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556

  韩皓也想不到自己唯一的支持者竟然是陈老,他感激之余又庆幸,还是有人理解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陈老站出来给自己拆台,竺天峰郁闷之余又无奈,他又不能直接说什么。
  现场一边倒的支持率早证明到底谁才是掌握真理的所有者,就算韩皓嘴皮子再倔强,也改变不了他只是打口水仗的本质。
  在心中,竺天峰对韩皓的评价再次下调一档。
  杂牌军就是只会旁门左道,要正面抗击国外汽车势力冲击还得看一汽这样根正苗红的正规军。
  “陈老鼓励后辈的一番苦心,大家都有目共睹,接下来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
  眼见要冷场,主持人赶紧出来救场。
  这次国内两大知名汽车企业少帅间的强强对话,很快引发了舆论热潮。
  “耐得住寂寞20年”,“20年后成为国际化企业”,分成为两派不同的对立观点。
  在主流媒体上,基本都赞同要耐得寂寞20年,中国汽车业要踏踏实实发展,不要想一步登天。
  不过还是有支持20年后中华集团成为国际巨头论点的少数媒体,他们用韩国现代汽车短时间腾飞做对比,韩国人能做到的事情中国人也能做到,未来一切都有可能。
  在互联网上,支持双方的观点各占一半,韩皓的观点符合许多网民的期望。
  双方在互联网上进行激烈论战,最终双方约定让时间来证明一切,20年后再来看这个帖子,到底谁才是最终获胜的一方。
  这就是在中国汽车界鼎鼎有名的“20年之约”的来源,不单韩皓和竺天峰在赌,背后各自的网络支持者也在较劲。
  作为话题人物,韩皓没有理会太多杂音影响,他来到华清大学,出席双方在产研领域的合作项目。
  在信息产业部的牵头下,华清大学旗下汽车安全与节能实验室经过三年多时间研究,作为“九五”科技重点攻关项目课题——汽车液压防抱制动系统(ABS)获得成功。
  课题在ABS控制理论与方法、电子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开发装置和匹配方法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取得重大成果。
  在国外纷纷进入ESP新技术领域时,我们国家终于在ABS有所突破,追赶上了国外的入门水平。
  中国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堪忧,许多项目拿国家经费做出来后评奖完毕就锁入了抽屉,没有能够实现工业量产转化。
  这次华清大学在ABS上获得突破,领先于中华汽车研究院现在进行的成果,所以韩皓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就主动联系对方,准备把国产ABS进行项目量产。
  现在中华集团的ABS产品主要采购自德国博世公司,成本接近3600元。如果能自己量产,那么成本就可以降下来。
  不过华清大学只是在学术理论上攻克了ABS难题,在具体转化为工业品生产时还要面临各种难题,这一切需要中华研究院进行后续研究分析。
  ABS作为几大国际汽车零部件巨头的保留地,现在中国人准备染指,自然对他们产生了威胁。
  博世公司主动找上门跟华清大学洽谈,准备收购其ABS科研成果,但被拒绝了。
  一是因为中华集团已经抢先下手,二是这是中国汽车国家战略的重要成果,背后有着国家意志,当然不会把其卖给国外巨头。
  作为中华集团旗下掌管零部件业务的神州精工,自成立起就没有太大动作,这次ABS量产化就是其第一个大项目。
第二百三十二章
皮卡北上
  “韩总,产学研一体化是我们华清大学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像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全球知名大学,他们在和企业对接产学研一体化方面取得相当大的成就。
  今后,华清大学的校门将向你们中华集团尽量敞开,只要贵方能和我校继续一起探讨产学研一体化议题。中国的科研成果要转化成效益,才能实现其最大的存在价值。”
  华清大学的校长陈纯杰如此说道。
  这次的ABS成果,中华集团花了800万从华清大学手中买过来,同时还承诺今后给以对方未来10年期限15%利润的分成。
  ABS项目如果今后能被中华集团量产推广,那么就能成为华清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成功的现金牛。
  就算失败,华清大学也没有太大损失,毕竟科研项目资金都来自国家拨款,现在还回笼了800万现金。
  “华清大学的科研实力我很佩服,果然不愧为中国理工科第一的学府。其实当年我高考报志愿时,曾想过填报华清大学,但最后发现只是想一想罢了,录取分数差得太远了。”
  走进华清大学校园,立马就能感受到浓郁的书香氛围,这里汇聚了全国高考状元,每一位学子都是在当地名声远扬的学霸。
  反观韩皓,只上了普通一本院校,属于同一届中很普通的考生。说实话,韩皓还是非常羡慕能在华清园中的学子,他们都是当之无愧的天之骄子。
  “看来我们华清大学错过了百年未遇的优秀学生,不过你的愿望却有一个机会可以实现。明年我们华清大学将会正式开启中国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招生,这是比MBA更高级的专业,学员都要求有多年的实际工作管理经验才能报名。以韩总你这样的水平,免试入学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到华清大学读个EMBA,成为我们华清的校友?”
