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556

  媒体的这句话,一下子引爆了整个舆论圈。
  要知道中日关系因为历史原因非常敏感,中国人从小接受爱国教育,对日方给中国带来的深刻灾难记忆犹新。加上日政府对历史的反思没有德国人彻底深刻,无论是韩朝,还是中国,这些在二战遭遇过侵略的邻居都因此和日方心存隔阂。
  “这则广告我没看出什么汽车,反倒是看到日方人员在中国土地上得意洋洋,并且利用广告来暗中嘲笑中国人。”
  “这是对广大中国人民的挑衅,尤其选取石狮子不怀好意,让我们感到心里很不舒服。”
  在石狮子报道还没冷却之时,另一则丰田越野车SUV——陆地巡洋舰的图文广告,又登上了舆论中心。
  该广告中,在中国野外崎岖的山路中,一辆陆地巡洋舰迎坡而上,后面的铁链上拉着一辆看起来笨重的“东风”大卡车。
  搭配广告语“没有陆地巡洋舰,是无法想象的!”
  要知道中国军方采购的作战卡车基本都是绿色的“东风”大卡车,这样的形象稍一想象,就成为另一起贬低国人和军队的广告。
  “丰田到底有多么看不起中国汽车,故意嘲笑我们!”
  照理说东风跟丰田丝毫不相关,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广告的含义就是东风卡车质量很烂。
  这样的广告宣传让东风有关人员很是不爽,他们要求丰田派车跟真正的东风卡车在野外比试一场,看看到底谁强谁弱。
  “广告暴露了丰田汽车的真实面目,他们打心底就瞧不起中国人。”
  于是,丰田汽车辱华的广告门事件立即在国内引发抵制狂潮,人们纷纷指责丰田公司侮辱中国人的感情。
  本来打压中华汽车就让许多人不爽,现在还闹出了广告门事件,这让丰田汽车在中国的声誉一下子降低到冰点,许多人都声称不会购买丰田的任何产品。
  “混蛋,谁选的广告公司,让他立即卷包袱走人!他们知道不知道,我苦心经营的中国战略差点被之毁于一旦!”
  丰田章男就要离开中国,在离开前弄出如此大的纰漏,他气得火冒三丈。一个汽车品牌得罪了整个国家的人,将来汽车到底卖给谁去!
  为此,丰田汽车紧急实施了危机公关,声称广告纯粹是商业广告,绝对没有辱华的任何意思,这两则广告都是代理公司的无心之举。丰田汽车立即停止并回收这两则广告,并且永久终止和涉事广告公司的合作。他们为广告门事件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表示深深道歉。
  不过丰田品牌在中国立马经历了低潮期,产品销量以看得见的速度急速下跌,许多消费者都重新选择了替代产品。这一次危机,丰田的形象没有几年时间无法恢复缓回来。
  本以为事情会到此打住,不过丰田章男显然低估了中国政府的某些决心。
  果不其然,广汽丰田的合资项目被要求暂时缓建,以经济投资过热名义等待进一步的国家审批。
  另外,丰田诉中华汽车案很快被最高法院指令首都法院审理,可能的话还将和铃木并案处理,以此减轻司法负担。
  “丰田汽车是中国的外来大投资商,但是他们不要高估自己的影响力,因为其并非强大到不可代替。中国政府如果真的要在丰田和自主汽车品牌间二选一,毫无疑问获胜的永远都是民族自主品牌。”
  一家中立第三方国外财经媒体就此评论道。
第七十四章
案件宣判
  得益丰田之前广告门事件引发的春风,抄袭门案件得以加快进度。
  今天是铃木诉华夏汽车抄袭侵权案件的一审宣判之日,首都中院门前来了许多国内外记者朋友,大家都高度关注这件被誉为中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第一案如何宣判。
  “起立!”
  伴随审判长的到位,案件开始进入一审收尾阶段。
  在之前的法院庭审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法庭辩论,并且相互指责对方的专利无效,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案件主要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是铃木起诉华夏之光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随后华夏汽车以自己先在国内注册了外形专利为由提出了反诉,控告铃木侵犯了华夏之光的外形专利。
  第二是华夏汽车起诉铃木不正当竞争,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向媒体发出公开信,严重影响了华夏之光的产品形象,涉嫌恶意打压破坏华夏之光的市场竞争优势。
  “经过合议庭审议,本院认为涉案产品华夏之光,和外观设计专利产品铃木WagonR(国内版本铃木昌河北斗星)经过主要技术特征相比对,在整体观察及细部比较上存在明显差异,两者不构成近似,涉案产品未落入涉案专利保护范围。铃木主张涉案产品与涉案专利构成近似的理由,法庭不予支持,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审判长字正腔圆宣布了判决书第一部分内容,明确了华夏之光没有构成侵权,华夏汽车全身而退。
  对比华夏汽车方面律师的面露喜色,铃木方面律师耷拉着脸,这可真是对比强烈。
  “与此同时,华夏汽车主张铃木昌河北斗星与华夏之光涉案专利近似的诉讼请求,本院一并驳回。”
  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既然双方都不构成近似,自然没有抄袭侵权一说。
  本以为法院应该是各打五十大板,驳回诉讼,各回各家。没想到在第二部分,审判长读出的判决结果让大家深感意外。
  “铃木对华夏汽车发出侵权警告,属于正常的维权行为。但是铃木在并无进一步证据证明存在侵权事实这样的情况下,通过公共媒体等渠道扩大发送内容不明确的警告信,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为了维护专利权,该行为的确存在打击竞争对手、争取交易对象和交易机会的效果。
  而权利人如果为了谋求市场竞争优势或者破坏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以不正当方式滥用侵权警告,损害竞争对手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本院认为,铃木汽车侵犯了华夏汽车的合法经营权,判处赔偿对方经济损失2000万元(含合理维权费用)。”
  什么!法院竟然认可了铃木汽车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判处其赔偿给华夏汽车2000万补偿。
  就连双方律师都认为第二部分侵权案件应该是走流程被驳回,没想到铃木不但侵权被确认,还被罚了2000万人民币。
  为何是2000万呢?
