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556

  如果说中华集团模仿的是精髓,那么双环就只有一个外壳而已。
  双环SRV本质上跟其他国产SUV一样,但就是外形让它与众不同。
  无论是外形,还是名字,都提醒消费者这款双环SUV其实跟本田的CRV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买回来只要换上本田车标,根本就和CRV一模一样!”
  有抢先尝鲜的消费者如此比喻道。
  要知道双环汽车原本只是一家汽车改装厂,根本无力承担大规模的市场生产计划。加上该厂厂长异常保守,本着不贷款不借贷自我发展的原则,一直都小打小闹。
  这次狠下心来把CRV抄袭了,没想到却大大火了一把。
  售价9.98万和10.88万,两款车型新上市第一个月,500多辆SRV就全部销售一空,市场对这款跟CRV一模一样外观的产品给以了非常火爆的回应。
  许多客商愿意提前打款,只求能够尽早提车回去销售。
  在处于蛮荒状态的中国汽车市场,许多消费者并不过多考虑质量问题就敢下手购买新车。
  每天只能组装完成25辆车,双环一下子无法供应如此多产能,如果产能充足的话,在其刚上市的前三个月,估计月销量可以突破2500辆。这个成绩虽然跟“唐”没法比,但已经比拟长城赛弗的销量,足以让双环一举成为国内知名的SUV厂家。
  “这款车无论是动力还是工艺,都是非常入门的水平,甚至还在合格线之下。但就是凭借出众外观,一举跃居热销车型,这真是一大奇迹。”
  韩皓叫人购买回来一台双环SRV拆解后说道。
  “不过质量终究是根本,这种拼凑零部件在一起的整车,估计开不到一年时间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现在经济型SUV犹如国产手机一样,各种品牌层出不穷,大家其实都是同质化产品,迟早会有一天崩盘把市场做烂。”
  把双环SRV放到中华集团的实验室进行耐久性试验,很快就各种问题频发。现在这样的竞争乱象,韩皓已经可以预见将来又是一地鸡毛收场。
  眼看着模仿花冠的中华“秦”,一直占据着入门级轿车的前三甲,月销量屡次保持在万辆之上,一汽丰田终于下定决心在中国投产第九代花冠车型。
  其中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高价上市的威驰市场销量很不好,尽管一再标榜全球车型丰田动力,但是过于昂贵的售价让许多消费者望而止步。
  中华“秦”比你大一号,卖得还更便宜,许多注重实惠的消费者都选择“秦”来替代。
  按照丰田公司的计划,花冠将在明年第二季度前登陆中国,它的直接竞争对手并不是“秦”,而是目前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的通用凯越和大众宝来,售价预计在15—20万区间。
  在威驰受到“秦”强烈狙击导致销量受阻时,以及要为花冠在中国上市铺路,丰田对中华集团还是采取了钳制措施。
  由于铃木诉中华集团的抄袭门案件还在审理当中,丰田章男没有动用法律念头,他打算看看这个案件到底怎么判后再做决定。不过他还是采取了有关措施,来扼住中华集团的脖子。
  “章男殿下,中华集团已经是我们公司在中国最大的合作伙伴。每个月他们都会采购8000台4AT变速器,这极大缓解了我们的产能压力。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可以逐步削减他们的配额,待花冠投产后再终止。”
  对于丰田章男要求爱信精机掐断对中华集团供货的要求,爱信方面的负责人如此回答道。
  “这是战略上的考虑,我们不能再给未来的敌人输送弹药,中华集团的成长速度太快了。当前一个现代汽车已经足够我们头疼,如果还来一个中华汽车的话,会严重威胁我们丰田未来的市场地位。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我希望你能清楚明白这一点!”
