻。
  不得不承认,在各大竞争对手无意默契联起手来落井下石背景下,中华集团在舆论战上陷入非常不利的境地。
  先是门户网站没有及时撤下头条,然后各大电视台开始对中华集团的“漏水门”进行报道,很快报纸、广播等媒体继续跟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0/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