  想不到韩皓简单感叹一番,竟然真冒出了一个入学机会,到华清大学进修读EMBA,看上去是许多人向往的好机遇。
  “感谢华清大学和陈校长的厚爱,可惜我实在时间有限,无法抽空再进入校园安心学习了。好比明天这个时候,我就会出现在南桂出席另一个活动。像我这样的学生,估计是旷课最多被开除的那一类人。”
  愿望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韩皓实在无法抽空参加这样的深造。
  “别急着拒绝,明年7月份开班,你还有一年时间思考。我们华清大学可是许久以来没有如此主动邀请一个学生就读。”
  不说别的,单凭韩皓如此出众的运营能力,就读首届华清大学EMBA班级是学校的荣誉。因此,华清大学陈校长不惜趁此机会,向韩皓抛出了橄榄枝邀请。
  得益于ABS项目上的合作顺利,中华集团和华清大学签署了深度战略合作协议,华清大学将在中华集团设立硕士、博士研究站,在产学研一体上深入合作。
  与此同时,华清大学向中华集团推荐了12名优秀本科生,他们有不少都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打算投身实业报国学以致用。
  “学校同意我们先工作一年,然后再按兴趣选报研究生专业。出国虽然机会很好,但我们在国内一样可以攻读研究生学位。现在中华集团发展很迅速,汽车研究院里有许多海归实战经验的先行者带队,我们觉得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一位自愿放弃了出国机会的华清大学毕业生如此说道。
  作为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华清大学的毕业生流向也有潜规则说法。一流的毕业生出国留学,主要目的地是美国。二流的毕业生直接工作,在首都获得令人羡慕的职位。三流的毕业生出不了国又找不到好工作,才不得不继续留校读研。
  现在中华集团有很好的发展平台,还给出不错的薪酬待遇,因此开始吸引像华清大学这样国内一流学府的毕业生。
  结束在华清大学的行程,韩皓赶晚班飞机飞赴了南桂自治区,他将出席中华集团和五菱集团正式合作签约仪式。
  经过将近快一年时间的磨砺,双方终于扫清障碍站到了一起,开启国内首例民营汽车企业重组地方国有大型汽车集团的案例。
  五菱汽车不同于其他小地方汽车厂,是拥有15万辆生产能力实际销量近10万的大型地区国有企业。但由于身处南疆,在中国汽车版图边缘位置,加上地方政府无力投入过多,所以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步落败。
  跟其他微车企业相比,五菱一直没有找到外国合资伙伴,在技术输入上已经落后一大截。尤其华夏之光异军突起,抢占了大批市场份额,五菱受到挤压销量更是一路下滑。
  再不主动出击寻找外援,五菱这个品牌就要衰亡下去,所以在经过对比过后,中华集团击败上汽通用成为五菱最终选择的救星人选。
  中华集团将注入现金改善五菱的资本结构,提供给其流动资金,同时扶持其在B股上市。另外还将提供1.2L发动机和华夏之光底盘技术给五菱,双方联合研发新一代的微车产品。
  五菱作为南桂自治区仅存几个拿得出手的大型工业集团,当地政府自然对其非常看重。这次和中华集团签约,自治区高官韦长清亲自到场支持。
  “韩总,我们南桂政府全力支持中华集团到当地投资。自治区已经和证监会沟通完毕,只要五菱资本结构改善,就能列入到B股上市等待的队伍中。将来贵方发展东盟市场,我们南桂是一个十分理想的跳板。”
  南桂自治区地处中国南疆和越南接壤,中国准备加入WTO,届时东盟将和中国谈判,就自由贸易区的议题进行协商。
