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2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4/556

  这是一套位于中华集团汽车研究院配套公寓楼内的宿舍,专门为从美国回来以及跳槽过来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准备。配备有专人负责生活服务、卫生打理、物业维修等,最大限度满足这些经常加班的人士需要。作为公司老总,韩皓也在其中为自己准备了一套睡觉的地方,方便自己使用。
  办公室干活,饭堂吃饭,宿舍睡觉,韩皓一整天三点一线的时间都可以在集团内部度过。
  在江州市区,韩皓还有一套别墅,这也是吉利地产开发的楼盘项目。这套房子主要是方便韩皓父母过江州时居住,他自己平时基本没有时间回去,所以整套房子显得人气明显不足。
  至于兴趣爱好,韩皓坦言自己不会打牌,也不会打富人热衷的高尔夫,他全部时间都用在了工作上面。如果旁观工程师开发新车型或者新零部件也算兴趣的话,这倒是他经常爱做的事情。
  这些都不是观众爱看到的东西,节目组的编导有些着急,希望韩皓能尽量想一个项目出来,就算是窝在沙发看电视也行!
  最终,韩皓给了一个满意的答案给他们。
  我们的首富有空的话,喜欢一个人开着中华集团生产的汽车,在繁华都市或者乡间小路上漫无目的的奔驰。
  “一是为了检测自己公司的产品,二是看看世界到底有多大,三是放空头脑舒解压力。四嘛,证明自己不是机器人和工作狂。”
  开着刚上市不久的SUV中华“唐”,韩皓握着方向盘对副驾驶座的宋卿说道。安装在车头的便携摄像机在不间断工作,后座还跟着另一位摄像师和现场编导。
  宋卿发现这样开着车,跟韩皓的采访问答更亲近自然,她就把两人的访谈放在了车上,不再是室内沙发对话,也符合韩皓汽车大亨的身份。
  “有人说中华集团是一家专门以抄袭起家的公司,是钻空子发家的代表,给我们中国的汽车业开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头!你个人如何看待这样的观点。”
  非常直接和尖锐,宋卿一如既往地问出观众最想知道的提问。
  “其实我很想邀请有这类观点的朋友,到今年国际车展中华集团的展台看一看。在那里,可以看到我们中华集团这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努力成果。如果一家只会抄袭的企业是不会拥有如此多忠诚的用户,也不会从一家销售额不足万元的企业成为百亿级的庞然大物,更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存活了将近十年时间。
  不过我很感谢这些朋友,正是由于他们的鞭策监督,让我们不断发展提高自己。像现在我开的这辆SUV中华‘唐’,就是全新一代自主研发的模范作品。今后这样的好产品将会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也能享受到物美价廉跟国际接轨的超性价比汽车。”
  韩皓的回答滴水不漏,他手上有了“水滴涟漪”和“烽火长城”两张牌,自然应对更加从容。
  “现在许多企业纷纷踏入汽车行业,例如不久前的比亚迪、波导,据我所知在他们身后还有不少企业正在谋划类似举动。作为自主品牌的先行者,你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同时对他们有何建议?”
  宋卿又抛出了一个重磅问题,这也是近期的热点话题之一。国内民营企业呼吁国家放开汽车市场准入的呼声非常高,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同。
  “我个人欢迎这些新的企业进来,民族自主品牌数量多了才能共同对抗国际汽车巨头的入侵。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庞大市场,没有自己的知名汽车品牌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就算我做不到,也希望其他企业能完成这个伟大目标。
  汽车行业拥有自己的一套运行规律,刚进来会有不适应,就像人学游泳总会呛几口水,我希望这些新企业在呛水之余还能继续坚持游下去,学会后能跟国内外的选手共舞。”
  在比亚迪、波导之后,家电巨头美的、摩托车巨头力帆、汽配巨头万向,甚至酒业巨头五粮液也宣布有意进军汽车行业,这个趋势在2003年已经不可阻挡。
  韩皓没有危言耸听,造车犹如小马过河,总得自己试一试才能知道水深水浅。中华集团连国际巨头都不怕,当然不会害怕这些新来者竞争。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我们编导坚持要加上的提问,如果不方便你可以拒绝回答。估计全国观众都想知道,你现在是否还是单身状态?”
  这个问题宋卿本想删掉,但节目编导却一直坚持,因为这是节目非常大的卖点。
  “嗯,你们采访可以看到,其实我的工作非常忙,私人时间很少。至于感情生活嘛,我还是单身,对另一半持随缘态度,只要谈得来就好。”
  韩皓第一次在公众面前公开了自己的感情生活和择偶标准,这真是一大爆点,让坐在后排的编导在心里直竖大拇指。
  整整两天的采访过程,韩皓非常配合,也把一个立体化的首富形象展现在摄像机面前。可以预见,节目一旦播出,《宋卿看时事》又将掀起新的收视记录。
  采访结束之余,韩皓主动找到宋卿,希望能单独邀请她吃一次饭。
  没想到却遭到对方的拒绝。
  “下次吧,想请我吃饭的人排到三环之外呢!你嘛,还是继续排队吧。”
  没给首富面子,宋卿笑眯眯着拒绝了韩皓的邀请,尽管她差一点点就同意了。
第五十章
新人新事
  韩皓做客《宋卿看时事》的节目掀起了一波收拾狂潮,许多观众都想了解这个被誉为中国最大的钻石王老五到底现实生活中如何,他喜欢什么样的另一半?