  丰田章男强令爱信从明年起中断提供4AT给中华集团,这着实打了韩皓一个措手不及,要知道现在热销的“秦”和“唐”每个月销量中,自动挡占据了将近四成的地位。
  日方突然断货,将使明年中华集团的拳头产品面临断崖下滑的危险。
第六十六章
寻找替代
  “韩桑,很抱歉通知你,我们跟贵方的合作在明年会暂时中止,因为我们得优先保证丰田汽车的供货量。”
  对爱信方面的突然断货,尽管日方一再表示是由于产能无法跟上,配额优先分配给了一汽丰田方面,今后产能恢复会继续合作,但韩皓心知肚明这是日方对中华集团的钳制措施。
  不少人来购买“秦”和“唐”都冲着爱信4AT而来,这款搭载在丰田汽车上的变速器一直拥有良好的口碑。
  从2004年元旦开始,中华集团就要面临断货的窘境,距离现在只有小半年的时间。就算想加大采购量存货,爱信方面也不同意,只能按签订好的合同供货。
  对这样的情况,韩皓其实一早就有心理准备,毕竟丰田正开始自己的中国市场战略,是不会容忍一个足以威胁到自己的对手存在。“秦”和花冠实在太过相似,不但对威驰造成影响,待国产花冠上市后依旧有所威胁。
  只不过这一天来得比预期要快,而且日方毫不留情直接就中断了供货量。
  这就是没有自己核心零部件的下场,如果你只能外购,别人随时都能卡住你的脖子。
  在中华汽车研究院的实验室,自主研发的CVT变速器样机依旧在台架上试机工作,各种数据不断传输到中央电脑屏幕上,以便对变速器大脑TCU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和调试。
  “国产的离合片还是磨损过快,跟我们从日方工厂进口的产品相比,还是差了一大截。至于轴承使用宝钢研发的新材料还可以,基本达到了稳定运行的要求。
  在台架试验同时,我们开始搭配了两辆样车进行路试,不过现场情况不是很理想。我们的CVT缺乏调试和核心零部件的稳定性,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克服。
  当前市场上主流CVT变速器的TCU,可智能提供1000种变速模式,1500种路况判定,而我们现在的样机只能达到它们的20%能力。”
  作为项目负责人,夏天诚的一番话让韩皓明白自己的CVT暂无可能尽快上市。
  想让自主研发的CVT在明年替代爱信4AT,基本属于天方夜谭。
  当今世界上三大自动变速器独立厂家,爱信、加特可和采埃孚。其中前两家都和日系汽车品牌相关,爱信背后是丰田,加特可背后是日产和三菱,至于采埃孚则和宝马关系密切。剩余有能力生产自动变速器的企业,如通用、福特、奔驰等,产品并不对外出售。
  三菱在2002年时把自己的变速器业务独立出来卖给了加特可,因此加特可在全球的CVT市场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不过跟AT的庞大市场份额相比,CVT在自动变速器领域占据不到30%的地位。
  既然爱信停止提供4AT,那韩皓就得想办法另找供应商供货。
  三菱是有4AT技术,不过他们一股脑打包卖给了加特可工厂来生产。
  但是跟三菱,或者说是加特可的谈判很不顺利,日方不同意单独出售4AT变速器给中华集团,如果真要供货,必须搭载三菱国产的4G发动机一起成套出售。
  “希望贵方能够谅解,我们的4AT产量有限,一早就制定了跟三菱汽车的合作计划,需要成套配合销售。至于CVT变速器,我们暂时没有对外出售的打算,现在产能主要是满足日产汽车的需要。”
  加特可方面如此回复道。
  中华集团自己有1.8L的发动机,现在只需要4AT自动变速器,如果成套采购三菱动力的话,就有些画蛇添足之感。
  不过韩皓没有直接回绝对方,而是留了一个口子。