  对南桂来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关系未来发展的战略性机遇,只能成功不容失败。
  所以,中华集团和五菱合作,将来势必会利用五菱的生产基地来开拓东盟市场。
  “五菱现在产能利用不足,我们中华集团将会把6万辆的产能转移过来,其中2万辆将会对东盟出口。”
  韩皓承认了当初重组五菱,有一大原因就是瞄准了东盟市场。
  南桂和越南接壤,利用CKD模式进口零部件能够极大降低成本,中华集团的摩托车业务在越南已经做到市场占有率第一,现在是时候趁热打铁,输出华夏之光和QQ这样的微车了。
  越南的工业基础配套落后,华夏摩托在当地勉强实现了超过90%的本地化,但对于汽车来说越南就好比是一座荒漠没有任何土壤。
  所以五菱这个生产基地对韩皓来说非常重要,只要半天时间就能从五菱工厂发货运到越南当地,这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2万辆出口目标,这在目前可是一大亮点。据我所知,国内汽车出口还没有任何一家企业能突破万辆,中华集团又一次走在了国内同行前列。”
  韦书记目测来之前做了调研,所以听到韩皓的目标很是惊讶。
  “越南是我们的主要市场,但2万辆目标包括了老挝、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利用摩托车的销售网络,我们在这些国家搭建起了分销汽车的通道。将来顺利的话,如果中国和东盟能就自由贸易早日达成协议,那么销量翻5倍不成问题。”
  华夏之光和QQ尝试出口到越南,获得了当地人的欢迎,这种便宜好开耐用的小车是许多人从摩托车升级后的最佳选择。
  “跟中国加入WTO一样,前途是光明,但道路却崎岖。我们跟东盟间存在不少分歧,估计短时间难以达成共识。”
  中国这样体量巨大的贸易体,对东盟各国来说存在一种无形的威胁。他们既想向中国靠拢,又怕被中国同化吞掉,每个国家的诉求也不相同。
  加入WTO时,中国在欧盟内部吃了亏,这次轮到东盟,一样要遭受不小的挑战。
  作为南桂一把手,韦长清获得的情报要更多也更准确。
  如果中国—东盟谈判得越久,那么中华集团对五菱基地的依赖程度就会越长,因为中华集团不会尽快在东盟当地投资设厂,这对五菱的发展来说是好事。
  东盟是韩皓非常看重的市场,虽然日系汽车巨头盘踞其中多年,基本形成了垄断性地位。强如通用、福特、大众等欧美公司都无法插足其中,但韩皓却并不惧怕,在中国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同样可以使用在这里。
  便宜实用好开的小车将会是东盟消费者钟爱的热点,跟中国国内的情况一致。从经济型微车起步,逐渐向上渗透,这是韩皓定下来的战略方向。
  在合作协议上正式署下自己名字,标志着五菱集团51%的股份正式到手,从此刻开始,五菱将纳入中华大家庭,成为其中一个新晋品牌。
  虽然中华拥有了华夏品牌主打微车领域,但对五菱的态度,韩皓是持半独立的放养态度。华夏微车不可能独吞整个微车市场,所以剩余的部分就靠五菱前去攻占。他没有限定说华夏品牌占据相对高端,而五菱主打低端,就算是同属集团的两个品牌,在市场上一样面临直接竞争关系。
  “内部有良性竞争也不错,能给我们华夏品牌提个醒,不要得意忘形。对于其他人认为我会封存五菱这个品牌,实在是无稽之谈。五菱在国内消费者中具有一定品牌价值,尤其我们在合作时向地方政府承诺,不会放弃五菱品牌,所以五菱将会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牌运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5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