  “对另一半持随缘态度,只要谈得来就好……”
  韩皓说出的话,通过电视屏幕传播到千家万户。
  “说是没标准,其实要求高着呢!我就不相信灰姑娘能嫁给王子的老套爱情故事,这些都是普通人自我催眠的童话。”
  在华清大学女生宿舍内,一位手拿《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的女生看着舍友电脑上播出的视频一脸不屑的说道。
  “我倒觉得这个韩首富还挺坦诚,人家能挣下那么大的家业,真是付出了常人无法匹及的努力。要是我像他那么有钱,肯定一早周游世界去了。”
  正在电脑前观看视频的女生如此回答,不过她很快转头朝着阳台方向喊话道。
  “灵兮,你不是接触过这位韩首富嘛,说说你的感受呗。”
  这个4人间正在陈灵兮所在的宿舍,听到舍友呼叫,她拿着刚收下来的衣服推开阳台门回话道。
  “别提了,想邀请他讲座真比登天还难!”
  尽管韩皓口头上说有机会考虑参与活动,但一直没有下文,问了好几次都被他打太极般化解。
  把衣服放下,陈灵兮凑头过去一起看采访视频,以便多了解下韩皓这个人。
  节目中展示了韩皓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具体点滴,也让他开始脱下神秘外衣,展现自己普通人的一面。
  “我倒觉得这两个人挺般配,宋大记者说不定就是那个所谓谈得来的人。你看,在车上访谈时,韩首富的神态非常放松,就连宋大记者询问私隐问题时都没过多考虑脱口而出。
  这说明他对宋大记者印象很好,心里对其并不抗拒。我接触过他本人,现实中韩首富心思很缜密,绝对不会如此轻易回答敏感问题。除非……”
  陈灵兮看了一会后,就随口说出自己的观感。
  “除非他们俩一早就有奸-情!”
  拿着心理学书本的女生直接插话打断了陈灵兮的分析。
  “我的心理学大教授,你就别拿着你那反社会的心理研究套在每个问题上,真要像你说的那样,社会早崩溃了。”
  坐在电脑前的女生假装用着告饶的语气求道。
  ……
  韩皓这次公开曝光私生活,尤其他单身状态期待寻找另一半的暗示,让他很快成为网络上许多女生的“老公”。
  可以说,韩皓满足了许多单身年轻女青年的无限幻想,年少多金长得还挺帅,当然这都是建立在他首富光环之下的超溢价评价,不少人都自称将会是他未来的“老婆”。
  就这样,韩皓莫名其妙成为了网络上公认的“国民老公”,只要他一天不宣布结婚,那么这个称号就一天不会消失。
  “只要你肯娶,估计全中国有一百万的女生同意嫁给你。”
  得知韩皓新的称号,赵全复就此打趣道。
  今天是CVT新一次试机活动,所以韩皓和赵全复有空都过来看看。夏天诚近段时间好像突然冒出不少奇思妙想,让CVT项目组一连解决了好几个技术难题。
  “3、2、1——启动!”
  伴随夏天诚一声令下,中华集团自主研发的CVT样机再次启动。上一次只坚持了12秒,为此夏天诚还得了“飞毛腿”的称号,这次情况如何,在场所有人都把心吊到了嗓眼上。
  “嘟嘟——”
  发动机在运转,CVT样机也随之工作。
  “1、2、3、4……12、13……”
  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数秒,终于突破了12秒禁区,表明这次比上次要有所进步。
  “停机!”
  看到时间刚超过5分钟,夏天诚果断下达了停机命令。
  “噗——”
  发动机和变速器随之停止下来,观测各项数据都表现良好,这意味着CVT变速器终于离成品化又近了一步。
  这一台自主研发的CVT变速器,可以顺畅工作,预示着中华集团自动变速器看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不容易啊,在外援里卡多公司的技术指导下,花费2年半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第一台CVT样机,这其中凝结多少中华工程师的汗水和付出。
  很快,第二次试机行动开始,这一次目标是8分钟。
  钢带链条高速工作时会摩擦起热引发大批热量,因此耐热材料和合理化散热降温成为关键,这些需要试验时尽量收集数据来完善优化设计。
  随着夏天诚喊话开始,尚未完全冷却的CVT样机开始了第二次的开机工作。
  非常顺利,8分钟试机完成,CVT样机再次经受住了考验。
  “上一次失败主要在于我们的变速器程序出了问题,钢带受到的压力超过了他所能承受最大阈值,因此12秒就烧毁。现在我们降低了它的输出频率,这次我们把转动频次降低了30%,并在程序上加上了过热保护代码,因此这次试验顺利很多。”
  简单把技术问题向韩皓做了汇报,当然改进款的样机绝对不止只做了这些修改,这只是为了方便领导理解,夏天诚如此解释道。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的CVT产品所能承受的扭矩将会大为降低,1.6L发动机将是他最理想的搭档,再高的话估计得等下一代的产品面世。”
  犹如建房子,基础打得只有那么多,楼层已经计算好最大安全高度。这台CVT变速器就算实现量产,也只能在低功率发动机上范围内使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4/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