  “法院考虑了起诉期间,根据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铃木向媒体公开发送侵权警告信的行为,正值华夏之光的市场热销期,参照相类似车型的产品周期,涉案汽车上市后销量的减少与铃木的上述行为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可以推定铃木发送警告信的不当行为对华夏汽车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按照市场销量和单车利润统计,法院酌情判决铃木赔偿2000万元。”
  审判长的陈诉,让金额统计得以确认。
  最后,一审案件受理费98万元,由铃木汽车承担65万,华夏汽车承担33万。
  大获全胜!
  铃木汽车先挖的坑,反而把自己给埋了,还让华夏汽车凭空得到一笔不菲的横财。
  代理铃木出庭的律师当即表示上诉,这样的判决真是无法接受。
  以他多年的打官司经验,在判决前推断最多就是不支持双方请求,但现在铃木还被处罚了一大笔钱真是自己律师生涯的耻辱。
  当然,之前铃木掌门人铃木修已经表示,输掉官司的话一定要上诉,把官司打到最高院都在所不惜。
  “这真是太戏剧性了吧!”
  第一时间得知结果后,守在法院大门的记者如此感叹道。
  法院可能不支持铃木请求的结果大家都想得到,但是判决铃木赔偿一笔巨款可是任何人都无法知晓。
  走出法院的铃木方面代表被守候记者们围得结结实实,不甘心放出狠话道。
  “我们坚决提出上诉,由更高一级法院审理,给我们公正公平的判决。”
  原本以为稳操胜券的官司,铃木输得一塌糊涂。
  至于华夏汽车方面律师团则是满脸春风,他们完成了在中国法律史上留名的大官司,足够受益一生了。
  “我们很感谢一审法院的公正判决,给了我方委托人一个清白。对于上诉问题,我们将继续应诉,把该案打成铁案。”
  这桩中国加入WTO后知识产权第一案的宣判结果,立即引发轩然大波,国内国外媒体评论都是两重天。
  “铃木输掉了官司,还赔偿了一大笔钱。这给许多有意进入中国的外资企业提醒,知识产权在当地的保护可能是一大隐患。
  尽管中国政府一再宣布保护知识产权,但具体落实情况非常不容乐观。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汽车高管表示,非常担心今后中国汽车企业将大规模抄袭复制国外先进车型,毕竟这是一条诱人的捷径。”
  英国权威媒体BBC如此评论道。
  “非常意外,铃木输掉了在中国的侵权官司。这对我国其他汽车企业在中国的业务发展敲响了警钟,中国的法律跟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相比,还有不少值得进步的地方。
  据称丰田汽车也有一场跟中华汽车的官司,现在看来,丰田败诉的可能性非常大!有消息说,丰田可能会主动撤诉,不再提起诉讼。”
  日方NHK电视台特派记者立即把报道紧急发回国内。
  反观国内媒体,都对判决结果表示肯定,国外资本不能动辄用知识产权当做武器来打压国内自主企业。
  “华夏汽车的胜诉,表明我们国家汽车自主品牌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参与市场竞争,不再害怕国外企业的专利打压。
  但这次官司也提醒我们国内企业,还是要重视自主研发,力争开创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
  中华集团全新自主产品‘唐’的推出,就算大有裨益的成功尝试,取得了非常不错的市场效果。”
  央视财经记者如此评论。
  “这起案件只是普通的民事经济纠纷,有国外媒体把其上升到中国政府有意保护抄袭行为,并且断章取义认为中国并不保护知识产权,这是非常错误的认识。
  此次案件的判决书非常清楚指明,双方都不构成抄袭行为。铃木被罚,是因为其维权方式不当构成了侵权行为,跟知识产权保护是两码事。
  中国政府自从加入WTO后,就承诺和国际接轨保护知识产权不受非法侵害……”
  新华社的评论更多是反击国外媒体的片面之词。
  消息传回江州,韩皓得知判决结果后非常高兴,这意味着中华集团名正言顺摆脱了抄袭的指控,而且还对和丰田的官司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华汽车赴港上市的进程可以很快恢复。
  “丰田汽车的暗算应该要付出一定代价,他们就算撤诉,我们也要争取把官司打到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