  自动挡在自家产品中占据了不菲的比例,一旦没有自动挡车型供货,不但销量受影响,还会给品牌形象带来损害。
  假如真的采购三菱2.0L发动机加上4AT变速器,那么中华集团的旗舰车型就将和其他国内同行一道,动力系统同质化。
  “按照三菱方面给出的采购价格,如果我们按目前售价的话,一辆车利润将会下降至少50%。”
  简单核算成本,韩皓心知如此一来,主机厂真得为三菱他们打工了。
  日系方面进展有限,剩下只能是询问德国人采埃孚了。
  得益于中华宝马合资公司,韩皓跟采埃孚方面关系还可以。
  之前韩皓曾询问过采埃孚能否出售AT变速器,遭遇了对方的拒绝。不过现在时过变迁,面临爱信断货的威胁,韩皓不得不再次向对方求助。
  作为合资公司中华宝马的总裁,韩皓跟采埃孚方面对话不落下风,一旦转换成中华集团掌门人,跟他们合作就没有之前的底气。因为采埃孚看重的是宝马这个大客户,而不是中华集团。
  “采埃孚的AT变速器暂时不会供货给中国品牌,这是出于市场策略的考虑,希望你能够理解。”
  负责中国区业务的采埃孚负责人如此坦诚跟韩皓说道。
  作为宝马、奔驰、奥迪、路虎、沃尔沃等豪华汽车品牌的供货商,采埃孚属于欧洲最大的独立变速器企业,主打高端市场需求强劲,他们暂时不会考虑向位于低端领域的中国品牌出售自家明星产品。
  采埃孚的AT变速器要比日系品牌贵上50%,从欧洲进口到中国,长途运输成本贵,加上本身售价就高,其实并不是中华集团的首选。
  现在想买,对方也不肯卖给你,真是有钱都买不到货。
  对这样的结果,韩皓心里早有预料,不过他主要目标在接下来的对话。
  “我注意到你们采埃孚其实还有CVT变速器,奇瑞旗云使用的就是这个产品。既然能卖给奇瑞,那么对我们中华集团应该也可以一视同仁吧?”
  旗云的新车一出来,中华集团就已经购买回来拆解分析竞争对手,韩皓自然对其搭载的采埃孚CVT印象深刻。
  “我们也留意到了奇瑞旗云搭载的CVT产品,坦率地说这属于一批水货产品,是通过别的渠道进入中国市场,并没有经过我们官方认证。为了这件事情,奇瑞还派人前来和沟通,希望我们能提供保修售后这批产品。
  说实话,这批CVT变速器主要供货欧洲和南美市场,是不应该在中国市场上出现的产品。这弄得我们非常头疼,它们确实是采埃孚的产品,但却不符合我们的市场销售和售后策略。
  为此,我们已经打了申请到德国总部,由他们来做出最终定夺。”
  谈起奇瑞的CVT,这名中国区的负责人也一肚子苦水,莫名其妙多了一桩麻烦事。
  奇瑞在进口这批货物时,可没考虑太多售后问题,直到生米煮成熟饭才找上门,让采埃孚方面挺被动。
  “据我所知,你们的CVT主要供货给MINI还有罗孚品牌使用,不过这两者好像销量一般,尤其是罗孚品牌汽车工厂都基本停工。这样一来,采埃孚的CVT应该急需找人来消化产能才对?我们中华集团可是潜在的优质客户,年采购量达到10万台。”
  韩皓的最终目标就是采埃孚CVT变速器,从市场上实际情况来看,这属于一笔双赢的生意。
  “韩总,我们在中国除了有卡车重型变速器和轿车的AT变速器外,CVT变速器不属于我们管辖的产品,它是由欧洲业务部统管的范围。
  说实话我们对其无权干涉,但我可以把你的要求尽快反应到总部,由他们转交欧洲业务部门。
  10万台是很大一笔生意,相信他们会足够重视这个请求。”
  这位中国区的负责人向韩皓介绍道,涉及CVT领域他确实插不上手。
  就算是采埃孚CVT愿意供货,还要经历两大关口。
  一是价格问题,韩皓必须要让CVT变速器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位,这样才能有利可图。二是新CVT变速器和盘古发动机的匹配问题,匹配不好的话对产品影响很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